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pdf_第1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pdf_第2页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期(总第172期) 2014 年 4 月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2 (Serial No.172) Apr. 2014 9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 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席 晓 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材料广泛、强度高、稳定 性好、耐久性强、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在城市发展 初期备受青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初期修建 的水泥路面面临维修问题。目前,在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上加铺沥青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改造方式,即 “白加黑”1-2。然而,由于沥青加铺层与旧水泥混 凝土路面材料差异性较大,且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存 在裂缝和接缝,伴有脱空和错台等病害,都使沥青 加铺层出现反射裂缝,所以如何延缓和防止反射裂 缝是加铺改造成功的关键。 1 防治措施 防止和控制反射裂缝是沥青加铺层重点,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案。 1)土工织物夹层及防水卷材,包括聚酯织物、 聚酯无纺织物、防水卷材等。其作用原理与黏胶沥 青应力吸收夹层相同。 2)聚酯玻纤布,系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组成 的复合防裂材料。对温度和荷载反射裂缝均有一定 抑制作用。 3)应力吸收层,包含 SAMI、STRATA 等,厚 度为 1 3 cm。其作用为降低旧混凝土面层与沥 青加铺层之间的粘附阻力,减少温度下降引起的反 射裂缝。 收稿日期:2013-11-26 作者简介:席晓波(1975),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 要从事道路交通设计。 摘要: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容易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介绍 3 种常用的防治措施。对不同处 理措施的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作全面分析,结合经济性提出 3 种处理措施在城市道路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14)02-0098-03 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4.02.034 4)裂缝缓解层,包括 8 12 cm 厚大粒径开 级配沥青碎石、10 15 cm 厚级配碎石。其作用 为削弱拉应力、拉应变的传递能力,并且能消散、 吸收由交通荷载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荷载应力和温度 应力。 5)打碎旧水泥路面板,以减少应力集中,碾 压固定,再铺筑半刚性基层以防止反射裂缝。 单从防裂效果来看,方案 4、方案 5 最好,具 备一定补强作用,但是提高现状路面高程,投资较 大 ; 特别是方案 5 对现状管线影响很大。基于城市 道路两侧高程限制因素,以及地下管线复杂,所以 城市道路对方案 4、方案 5 很少采用。 相关研究表明 3-5, 方案 2、 方案 3 防裂效果好, 对现状路面高程及现状管线影响较小,且在国内多 处地方有成功的实施经验,本文着重介绍方案 2、 方案 3 的关键技术,为城市道路旧路改造提供实践 指导。 2 施工关键技术 2.1 聚酯玻纤布 2.1.1 技术指标 聚酯玻纤布是继土工布、土工格栅、聚合物卷 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它 具有如下特点 : 延伸率低、没有长期蠕变性 ; 与沥 青相容性和高温稳定性好 ; 化学稳定性好 ; 与热沥 青黏层油形成防水层 ; 可以粉碎和再生使用等。 聚酯玻纤布的技术指标见表 1。 99 2014 年第 2 期 表 1 聚酯玻纤布材料技术要求 性 质数 值测试方法 抗拉强度 /kNm-1 纵向 8JTG E502006 横向 8JTG E502006 断裂延伸率 /% 纵向 5JTG E502006 横向 5JTG E502006 梯形撕裂强力 /N 纵向 35JTG E502006 横向 35JTG E502006 CBR 顶破强力 /N 550JTG E502006 熔点 / 230ASTM D276 沥青吸收量 /kgm-2 1.0ASTM D6140 单位面积质量 /gm-2 125JTG E502006 厚度(2 kPa)/mm 1.2JTG E502006 2.1.2 施工工艺及方法 施工工序 :底层表面清扫测量拉线喷 洒黏结料(SBS 改性热沥青)铺设聚酯玻纤布 整平推压保养维护铺筑沥青加铺层。在 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黏结料采用 SBS 改性热沥青,技术指标应 满足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表 4.6.2 要求,用量为 0.8 1.2 kg/m2。 2)为了保证喷洒均匀,一定要保证施工温度 在 170 以上。对于洒布过量处, 可在沥青混合料 摊铺前在其上均匀地撒上石屑, 以免沥青混合料摊 铺压实后表面泛油 ; 对于洒布量太少或局部未喷洒 到位处可刷乳化沥青,边角处可裁剪掉,以免粘结 不牢而导致各种不良现象出现。 3)热沥青喷洒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聚酯玻纤布 的铺设。聚酯玻纤布铺设队伍要紧跟热沥青喷洒队 伍,以确保在热沥青具有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贴 布, 使聚酯玻纤布与沥青良好地粘结, 并压实到位, 不得漏压。 4)聚酯玻纤布分为 2 种,一种为全断面铺设; 一种仅铺设裂缝处。横缝铺设宽度为 2.0 m,纵缝 铺设宽度为 1.5 m6。铺设聚酯玻纤布时,搭接方 向应为摊铺沥青混合料方向, 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 之下,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打折、 起卷现象的发生。 2.2 SAMI 应力吸收层 2.2.1 技术指标 SAMI 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高弹性低劲度的夹 层,通过单一粒径的石料嵌入橡胶沥青形成一种结 构性支撑,降低基层与加铺层之间的黏附阻力,使 两者易于蠕动、滑移,从而减少温度下降引起的反 射裂缝,降低加铺层底面的荷载,提高路面对疲劳 裂缝、反射裂缝等的抵抗能力 7。 SAMI 应力吸收层集料为单一粒径,推荐使用 的级配范围见表 2,橡胶沥青技术要求见表 3。 表 2 SAMI 应力吸收层级配要求 筛孔尺寸 / mm 13.29.52.360.075 通过率 /%1000 150 50 0.5 表 3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180 旋转 黏度 /Pas 软化点(环 球法)/ 针入度 (25,100 g, 5 s)/0.1 mm 弹性恢复 (25 )/% 技术指标1.5 4.052 7425 70 60 2.2.2 施工工艺及方法 施工工序为 :底层表面清扫喷洒橡胶沥青 撒铺碎石碾压清扫铺筑沥青加铺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橡胶沥青洒布量为 2 3 kg/m2, 洒布均匀, 喷洒最大偏差量不应超过规定的 0.2 kg/m2。碎 石采用 9 12 mm 粒径,撒铺量为 15 22 kg/m2, 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宜 ; 针对局 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碎石最好 采用油石比 0.3% 0.6% 的普通沥青预裹, 无粉尘。 2)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 横向衔接 ; 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纵向 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 10 cm 左右。撒铺碎石前 应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3)应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碎石撒铺后 应立即进行碾压工作,采用 2 台胶轮压路机紧跟同 步碎石车后面,同时碾压 3 遍,从撒铺沥青到碾压 完成应在 10 20 min 内完成。 4)在封层完成后,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进行清扫,以清除多余的和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 减少飞石的可能性,防止行车时碎石飞起对行人和 行车造成危害。 2.3 STRATA 应力吸收层 2.3.1 技术指标 STRATA 系统是美国科氏公司专为减少水泥混 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的反射裂缝而设计开发。其 核心是一种高弹性、不渗透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 料层。 STRATA 应力吸收层, 对混合料弹性恢复能力、 防渗及抗疲劳等性能要求高。结合料采用 STRA- TA 专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4。 STRATA 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多,生产配合比的变 动小,矿料级配范围见表 5。STRATA 沥青混合料 席晓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反射裂缝防治措施 100 2014 年第 2 期 的性能指标见表 6 。 表 4 STRATA 应力吸收层结合料的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黏度 ( 135 )/ Pas 针入度 (25 ,100 g, 5 s)/0.1 mm 软化点 / 弹性恢复 (25 ) /% 延度 (5 )/ cm 技术指标 3.085 100 65 80 50 表 5 STRATA 矿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 寸 /mm 9.54.752.361.180.600.300.150.075 通过率 /% 100 80 100 60 85 40 70 25 55 15 35 820 6 14 表 6 STRATA 混合料指标范围 试验项目 沥青含量 /% 空隙率 /% 矿料间隙率 /% HVEEM 稳定度 ( T246,60 ) 指标 7. 00. 5 2. 5 16 18. 0 2.3.2 施工工艺及方法 施工工序 :底层表面清扫喷洒黏层油 摊铺 STRATA 应力吸收层碾压铺筑沥青加 铺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施工前必须洒布 SBS 改性乳化沥青黏层, 改性乳化沥青不得稀释,采用洒布车机械洒布,洒 布量为 0. 2 0. 3 kg/m2。当气温 10 时,不得 洒布黏层油。 2)STRATA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细集料较多, 故拌和时间较一般沥青混合料长 10 15 s。 3)STRATA 结构层厚度仅 2.5 cm,热量散失 很快,因此施工速度要快,摊铺速度宜为 4 m/min。 4)STRATA 结构层施工温度高,压实后密实, 空隙率小。STRATA 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碾压后,路 基上水分蒸发形成水汽后不易释放 , 可能会形成气 泡,因此碾压过程中要检查是否出现气泡,发现气 泡立即刺破, 放出水蒸气, 也可用压路机碾压去除。 5)STRATA 含油量较高,铺层又薄,只有 10 16 t 钢轮压路机用于压实混合料。在碾压时 宜采用静压法紧跟摊铺机碾压,不宜用胶轮压路 机,以免路面泛油或振坏。 3 经济效益分析 拟定道路长度为 1 km,双向 4 车道,车行道 宽 15 m。在道路上分别采用以上 3 种反射裂缝防 治措施,通过成本核算来评价不同处理措施的经济 效益,其经济效益见表 7。 表 7 3 种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处理措施 聚酯玻纤布 SAMI 应力吸收层 STRATA 应力吸 收层 贴缝满铺 材料参数 热沥青撒铺量按 1.0 kg/m2计 橡胶沥青撒铺量按 2.6 kg/m2计, 碎石撒铺量按 18 kg/m2计 2.5 cm 厚,沥青 用量为 9% 材料单价 / 元m-2 12.528.430.257.5 从表 7 可以看出,每平方米的造价 STRATA 应力吸收层 SAMI 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满 铺)聚酯玻纤布(贴缝) 。 4 结语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层加铺工程中容易 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介绍市场上效果较好的 3 种 防治措施, 从施工工艺及经济性 2 个方面进行对比,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STRATA 应力吸收层为一种沥青混合料, 需进行配合比设计,施工较难,造价较高,较少在 城市道路中应用,可考虑在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道 路中使用。 2)SAMI 应力吸收层与聚酯玻纤布(满铺)防 裂效果较好,且单价相差不大,适用在道路等级主 干路及以上的城市道路,根据施工水平、交通量、 工程投入等因素合理选用防治措施。 3) 聚酯玻纤布(贴缝)施工难度小, 且造价低, 适合用在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等级的城市道路。 参考文献 : 1 廖卫东,刘洪海,张昌波,等 . STRATA 应力吸收层的级配特征 与施工控制技术 J. 公路,2005(5) : 13-17. 2 战琦琦,唐伯明,朱洪州,等 . 成渝高速公路白改黑工程反射 裂缝防治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J. 公路,2009(12) : 172-175 3 刘洪,颜赫,景宏伟,等 . SAMI 应力吸收层材料合理组成研究 J. 公路,2013(2) : 183-188. 4 廖卫东 .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