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月月考 试卷_第1页
高一10月月考 试卷_第2页
高一10月月考 试卷_第3页
高一10月月考 试卷_第4页
高一10月月考 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学年 第一学期 咸祥中学高一年级10月考试语文试题2012.10.10(本次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3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甫(f)健 句读(d) 四肢百骸(hi) 木直中(zhng)绳B、参省(shng) 戕害(qing) 值得商榷(qu) 百舸(k)争流C、犄角(j) 甄(zhn)别 荒凉墓冢(zng) 六艺经传(chun)D、摭(zh)拾 啮(ni)噬 骐骥(j)驽马 挥斥方遒(q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憾和崇高的悲剧感。B、杨子的感受来自现实生活,是他对家庭、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触动这些感受升腾的是作者同儿子的遇合。C、韩愈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揭力主张“文以载道”,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D、苍茫、寥阔的大地让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更加浓郁和强烈,这与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和历代慷概悲歌的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他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B、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来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C、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D、盘点一下娱乐圈女明星们的发家轨迹后人们会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她们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手段不同,各有千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B、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它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5、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 长沙一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深深感叹一番,表明自己的革命壮志。B、在相信未来一诗中,作者用“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这样的诗句表明了现实的残酷与自身的无奈,整首诗说明人的理想终究不能实现。C、在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我们在文章开篇就可以读到父亲对于孩子十八岁生日的复杂情绪,一方面是孩子长大的欣慰,另一方面又有对时光流逝的迷惘。D、劝学一文中多用比喻论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照顾了当时读者的生活经验,形象可感,浅显易懂。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C、圣益圣,愚益愚 D、登高而招8、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吾尝跂而望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句读之不知 蚓无爪牙之利A、 与相同,与相同 B、 与不同,与不同C、 与相同,与不同 D、 与不同,与相同9、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C、何陋之有 D、不拘于时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海 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着潮湿的衣角,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从一阵阵的清风, 深夜醒来,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11、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3分)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北面与西面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12、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诗意续写一节。(4分)做花一样的人, 做树一样的人, 续写: ,不一定艳丽娇媚, 不一定枝繁叶茂, ,但必须芬芳四溢。 但务必挺拔秀颀。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材料一:由邓飞等媒体人发起和推动的“免费午餐基金”,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推广和公开其活动,运行一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募集善款接近2000万元,覆盖14个省份、129所学校,2012年4月9日至10日,第七届“中华慈善奖”将“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颁给“免费午餐基金”。材料二:来自民间的免费午餐项目推行半年之后,国务院做出一个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将每年拨款160亿,用来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2600万在校学生。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80字以内)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共18分)田埂上的精神张佐香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了。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秋天继续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他们。 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它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很无奈。 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向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但是,没有人理会它。偶然的一天,有个人歇息时坐在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一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愿意让人笑话它,或者可怜它。那人只留下了一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后来就不再有踪影。 这一株麦子已彻底被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塑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深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去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了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一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 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14、文章第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和效果?从全文结构来看,这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15、体会文中画线句“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的含义,结合原文回答:田埂上为什么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4分)答: 1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任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 17、请结合全文,分析“田埂上的精神”包含了哪些精神。(6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8、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犹且从师而问焉 况敢为吾子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A、 与相同,与相同 B、 与不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1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B、仆道不笃 笃:深厚C、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侵犯D、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态度严正不屈2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句式变化多,整句散句相结合,字里行间饱含情感,读来感心动耳。B、乙文中柳宗元引用孟子的话是为了证明当时社会上许多人“好为人师”的不良风气。C、甲文批判的力度渐渐加强,由疑问到责备再到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感情越来越强烈。D、柳宗元在乙文中谦虚地表示自己学识浅薄,不足以担当对方的老师。2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