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 5008-2001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是针对甘蓝类蔬菜制定的一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这类蔬菜的生产过程,确保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该标准涵盖了从种植环境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 产地环境:规定了适合种植甘蓝类蔬菜的土地条件及周围环境要求,比如土壤质量、灌溉水源的安全性等,以避免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问题。
  • 栽培管理:提出了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原则,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采收与贮藏运输:明确了最佳采收时期以及采后处理(如清洗)、包装、贮存条件(温度湿度)和运输方式,保证产品新鲜度的同时防止二次污染。
  • 质量要求:设定了甘蓝类蔬菜外观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基本标准,并对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设置了最大允许限量值。
  • 检验方法:提供了检测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上述各项指标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1-09-03 颁布
  • 2001-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 5008-2001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pdf_第1页
NY 5008-2001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pdf_第2页
NY 5008-2001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 5008-2001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NY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N Y 5 0 0 8 -2 0 0 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2 0 0 1 一 0 9 一 0 3 发布2 0 0 1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农 业 部发 布N Y 5 0 0 8 -2 0 0 1月 组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 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玉梅、 刘肃、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孙培田、 李宝聚。N Y 5 0 0 8 -2 0 0 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的定义、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中的普通结球甘蓝、 花椰菜、 青花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5 食品中锅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8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2 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 B / T 8 8 5 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 B 1 4 8 7 5 食品中 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 B 1 4 8 7 6 食品中甲 胺磷和乙酞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 B 1 4 8 7 7 食品中 氨基甲酸酷类农药残留 量的 测定方法 G B 1 4 8 7 8 食品中 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 B / T 1 5 4 0 1 水果、 蔬菜及其制品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G B / T 1 6 3 3 5 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 B / T 1 7 3 3 2 食品中有机氛和拟除虫菊醋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S N 0 5 8 2 出口 粮谷及油籽中灭多威残留量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同一品种s a m e v a r i e t y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同的品种。3 . 2结球墩买度s o l i d i t y o f h e a d叶( 花) 球成熟时的紧密程度。1 3新鲜 f r e s h n e s s叶( 花) 球表面鲜亮, 无萎蔫、 色泽正常。N Y 5 0 0 8 -2 0 0 13 . 4 清洁 c l e a n i n g 叶( 花) 球无泥土或其他外来物的污染。15 整修 t r i m m i n g 用于鲜销的叶( 花) 球要去掉叶( 花) 球外层不可食用的茎、 叶; 青花菜主花茎长以收获时保持主花球的完整性为标准。3 . 6 裂球 h e a d b u r s t i n g 叶球因成熟过度、 侧芽萌发或抽签而造成的叶球开裂。3 . 7 绒毛花苦 d o w n y b u d 因采收过迟或遇高温而引起花芽进一步分化形成黄绿或红色的粤片突出到花球表面的绒毛状花蕾。3 . 8 枯黄花曹 w i t h e r e d a n d y e l l o w b u d 遇高温、 收获过迟、 贮藏不当或贮藏期过长引起的花蕾枯黄。3 . 9 异味o f f - f l a v o r 在贮运过程中, 产品器官因污染或病虫危害所造成的不良气味和滋味.3 . 1 0 冻害f r e e z i n g i n j u r y 叶( 花) 球在冰点以下低温下, 组织冻结而引起的无法缓解的伤害。11 1 机械伤m e c h a n i c a l w o u n d 因环境外力对产品器官所造成的损伤。11 2 病虫容 d i s e a s e a n d i n s e c t i n j u r y 由害虫、 病原菌或生理因素造成产品器官的病斑、 穿孔或咬痕。11 3 腐烂r o t 叶球因病菌引起的任何腐烂现象。11 4 整齐度 u n i f o r m i t y 甘蓝类蔬菜叶( 花) 球、 大小、 球形的一致性。 分别用叶( 花) 球纵横茎平均值乘以( 1 士1 5 0 0 ) 和单个叶( 花) 球质量的平均值乘以( 1 士2 0 %) 的球数的百分率表示。4 要求4 . 1 感官 甘蓝类蔬菜的感官应符合表 1的规定。N Y 5 0 0 8 -2 0 0 1表 1 无公害甘蓝类蔬菜感官要求项目品质规格限度品种同一品种 规格 用整 齐度表 示。同规格的样品其 整齐度在 规定 范 围 内的球数应)8 0 每批样品中不符合感官要求的按质t计, 其总不合格率不得超过 1 0 写结球紧实度叶( 花) 球达到该品种适期收获时的紧实程度新鲜叶( 花) 球的帮、 叶、 球有光泽, 脆嫩清洁叶( 花) 球外部无泥土或其他外来物的 污染和病虫害裂球无 ( 结球甘蓝)修整良好绒毛花蓄无( 花椰菜)枯黄花曹无( 青花菜)庸烂无异味无冻害无病虫害无机械伤2 %注: 枯黄花曹、 腐烂、 病虫害为主要缺陷。4 . 2 卫生 卫生要求应符合表 2的规定。裹 2 无公害甘蓝类跪菜卫生指标序号项目指标m g / k g1六六六( B H C )0 . 22滴滴涕( D D T )O . 13马拉硫礴( m a l a t h i o n )不得检出4乐果( d i me t h o a t e )Gl5乙酞甲 肢礴( a c e p h e t e )0 . 26杀螟硫碑( f e n i t r o t h i o n )0 . 57敌敌畏( d i c h l o r v o s )0 . 28毒死牌( c h l o r p y r if o s )G19敌百虫( t r i c h l o r f o n )簇0 . 11 0唆硫碑( q u i n a l p h o s )0 . 21 1亚胺硫磷( p h o s m e t )0 . 51 2抓佩菊留( c y p e r m e t h r i n )G11 3澳佩菊酸( d e l t a m e t h r i n )镇0 . 51 4佩戊菊酸( d e l t a m e t h r i n )O . 51 5抓氟氛菊始( c y h a l o t h r i n )续0 . 2N Y 5 0 0 8 -2 0 0 1表 2 ( 续)序号项目指标m g / k g1 6抓菊醋( p e r m e t h r i n )G 11 7抗蚜威( p e r m e t h r in )簇l1 8灭多威( m e t h o m y l)镇21 9百菌清( c h l o r o t h e l o n i l )G12 0砷( 以A s 计)蕊O . 52 1铅( 以P b 计)G0 . 22 2汞( 以H g 计)60 . 0 12 3锅( 以C d 计)毛0 . 0 52 4氟( 以F计)镇0 . 52 5亚硝酸盐G4注 1 : 出口产品按进口国的要求检测.注2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 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蔬菜生产中使用, 不得检出.5 试验方法5 门感官要求的检测5 . 1 . 1 品 种特征、 新鲜、 清洁、 裂球、 整修、 绒毛花蕾、 枯黄花蕾、 腐烂、 冻害、 病虫害和机械伤等: 用目 测法鉴定。 外观有明 显病虫害症状或怀疑有病虫害的 样品, 应取样用小刀纵向解剖方法检验, 如发现内部症状, 则需扩大一倍样品数量。5 . 1 . 2 异味: 用嗅的方法检测。5 . 1 . 3 结球紧实度: 甘蓝用手触感的紧密程度检测; 花椰莱、 青花莱用目 测法检测。5 . 1 . 4 整齐度: 用台秤逐个称量单个叶( 花) 球的质量。用尺子逐个量取叶( 花) 球的纵径、 横径, 以下述方法计算出整齐度。叶( 花) 球的横径平均值又乘以( 1 士1 5 0 0 ) , 纵径的 平均值夕乘以( 1 士1 5 %) 和单球质量平均值而乘以( 1 士 2 0 %) .5 . 25 . 2 . 1卫生要求的检测 六六六、 滴滴涕、 抓橄菊酣、 澳橄菊酣、 抓戊菊两、 板菊酸、 奴奴权菊菌 按G B / T 1 7 3 3 2 规定执行。5 . 2 . 2 乙酞甲胺确 按G B 1 4 8 7 6 规定执行。5 . 2 . 3 杀螟硫磷、 乐果、 马拉硫礴、 敌敌畏、 哇硫磷、 敌百虫 按G B / T 5 0 0 9 . 2 0 规定执行。5 . 2 . 4 毒死蜂 按G B / T 1 7 3 3 1 规定执行。5 . 2 . 5 辛硫磷 按G B 1 4 8 7 5 规定执行。5 - 2 - 6 亚胺硫磷 按G B / T 1 6 3 3 5 规定执行。5 . 2 . 7 抗蚜威 按G B 1 4 8 7 7 规定执行。N Y 5 0 0 8 -2 0 0 15 . 2 . 8灭多威S N 0 5 8 2 规定执行。百菌漪G B 1 4 8 7 8 规定执行。 砷按9按105 . 2按G B / T 5 0 0 9 .1 1 铅按G B / T 5 0 0 9 .1 2 钾按G B / T 5 0 0 9 .1 3 汞按G B / T 5 0 0 9 .1 4 奴按G B / T 5 0 0 9 .1 5 亚硝酸盐按 G B / T 1 5 4 0 1n规定执行。525.25.21 2 规定执行。1 5 规定执行。1 7 规定执行。1 8 规定执行.525252规定执行。6 检验规则6 . 1 检验分类6 1 1 型式检脸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 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申请无公害食品标志或进行无公害食品年度抽查检验a b ) 出口 蔬菜、 产品评优、 国家质量监任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脸要求; c )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d ) 因人为或自 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6 . 1 . 2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 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 标志和包装。 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交收。6 . 2 组批检验 同产地、 同规格、 同时收购的甘蓝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批发市场同产地、 同规格的甘蓝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农贸市场和超市相同进货渠道的甘蓝类蔬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6 . 3 抽样方法 按照G B / T 8 8 5 5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报验单填写的项目 应与实货相符, 凡与实货不符, 品种、 规格混淆不清, 包装容器严重损坏者, 应由交货单位重新整理后再行抽样。6 . 4 包装检验 应按第8 章的规定进行。65 判定规则6 . 5 . 1 每批受检抽样检验时, 对不符合感官要求的样品做各项记录。 如果一个样品同时出现多种缺陷,选择一种主要的缺陷, 按一个残次品 计算。 不合格品的百分率按式( 1 ) 计算,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X=MI / M2 ” ( 1)N Y 5 0 0 8 -2 0 0 1 式中: x 单项不合格百分率, 单位为百分率( %) ; m l 单项不合格品的质量, 单位为千克( k g ) ; m , 检验批次样本的质量, 单位为千克( k g ) , 各单项不合格品百分率之和即为总不合格品百分率。6 . 5 . 2 限度范围: 每批受检样品, 不合格率按其所检单位( 如每箱、 每袋) 的平均值计算, 其值不得超过所规定限度 如同一批次某件样品不合格品百分率超过规定的限度时, 为避免不合格率变异幅度太大, 规定如下: 规定限度总计不超过1 0 写者, 则任何包装不合格品百分率的上限不得超过2 0 %.6 - 5 . 3 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 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6 - 5 . 4 复验 该批次样本标志、 包装、 净含量不合格者, 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验一次。 感官和卫生指标检测不合格不进行复验。7 标志了1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无公害食品标志。7 - 2 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 产品的标准编号、 商标、 生产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 规格、 净含量和包装日 期等, 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 完整、 准确。8 包装、 运输和贮存8 . 1 包装8 . , 用于包装甘蓝类蔬菜的包装容器如塑料箱、 纸箱等应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 同一规格应大小基本一致, 整洁、 干燥、 牢固、 透气、 美观、 无污染、 无异味, 内 壁无尖突物, 无虫蛀、 腐烂、 霉变等, 纸箱无受潮、 离层现象。塑料箱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8 - 1 . 2 产品应按同品种、 同规格进行包装, 同一包装内需摆放整齐紧密,8 . 1 . 3 每批报验的产品其包装规格、 单位质量应一致。 每件包装的净含量不得超过1 0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