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pdf_第1页
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pdf_第2页
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第9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 ogy M anagem entR esearch 2009N o9 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90369-03 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 刘敦虎12,陈谦明3,黄萍2,吴绍波1 (1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103; 3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 11成都610041) 摘要: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受到知识因素、学习的主体因素、知识发送方因素、关系因素、联盟组织 间的差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学习效率。联盟组织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增强联盟成员的信任。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302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已经从物质资源、 劳动力、资本转向了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 知识已体现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资产( Zack,1999)。随 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 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知识、技术及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企业 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平等、自愿、互利基础上,通过签 订契约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盟,已经成为 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方式。 A rgri sC 和Scho( 1978)Ko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经典定义, 认为组织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中的成员不断 检查错误,通过重构组织的行为来纠正它,并将探询的结果 根植于组织的远景之中。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是联盟内的 成员组织从合作伙伴那里学习和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技术、 知识和能力,以及整合、创造和传播新知识,获得综合优势 的一种有效途径“J。因此,组织学习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 势的关键,产学研联盟是企业组织获取外部知识的学习平台, 产学研联盟中的组织学习及学习管理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 问题。 l 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的阶段及内容 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要经历多个阶段,合作成员在组织学 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方向、管理任务、学习目标 等,因此组织学习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在产学研联盟的形成阶段,企业组织开始准备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参与成员着重初步了解潜在合作伙伴的战略目标 及其将来所能带来的技术能力等,因为这些内容是产学研联 盟组织学习的基础。这个初级的学习以单方面学习为主,互 动学习为辅,只是学习潜在合作伙伴的一些显性知识,如具 有产品性质的产品与服务说明书、合作伙伴的理念、工作程 序、规章制度,等等。 在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阶段,参与成员随着投资增加,技 术共享增多,彼此拥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合作伙伴之间逐 渐表现为相互依存,信任水平提高。这个阶段组织学习的目 标是加强联系,降低合作风险。该阶段主要学习联盟的外部 环境,了解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的信息,寻找创新机会,产 学研联盟开始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新市场,制定共同 的创新策略,成员之间的互动联系增多,学习特点以双方的 互动学习为主,并开始进行隐性的技术知识的交换。 在产学研联盟的成熟阶段,合作伙伴之间高度相互依赖, 技术高度分享。知识链内成员互相信任,彼此学习根植于生 产流程中的隐性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提高产学研联盟的生 产力,实现知识的高度协同,协同效应开始使合作成员受 益。f4-此阶段是组织合作的最高级阶段,组织之间重要的经 济资源、信息资源已经实现互换(I加er等,1987)“J,组织 之间的关系纽带甚至为终止合作关系设置了障碍(W i l son, 1995) L6J,产学研联盟内组织之间的知识系统已浑然一体。 在产学研联盟的衰退阶段,参与成员要预见到某一特定 联盟是否不再适应市场或技术等环境,从而取得变化的主动 权,为积极调整战略、主动终止联盟关系或挑选新的联盟伙 伴做准备。在学习目标方面,联盟成员要评价共同目标和个 体目标在联盟中是否实现,并且开始寻求新的个体目标和任 务。如果实现了目标,产学研联盟的解体也并不意味着失败, 合作伙伴之问可以继续保持联系并在未来创新机会出现时再 合作。此阶段学习的重点是联盟管理的学习,总结联盟合作 的经验,吸收和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对于提升合作成员的竞争优势有 重要意义,然而,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存在许多障碍,有 必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I知识因素 首先,知识的模糊性及隐性特征使得产学研联盟的组织 学习难以顺利实施。知识不仅包括可以用文字表述出来的、 可以编码化的显性知识,还包括很难用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 如管理知识、生产技巧,等等。显性知识易于理解和吸收, 但隐性知识由于知识的惰性而难以模仿、交流和共享。 其次,知识具有嵌入组织管理的专用性特征。正如Long 和Fahey(2000)07J所认为的那样,。知识是一种根植于某个 收稿日期:2009一02一17修回日期:2009一0430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技术创新法培训四川省试点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 改革与创新研究1( 2009Z R00M ) 370 刘敦虎等: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 人或某个集体或嵌入在某个过程中的资源,它是情景化的, 并且嵌入在语言、故事、概念、规则和工具之中”。所以, 知识通常与企业组织、科研院所特定的时空背景相关,它的 积累具有路径依赖性而难以模仿,产学研联盟内的组织学习 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22组织学习的主体因素 产学研联盟参与成员的学习动机与意愿、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挖掘能力等对组织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学习动机与意愿方面,联盟成员通过吸收合作伙伴的知 识来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其动机主要足通过这一途径可以 用较低的成本而更快捷、更经济地获得所需的知识,迅速扩 大自身的知识存量,缩小与合作伙伴的知识差距,提升竞争 能力等。联盟成员的这种动机越强烈,则组织学习的效果 越好。 知识吸收能力方面,根据Cohen和Levi nt hal (1990)1提 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它是指企业评估外部知识价值并加以 消化吸收和商业化应用的能力。联盟成员的吸收能力依赖于 以往对员工培训和学习等的经验,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特 征。参与组织如果知识存量比较小,缺少吸收和转化外部知 识的经验就会造成组织学习的障碍;组织吸收能力越强,就 能越好地理解、吸收并应用传输进来的知识。 知识挖掘能力是指它挖掘知识源拥有的知识的能力,这 种能力可以使知识源更愿意转移知识,也能以更合适的方式 转移知识。企业的知识挖掘能力越强,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转 移;而且知识挖掘能力强的企业容易将吸收进来的知识内化, 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创新Ho。 23组织学习的知识发送方因素 首先。组织学习的效果取决于知识发送方的知识传递能 力。知识传递能力指的是一种向联盟伙伴准确地发出和解释 知识并让联盟伙伴接受和理解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用一定 的信息技术手段传递显性知识的能力,也包括发送方把隐性 知识显性化的能力。发送方的知识传递能力与它的知识积累、 学习经验传递技巧密切相关。发送方如果有较强的传递能力, 则跨越时空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就会变得比较容易,有利于组 织学习效果的提升。 其次,组织学习的效果还取决于知识发送方的态度。由 于知识的无形性、流动性和公共产品性等特点的存在,一旦 发送方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联盟内的知识接受方就免费 掌握了知识内容,有可能不再与其合作,所以发送方面临合 作伙伴的道德风险。由于某些知识可能是产学研联盟成员核 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经过长期的经营而积累形成的,所以知 识发送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保护行为,在发送意愿 上积极性不高。 24组织之间的关系因素 产学研联盟伙伴关系的紧密度能够影响联盟组织学习的 难易程度。紧密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参与成员获得更多的机会 去共享知识和经验,并发展组织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Sabel (1992)叫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 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产学研联盟组织之间的相 互信任是合作各方在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时彼此问的一种承诺 和相互信赖,由此而产生的各方心理上认可。相互信任意味 着“对对方的信心”与“承扛I脆弱性的意愿”。较高的信任 度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联盟成员对知识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必 防备其它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隐性知识的转移就要 求合作伙伴各频繁的面对面接触,在紧密的关系下睁怍知 识的转移会变得容易。A ndrew s和D el ahay(2000)认为, “信任在知识共享过程巾的重要性甚至趟过了正式的合作程 序,如果没有信任的存在,知识共享就不“f 能发生。” 25联盟伙伴-e_N 的差异 首先。产学研联盟组织之间地理位置的差异会影响到组 织学习的效率。地理位置相距较近的企业便于发展各种关系, 联盟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促进组织之间互动,促进信息交流, 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学习。同时,地理邻近有利于加快信 息传播的速度,降低学习的成本。例如,在产学研的集聚地 硅谷,地理上的接近使得各公司能够很容易注意到各种新的 技术,而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也能更早地知道市场的变化 从而地区的邻近为组织学习提供了速度优势。此外,地理位 置邻近会使联盟成员形成他们自己的共同语言、习俗和习惯, 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交流用语和思考方式,能为联盟组织之间 的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 其次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差异也会影响到组织 学习的效果。如果双方知识差异太大,知识发出方和接收方 所处的情景、所拥有的知识背景的不同会加大理解对方的知 识的难度。H am el (1991)123认为,“如果联盟伙伴的技术差 距过大,他们之间的学习就变得几乎不可能”。所以,产学 研联盟伙伴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冗余对于组织学习具有重要 意义。当然,如果知识差距太小,参与组织所能获取的信息 又存在重复,组织学习的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产学研合作 伙伴之问适中的知识差距对于组织学习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 3提高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效率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产学研联盟组织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 析,我们可以提出如下提高组织学习效率的对策措施。 3 1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产学研联盟的形成阶段,合作成员应该选择适当的合 作伙伴以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一般而言,选择合作伙伴要 遵循如下原则。 (1)互补性原则: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瓦补能使双方相 互依赖,合作双方的依赖程度可以通过技术、知识在市场中 的可获得性来体现,依赖性越离,双方的关系强度越高(吴 绍波、顾新,2008)“,联盟越具备合作的基础,也就更容 易成功。 (2)兼容性原则。兼容性是产学研联盟成功的基础,主 要反映在目标、文化等方面的和谐一致。目标兼容是兼容性 的首要前提,但不意味着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只要合作伙 伴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并相瓦尊蘑。就能解决分歧。 (3)邻近性原则。这里的邻近性既包括地珲位置的邻近 性。又包括组织知识的邻近性。如果大学和企业的距离比较 近。则便于经常性的交流,有利于知识转移和创新的实现。 产学研合作成员之间如果没有太大的知识差距,则由于组织 知识冗余的出现,使其更易于提高知识吸收的效率。 32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 首先,在学习意图i -_,产学研联盟的参与成员要把学习 作为参与联盟的主要目的。缺乏学习的意图足知识受体方接 受知识的重要的认识障碍,知识受体的强烈吸收意愿是知识 有效转移的条件。如果联盟成员把合作看作资源亭擎代的途径, 那么就没有内化合作伙伴知识强烈愿望,当然也不呵能有很 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参与成员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 组织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越强,则学习的效果越佳。由于组 织的吸收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要增强吸收能力就需要参与 刘敦虎等:产学研联盟的组织学习研究 成员持续不断地投资,不断扩大企业的相关知识基础,提高 合作伙伴的知识与自身知识的关联度。 33增强联盟成员的信任度 信任是产学研联盟组织之问在理性分析的摹础上对合作 伙伴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产学研联盟内的组织学习不仅要 学习易于编码化和转移的显住知识,还要学习高度个性化并 深深地植根于组织个体的特殊惯咧巾的隐形知识。联盟组织 之间融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合作伙伴间的深度交流,减少对 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所以能有效降低组织之间的模仿和学 习壁垒,促进悠性知识的转移,降低学习成本。所以,产学 研联盟的参与成员要加强成员之闯的沟通和交流,增加专用 性投资,培育合作伙伴之问的信任关系。 参考文献: 【l 】M I C HA ELHZAC K Devel opi ngaknow l edgest rat e科JCall for- ni aM anagem e ntR eview,1999,4l( 3):5360 2 A R G Y I uSC ,S C H O NDAOr gani zat ionall ear ni ng:at heoryofw ti onperspect iveM Reading(M A ) :Addi sonW esl ey,1978 3王宏起刘希宋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及第略研究 J 中国软科学,2004(3):7376 4 吴绍波顾新知识铸组织之间合作的知识协同研究 J 科学 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s):8387 5D W t ER R OB ER TF,PA U LHSCH U RR ,SK I OO H D evel opi ng byersell errel at i onshi ps JJournal of M arket i ng,1987,51 (2):1l 一27 6W ILSON ,D A V IDTA nint egr atedm odel ofbuyer sel l ernel ation shi psJJournal oft he A cadem yofM arket i ngsci enee,199523 (4):335345 7LO NGDWD ,FA H EYLD i agnosingcult ural barr ier st oknow l edge 371 m anagem ent【】JTheA c adem y of M anagem e nt Execut i ve2000 (4):113一127 【8COII E NWM ,LEV IN TH A LDA A brpt i vecapaci t y:nnewper - speot i ve ol l l ear ni ng andi nnovat i on JA dm i ni st rat i ve Sci ence Q uarterly,1990,35( 1):128152 9奚雷,彭灿战略联盟中组织闯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J 科技管理研究,2006( 3) :166169 10】SA BE LcSt udi edt rust :bui l di ngne w f or m sof cooper ati on i na volatil e ex:onom y【M 】F,SENG ENB ER G ERW Indust ri al di s t ri ersandlocaleconom i c r egener at i onGeneva:I nt er nat ionalInst i t u t eforLaborSt udi es,1992:215250 【11A N D REW S KM ,D ELA H A YBLI nf l uenceon know l edgeproees- 瞄i norganizati onal l ear ni ng:t hepsyehosoci alfi lt erJJournal of M anagem e ntStudies,2000(37) :797810 12H A M E LG Com pet i t i onforcom pet ence and int erpartnerl earni ng wit hininterr m t ional st rat egi cal l i ancesJSt rat egi cM anagem e nt Journal ,199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