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pdf_第1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pdf_第2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nagementtObserver 管理观察 总第 473 期 郭志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风险 综合评价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永济044502) 摘要: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界定和分析,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的多层次递阶结 构模型;随后简要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通过一个例子对研究成果进行说明,表明作者所给出的方法能够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提供定量化决策支持。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日益 加剧背景下,现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更加复杂多变、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 要求企业必须面对各种风险的挑战,承担 风险的直接责任,因此,风险管理成为现 代企业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工作。 实践表 明,经济全球化越加剧,市场竞争越激烈, 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就越有必要加强 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1。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 动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 料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 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 收益发生偏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财务 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 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不难理解,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 效的管理,首先必须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 进行正确的评价。 然而,由于企业财务风 险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准确全面地评价 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并非易事,从而影响 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在本文 中,作者将给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 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为该问题的解 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多层次递阶结构 模型构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和企业人、财、物等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市场价格的不稳 定性、供求关系的多样性和信息传递中的 不确定性等,使得企业财务活动面临着众 多风险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企业财务活动 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或环 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 现实的损失,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 经营效益的降低,造成实际经营绩效与经 营目标之间出现非预期的负偏差。 基于对企业财务风险本质的认识和 对企业财务风险生成机理的分析,企业实 际经营绩效与经营目标之间出现非预期 负偏差的可能性, 可以通过企业盈利能 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四 方面的状况来表征3:企业的目标就是追 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盈利能力可以作 为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最基本的指 标;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必须有充足 的偿债能力, 不然就会面临经营困难、甚 至破产,因此偿债能力也应成为反映企业 财务风险状况的另一重要指标;周转能力 综合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正常运转能 力,因而也必然成为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 一个指标;发展潜力反映了企业在可预期 的未来的经营状况,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长 期的财务风险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 业实际经营绩效上述四方面状况的评价 与分析,可以综合 判断出企业财务 风险是否发生以 及财务风险状态 的严重程度。 为了评价企 业的盈利能力、偿 债能力、周转能力 及发展潜力, 需要 将它们进一步分解 为不同的更为具体 的指标来体现: 1.1 盈利能力: 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 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可以用企业的净 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 润率来反映。 1.2 偿债能力: 即企业及时偿还各种 债务、维持正常生产和经营的能力。 企业 的偿债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 资产负债率来表征。 1.3 周转能力: 即企业流动资产的周 转状况。 该指标用如下三个参数来反映: 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 周转率。 1.4 发展潜力: 即企业经营绩效在未来 的改善潜力和预期经济效益状况。该指标用 销售增长率和资产保值增长率来反映。 将上述分析进行汇总,即可获得企业 财务风险的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 2.企业财务风险的 AHP 综合评价 层 次 分 析 法 (Analyticalc Hierarchyc Process,c简称 AHP) 是一种用于解决多目 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 分析方法。 它是由美国运筹学家 T.L.c Saaty 教授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 其基 本原理是: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 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 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层次结构 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 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 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 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最后通过综合计 算各层次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得到方案层 相对于总目标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重值,c 以此作为方案评价和选择的依据4。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层 次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对 其总体状况进行评价。 基于 AHP 的企业 财务风险评价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所述: 2.1 建立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 在对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图 1企业财务风险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 221 管理观察 2012 年 6 月下旬刊 表 4底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综合重要度 的基础上,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的多层次递 阶结构模型。 2.2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特征向量: 列出各层因素以上一层因素为准则进行 判断所得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元素的 值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专家通过两两 比较后打分获得;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 量,特征向量中各元素的大小反映了下一 层因素对于上一层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首先按 下述公式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CII=(姿max-n)(n-1)I 式中,n 是判断矩阵的阶数,姿max是判 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姿max= 1 n 蒡 n i=1 (AW)iWi蒡蒡 式中,A 和 W 分别是判断矩阵及其 特征向量。 然后,根据判断矩阵的阶数 n 查取随机性指标 CR, 并计算比值 CII/CR, 当 CI/CRII0.1 时,便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 致性达到了要求。 2.4 综合重要度计算: 将下一层因素 相对于上一层因素的特征向量中的元素 取为权重,以底层次因素相对于次底层次 因素的特征向量为基数,计算底层因素相 对于总目标的综合重要度。 2.5 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 以底 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综合重要度作为 相对权重,对底层因素的风险评价结果进 行汇总,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 3.示例 现假定对于某一企业,其财务风险多 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 通过专家 打分得到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及底 层因素相对于第二层因素的判断矩阵分 别如表 1 和表 2 所示,底层因素风险评价 结果见表 3,现用 AHP 法对企业财务风险 总体水平进行评价如下。 3.1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计算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判断矩 阵的特征向量 W1,结果列于表 1 中;计算底 层因素相对于第二层因素判断矩阵的特征 向量W21、W22、W23和W24,结果列于表2中。 3.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对于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判 断矩阵,首先计算其最大特征值 姿max: 姿max= 1 4 2.71 0.506 + 0.983 0.259 + 0.686 0.184 + 0.221 0.051 蒡蒡 =4.259 由此得 CI=(4.259-4) (4-1)=0.086 由 n=4 查表得 CR=0.9,所以 CI/CR0.086/0.9=0.0950.1 因此,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判 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对于底层因素相对于第二层因 素的四个判断矩阵,可以计算出它们的 CI/ /CR 值分别为 0.0031、0.0002、0.0115 和 0,均小于 0.1,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 3.3 综合重要度计算 将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特征 表 1第二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 表 2底层因素相对于第二层因素的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 表 3底层因素风险评价结果 财经管理222 ManagementtObserver 管理观察 总第 473 期 张瑶 营业税改增值税探讨 (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我国自 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确立了对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 值税,对其他劳务和无形资产、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形成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格 局。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研究改革营业税,将之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已是当 务之急。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扩围探讨 1.营业税改增值税势在必行的必要性 1.1t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1.1.1 营业税在课征范围上存在的问 题。1994 年的税制改革分别确定了增值税 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 两税平行征收,互 不交叉。 增值税主要在工业生产和商业流 通环节发挥作用,相当一部分第三产业没 有纳入其课征范围,而是划入营业税的征 收范围,由于征收范围划分不当带来的问 题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方面表现得尤为 突出,营业税征收范围存在的问题与增值 税课征范围过窄是相伴相生的,就发展趋 势来看,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与营业税征 收范围缩小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数第三产 业应逐步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 1.1.2 营业税税目上存在的问题。现行 营业税对课税对象采用列举法,将应税项 目逐一列出,在列举范围内的课税对象属 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不在列举范围内的 经营行为也就不在营业税征管之列, 这不 仅造成了税收流失,而且使不同经营者之 间税负不平衡,有悖税收的公平原则。 1.1.3 营业税计税依据上存在的问题。 1994 年税制改革所作的一些规定对相关 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是有明显突破的。 除此之外,在运输业、保险业、文化演出 业、旅游业等若干项目中也有以余额作为 计税依据的规定,这种做法吸收了增值税 的优点,消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其意义 应该肯定。 1.1.4 营业税征免界限上存在的问题 营业税是地方税体系中的骨干税种, 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方面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 为此,营业税的减免优惠政 策应力求规范,以保证其收入和调控功能 的实现。 但现行营业税的减免优惠制度 中,有些规定颇值得推敲。 1.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攻坚时期,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 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 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1 有利于完善税制, 消除重复征 税。 营业税的重复征收,是营业税与生俱 来的缺点, 有此严重缺陷而长存不废,仅 仅是因为它征管简单,征收成本较低。 在 此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中,将现行 增值税 17%标准税率和 13%低税率的基 础上,新增 11%和 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 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增值 税是以企业的销项减去购买原材料所产 生的进项,仅就增值部分进行征税,不涉 及重复征税问题,总体降低了企业的纳税 额,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企业 的发展,也为税制的完善增加一份助力。 1.2.2 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 企业发展能力 因为实行差额征收,理论上减低企业 税收负担,提高劳动收入。 这应该是今年 国内大量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困境时,国家 推出的重大结构性减税措施,对缓解中小 企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 也可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恐怕也是国 家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恶劣环境下,不 得不转向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变革。 1.2.3 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瓶颈,有利于 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这项改革一旦开展,将消除营业税重 向量中的元素取为相对权重,以底层因素 相对于第二层次因素的特征向量为基数, 计算底层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综合重要 度,得到的结果见表 4。 由表 4 可见,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而 言,底层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序为:总资产 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 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和资产保值增长率。 3.4 企业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 根据表 3 中底层因素的风险评价结 果及表 4 中底层因素的综合重要度,可以 汇总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 R 如下: R=0.1580.67+0.2260.79+0.121 0.77+0.1120.65+0.0920.48+0.055 0.32+0.040 0.81+0.026 0.69+0.119 0.59+0.0410.16+0.0100.250.642 即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是 0.642。 如果将风险评价指标0.00,0.20位于 视为低风险,位于(0.20,0.40视为较低风 险,位于(0.40,0.60视为较中等风险,位于 (0.60,0.80视为较高风险,位于(0.80,1视 为高风险,那么便可以做出 “ 企业财务风 险处于较高水平”的判断。 此外,由于分析 过程中可以获得各底层因素的综合重要 度排序,这使得企业在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时更具针对性。 例如,在本例中,尽管 “ 总 资产报酬率”的风险水平 ( 为 0.79)尚低于 “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风险水平 ( 为 0.81), 但由于前者的综合重要度 ( 为 0.226)要远 高于后者 ( 为 0.040),所以,为了降低企业 财务风险的总体水平,首先应采取措施降 低 “ 总资产报酬率”的风险水平。 4.结论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财务风 险进行综合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