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专用PP树脂加工性能的凝胶渗透色谱评价.pdf_第1页
薄膜专用PP树脂加工性能的凝胶渗透色谱评价.pdf_第2页
薄膜专用PP树脂加工性能的凝胶渗透色谱评价.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工与应用 合成树脂及塑料, 2 0 1 1 , 2 8 ( 3 ) : 5 2 CHI NA S YNTHET I C RES I N AND P I A S TI CS 薄膜专用 P P树脂加工性能的凝胶渗透色谱评价 姚 自余 , 杨 芳 , 贾慧青 , 范国宁, 陈跟平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 甘肃 兰州 7 3 0 0 6 0 ) 摘 要: 用凝胶渗透 色谱测定了不同批号 的薄膜专用聚丙烯( P P ) 树脂 T 3 8 F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评价 了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良好。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相关工艺 条件后生产的 P P T 3 8 F能够满足用户的加工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薄膜专用 P P树脂 的重均分子量 ( )控制在 ( 2 5 0 2 9 O ) xl 0 4 ,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 4 0 6 0 , 小于 1 0 x l 0 4 的分子链段质量分数在 5 以下是适宜的。 关键词: 聚丙烯 薄膜专用树脂凝胶渗透色谱相对分子质量 加工性能 中图分类号 : T Q 3 2 5 1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2 1 3 9 6 ( 2 0 1 1 ) o 3 0 0 5 2 0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 司兰州石化分公 司 ( 简称 兰州 石化 ) 生产 的 薄膜 专用 聚丙 烯 ( P P ) 树脂 T 3 8 F质量 的波动 在一定 范 围影 响 了产 品的 加工性能 ,用 P P T 3 8 F生产 薄膜时会 出现破膜 现 象 。 为尽快诊断产 品质量 问题之所 在 , 有 目的地 调 整工艺 , 在确保测定结果真实 可靠的基础上 , 用凝 胶 渗透色谱 ( G P C ) 分析 了多批次 P P T 3 8 F的相对 分 子质量及其分布 , 评价 了它对加工性 能的影 响。 1 实验部分 1 1 原料 薄膜专用 P P树脂 , T 3 8 F , 兰州石化 生产。 1 2分析与测试 采 用美 国 Wa t e r s公 司生 产 的 Al l i a n c e GP C V 2 0 0 0型 和英 国 P L公 司生 产 的 P L GP C 2 2 0型凝 胶渗透色谱仪测试相对分 子质量及其分布 ,采用 Wa t e r s M P C软件 处理 数 据 。流 动相 为邻 二氯 苯 测定温度为 1 3 5 o C。 2结果与讨 论 2 1 测定结果的重复性 将完 全溶解 的同一试样溶液分成 四份 ,在相 同实验 条件下测定 。从 图 1 看 出:连续 四次 实验 得到 的 G P C原始谱 图基本 重叠。南此得 出淋洗体 积 ( V o ) 的相对标准偏差 ( RS D) 为 O 3 6 南表 l可 知 : 四次测定的重均分子量 ( ) 、 数均分子量 ( ) 和相对分子 质量分布 ( ) 基本一致 , 重复性较 好 , R S D分别为 1 2 0 , 0 1 7 , 0 2 5 , 说 明仪器 在实验 条件下运行稳定 。从开始测 第一个试样到 测完最后一个试样 ,随着试样在高温下放置 时间 的延 长 , 帆略有 下降 , 而 基本 不变 , 这 是试样 在高温下大分子轻微降解所 致。 图 1 重复实验的 G P C原始谱峰的叠加 F i g 1 An o v e d a y o f t h e GP C p e a k s o f r e p e a t e d e x p e r i me n t s 表 1试样 重 复 性 测定 结 果 Ta b 1 Re pe a t a bi l i t y o f t e s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p e c i m e n s 2 2 实验结果的再现性 对同一瓶试样溶液 和随机抽取 的同一试样分 收稿 日期: 2 0 1 0 一 l I 一 3 0 ;修 回日期 : 2 0 1 1 - 0 2 2 8 。 作者简介: 姚 自余 , 1 9 5 3年生 , 高级工程师, 1 9 7 9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石油物化专业, 现 主要从事高分 子材料的表征 研究 工作 。E n a i l : y a 0 z i y u p e t r o c h i n a e o mc n;联 系电话 : 1 3 0 0 8 7 6 0 7 9 6 。 第 3期 姚 自余等 薄膜专用 P P树脂加工性 能的凝胶渗透色谱评价 别 用 G P C V 2 o 0 0和 GP C 2 2 0仪器 以相 同 的实 验 条件 分析对 比。测 定结果表 明 , 对 同一试样 而言 , 不论 是同一试样溶 液还是随 机抽取 的试样 ,测定 误差 均在可接受 范围 内( 见表 2 1 。 表 2两台仪器测定结果 比较 Ta b2 Co mp ar i s o n o f t h e r e s ul t s t e s t e d b y d i ffe r e nt i ns t r u m e nt s 2 3 试样 的均匀性 生产 _ 二 艺 条 件 的波 动 会 引 起 产 品质 量 不 稳 定 加之高分子材料 本身存 在不均匀 性 , 在产 品 的 相对 分子质量及 其分布 的测 定 中 ,由于取 样较少 ( 一 般每 次 1 7 1 8 m g ) , 且 每批粒料 试样 的粒 径不 等 , 很难保证所取 试样具有 整体代表性 。 以前 的测 定 中确有个 别批号试样 几次测定结 果误差 较大 的 现象 为考察 产品均匀性 , 对 同一试样 分别采用 随 机取样 和取 不同粒径 的试 样对 比测 定f 见表 3 ) 。两 次随机取样 测试结果虽 不完全一 致 但 变化不 是 很大 任选 的同一包试 样中大粒 径和小 粒径试 样 的相对分子 质量较接 近 , 说 明产 品均 匀性较好 。 表 3随机取样测定结果 Ta b 3 The t e s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p e c i m e n s t a k e n b y r a n d o m s a m p l i n g 2 4 产 品分析结 果及评价 从 表 4看 出 : P P T 3 8 F的 帆大都 在 ( 2 5 0 2 8 0 ) X 1 0 , 最 低 2 5 4 X 1 0 , 最 高 2 8 6 X 1 0 ; 大 多 在 4 0 6 0, 最 窄 3 6 , 最 宽 8 4 ; 产 品 中 低 分 子 链 段 ( 小 于 1 01 0 ) 质 量 分 数 差 别 较 大 表 4部分 P P T 3 8 F 的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及 其分 布 Ta b4 Re I a t i v e m o l e c u l a r m a s s a nd i t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PP T3 8 F 影 响薄膜专用 P P树脂 加工性 能的 因素较 多 , 但 目前 的文献旧主要把熔体流动速率 ( MF R) 和等规 指数作 为质量 控制指标 。生产薄 膜时 , T 3 8 F较 高 的相对 分子 质量 有利 于提高 薄膜 的机 械强度 , 但 相对 分子 质量 的增 大使 树脂 的熔体 黏度 增加 。 导 致流动 性变差 。若 树脂 的 MF R较低 , 在生产过程 中断膜 次数较 多 , 成 膜时 不能高 速拉 伸 , 所 以 , 树 脂 的相 对 分 子 质 量 过 高 不 利 于 加 工 。 过 宽 , 预示 着 树脂 中分 子链 段 长短 悬 殊 , 加 工 时熔 体 流动不 均匀 在拉伸 过 程 中由于各 点感 受 的应 力 不 同 , 极 易在缺 陷处造成 破 裂 , 引起 整体 撕 裂 , 形 成断 膜 、 破 膜现 象l 4 I 从表 4看 出 :除个别批 号 外 , 大 多数 产 品的 为( 2 5 O 2 8 0 ) x l 0 4 , w M 为 4 0 6 0 。 被 用 户 认 为 加 工 性 能 不 佳 的 3 2 6 E, 3 3 l C, 4 0 3 A, 4 0 7 D 四 个 批 次产 品虽 然 与正 常 产品相当, 但 M M 大多在 6 0以上 , 甚至大于 8 -( 】 。 由图 2可知 :5 0 8 C, 5 1 0 A的 MJ M 较对称 , 两 者 眠 在 1 0 x 1 0 4 以下 的分子链 段 的质量分数 分别 为 3 和 4 , 肘 在 1 0 x 1 0 以上 的均 为 4 , 高 分 子端 和低 分 子端 无 显 著差 异 。加 工 性 能 欠佳 的 4 0 7 D 的低分子端质量分数 较多 ( 达 7 ) ,另三 个 批 次 产 品 ( 3 2 6 E, 3 3 1 C 4 0 3 A) 的 在 1 0 xl 0 4以 下的分子链段 的质量分数 也较高 。文献l 5 l指 出 , 超 高相对分子质 量和超低相 对分 子质量 部分对 于加 工过程和膜性 能都不利 :超 高相对分 子质量部 分 过 高 。 薄膜会产 生“ 鱼眼 ” ; 超低 相对分 子质量部分 过 多 ,生产 时会 发生粘 辊 现象 ,增 加 破膜 次数 。 3 2 6 E, 3 3 1 C, 4 0 3 A, 4 0 7 D的加 工性 能 不佳 与其 合成树脂及塑料 2 0 1 1年第 2 8卷 较宽 、 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质量分数过高有关 。 相对分 子质 量的对 数值 图 2 三个批次 T 3 8 F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 比 F i g 2 Co mp a ris o n o f r e l a t i v e mo l e c u l a r ma s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r e e b a t c h e s o f T 3 8 F 5 0 8 C, 5 1 0 A, 5 1 0 D是调整生产 工艺后 的产 品 同时也是为甄别能否满足用户加工要求的产品 产 品的 帆 在 ( 2 6 0 2 8 0 ) 1 0 4 , 均 为 5 0左 右 。 可 以看 出 , 调整生产 工艺后 , 产品 中对加工 性能和 膜性能具有不利影 响的 为 1 0 x l 0 以上 的超 高 相对分子质量部分 和 眠 在 1 0 x l 0 以下超低相对 分子质量部分的质量分数较适 中 , 测定值在 4 以 内, 产品的 和低分子端质量分数 均明显低于 加 工 性 能 较 差 的 4 0 7 D。宋 丹 等r 6 1 提 出 , 帆 低 于 1 O x l 0 4 的小分 子质量分数应 不高 于 5 , 为 4 5 0 。 综 合考虑产品评价结果和生产企业对产品 质量改进意见 , 从 而判定上述产品应具有较好的加 工性能。 根据评价结果为用户发送的树脂产品在加 工过程中也被证实能满足用户要求 。 关于薄膜专用 P P 树脂的 眠 及 的文献值 不尽相 同 , 一般认 为 当 为 6 0 8 0时有 利于 成膜 。周先进 等7 1 认 为 帆 应控制 在 ( 2 5 0 3 0 0) x 1 0 , 在 4 0 8 0 。 参考文献值 , 比照以前正 常 产品 的 帆 及 W 测定数据 ,将 兰州石 化 P P薄 膜专 用树脂 T 3 8 F的 帆 控 制在( 2 5 0 2 9 0 ) 1 0 4 , w 控 制在 4 0 6 0 ,帆 小 于 1 0 xl 0 4的分 子链 段质量分数在 5 以下是适宜 的 3 结论 a ) 实验 结果 的重 复性 和再现性 较 好 , 仪 器运 行稳定 。 b ) 薄膜专 用 P P树脂 T 3 8 F的均匀性较好 。 c ) 薄膜专用 P P树脂 T 3 8 F的 控制在 ( 2 5 0 2 9 0 ) x l 0 4 , 控制 在 4 0 6 0 较为适宜 。 4参考文献 1 】 徐振 明, 陈枫, 傅勇 高速 B O P P专用料的开发 J J 现代塑料 加 工 应 用 , 2 0 0 5 , 1 7 ( 3 ) : 4 1 4 3 2 周风, 郝林 , 李业成 , 等 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 T 3 8 F产 品的 生产与质量控制l J I 化学工程师 , 2 0 0 5 , 1 9 ( 7 ) : 5 2 5 5 3 】 甘海 亮 B O P P专用料 T 3 8 F的开发l J J 塑料技术 , 2 0 0 0, 2 0 ( 4) : 2 8 3 1 4 周雪云 B O P P薄膜专用树脂 的质量改进 J 合成树脂及 塑 料 , 2 0 0 6, 2 3 ( 6 ) : 3 卜3 3 5 刘沛义 高速 B O P P专用料质量指标控制因素分析【 J 1 浙江 化 工 , 2 0 06, 3 7 ( 5) : 2 3 2 5 6 宋丹 , 崔文峰 , 王庆 聚丙烯 T 3 8 F产 品质量改进f J J 合成树 脂及塑料 , 2 0 0 9 , 2 6 ( 2 1 : 5 0 5 4 7 周先进 , 赵燕 B O P P专用料对加工过程和薄膜性能的影响 研究 J J 广东塑料 , 2 0 0 5 ( 5 ) : 3 6 3 7 ( 编辑 : 李 静辉 ) Ev a l u a t i o n o f p r o c e s s a bi l i t y o f p0 I y pr 0 p y l e ne s pe c i a l r e s i n f o r fil ms by g e l p e r m e a t i o n c hr o m a t o g r a ph y Ya o Zi y u ,Ya n g F a n g , n Hu i q i n g ,F a n Gu o n i n g ,C h e n Ge n pi n g ( L a n z h o u C h e mi e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P e t r o C h i n a , L a n Z h o u 7 3 0 0 6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 h e a u t h o r s t e s t e d t h e r e l a t i v e mo l e c u l a r ma s s a n d i t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i fie r e n t b a t c h e s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 P P )s p e c i a l r e s i n f o r fi l m ,T 3 8 F , b y g e l p e r m e a t i o n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 G P C )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v e mo l e c u l a r ma s s a n d i t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n p r o c e s s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r e s i n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Th e t e s t i ng r e s u l t s h a d g o o d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a n d r e p r o d u c i b i l i t y P P T 3 8 F c o u l d me e t t he p r o c e s s i n g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t h e d o wn s t r e a m u s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