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总第 564 期 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上旬出版 9 1.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们认为理想的市 场模式应该是完全竞争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市场 发挥出自我调节功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但是,1954 年, 学者克拉克 科尔 (ClarkKerr) 在其著作劳动力市场 的分割 一文中首先指出, 劳动力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的, 并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1971 年,多林格和皮奥里 (Doeringer and Piore) 提出 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他们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 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是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 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其收入低、 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 这一理论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核心理论。 为了验证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我国是否存在,我 国学者利用国家统计局 2000 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城镇 住户调查数据,引入邓肯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作为 划分指标,得出我国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市场分割的结 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在主次 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在我国东、中、西部地 区之间的比较,最终得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随着地 区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的结论。(郭从斌,2004)王 美艳通过统计计量分析,认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在呈 现下降趋势(王美艳,2007)。 也有学者在沿袭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思想的基 础上,提出了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包括完全竞争的 农村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一级劳 动力市场)和非完全竞争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 力市场)(朱镜德,1999)。类似的,徐林清将我国劳 国内学者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综述 陈艺池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动力市场划分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 城市正规就业部门(徐林清,2008)。王美艳在研究城 乡劳动者的岗位分布和工资差异等情况时,将我国城市 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四类,自我雇佣者、公有单位职工、 非公有单位工人、非公有单位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王美艳,2005)。 针对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不同学者 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学者多将目光停留在对以户籍制 度(张萍,2005 等)为核心的制度性分割上。有学者 认为,改革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由统销统购政策、 人民公社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福利制度等共同造成。 而随着制度的根本变革,这种分割也已经慢慢改善并会 最终消失(蔡昉,2000)。对于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 有学者进一步分析给出了结论。俞德鹏在给出了三个户 籍制度产生的表象原因后,指出了最根本的原因城 乡发展不协调背景下的城乡利益对立,同时还指出中 国的户籍制度还有浓厚的世袭身份制特征(俞德鹏, 1995) 。 有学者通过对劳动力计划迁移数量的计量分析, 并对改革后不同阶段北京市就业歧视政策变迁的实例 分析得出结论:在改革之前是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战略需求, 改革后则是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得以维持。 (蔡昉、都阳,2001)。 也有学者认为,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源差异导致了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王美艳测量出外地与城市劳动力之 间的全部工资差异中, 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57%。(王美艳, 2005) 韩秀华做了二元教育体制下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 主要分析了农民的教育投资、 城乡职工在职培训的差异, 并结合教育自身的特征等因素分析了城乡劳动力异质性 的原因,并指出其对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韩秀华, 2008)。赵耀辉在对四川农村劳动力的实证研究中却得 摘要: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及其结论,包括学者对劳动力市 场的划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弊端分析以及学者给出的解决方案等等。在 此基础上,对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 户籍制度 人力资本差异 1上黑白.indd 92015-1-12 17:11:57 政府与公共管理 10 到了教育程度对外出就业影响的不显著性这一结果,并 对这一特殊现象从外出就业成本的角度做了解释,包括 劳动者受尊重程度、外出打工的临时成本、住房费用等 维度的分析(赵耀辉,1997 年)。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弊端 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危害, 学者的视角各不相同。 学者们基于地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公平性视角做了不同 的研究,包括地区发展的贫富差异、劳动者的工资率、 劳资关系、保留工资率的差异等等。还有学者将视角放 的更远,在探究如国企裁员困难的问题时,也将劳动力 市场的分割的影响纳入其中。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偏向于流向收入高的领域 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得以缩减, 对于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流动与差异同时扩大的现象, 学者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 (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障碍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蔡昉,2005)。 有学者基于贝克尔 (Gary Stanley Becker) 等人 的内生剩余和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和结构的影 响一方面刺激了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却抑制了劳 动者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力 资源数量不受控制的增加,但是质量却与将来的需求结 构不匹配。(徐林清,2008)。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自身发展的微观影响研究 成果也较为丰富。(王美艳,2005)利用第五次人口普 查数据,运用多项逻辑斯回归等模型,分析得出外来劳 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者就业岗位内工资差异的 39%,由 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引起。姚先国和赖普清指出,农村 和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包括户籍歧视、人力资本差 异和就业的企业差异),还造成了劳资关系的差异 ( 表 现在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公会组织、 晋升、培训、离职率等多方面 ),并给出了影响的比例, 前者影响 20%30%;而后者影响 70%80%(姚先国, 赖普清,2004)。田永坡使用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7 年的职业介绍数据库,建立半对数线性回归方程, 得出户籍制度是影响劳动者保留工资的重要因素,户籍 所带来的求职优势会抬高城市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从而 进一步影响了城乡就业率的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表现 为使得城市劳动者的失业率高于农村劳动者,同时进一 步扩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田永波,2010)在对城市 和农村大学生比较中,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通过 对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分析,学者发现户籍制度造成了农 村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使得人力资本大打折扣(张 建武,崔惠斌,2007)。 李萍、刘灿在分析我国国企减员难的原因时将矛头 最终指向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李萍、刘灿,1996) 3. 解决措施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学 者也基于其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大多从制度 改革上着眼,具体的改进措施有改革户籍制度(蔡昉 等,2001;王美艳,2005;李芝倩,2007;田永坡, 2010),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施城乡户籍一体化(王 美艳,2005;李芝倩,2007)。有人进一步指出,改变 户籍制度有赖于政府和城市居民的认识变化、以及城市 福利体制的社会化(蔡昉等,2001)。有些学者通过消 除劳动力市场中对外劳动力歧视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 分割, 同时也给出了消除对外劳动力歧视的三个方法 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政府用法律与政策手段直接 干预、增加外来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王美 艳,2000)。认为劳动力异质性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 的重要原因的学者则指出, 应对农村教育实行倾斜政策, 保证城乡教育质量大体一致,从而减弱城乡的劳动力异 质性。(韩秀华,2008)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降 低劳动力流动的风险(李芝倩,2007;徐林清 ,2008) 还有学者指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土地 城市化虽然受到了一些负面的政策评价,但是其积极影 响不应当无视,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改革农村土地流 转制度和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李芝倩,2007)。对于 农村劳动力可能对城市劳动力的威胁,有学者提出应当 对城市劳动力给出经济上的补偿,而非制度性的保护(蔡 昉,2000)。 4. 总结与评述 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学者大多沿袭了经典 的二元结构,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三 元”“四元”论等等。在此基础上,对于劳动力市场分 割的原因,学者多从制度性歧视和人力资本差异的角度 给出解释, 并针对各自原因的分析做了不同的改善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 究不少,成果也颇为丰硕,但是基本上都是沿袭国外的 1上黑白.indd 102015-1-12 17:11:57 政府与公共管理 11 传统理论,对于理论的创新不多。同时,还存在以下一 些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分 析,微观研究较为缺乏。由前述可知,学者往往从户籍 制度、人力资源投资等方面分析和解释劳动力市场分割 这一问题。但是几乎没有学者研究过类似“外地劳动力 的流入到底对城市当地的各种职业领域有多大的冲突” 的基础性问题,也缺乏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和心理、行为 的刻画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这方面还需加强。 第二,政策建议过多,实际操作性不强。不少学者 在其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都提出了 诸如“改革户籍制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政策 性的建议,但是这些政策建议如何落实、以及落实的同 时可能出现哪些附加效应或者负面影响、是否已有改革 的地区、改革的效果如何等都鲜有学者做出较为系统的 研究。 第三,学者大多认为人力资源差异与户籍制度等制 度性问题作为两个平行的因素研究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 的影响。制度性的歧视造成了不平等,其中也包括教育 的不平等,二元教育的格局已经对城乡劳动力差异产生 了重大影响(韩秀华,2008)。那么制度性歧视和人力 资源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怎样的,相关性有多大,剔除这 样的相关性影响,又分别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多大影 响。这样的分析可以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来完成,此类 有利于找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也是值 得研究的。 第四,目前我国学者对不同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与相 互之间的差异还停留在沿袭国外经典及简单描述的基础 上,深入剖析这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特征,有利于研 究出更好的劳动力适配模型,从而对劳动力的培训、流 动方向等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从而对劳动力市场分割 问题的解决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而也有较强的理论 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晋利珍 . 国内外学者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研究述评 兼论对研究反福利依赖的启示 . 生产力研究,2011(1), 206-209. 2 赖德胜 .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 . 经济学动态, 1996(11). 3 蔡昉 . 中国城市限制外地农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 析 . 中国人口科学,2000(4). 4 蔡昉 .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 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 . 经济学动态,2005(1). 5 李萍、刘灿 . 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 . 经济学家, 1996(6),18-22. 6 俞德鹏 . 论现行户籍制度和城乡关系的改革 . 中国农村 经济,1995(2) 7 张洪铭 . 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民工流动研究 . 博士生论 文 . 8 郭从斌 .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 . 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8),43-49. 9 李芝倩 .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 型 . 南开经济研究,2007(1). 10 姚先国、赖普清 .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 经济 研究,2004(7),82-90. 11 徐林清 . 劳动力分割对农村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分 析 . 经济体制改革,2008(3). 12 田永坡 . 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保留工资决定 . 人口与经济, 2010(5),20-26. 13 王美艳 . 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歧视的变化 . 中 国劳动经济学,2007(1). 14 张建武,崔惠斌 . 大学生就业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华辰集团零售部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
- 地铁上盖混凝土楼板结构地铁振动响应特性和传播规律研究
- 学生外出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 产后妈妈健康管理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预防火灾小学生课件
- 预防学生欺凌班会课件
- 预防儿童残疾课件
- 生理卫生健康课件
-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试卷(附答案)
- 尾矿工安全培训
-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研发项目工时管理制度
- 浮选药剂安全管理制度
- 会阴水肿硫酸镁湿敷专题报告
- 技术异化的解放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
- T/CGMA 033002-2020压缩空气站节能设计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