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辽宁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分层作业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1页
(江苏辽宁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分层作业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2页
(江苏辽宁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分层作业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3页
(江苏辽宁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课时分层作业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鲁教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2水循环能(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B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C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D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A2.D第1题,根据图中径流由丙流向丁,说明丁为水圈,丙为岩石圈;乙吸收丙、丁圈层的水,说明乙为生物圈。第2题,水循环使全球水资源趋于平衡;使水资源得以更新;使地球表面趋于平坦;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开放性C整体性 D差异性4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 D丁加重3C4.B第3题,图示反映的是修建水库后产生的一系列水文条件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强调区域内的趋同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第4题,甲为地下水的变化,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也会上涨;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变率减小,降水量增加,气候改善;上游建水库,蓄水拦沙,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湖泊的调节作用使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减轻。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制约性C整体性 D平衡性6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A气候 B大气C水文 D生物5C6.D第5题,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6题,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水旱灾害增加;沙尘暴盛行,气候恶化;植被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灭绝。这些结果都是破坏森林引起的。D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甲地理要素是( )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8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 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7D8.B第7题,本题考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答案应为D项。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素,排除A项;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排除B、C两项。第8题,在解决水源短缺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业、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同时在春季干旱,故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水,选B项。9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水土流失鸟类、兽类减少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解析】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答案】(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2)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3)热带雨林能力提升练读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11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10B11.D第10题,据图可知,甲事象可能导致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等,因此它最有可能是森林破坏。第11题,图示显示由于森林破坏导致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阅读青藏高原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山区共有15万多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川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 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下列选项中对应选择。_,_,_,_。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2)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特点。(3)材料二中的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褶皱山脉,主要是由_板块和_板块碰撞而成。(4)材料二中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这些冰川的消失?(5)试将下列的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只能填字母代号且不能重复)。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膨胀C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D极地冰雪融化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