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pdf_第1页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pdf_第2页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pdf_第3页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pdf_第4页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9 卷 2 0 1 1 年 l 0月 分析 化学 ( F E N X I H U A X UE ) 仪器装 置与实验技术 Ch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n a l yt i c a l Ch e mi s t r y 第 1 O 期 1 5 3 7 1 5 4 2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的设计与研 制 孙 颖 曹彦 波 王 兴华 张寒琦 于爱 民 宋 大千 ( 吉林 大学 化学学院, 长春 1 3 0 0 1 2 ) 摘 要 小型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S P R ) 分析仪采 用固定光的入射角, 监测 共振波长 变化的测量模 式, 可进行多波长 同时测量 。设计并组装 了 S P R分析仪 中的微型光 纤光谱 仪, 采用 光导纤 维输入被 测光, 固 定 全息衍射光栅分光, 线阵 C C D光 电传感器检测, 可检测 的波长范 围是 5 0 0 -9 0 0 n m , 分辨率 0 2 3 n m。 自行 编 制了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 的计算机 软件, 采 用信号 强度对 波长 ( 实 际谱 图中的横 纵坐标 ) 收 集实验 数 据 。S P R分析仪不仅小型化, 且具有 良好 的分析性 能, 可用于定量分析生 物分 子间相互 作用的研究, 对人免疫 球 蛋 白( I g G ) 进行 了实 时检测, 采用 3 种 不同的方法所得到人 I g G的最低 浓度 达到 0 1 5 mg L , 并对仪器 的稳定 性 、 样 品的生物 活性 等因素进行了考察 。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微型光纤光谱仪 ;波长检测型 1 引 言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 P R ) 是入射光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全 内反射时 的消失波, 可以引发金属表面 的 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子_ 10 。在入射角或波长为某一适 当值 的条件下, 表面等离子体子与消失波 的频率 和波数相等, 二者将发生共振, 入射光被吸收, 使反射光强度急剧下降, 在反射光谱上反射光强度 最低点所对应的波长为共振波长 。当金属薄膜表面介质折射率不 同时, 共振波长也不同_ 3 。 目前 , 应 用 的 S P R商 品仪 器基 本是 角度 调制 型, 测量 的角 度范 围有 限, 仪 器本 身也 比较 昂贵 。本 研究基于光栅有 的高光谱分辨率和光纤的高光传输能力, 且采用光纤可使仪器的设计更加方便, 构型更 加紧凑, 宜于仪器的小型化, 成功研制了多波长 同时检测型 S P R分析仪 。本仪器体积小, 重量轻, 波长 范 围很 宽, 可 用于 定量 分析 , 特别适 于 分子 间相互 作 用 叫 、 生 物 分子 与 药 物分 子相 互 作用 l_ l仉 1 门 的研 究 。 设计并组装了与 S P R分析仪相匹配的检测器微型光纤光谱仪, 采用光导纤维输入被测光, 固定全 息衍射光栅分光, 线阵 C C D光 电传感器检测 。本仪器既可以应用于 S P R仪器作为检测单元, 也可以应 用 于其 它 光谱分 析 领域 。 2 S P R分析仪的设计 与研 制 2 1仪器 结构 多波长同时检测型 S P R分析仪如图 1 a 所示, 仪器由光源、 导光系统、 S P R传感元件 、 流通池 、 微型光 纤光谱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选用卤钨灯作为光源, 从光源发 出的白色光经过由 2 个 透镜和 1 个偏 振 片构 成 的平行 偏振 光管 后 变成平 行偏 振光 , 通 过平 行偏 振光 管 的 出射 端狭 缝, 以一定 的角 度 照射到 棱 镜 的侧 面上 , 经折 射后 光线 到达 棱镜 的底 部 ( 预先 用 S n e l l 定 律计 算 出保 证 光线 在 此界 面 发 生全 内反 射 的入射 角度 ) , 底部 的外 侧镀 一层 5 0 n m厚 的金 属 薄膜 , 流通 池 密封 在 其上 面 。光 线 在棱 镜 与金 属 的界 面处发生全 内反射, 然后从棱镜的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去, 通过下一个透镜聚焦耦合进入微型光纤光谱仪 进行分光检测。波长检测型 S P R分析仪可 以实现多波长 同时检测, 且检测 的波长范围不受限制, 这样 不仅使传感器表面被检测物质量的范围不受 限制, 即折射率变化的范围不受限制, 而且非常有益于生物 分子与药物分子 、 分子与组织( 如细胞) 间相互的作用的研究。 自行 设计并组装 的波长检 测型 S P R分析仪 如 图 1 b所示, 仪 器 的外 型尺寸为 4 2 c mX 3 2 c mX 1 3 c m。 2 0 1 1 0 6 - 3 0 收稿 ; 2 0 1 1 一 O 8 2 0接受 本文系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仪器专项重点项 目( No 2 0 7 2 7 0 0 3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No 2 1 0 7 5 0 4 9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资助项 目 ( N o NE C T - 1 0 - 0 4 4 3 ) 和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 目( No 2 0 1 1 0 1 6 2 ) 资助 *E - ma i l : s o n g d q j l u e d u c n 分 析 化 学 第 3 9卷 2 2光 源 F l 。w 采 用 固定波 长 、 改 变 入 射 角 为 测 量 方 式 的 S P R 仪 器和装 置 多采用 He Ne 激光 器 ( A 一6 3 2 8 n m) 做光L i 源 。发光二极管 ( L E D) 也被用作 S P R的光源, 波长 多选 择 为 7 6 0 n m。对 于 波 长 检 测 型 S P R传 感 装 置, 最理 想 的光源应 是 可 以发 射各 种波 长 光 的连续 光 源, b 而且 强度 不 随 波长 而 改 变, 并 具 有 足 够 的强 度 和 稳 定性 , 但 实 际 上很 难 找 到 这 种 光 源 。在 各 种 连 续 光 源 中, 白炽灯 光源 是最廉 价 易得 的, 并 且 具 有足 够 稳 定 的发 光 强度, 其 中, 卤钨灯 就很 适于 做 S P R研 究 的 膜 。加 工 了 3种不 同牌号 ( 中 国) 的棱 镜,T a b l e 1 T y p e s a n d r e f r a c t i v e i n d i c e s o f o p t i c a l g l a s s s t u d i e d 其 相近 折射 率 光 学 材 料 的牌 号 和折 射 率 值对 照见 表 1 。 从 耐用 的角 度 考虑 , 选 用 K 9光 学 玻 璃 做为 棱镜 材 料 。棱 镜 的形 状 为 半 球 形 时 最 理 想 , 它 可 以保 证 与 半 球 形 底 面成 0 1 8 0 。 角 的入射光线均与界面垂直, 反射光的损失小, 且进入棱镜后光线的角度不变, 但半球形 的棱镜 加工费用较高 。本研究选择容易制作的直角等腰三角形棱镜, 其边长尺寸为 2 7 c m1 7 c mX 1 7 c m。 许多金属都可以作为 S P R传感元件 的金属膜, 而金和银是两种应用较普遍的金属, 并且银膜的灵 敏度 高于 金膜 。表 2 列 出了金和 银作 为 S P R传 感 部位 金 属膜 的性 能 比较 。两 种 金 属 膜 在使 用 过 程 中 各有特点。金膜的优点是稳定性好, 不易氧化; 与玻璃的粘接性好, 不易脱落; 不与反应体系中的各种无 机离子发生反应, 从而不影响生物体系的测定结果 。金膜的缺点是价格略高, 灵敏度稍差。银膜的优点 是灵敏度高, 价格低 ; 缺点是与玻璃的粘着性不好, 易脱落 ; 溶解生物样品的缓 冲溶液基本为磷酸盐缓冲 液( P B S ) , 其中含有无机离子 c r, 而过多的 c 1 一 会损害银膜 。因此, 对于大多数生物体系的 S P R研究, 不宜选择银膜作为基底传感膜。 分 析 化 学 第 3 9卷 与暗 电压之 比) 分 别 为 3 0 0和 3 3 3 ; 采 用美 国 An a l o g D e v i c e s ( 模 拟 器件 ) 公 司生产 的 AD 9 2 2 0型 A D转 换 器作为电子器件, 其最大转换速率为每秒 1 0 M 次, 转换精度为 1 2位并具有溢 出指示功能, 最大功耗低 于 2 5 0 m W ; 采 用 美 国 A t me l ( 爱 特 梅 尔 ) 公 司 生 产 的 A T 9 1 S A M7 S 6 4型 微 处 理 器,该 处 理 器 采 用 A R M7 T D MI 处理器核心, 高性能 3 2位精简指令集架构, 具有低性能 功耗 比和嵌入式电路仿真功能, 运 行 频率 可达 5 5 MH z , 并 且具 有 U S B 2 0 全 速 接 口和大量 其它 接 口。 微 型光纤 光谱 仪采 用 紧凑 的 C z e r n y - T u r n e r 光 路设 计 以减 小光 学 平 台 尺寸 。入射 光 由一 个标 准 的 S MA9 0 5 光纤接 口进入光学平台, 经球面反射镜 1 准直, 然后由平面光栅分光, 经由球面反射镜 2聚焦到 线 阵 C C D检测 器上 。 微型光纤光谱仪的电学设计 目标是低功耗 、 稳定可靠和抗干扰 能力强。在电学设计时采用 了以下 方式 : ( 1 ) 电路 中的强 、 弱 电和交 、 直流 电分 开走线 , 以避 免彼 此 问 的干 扰 ; ( 2 ) 各 芯 片 的电源 电路 中均 加 入滤 波 电容进 行滤 波 ; ( 3 ) 采 用质 量优 良的元器件 。 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外壳和内部光学底座拟采用铸铝材料铸造成型, 光学部件与电学器件分腔放置。 在光 学 腔 中, 分 光器件 和线 阵 C C D检 测器 被牢 固地 固定在 光学 底座 上, 腔 内无 任何 其它 电子元 件 ; 所有 的 电路和 电学 器件被 隔离 在 电学腔 中 。这 样, 既 提 高 了光 学系统 的稳 定性 和 电学系统 的抗 干扰 能力, 又 使光 学部件 和 电学器 件 的调试过 程互 不干 扰 。 微型光纤光谱仪采用的是嵌入式系统 固件设计, 嵌入式系统固件的主要功能有 : ( 1 ) 通过处理器的 多个 I O端 口控 制仪 器 的各 种逻 辑状 态 ; ( 2 ) 通 过处 理器 的地址 线 和数据 线读 取 A D转 换 器转 换 出 的数 字信号, 并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如判断是否溢出等) ; ( 3 ) 通过微处理器的 U S B接 口接受 P C机发出的命 令, 并向 P C机传送光谱数据 ; ( 4 ) 通过仪器跳线的设置判断并启动 自升级功能。 2 6数据 处理 系统 自行编制了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计算机软件, 采用信号强度对波长( 实际谱图中的横纵坐 标 ) 收 集实验 数据 。计 算机 程序从 数据 采集 卡端 口读 取信 号 强度, 一 定 时 间 间隔 内读 取多 次, 以平 均值 作为强度值, 由多个数据点组成一副谱图。利用控制软件在谱图上选择一个可用的数据范围, 在数据范 围内对横纵坐标的数值进行六次多项式拟合, 以拟合结果和实际数据点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小 为拟合终 点, 从 而 可以得 到一个 六 次 曲线 函数 。接着 , 计算机 程序对 该 函数进 行求 导数 处理, 得到 一 个五 次 函数, 这时令函数中 y一0 , 就可以得到一个五次方程, 求得的 x值就是得到六次拟合函数取极值 ( 一定区间 范围内的最大值 、 最小值) 时对应的横坐标。采用二分法可 以对该五次方程进行求解, 以两次二分值 的 差 值 和二者平 均值 的比值 小 于 l 0 为 求 解 终 点 。将 这 个 值代 人 拟合 得 到 的六 次 函数, 可 求 得 纵 坐标 值 。如果 该 函数有 多个 极值, 可 采用 多段 区间分别 求 解 的方 法逐 个 得到 极 值 的坐 标 。这样 就 可 以得 到 实验 所需 的最 低点及 其对 应 的强度值 。 3结果与讨论 3 1人 I g G的检 测 分别采用金膜以及 A u纳米粒子和 A u A g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膜作为传感器的基底膜, 检测人 I g G与其抗体 的结合。在室温下, 首先通过共价结合将兔抗人 I g G固定在生物传感 器的表面, 再将 P B S 缓冲溶液稀释的不同浓度的人 I g G分别加入到流通池中, 使抗原能够与 固定在生物传感器表面的抗体 结合 。抗原 与 固定在 表 面的抗 体结合 的量 可 由共 振 波长 的变化 测得 。 在室温下, 兔抗人 I g G连接在生物传感器表面以后, 不同浓度的人 I g G分别注入到流通池 中, 实时 记 录 由于抗 体一 抗原 免疫 反应所 引起 共振 波 长 的变 化 。 图 3 显 示 了共 振 波 长 变化 与 人 I g G浓 度 之 间 的 关系。基于 Au 膜的传感器检测到人 I g G的浓度范围是 1 2 5 2 0 0 m g L; 基 于 Au纳米粒子修饰的传感 器所检测到人 I g G的浓度范围是 0 3 0 2 0 0 mg L ; 基于 A u A g合金纳米粒子 的传感 器所检测到人 I g G 的浓度范围是 0 1 5 4 0 0 mg 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修饰 S P R传感器中具有的显著优势 。 3 2仪器 的稳定 性 为了测试传感膜的稳定性, 多次对于 同一浓度的 I g G与其抗体 的免疫结合进行检测。若传感器金 第 1 0 期 孙 颖 等 : 小型波长检测 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仪 的设计与研制 1 5 4 1 膜表面未固定抗体时, 共振波长为 , 固定抗体后, 共 振 波 长为 。 , 。 一 即为 固定 抗 体 的最 大位 移 值 。 以此固定抗体 的传感器用 于检测抗 原, 检测一定次 数 后, 将 抗 原 洗 脱,此 时 共 振 波 长 为 , 位 移 值 为 A ; t i i -A , ( A 2 一A A i ) A 2 1 0 0 即为传感膜稳定性 变 化 的百分 率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在 对 人 I g G 进 行 检 测 的 2 4 h内, 固定在 传 感膜 上 的抗 体有 少 量 的流 失, 稳 定 性约 降低 2 。检 测持 续 4 d后 , 传 感 膜 的稳 定 性 约 降低 4 。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 传 感 膜 活 性 降 低, 主要是 由于在 检测 过 程 中缓 冲 溶 液将 少 部 分 的抗 体 冲掉 而造成 的 。 同时, 生 物 试 剂 自身 的 活 性 也 会 随 时 间的推移 而 略有 下 降, 但 这 些 因 素对 于 检 测 的影 响可 忽略不 计 。 3 3 小结 研 制 了 以固 定 入 射 光 角 度, 监 测 共 振 波 长 变 化 为操作 模 式 的 S P R 分 析 仪, 仪 器 结 构 简 单 、 造 价 适 中 、 宜 于普 及, 特别 适 于 分子 问相 互作 用 的研 究 。应 图 3 共振波长变化 与人 I g G浓度 的关系 曲线 ( a ) 基 于 A u A g 合金 纳米 粒子的传 感器 ; ( b )基 于 A u 纳米粒 子修饰的传感器 ; ( c )基于金膜 的传感器 F i g 3 Re l a t i o ns h i p be t we e n t he s h i Rs o f r e s o na nt wa ve l e n g t h a n d c o nc e n t r a t i o n s of h u ma n l g G( a )t h e bi o s e ns o r ba s e d o n Au Ag a l l o y n a n o c o mp os i t e s ;( b) t he bi o s e ns o r b a s e d o n Au n a no p a r t i c l e s ;( c )t he bi os e ns o r b a s e d o n Au 61 m 用 S P R技术 生 物样 品无 需 标 记, 且 具 有 能 实 时监 测 反应 动 态 过 程 、 灵 敏 度 较 高 、 无 背景 干 扰 等 特 点 。 S P R分析仪的研制对 S P R方法和仪器的发展及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Re f e F e nc e s 1 Ho mo l a J ,Ye e S S,Oa u g l i t z GS e n s o r s a n d Ac t u a t o r s B,1 9 9 9,5 4 ( 1 - 2 ) :31 5 2 C HE N J i a E r( 陈佳 洱 ) Pl a s mo n P h y s i c s ( 等 离子 体 子 物理 学 ) B e i j i n g ( 北 京 ) :S c i e n c e P r e s s( 科学 出版 社 ) , 1 99 4:1 2 O Sa l a mo n Z,Angu s M a c l e od H ,Tol l i n GBi o c hi mBi o ph ys Ac t a,1 99 7,1 3 31( 2):1 1 7 1 29 Go p i n a t h S C BS e n s o r s a n d Ac t u a t o r s B ,2 0 1 0,1 5 0 ( 2 ):7 2 2 7 3 3 Ab d i c h e Y N,Ma l a s h o c k D S,Pi n k e r t o n A,P o n s J An a 1 Bi o c h e m,2 0 0 9,3 8 6 ( 2 ):1 7 2 1 8 O Li u X,S o n g D,Z h a n g Q,Ti a n Y,Di n g L,Z h a n g Ho Tr AC,Tr e n d s An a 1 C h e m,2 0 0 5,2 4 ( 1 0 ) :8 8 7 8 9 3 Su n Y ,Bai Y ,So ng D ,Li X ,W a ng L,Zha n g HBi o s e ns Bi o e l e c t r o n,2 00 7,4( 23):47 3 47 8 Wa n g I ,S u n Y,W a n g J,Wa n g J ,Yu A,Zh a n g H,S o n g DCo l l o i d s S u r f ,B,2 0 1 1 ,8 4 ( 2 ) :4 8 4 4 9 0 I U S h a o W u,J I N We i ,ZHANG Yi n g,GAO Ya n g,ZOU Xi a n g Yu,LI Mi n g,M U Yi n g,YAN Ga n g L i n,LUO G u i Mi n , J I N Q i n Ha n( 吕绍武 , 金 伟 ,张 莹 , 高 杨 , 邹 向宇 , 李 明, 牟 颖 ,阎岗林 , 罗贵 民,金钦 汉) C h i n e s e , An a 1 C h e m ( 分 析 化 学 ) ,2 0 0 8,3 6 ( 2 ) :2 1 1 2 l 4 L i u X,S o n g D,Z h a n g Q,Ti a n Y,Li u Z,Z h a n g HS e n s o r s a n d Ac t u a t o r s B,2 0 0 6,l 1 7 ( 1 ):1 8 8 1 9 5 L I U Xi a , S UN Yi n g , S ONG D a Qi a n , TI AN Y u a n , Z HANG Ha n - Qi , HE Ya n ( 刘 霞 ,孙 颖 , 宋大 干 ,田 媛 ,张 寒琦 , 何 彦 ) Ac t a C h i mi c a S i n i c a ( 化 学学报 ) , 2 0 0 7 ,6 5 : 2 5 4 4 2 5 4 8 De s i g n a n d De v e l o p m e nt o f M i n i a t u r i z e d W a v e l e ng t h M o du l a t i o n S u r f a c e Pl a s m o n Re s o na nc e An a l y z e r S UN Yi n g,CAO Ya n B o,W ANG Xi n g Hu a ,Z HANG Ha n - Qi ,YU Ai Mi n。S ONG Da Qi a n ( C o l l e g e o f Ch e mi s t r y,J i l i n Un i v e r s i t y,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1 2 ) Ab s t r a c t A m i ni a t u r i z e d mul t i wa v e l e n gt h m o du l a t i o n s u r f a c e pl a s m o n r e s o na nc e ( SPR) a na l y z e r was de v e l o pe d by o ur l a b or a t or y The i n c i d e n t a ng l e o f l i gh t wa s f i xe d a nd t he c ha n ge i n t he r e s o na nt u I u q 3 4 5 6 7 8 9 O l l 5 4 2 分 析 化 学 第 3 9 卷 wa v e l e ng t h wa s r e a l t i me m o ni t o r e d Th e m ul t i wa v e l e n gt h me a s ur e m e n t c a n be p e r f o r m e d The mi n o r o p t i c f i b e r s p e c t r o me t e r wa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d e v e l o p e d Th e t e s t l i g h t wa s i n p u t u s i n g o p t i c a l f i be r;t he ho l o gr a p hi c di f f r a c t i o n g r a t i n g wa s f i xe d f o r s pe c t r o p ho t o m e t r i c;l i ne a r CCD op t i c a l s e D s o r wa s u s e d f o r de t e c t i o nThe wa ve l e ng t h r a ng e t ha t c a n b e d e t e c t e d i s 5 0 0 9 0 0 nm a nd t he r e s o l ut i o n i s 0 2 3 nm The c o m p ut e r s of t wa r e of c on t r o l s e ns o r d a t a a c q ui s i t i on a nd p r oc e s s i n g we r e s e l f - d e v e l o p e dThe e x p e r i m e nt a l da t a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wi t h t he s i gn a l s t r e n g t h t o t he wa v e l e n gt h ( t he a c t u a l s pe c t r u m of ho r i z o nt a l a n d v e r t i c a l c o or d i na t e s ) The SPR a na l yz e r i s n o t on l y s ma l 1 , bu t a l s o ha s go o d a n a l yt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f o r q u a n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s i s o f b i o m o l e c u l a r i n t e r a c t i on s t u di e s The huma n i mmu n o g l o b u l i n ( I g G)wa s d e t e c t e d i n r e a l t i me W i t h t h r e e d i f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t h e l o we s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0 1 5 mg m L o f h u ma n I g G t h a t c a n b e d e t e c t e d Me a n wh i l e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i n s t r u me n t , t he e f f e c t o n s a mpl e b i ol o g i c a l a c t i vi t y a n d ot he r f a c t o r s we r e a l s o s t u di e d Ke y wo r d s Su r f a c e pl a s m o n r e s o na nc e a n a l y z e r;M i no r o pt i c f i be r s pe c t r o m e t e r ;W a ve l e n gt h mo dul a t i on ( Re c e i v e d 3 0 J u ne 2 01 1 ;a c c e p t e d 2 0 Au g u s t 2 0 1 1 ) 分析测试学报 2 0 1 2年征订启 事 欢迎 订 阅 欢迎 投稿 欢迎 刊登 广告 国内刊号 : C N 4 4 1 3 1 8 TH 国际标准 刊号 :I S S N 1 0 0 4 4 9 5 7 国际刊名化代码 C O D E N: F C E XE S 邮发代号 : 4 6 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