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117-2006是一项针对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中样品制备过程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在测量精细陶瓷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前,应如何正确制备样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其主要内容可概述如下: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通过液体沉降法或激光散射法等技术测定的精细陶瓷粉体,明确了样品制备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以适应不同测量方法的需求。

  2. 术语与定义:首先界定了与样品制备相关的专业术语,如“分散介质”、“超声处理”等,为后续操作提供清晰的概念基础。

  3. 原材料要求:说明了用于制备测试样品的精细陶瓷粉体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纯度、干燥状态等,以避免外来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4. 样品制备步骤

    • 预处理:详细说明了样品在测试前需要进行的预干燥或其他预处理操作,确保粉体处于适合测试的状态。
    • 分散:阐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和分散剂,以及使用超声波、搅拌等手段使粉体颗粒充分分散,避免团聚。
    • 稀释:指出了根据粉体浓度调整分散液的稀释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条件。
    • 稳定化:描述了如何使分散体系达到稳定状态,确保测试时颗粒分布不发生显著变化。
  5. 质量控制:提出了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的措施,如定期检查分散效果、记录操作条件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安全与环保:简要提及了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及环境不受污染。

  7. 记录与报告:要求详细记录样品制备的每一步骤及其参数,包括所用材料、设备、操作条件等,以便于结果复核和追踪。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02-22 颁布
  • 200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20117-200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用样品的制备.pdf_第1页
GB20117-200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用样品的制备.pdf_第2页
GB20117-200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用样品的制备.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20117-200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用样品的制备.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8 1 . 0 6 0 . 2 0Q 3 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0 1 1 7 -2 0 0 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 用样品的制备 F i n e c e r a mi c s ( a d v a n c e d c e r a mi c s . a d v a n c e d t e c h n i c a l c e r a mi c s ) 一S a m p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f o r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e r a mi c p o w d e r s( I S O 1 4 7 0 3 : 2 0 0 0 ( E) , MOD)2 0 0 6 - 0 2 - 2 2 发布2 0 0 6 - 0 9 - 0 1 实施中 华人民 共和国国 家质 量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发 布检理 心 再份誉监督管验检疫总局 委 员 会G B / T 2 0 1 1 7 -2 0 0 6月 IJ胃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 1 4 7 0 3 : 2 0 0 0 ( E ) 精细陶瓷( 先进陶瓷、 先进技术陶瓷) 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的样品制备 ( 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 I S O 1 4 7 D 3 : 2 0 0 0 ( E ) 重新起草, 与它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当拓宽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一章第二段) 。 本标准直接引用国家标准G B / T 6 6 8 2 -1 9 9 2 ( 第二章) 。 删除了原标准第三章名词术语 中的第一条“ 细颗粒” 及其定义。 删除了第五章第二条的脚注内容. 对数据记录表格的形式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第九章) 。 本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清华大学、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起草人 : 龚江宏、 周丽玮 、 郑春歧、 张伟儒 。G B / T 2 0 1 1 7 - 2 0 0 6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 用样品的制备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用样品的制备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各类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表征所需的样品。对于传统陶瓷粉体、 金属粉体、 磨料、 煤粉等粉体物质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的样品制备, 在能够选择到本标准第 5章所规定的合适的分散介质的前提下. 也可供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E Q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I S O 8 2 1 3 : 1 9 8 6 工业用化工产品取样方法一适用于从粉体到块体的颗粒状固体化工产品3 术语、 定义、 符号下列术语、 定义、 符号适用于本标准。样品制备s a m p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包括待测试样的去团 聚、 分A以 及在选取实测样品时 进行的悬浮液处理在内的 全过程。3 . 2试验样品 t e s t s a m p l e从需要测试的材料( 粉体) 中选取的有代表性的部分。3 . 3实测样品t e s t p o r t i o n从试验样品中选取的最终用于测试的一定量的材料。3 . 4分散介质d is p e r s i n g m e d i u m使试验样品分散且悬浮于其中的液体。3 . 5Na - HM P六偏磷酸钠。4 选样从一定量的材料中选取试验样品的过程应依照I S O 8 2 1 3 : 1 9 8 6 的规定进行。GB / T 2 0 1 1 7 - 2 0 0 65 分散 介质5 . I 分散介质的种类5 . 1 . 1 N a - H MP水溶液 对于不溶于水的试验样品应该采用浓度( 质量分数) 在a . o l Y o - 0 . 1 %的N a - HMP 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 分散介质应该在制备之后的两天内使用。制备分散介质所用的水应该是G B / T 6 6 8 2 -1 9 9 2 中所规定的一级水。5 . 1 . 2 乙醇 如果试验样品溶于水或者 可能与水发生反应则应选用分析纯或者纯度更高的乙醇作为分散介 质。5 . 1 . 3 其他分散介质 如果采用 N a - H MP 水溶液或者乙醇无法获得有效的分散效果, 则可以使用其他分散介质如高分子分散剂溶液, 但是所选用的分散介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 分散介质中不能含有固态的或液态的颗粒 ; b ) 分散介质必须能够完全润湿试验样品: c ) 在分散介质中试验样品不会发生溶解、 膨胀、 收缩或者聚合; d ) 分散介质在超声搅拌时不会产生泡沫; e ) 制备分散介质应使用分析纯或更高级别的试剂 ; f ) 对于沉降法测定颗粒尺寸分布所用的样品, 分散介质和试验样品应该具有不同的密度; 创 对于激光衍射法测定颗粒尺寸分布所需的样品, 分散介质和试验样品应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5 . 2 分散介质的选择依据: 分散效果的评价 作为分散介质以及分散剂浓度选择的依据, 应该采用下列的一种或几种技术对试验样品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效果进行评价:测量体系的誉电位: 苍 一 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越好。体系的 杏电位绝对值最好能高于 6 0 M V .观察颗粒沉降过程: 制成的悬浮液的表面层和底层之间应该没有明显的界线( 参见图 D、尹、JJa 工ba 分散良 好状态b)分散不佳状态 图 I 悬浮液 中的颗粒沉降过 程示意 图G B / T 2 0 1 1 7 -2 0 0 6观察沉淀物: 悬浮液中形成的沉淀物应该尽可能致密( 参见图2 ) .测量颗粒尺寸分布曲线: 体系的分散效果越好, 获得的颗粒尺寸分布曲线就越精细。、产、JC .da ) 分散良好状态j)分散不佳状态图 2 悬浮液中的沉淀物状态试验样品的去团聚为保证颗粒尺寸分布测试的可重复性 、 应按照以下步骤对试验样品进行 去团聚处理 。 ) 将称重后的粉体样 品置于干燥的研钵 中;b ) 用研柞将粉体样品挤压到研钵内壁 上 使其破碎 , 直至大部分样品都附着在研钵的内壁上 ;C ) 用刮刀或者其他相似的 . 具将附着在研钵 内壁 L 的样品刮下。 收集到研钵 的底部 ;d ) 将上述 b ) 和 c ) 两个步骤依次重复 5 次。注 飞 : 如果确认试验样品中的颗粒均为初始颗粒而不存在二次颗粒 则不需进行去团聚处理 ,注 2 : 如果需要测试的是样品初始状态的尺寸分布, 则无需进行去团聚处理。7 试验样品的悬浮与分散7 . 1 样 品的悬浮 试验样品应以一定的浓度悬浮在分散介质中。悬浮液的浓度应该较低, 但是不能低于后续颗粒 尺寸分布测试采用的技术所要求的合适浓度,因为烧杯 的容量 以及悬浮液的量都 会影响分散效果, 这些参数都应该加以详细记录。7 . 27 . 2 -样品的超声分散 样品的超声分散 祥品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应该选用以下两种设备中的一种进行。G B / T 2 0 1 1 7 - 2 0 0 6 : ) 超声水浴: 应调整好超声水浴中的水量以获得最佳的分散效果。烧杯应置于承受最高超声强 度 的位置 。 b ) 超声均化器 : 超声均化器的变 幅杆产生的外来颗粒应该不会对悬浮液 产生污染 。超声均化 器 的功率、 变幅杆的尺寸及其位置都会对分散条件产生影响, 应该加以记录。 注 1 ; 如果外来颗粒是做性材料, 则必须用磁性搅拌器将这些颗粒清除。 注 2 : 如果超声分散导致了 悬浮液 温度的明显提高, 则应该用冰水对A浮液进行冷却处理。7 . 2 . 2 超声分散时间 刘 一样品的悬浮液应进行持续的超声分散直至测得的某 一 特征颗粉尺寸( 如中位直径) 趋于恒定不变。如果所测得的特征颗粒尺寸不能保持恒定而是随着超声分散时间的延长而待续减小 , 则超声分散处理应 该在进 行颗粒尺一寸测试和记录之前方 可停止 。 注 : 如果需要测 试的是样品初始状态的尺寸分布, 则无w p 进行超声分散处理。8 试 验样品悬浮液的处理8 . 1 在超声分散结束后进行V粒尺寸测试之前, 应该用同一分散介质将样品悬浮液的浓度调整到测试技术所要求的浓度水 平。8 . 2 在进行颗粒尺寸测试之前 , 应持续对样 品悬浮液进行超声分散 以避免粗 颗粒 的沉降 以及颗粒 的再次团聚。如果超声分散无法防止颗粒的再次团聚, 就应该考虑更换分散剂的种类或者调整其浓度。8 . 3 在从样品的悬浮液中提取实测样品时, 悬浮液应充分分散以防止发生分层。9 试验样品制备条件的记录试验样品的制备条件应按照类似于表I 所示形式加以详细记录。( ; B / T2 0 1 1 7 一2 0 0 6表 1 试验样品制备条件记录表实 验 口 期年 月 日实 验入!试验样 品名称( 口粉末 二浆料)密度-一 、厂。 。 】 ! *射 ,-一 备注分散介质悬浮液浓度 ; 汀质量分数) ( 样品 砂分散介质. 。 山样品分散方法去团聚研钵材料:研钵直释:m 厄加人样 品量 :9去团聚次数:次超 声分 散超声分 刀 1 1 1 1散时间超声分散 设备 (功 熟W l 颂 乳_限: 1 超声水浴巳 超声均化器 变幅杆材质: 变喘杆 直径 变幅杆端部浸人悬浮液的深度:。 rn900闪1卜一一0囚卜目Q 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 国 家 标准精细陶瓷粉体颗粒尺寸分布测试 用样品的制备 GB/ T 2 01 1 7 一 2 0 0 6 中 国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 1 6 号 邮政编码 : 1 0 0 0 4 5 网址 w w w . b z c h s . c o m 电话 ; 6 8 5 2 3 9 4 6 6 8 5 1 7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