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调查与分析.pdf_第1页
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调查与分析.pdf_第2页
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调查与分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563 期 第 36 期 2014 年 12 月 下旬出版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公民的价值准则和基本道 德规范。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精 神寄托、个人价值准则及信仰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民 族的兴衰成败。本次问卷调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 民层面的视角,了解当前大学生人生信仰及践行公民基 本价值准则的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教育措 施和路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助他们健康成长。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视角出发, 编制了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现状的调查 问卷。共设计 30 道题,内容涵盖“信仰、爱国、敬业、 诚信、 友善” 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在调查研究对象选取上, 对海松江大学城 7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问卷 950 份,回收率为 95%,其 中有效问卷 900 份,占实际回收问卷的 94.8%。调查后 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七所高校大学生人生信仰总体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出现,各种社会思 潮接踵而来,人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调查 显示,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仍有 大学生人生信仰及价值准则调查与分析 耿艾莉,李 方,高卫卫,张 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上海 201620) 部分大学生在信仰的选择上表现出怀疑、动摇、迷惑和 彷徨,去选择信仰神灵,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没有信仰, 呈现信仰缺失状态。作为教育者应采取必要、积极有效 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及时修正错误的价值观。通 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出信仰危机的 困境。 2.2 部分大学生人生追求趋于现实主义和物质主义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影响,过度的物质主义 和实用主义占据了部分大学生的头脑。调查显示在大学 生的人生追求选项中,选择“家庭幸福美满”、“商界 精英”的人数位居前 2 名,选择“为人民服务、为国家 做贡献”的人数位居第 3。说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更多地趋于现实主义和物质主 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他们被培养的层次素质如何,理想信念的 高度如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个 人的追求和成长要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做贡献的 基础之上,这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还需帮助 这些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找到自身的价值坐标,构建 崇高的理想信念,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2.3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表示 认同 调查显示,57.4% 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30.9% 的大学生表示有可能实现,但很遥远;认为只是一 种幻想和不关心此类问题的大学生分别占 4.2% 和 7.5%。 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满怀信心,但还需 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想 信念,是一种社会信仰。我们要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与 摘要: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视角, 调研当代大学生对于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等公民基本价值准则的理解和践行状况,统计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培育和建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和特点,最后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信仰培育全过程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信仰 价值准则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4 年度思政研究课题项目“当代大学生信仰培育问题研究”(2014GSZ18)。 作者简介:耿艾莉 (1971-), 女 , 籍贯:辽宁阜新 , 学历:硕士 , 职称: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及思政研究 . 12下黑白.indd 1112015-1-4 14:09:46 教育管理 112 个人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到大学生信仰培育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出一代寻梦、追 梦和筑梦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生,这也是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目标。 3. 大学生关于公民基本价值准则的认识 3.1 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是公民 的基本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 行为的本质属性。从调查结果来看,有约 90% 的大学生 对公民基本价值准则表示非常清楚和较为清楚,并能做 到其中一部分,说明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好的,但 是还需通过其他的一些途径和手段对他们加以引导。从 自己做起,从周围的点滴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形 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念,使这种先进的 价值准则和道德理念得以弘扬,并最终形成价值认同和 实现价值目标,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3.2 对爱国的理解和认识 “爱国”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调查中发现, 90.8% 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说明从意识形态 上来讲,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还是非常具体化的, 对爱国主义表示广泛认同。对当前大学生而言,可以化解 为身边的具体事情,既表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表 现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综合文化素 质,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但是表示能够在“国 家和人民利益需要时,随时奉献一切”的大学生却只有 24.1%。说明当代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利已主义在部分 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悄然存在,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和社 会的利益 , 仅有精神层面的爱国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 还要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祖国和人民 需要的时候要挺身而出,随时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当 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最高思想境界和体现。 3.3 对敬业的认识 “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对每一个公民而 言,敬业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 做好本职工作。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 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才能取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成果。 在关于“您对未来所从事工作岗位所持的态度”调查中,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具有敬业精神,但有部分大学生工 作态度比较散漫,随便敷衍,长此以往就会精神颓废, 缺乏进取心。国家的强大需由无数个充满敬业精神、忠 于职守、保持旺盛精力的个体所组成。因此我们还需采 取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敬业的意识和责任。 3.4 对诚信的认识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大学生来讲,就 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踏实学习。对于诚 信的理解,在 900 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 94.1% 的 大学生选择“诚信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做人准则”,说 明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已经被绝大多数大学生所认可。 但在关于“考试时作弊”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选择结果 不容乐观。数据表明即使目前高校在考试作弊的处理上 越来越严厉,但是由于成绩、学分、奖学金、排名、入党、 找工作等原因的趋使,仍有部分大学生选择铤而走险, 参与作弊。 笔者认为高校还是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杜绝作弊,培养大学生优良诚信的品质,为将来步入社 会打下良好的诚信基础。 3.5 对友善的认识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大学生 而言, 表现为能与周围的同学或同事和谐相处, 以善相待, 有小爱才能积大爱,有大爱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 尚,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 里我们做了关于与周围同学相处是否融洽的调查。结果 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比较理性,能够与同学和谐相 处,即使出现问题也能自己解决。但不容忽视的是,选 择“经常有口角和摩擦”和选择“冷漠,少有交流”的 大学生更是需要我们更加关心、关注的对象,这些人可 能由于性格、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与他人的交 流格格不入, 这是教育管理的风险易发环节和重要环节, 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4. 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松江大学城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 分析,总体上来讲,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主 流是好的,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方面也呈现良好的 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目前社会处于转型变革时期,在市 场竞争、商品经济、网络传媒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仍有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价值取向功利化,享乐 主义突出,缺少敬业精神。丢失了信仰,没有了明确的 价值准则,将会出现坐享其成、颓废、缺乏进取心的不 良后果,将会严重阻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即将“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具体的方式融入到大学生信仰 培育的全过程。具体有以下几种途径: 4.1 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 针对大学生人生信仰呈现的多元化、开放性、包容 12下黑白.indd 1122015-1-4 14:09:46 教育管理 113 性的特点,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 育。要校内外结合,形成合力。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络 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 化的社会思潮,引领大众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明确 方向,走出精神的困惑。 4.2 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 要进一步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的新载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利用易班、博 客、网站、微信、主题展览、主题书展等多种载体形式,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先进人物事迹,将勤奋 敬业、诚实守信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中,营 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使大 学生感受到先进文化的魅力,洗涤灵魂,重建崇高信仰。 4.3 加大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课一贯的课堂说教,要大胆进 行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增加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比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 色教育基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辈前来讲座,加 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言传身教,对大学生信仰的培 育和建构提供一个理论层面的指导和实践层面的示范。 4.4 做到潜移默化,知行合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 则。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将这种核心价值准则细 化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知”是前提,“行” 是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可通过学生会、党(团)支部、 社团、协会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如贫困地区支教、服务社区做义工、公益慈善等等,通 过切身实践让大学生感受到团结友善、 “大爱”的力量。 4.5 搭建多种平台,增强实践技能 要将大学生对创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 质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如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等多种方式,增 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技能, 让大学生以爱岗、 敬业、 奉献为荣,提高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总之, 大学生在信仰培育及价值准则形成的过程中,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可帮助他们树立崇高 的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同时将这种信仰和价值取向转 化为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精神动力,从而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梅萍. “90后” 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总体态势与因素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11,(10):28-30 2李继兵, 徐秦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 科学信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110-113 3张其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国民精神信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1,(27)2:54-56 4 李东坡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 代主题 J. 思想教育研究 , 2012(10):102-106 5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N. 人民日报, 2014-02-12(1). 的偏见要废除。其次,国家财政也要给民办学校相应的 投入,虽然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有很大的区别,但仍然 属于我国教育序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政府财政 扶持民办高校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解决学校由于经费 而缺乏教师的情况 7。最后,用人单位还要注重对员工 的审查,对于员工的录用不能仅仅注重其专业技能,而 且还要注重其思想政治,这样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程。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针对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偏差的问题要依据其实际情况来 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晶、曹雪飞 .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 径选择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 2 王安平、高敏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进行的 策略研究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1 3 魏雅姝、林文 . 将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J. 科教文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