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12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第1题,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夏季高温多雨,城市化水平不高,水资源缺乏;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第2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采取的共同措施。答案:1.D2.B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 D风能、地热能4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故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答案:3.A4.D“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四川河北福建辽宁A BC D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A BC D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四川两省区资源丰富,但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资源诅咒”省区。第6题,山西省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5.D6.B7读山西省(19802000年)产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A图显示_投资比重大,体现了_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2)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_,其意义在于:_;_;_。(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耗能大的_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并且_工业逐步超过_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解析:第(1)题,山西省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原煤生产、电力工业都属能源工业,在山西省当属主导产业。第(2)题,近年来,变输煤为输电是重要变化。一是为了减轻原煤外运压力,二是为了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第(3)题,山西除了煤炭资源丰富外,还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炼铝业。第(4)题,能够体现出以煤为原料发展化工的产业链条。第(5)题,由单一的原煤输出变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一直是山西能源基地的努力方向。答案:(1)能源工业主导产业(2)电力改善能源工业的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3)有色冶金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4)煤焦化(5)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原料采掘1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解析: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仍占绝对优势,A选项错误;水电消费有所增加,C选项错误;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与2005年的增比均为正值,说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有所增加。答案:B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完成23题。2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煤、气、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A BC D3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BC D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说法错误。第3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答案:2.C3.D(2019惠州市调研)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一般高于200 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 km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56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资源消耗总量的4 4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下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45题。4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 B政策C技术 D市场5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A缓解地面沉降 B改善大气环境C减少地震灾害 D减少能源消耗解析:第4题,材料判断,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A错;我国鼓励开发新能源,没有限制干热岩资源开发的政策,B错;由“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可知,目前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技术还不成熟,技术是限制性因素,C对;我国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D错。第5题,由图可知,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过程中,要抽取地下热水,同时向地下回灌水,如果过多抽取地下水,有可能导致地面下沉,A错;干热岩利用过程中没有大气污染物排放,可减少因燃烧矿物能源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B对;抽取地下热水过程中,一般不会破坏地质构造,对地震的增加或减少不会产生显著影响,C错;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不属于节能技术措施,D错。答案:4.C5.B6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_。(2)露天煤矿开采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有哪些?(3)图中露天采煤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_。(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