(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浙科版选修1.docx_第1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浙科版选修1.docx_第2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浙科版选修1.docx_第3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浙科版选修1.docx_第4页
(浙江专版)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浙科版选修1.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一)(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或材料中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根尖B尿素C外植体 D萘乙酸解析:选D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不能进行灭菌,应该进行消毒,尿素受热会分解,也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2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工程中的基础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和细菌的培养基成分相同B划线分离法中的“线”是连续的、不分区域的C微生物培养基中并不是都必须添加碳源或氮源D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解析:选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如可用活鸡胚培养病毒;划线分离法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划线是分区域的;微生物种类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需要确定培养基的成分;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3经划线分离的大肠杆菌,经37 恒温箱中培养1224 h后,观察到怎样的结果,表明菌已被分离了的是()A在划线的每一区域均出现了菌落B在每一区域的中部有菌群生长C在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D在划线的起点出现连续的多个菌落解析:选C在划线的末端由于菌数减少,细菌分离,其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至此,表明菌已被成功分离了。4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果泥用量B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C进一步提高温度D加大果胶酶用量解析:选B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能使果胶酶与底物充分接触,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5利用山楂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不包括()A将山楂事先去种并切块B去除果汁中的所有固形物C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D适当加入果胶酶催化解析:选B不必去除果汁中的所有固形物。6下列有关固定化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生物活性强,可长久使用B固定化酶既有酶的活性又易与产物分离C固定化酶的不足是不能催化一系列反应D固定化酶活性的发挥需适宜的温度和pH解析:选A固定化酶可多次利用,但不能长久使用。7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B缺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杆菌则不能正常生长C在糖源和氧气都充足时,醋杆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D泡菜腌制过程中,菜坛要封闭解析:选D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冲洗再去枝梗;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大量生长繁殖,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杆菌能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醋酸、二氧化碳和水;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厌氧呼吸。8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紫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解析:选B显色反应是指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所以理化性质均发生了改变。9下列符合菊花组织培养基本步骤的是()A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B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栽培移栽C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培养移栽D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解析:选A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为“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接种后先培养再移栽,最后是栽培。1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组成相同解析:选D对于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来说,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离体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和体细胞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不一样,假定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花粉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为A或a,而体细胞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型为Aa,二者不一样。11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A未见阳光B培养时间不到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D培养基营养过多解析:选C愈伤组织产生根或芽,取决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值,当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低时,诱导根的分化;两者比值处于中间水平,愈伤组织只生长不分化;两者比值高时,诱导芽的形成。12下列属于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BMS培养基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不含各种氨基酸CMS培养基需要碳源,微生物培养基不含碳源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而微生物培养基不含解析:选AMS培养基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其中一般含有植物激素,而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不含植物激素,MS培养基中需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另外,由于培养的微生物一般都是异养微生物,所以在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以有机物为主,一般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7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涂布分离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分离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A和B中,_表示的是用涂布分离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解析:(1)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0.1 mL稀释液中平均有(393837)/338个活菌,则每毫升稀释液中活菌的数目为38/0.1380,则稀释前每毫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01003.8104,则每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1041 0003.8107。(2)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以达到迅速彻底灭菌的目的。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比较图A和图B可以看出:A培养基中细菌的分布呈线性,是用划线分离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B培养基中细菌均匀分布,是用涂布分离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振荡培养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分)3.8107(3分)(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分)(3)B(4)溶解氧营养物质14(19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他准备了5份含有等量果胶酶溶液的试管,用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节至不同的pH,每支试管加五块0.1 cm3的正方体苹果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1)请你帮助选取pH梯度:_。(2)请设计两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_。(3)生成果汁的量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可根据_来判断最适pH。(4)为确认澄清果汁的大量生成是由于果胶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怎样的设计?_。解析:在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选取的pH梯度一般为5、6、7、8、9;将苹果块制成苹果泥,使苹果泥与果胶酶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酶促反应速率,缩短反应的时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也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答案:(除标明外,每空4分)(1)5、6、7、8、9(3分)(2)将苹果块换成苹果泥;适当提高温度(3)酶活性越高,果胶分解越快,生成的果汁量越多相同时间内生成果汁量的多少(4)另设计一组实验,不加果胶酶,其他条件不变15(16分)葡萄汁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2)该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可分解_,产生的终产物是_和_。(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上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同学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丙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的错误是_。解析:在制作各种酒的时候,常用酵母菌作菌种;酵母菌酒精发酵进行的是厌氧呼吸,所以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从而有O2进入,导致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产生较多的CO2,使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同时氧气的存在,有利于醋杆菌的发酵过程,使发酵液变酸;而丙同学的错误是瓶中发酵液过多,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