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精练(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精练(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精练(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精练(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精练(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单项选择题1.(2018江苏苏州期初调研)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B.跨膜运输方式只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C.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的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D.核孔使某些大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核答案C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A错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B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一般将物质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运输,但也可以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C正确;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错误。2.(2018江苏南京期中)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的方式进行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方式进入突触后膜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方式内流答案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A正确;图中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B错误;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通过胞吐方式运出突触前膜,C错误;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3.(2018江苏海安高中月考)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只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B.能量供应不足时将影响各种大小分子的进出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D.用蛋白酶处理细胞后,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将受到影响答案D如果离子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可以认为是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就一定是主动运输,A错误;能量供应不足,胞吞、胞吐、主动运输将受到影响,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受影响,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用蛋白酶处理细胞后,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将受到影响,D正确。4.(2018江苏扬州期末)图中a、b、c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以a方式进入细胞B.无机盐通过b方式进出细胞都需耗能C.c方式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D.图示的运输方式需载体蛋白协助的是b、c答案A图中a、b、c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和胞吐。性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有些无机盐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B错误;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错误;图示的运输方式需载体协助的只有b,D错误。5.(2018江苏徐州期中)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运输到组织液。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a+-K+泵具有ATP水解酶活性B.结构、均为载体蛋白,其功能可以相互替代C.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通过结构吸收葡萄糖方式是自由扩散D.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结构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A从图中可以看出,Na+-K+泵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结构和结构均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在行使功能时不可以相互替代,B错误;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结构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D错误。6.(2018江苏兴化三校联考)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是测定原生质体活力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可被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并在细胞内积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低渗溶液B.绿色荧光的强度与原生质体的活力呈正相关C.FDA是一种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D.荧光素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答案B根据题意“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说明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高渗溶液,进而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A错误;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积累在细胞内并能产生绿色荧光的荧光素,绿色荧光的强度越强,则酶活性越高,因此绿色荧光的强度与原生质体的活力呈正相关,B正确;荧光素分子是细胞内产生的,在细胞内积累,不能出细胞,D错误。7.(2018江苏扬州中学月考)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原理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小肠细胞内B.吸收葡萄糖时不可以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C.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D.钠钾泵不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答案D分析题图可知,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要高于小肠细胞内,A正确;由题图可知,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不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B正确;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通过钠钾泵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钠钾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D错误。8.(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如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表示肝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分子的过程B.上图所示过程的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髙而不断加快C.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的转运方向与上图相反D.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分子变性产生的结果答案C据图分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而肝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该图表示葡萄糖从组织液进入肝细胞的过程,A错误;葡萄糖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因此肝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其运输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B错误;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运出肝细胞,C正确;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的结果,但是蛋白质没有发生变性,D错误。9.(2018江苏泰州中学月考)如图是物质P和Q运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二氧化碳B.物质Q可能表示神经递质C.物质P和Q运出细胞都需要ATPD.物质P和Q运出细胞都可能需要载体蛋白答案D由图分析物质P是从细胞内的低浓度到细胞外的高浓度,应是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主动运输,二氧化碳是自由扩散出细胞的,A错误;物质Q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应是被动运输,而神经递质出细胞是通过胞吐,B错误;物质Q是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物质P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物质Q的被动运输可能是协助扩散,此时需要载体蛋白,D正确。10.(2018江苏盐城三模)如图表示给某种细胞施予呼吸抑制剂后,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速率与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差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与O2进入该细胞的方式相同B.该细胞吸收这种物质与ATP的水解无直接关系C.该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间隙D.该细胞对这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核糖体的功能有关答案A对细胞施予呼吸抑制剂后,不影响该物质的吸收速率,说明不消耗能量,但当物质在细胞外达到一定浓度时,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应是协助扩散,细胞吸收O2是自由扩散,与这种物质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不同,A错误;协助扩散运输不消耗ATP,与ATP的水解无直接关系,B正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间隙,C正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而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则该细胞对这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核糖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1.(2018江苏无锡期末)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 g /mL的蔗糖溶液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答案ABC三次均为低倍镜观察,A错误;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0. 3 g /mL的蔗糖溶液,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清水,B错误;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因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所以会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见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不属于原生质层,D正确。12.(2018江苏苏州质量调研)某农科所用含K+和Mg2+的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 mg /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和离子剩余量B.番茄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量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C.番茄对K+和Mg2+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D.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对K+几乎不吸收,在营养生长的后期吸收量增大答案AB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和生长发育时间,A错误;图示结果只能说明番茄对K+和Mg2+的需求量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B错误;K+和Mg2+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番茄对K+和Mg2+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营养生长期K+的剩余曲线几乎未变,但由于每天K+的初始状态均为500 mg/L,剩余量为200 mg/L,因此不能说明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对K+几乎不吸收,D错误。三、非选择题13.(2018江苏徐州期中)某小组以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取用鳞片叶的外表皮,原因是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选填“水溶性”或“脂溶性”)的紫色色素,便于观察。图乙是某同学依据视野中所观察到的一个细胞图像绘制而成的,图中由a、b、c构成的相当于半透膜,图中绘制的错误之处是。(2)实验中剪取mm根尖制作装片,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实验中将取下的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CaCO3、SiO2和进行研磨。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进行分离,画滤液细线时需重复若干次,但需吹干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画线,而不能连续进行,原因是。色素成功分离后,滤纸条上距离最近的相邻的两条色素带的颜色分别是。答案(1)水溶性原生质层液泡的颜色应该较深(2)3(或者23)(3)管状叶无水乙醇(或丙酮)保证滤液细线细且直(或若未干就紧接着进行下一次画线,由于滤纸的毛细作用,分离时色素容易发生重叠)蓝绿色、黄绿色解析(1)液泡中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图中的a、b、c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故a、b、c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由于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紫色的色素,故液泡的颜色应该比较深。(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3(或者23)mm根尖制作装片。(3)用洋葱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应取管状叶,因为鳞片叶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叶绿体中色素不溶于水,应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画滤液细线时需重复若干次,但需吹干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画线,而不能连续进行,原因是保证滤液细线细且直(或若未干就紧接着进行下一次画线,由于滤纸的毛细作用,分离时色素容易发生重叠)。色素成功分离后,滤纸条上距离最近的相邻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颜色分别是蓝绿色和黄绿色。14.(2018江苏南通、徐州等六市二模)南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实验步骤: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 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尖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下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乙组试管编号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10.050.100.150.200.250.30蓝色小滴升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步骤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变量的控制。(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 ,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中的蓝色小滴。(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 。答案(1)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无关(2)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3(3)6(4)0.150.20 molL-1在0.150.20 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渗透失水或吸水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对溶液浓度的影响,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