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单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负载单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负载单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负载单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 2 0 1 2年 第 2 4卷 第 l期 M 0DERN PLAS TI CS P R0CES S I NG A ND AP PLI CAT1 0NS 负载 单 中心催化 剂用镁铝载体 的研 究进展 阚林任鸿平李传峰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 限公 司南京研究院 , 江苏 南京 , 2 1 0 0 4 8 ) 摘要 : 综述了负载单中心催化剂用的镁铝载体的研究情况 。主要介绍 了镁铝载体 的制备方法 、 组 成、 用途及特点 。介绍 了镁铝载体的激活能力 、 负载能力 、 能够负载的单 中心催化剂种类 以及负载催化剂 的聚合行 为, 同时阐述 了镁 铝载体 的形态 特性。 关键词 : 激活剂 单 中心催化剂 烯烃聚合负载化 A d v a n c e s o f Mg C I 2 AI R ( OE t ) 3 一 S u pp o r t Us e d f o r I mmo b i l i z a t i o n o f S i ng l e - S i t e Ca t a l y s t s Ka n Li n Re n Ho ngp i ng Li Chu a n f e ng ( Na n i i n g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i n o p e c Ya n g z i Pe t r o c h e mi c a l Co Lt d , Na n j i n g , J i a n g s u, 2 1 0 0 4 8 ) Ab s t r a c t : The p r o g r e s s o f a l umi num c o m p l e xe s m o di f i e d M g C1 2 一 ba s e d s u pp or t f or t he i m mob i l i z a t i o n o f s i ng l e s i t e c a t a l y s t s i n ol e f i n p ol y m e r i z a t i on i s r e vi e we d Th e p r e pa r a t i on, c om p o ne n t s, u t i l i z a t i on a n d f e a t ur e s o f t hi s s up po r t a r e i nt r o du c e d Th e a c t i v a t i n g a nd s up po r t i n g be h a v i or o f t he s u pp or t , a nd t h e s u pp or t e d s i ng l e s i t e c a t a l ys t s a n d t h e i r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 a r e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h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t h e s u p p o r t i s di s c u s s e d Ke y wo r d s: a c t i v a t or ; s i n gl e s i t e c a t a l ys t ; o l e f i n p ol y m e r i z a t i on; i mm o bi l i z a t i o n 单中心烯烃聚合催化剂, 主要包括茂金属催 化剂 、 非茂 ( 又称 茂 后 ) 金 属催 化 剂 , 其 在 学术 研 究 和工业 化 应 用 方 面 已得 到 广 泛关 注 。除 用 于 溶液 聚合 外 , 应用 最 为广 泛 的是经 过 负载 化后 用 于 淤浆 和气 相 聚合 工艺 。催 化剂 经过 负 载后 , 有 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增加 了活性中心 数量 , 催化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减少了 H 消除反应 , 使链增长速率大于链转移速率 , 从 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聚合物 , 而且能够有 效降低催化剂的初始活性 , 使催化剂的活性平稳 释放 , 还能抑制或减慢催化剂的双分子失活反应 的发 生 , 增 加 活 性 中心 的稳 定 性 , 延 长 催 化 剂 的 寿命等。因此 , 单 中心催化剂的负载化研究极大 地推动了其工业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 围绕提高负载催化剂活性 , 改善负载型催化 剂 形 态 , 提 高 聚合 产 物 堆 密 度 等 问题 , 已研 究 探 讨了大量的负载化技术 。 目前单 中心催化 剂 的化学负载主要利用硅胶等无 机载体表面带有 羟基 官能 团 的特性 实现 , 主 要有 2 种 化 学 负载 方 法 : 一种是先将硅胶表面羟基进行修饰 , 引入配 体 , 再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 得到负载催化剂; 另一 种方 法 是先合 成 带选 择性 反 应官 能 团 的催 化 剂 , 再将 其 与硅 胶 表 面 进 行 反 应 而 实 现 负 载 。利 用 有机载体实现化学负载的研究尝试也得 以进行 , 但与采用无机载体相比, 总体负载效果不佳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1 - 0 9 0 8 ; 修 改稿收到 日期 : 2 0 1 1 1 O O 5 。 作者简介 : 阚林 , 高级 工程 师 , 主要 从事 聚烯烃 树脂专 用料 的研究 开 发 和管 理 工作 。E ma i l : k a n l i n y z s h s i n o p e c 阚林 等 负 载单 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 的研究进 展 镁 铝 载体 是 近 年 发 展起 来 的新 型 的 聚烯 烃 催化剂载体 , 其在负载单中心催化剂方面有突出 的特 点 , 下 面将 介 绍 Mg C 1 烷 基 烷 氧基 铝 载 体 的制备 、 组成 、 烯烃 聚合激活能力 、 负载能力 , 以 及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1 镁铝 载体 的 制备 和组 成及 形 态 1 1 镁 铝 载体 的 制备 2 0 0 2年, F u j i t a等 发 现 用 烷 基 铝 处 理 的 Mg C 1 脂肪醇混合物体系能够激活水杨醛亚胺 或苯氧基亚胺的 I VB族络合物 ( 即 F I ) 催化剂使 乙烯 聚合 , 而 此前 的试 验 结果 均 表 明 F I 催 化 剂 只有在 甲基铝氧烷( MAo) 作助催化剂 的条件下 才有乙烯聚合活性 。显然 , 烷基铝与脂肪醇反应 后的产物与 Mg C 1 。 结合在一起组成 了一种载体 并起 到 了助 催 化 剂 的 作 用 。Mg C 1 一 烷 基 烷 氧 基 铝 体 系可 以替 代 MAO 的这 种 独 特 的性 质 激 起 了广泛 的兴趣 ,随后 F u i i t a等将烷基铝处理后 的悬浮体系分离得到了固态 的镁铝载体_ 3 。 镁铝载 体是 通 过烷 基铝 或 氯代 烷基 铝 和 Mg C 1 。 与醇的复合物反应得 到的。根据 Mg C 1 一 醇复合物的组成不同可 以制备不 同形态 的镁铝 载体。如果 Mg C 1 。 一 醇复合物以溶液形式与烷基 铝反应 , 则得到的是细粉状的载体 , 如果 Mg C 1 一 醇复合物先制成球 型再 与烷基铝反应则能得到 球 型 的镁 铝载 体 。烷基 铝 与 Mg C 1 的醇 溶 液 反 应 后也 可 以不 经分 离干 燥 的步骤 , 直 接用 于金 属 配合物的激活 。 1 2 镁铝 载体 的 组成 烷 基 铝与 Mg C 1 。 月 旨 肪 醇体 系 中的醇 反应 的 过程 比较 复杂 , 反应产物是多种物质 的混合物 , 并且各组分的 比例 随烷基铝与醇 的比例不同而 发 生变 化 , 其通 式 可 以记 为 R A1 ( OR) 。 其 中 为 O 3且 不一 定 为整 数 , R 基 团来 自烷 基 铝 , 0R基 团来 自脂 肪 醇 。 因此整 个 体 系 可 以标 记 为 Mg C 1 z R A1 ( OR) , 体 系 中 Mg , A1 和 OR基 团 的含量 可 以经 检测 得 到 , 以此 计 算 出体 系各部分的组成 。 研究结果表明 , 镁铝载体组成不仅与醇镁化 合物中的醇含量有关 5 , 还与烷基铝化合物的种 类有关 。控制 同的脂肪醇和烷基铝用量 , 可以 得到不 同组成的镁铝载体。 1 3镁 铝载 体 的形态 镁铝载体易于成型, 催化得到的聚合物有 良 好 的颗 粒形 态 6 。除 了 可 以用球 型 Mg C 1 z 制 备 球型镁铝载体之外 , 镁铝载体本身易于制备成形 态优 良的载体 。由于镁铝载体是通过烷基铝与 Mg C 1 的醇溶 液反应得 到的, 因此控制烷 基铝 与 Mg C 1 醇 溶液 的浓 度 、 加 料 顺 序 、 反 应 温度 和 时间 等可 以精 确控 制 镁 铝 载 体 的析 出速 度 。如 果镁铝载体反应生成后即从溶液中沉降出来 , 那 么镁铝载体没有足够 的时间结合长大 , 得到的镁 铝载体应该是 比较细密均匀的。对镁 铝载体进 行 的分析测 试 也证 明 了这一 点 。 由于镁铝载体可 以通过控制其制备过程得 到较细的颗粒 , 因此可通过负载催化剂制备颗粒 较细且均匀 的聚合物。F u j i t a等报道 的通过镁 铝载体负载 F I 催化剂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 ( 商 品名 为 Mi p e l o n ) , 聚合 物 的平 均粒 径 小 于 1 0 m, 形 态 良好 且粒 度 分 布 均匀 , 并且 聚 合物具有极高的堆密度 。报道显示该类聚乙烯 的堆密度最高可达 0 5 g c m。 , 是 目前 已知的最 高堆 密度 的聚 乙烯 6 。 2 镁 铝载 体 的负载 能 力及 其烯 烃聚 合激 活性能 2 1 镁铝 载体 的 负载 能力研 究 C h a d wi c k等人 用球 型 Mg C 1 制备 的镁铝 载体 负载单 中心催化 剂 , 并对催 化 剂 的性 能 进行 了研究 。球型的 Mg C 1 z E t OH载体用烷基铝试 剂处理后得到球型的镁铝载体 , 该载体与茂金属 或非茂金属 的配合物接触制备成负载催化剂 , 以 此 催化 剂催 化 乙烯 聚合 。 组分不同的镁铝载体在负载单 中心催化剂 时 , 其聚合活性有细微 的差异 , C h a d wi c k等以不 同组成 的载体负载茂金属催化剂进行了比较L 5 。 发现用不同组分 的载体对 C p 。 Z r C 1 进行负载所 得催 化 剂 中钛金 属含 量 只有很 小 的差别 , 试验 测 得 钛金 属 质量 分 数 均在 0 4 7 0 4 9 , 具 有 较高的可比性 。聚合结果也表明镁铝体系不仅 能够作为载体负载金属配合物 , 同时也能够充 当 助催化剂的作用 , 负载催化剂具有相 当高 的聚合 活性。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 数为 2 0 2 8 , 显示聚合体 系为单 中心聚合体 系。聚合结果还表明, 镁铝载体负载高度敏感 的 5 6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 0 1 2年 2月 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也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显 示载体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以球型的镁铝载体负载其他的单 中心催化 剂也有较 高 的聚合 活性【L 州 。负载 F I配合 物 3时的聚合活性较高I 】 。对聚合物的分析也表 明球型镁铝载体负载的催化剂是单中心催化剂 ,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在 2 3 。该类 负载的单中心催化剂在 聚合过程 中活性发挥平 稳 , 没有 明显的粘釜现象 , 说 明配合物在球 型镁 铝载体上负载牢固, 在聚合过程 中没有明显的脱 落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 , 球型镁铝载体负载的单 中心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也能保持 良好 的形态 , 聚合物呈球型且形态均匀 。 限定几何构型的 C r 类配合物也能用镁铝载 体进 行 负 载 1 。该 类 催 化 剂 有 较 高 的 聚 合 活 性 , 且聚合呈现 明显的单 中心特性 , 聚合物的相 对分子质量分布小于 2 0 , 说明镁铝载体在负载 c r 配合物时没有带来金属中心结构和价态 的多 重改变 。该类催化剂在催化 乙烯聚合时得到 了 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聚乙烯 (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 1 0 ) 。 镁铝载体还能够负载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 剂 。C h a d wi c k等尝试了用球型镁铝载体负载 a 一 二亚胺镍的配合物制备单 中心催化剂 1 引。镁 铝载体在镍配合物负载量较低的时候有很好 负 载 能 力 ( 镍 在 负 载 催 化 剂 中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0 0 6 ) , 且 负载催 化 剂保 持 了较 高 的催 化 活性 。 但 由于后过渡催化剂本身 的性质 , 其活性衰减较 快 。聚合 时 间在 0 5 h之 内 时催 化 剂 活 性 衰 减 不明显 , 而超过 0 5 h后活性衰减较快。以聚合 时 间为 1 h为 例 , 后 0 5 h的 聚合 活 性 约 为 前 0 5 h 的四分之一。但聚合过程是 以单 中心催化 剂 的机 理进 行 的 , 聚合 物 的相对 分子 质量 分 布指 数 在2 3 。 同均 相 聚合 相 类 似 , 负 载 的后 过 渡 金 属 催 化 剂 催 化 乙烯 得 到 的也 是 支 化 的 聚 乙烯 。 由于聚合压力较高( 0 5 MP a ) , 支化度显著低 于 常压 聚合 和低 压 聚合 。 吡啶二亚胺铁配合物也能够用镁 铝载体负 载l_ 】 。负载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能够复制载体 的形态 , 负载催化剂的活性远高于其均相催化活 性 , 且负载催化剂有相 当好的热稳定性 , 催化剂 在 7 O 和 5 0 的催 化活性 变化 不大 , 但 在 8 5 时 活性 显著 降低 。与 常压条 件 下 吡啶二 亚 胺铁配合物的聚合结果相一致 , 负载催化剂催化 聚乙烯也得到了双峰聚合物。 2 2镁 铝体 系的激 活能 力 F u i i t a 等 2 0 0 2年申请的专利 E P 1 2 3 8 9 8 9最 先报道了镁铝载体具有激活能力的特殊性质 3 。 研究发现: Mg C 1 。溶解 于烷烃 和脂 肪醇溶 剂 中 后用 烷 基 铝 处 理 , 所 得 的悬 浮 体 系 中加 入 F I 催 化剂后即能够催化乙烯聚合 。 F u j i t a 等人L 6 将镁 铝混合 物体 系 的活化 能力与 MAO相同条件进行试验对比, 发现镁铝体系的活化能力与 MAo相 当, 对 某 些结 构 的配合 物 来说 , 镁 铝体 系 的活 化能 力甚 至超过了 MAo, 而镁铝体系催化 乙烯聚合得 到 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高于 MAO, 推测其 原 因可能 是镁 铝体 系 为悬 浮体 系 , 金属 配合 物 与 镁 铝 组分 生成 了负 载催 化 剂 的缘故 。 同时, 镁铝体系催化的聚合还有明显的单分 散特性, 显示镁铝复合物在激活金属配合物时有 较好 的均 一 性 。如 以上述 催 化 体 系催 化 的 乙 烯一 丙烯共聚 , 其 聚合物 的相 对分子质量 分布只有 1 7 O , 且丙烯在聚合物中分布均匀l_ 6 。镁铝载体 还 能激 活 F I 催 化 剂 使丙 烯进 行 活 性 聚 合 , 得 到 高 度 间规 的聚合 物 1 。 3镁 铝体 系其他 性能 镁 铝体 系作 助催 化 剂 时还 有 一 些 特殊 的 性 质 , 比如能够提高钒系金属配合物在烯烃聚合时 的热稳定性_ 1 。 ” 。 虽然钒配合物在催 化烯烃聚合时具备许多 单 中心催 化 剂理 想 的性 能 , 比如 聚合 物相 对 分子 质量越高, a 一 烯烃共 聚能力越强 , 能够 催化丙烯 活 性聚 合等 , 但 钒类 配合 物 由于 在较 高 的温 度条 件下存在较为严重的催 化剂分解 问题 而通 常表 现出较低的活性 。用 MAO作助催化剂 的均相 聚合条件下 , 在 聚合温度从 2 5提 高到 7 5。 C 后 , 配合物 1为 b i s ( N s a l i c y l i d e n e ) a n i l i n a t o ) VO和配合物 2为 b i s N b e n z y l i d e n e 一 ( 2 - o x y l 一 3 , 5 - b i s t b u t y 1 ) a n i l i n a t o VC 1 的催化活性急剧 下降 。而在用镁铝体系作助催化剂时 , 配合物的 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提高温度( 到 5 0或7 5) 后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也有显著的提高 , 且聚合活 阚林等 负载单 中心催化剂用镁铝载体 的研究进展 5 7 性并 没有 随 聚 合 时 间衰 减 的迹 象 。该 体 系下 V 配合物催化的乙丙共聚也保持了 V配合物在低 温条件下的性 质, 聚合物的凝胶色谱和红外光谱 谱图显示丙烯在聚合物 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 有较高的插入率 。镁铝体系 的这种性质使单中 心钒 系催化 剂 的工业 化 应用 成为 了可 能 。 4 结语 综 上所 述 , 镁 铝 载体 具有 以下 优 良的性 能 。 a ) 载体 制备 过程 简单 易操 作 , 成本 低 。 b )负载 能力 强 。 c ) 载 体 本 身 可作 为激 活剂 与 活性 中 心起 催化作用 , 避免了使用高成本 的 MAo。 d ) 在 聚 合 过程 中能 够 保 持 活 性 中心 本 身 的性能 , 特别是单中心催化剂 的性能 。 e ) 能够 提高某些配合物在聚合 时的热稳 定性 , 使催化剂发挥更高 的催化效率 。 f ) 载体 : 易成 型 , 且 形 态 良好 。能 够简 单 的 实 现对 聚合 物 形态 的控 制 。 镁 铝载体 的这 些 突 出 的 特 点使 其 在 聚烯 烃 催 化 剂 的负 载 化方 面有广 阔的应 用空 间 , 其 在 负 载单 中心催化 剂 , 特别 是 负载 非茂 金属 催化 剂方 面 的应 用值得 投入更 多 的力量 。 1 2 3 4 5 6 参 考 文 献 陈谦 , 汪永强 , 孙淑 坤 单 中心 聚烯 烃催 化剂 的化 学负 载 J 化工科技市场 , 2 0 0 7 , 3 0 ( 1 0 ) : 3 2 3 7 刘胜 , 余长春 , 曲家波 有机载体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研 究进 展 J , 合成树脂及塑料 , 2 0 0 6 , 2 3 ( 6 ) : 5 9 6 3 Na k a y a ma Y, Ka n e k o H , Ba n d oh H , e t a 1 Ol e f i n p o l y m e r iz a t i o n c a t a l y s t a n d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o d u c i n g o l e f i n p o l y me r wi t h t h e c a t a l y s t : E u r o p e , E P 1 2 3 8 9 8 9 P 2 0 0 2 0 9 - 1 1 中山康 , 金子英之 , 板东 秀树 , 等烯烃 聚合用催化剂 以及 使用该催化剂 的烯烃 聚合物制造方 法 : 中国, Z L 0 2 1 0 5 6 2 5 P 2 0 0 2 0 2 2 1 S e v e r n J R, Ch a d wi c k J C M AO f r e e a c t i v a t i o n of m e t a l l o c e n e s a n d o t h e r s i n g l e s i t e c a t a l y s t s f o r e t hy l e ne p o l yme r i z a t i c n u s i n g s p h e r i c a l s u p p o r t s b a s e d o n M g C1 2 J Ma c r o mo l Ra p i d C o mmu n , 2 0 0 4 , 2 5 : 1 0 2 4 1 0 2 8 Na k a y a ma Y, S a i t o J , B a n d o H , e t a 1 Mg CI 2 R A1 ( OR) 3 一 : An e x c e l l e n t a c t i v a t 0 r s u p p o r t f o r t r a n s i t i o n 一 7 8 9 1 0 3 1 1 1 2 me t a l c o mp l e x e s f o r o l e f i n p o l y me r iz a t i o n J Ch e m Eu r J , 2 0 0 6, 1 2: 7 5 4 6 7 5 5 6 Se v e r n J R, Cha d wi c k J C Ac t i v a t i o n o f t i t a n i u m b a s e d s i n g l e s i t e c a t a l y s t s f o r e t h y l e n e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u s i n g s u p p o r t s o f t y p e Mg C 1 2 A 1 R ( O Et ) h J Ma c r o mo l Ch e m Ph y s, 2 0 0 4, 2 05 : 1 9 8 7 1 9 9 4 Na ka y a ma Y , Ba n d o H , S o n o b e Y , e t a 1 Ne w o l e f i n p o l y m e r i z a t i o n c a t a l y s t s y s t e ms c o m p r i s e d o f b i s( p h e n o x y i m ine ) t i t a n i u m c o mp l e x e s a n d M g Cl z b a s e d a c t i v a t o r s J J C a t a l , 2 0 0 3 , 2 1 5 : 1 7 1 1 7 5 S e v e r n J R, Du c h a t e a u R, Ch a d wi c k J C I mmo b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v a n a d i u m( I I I ) a n d t i t a n i u m( I I I ) s i n g l e s i t e c a t a l y s t s f o r e t h y l e n e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u s i n g Mg C 1 2 一 b a s e d s u p p o r t s J P o l y m I n t , 2 0 0 5 ,5 4 : 8 3 7 8 4 1 林尚安 , 刘丹 , 祝方明 , 等一 种含有负载 单茂钛 配合物 的催化剂及其制备聚乙烯 的方法 : 中国, C N2 0 0 7 1 0 0 3 2 4 0 8 r P 2 0 07 1 2 1 3 刘丹 , 祝方 明, 林 尚安 Mg C1 2 AI E t ( OE t ) h负载 单茂 钛催化剂催化乙烯 聚合 研究 J 高分 子学报 , 2 0 0 8 , 1 2 : 1 1 2 9 1 1 3 4 S e v e r n J R,Ku k a l y e k a r N,Ra s t o g i S,e t a 1 I mmo b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a s i n g l e - s i t e Ch r o mi um c a t a l y s t f o r e t h y l e n e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u s i n g Mg Cl z Al R ( OE t ) 3 s u p p o r t s J Ma c r o mo l Ra p i d C o mmu n , 2 0 0 5 , 2 6 5 0 一 】 5 4 1 3 S e v e r n J R, C h a d wi c k J C Mg C 1 2 一 b a s e d s u p p o r t s f o r t h e i m mo b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n i c k e l dii mi n e c a t a l y s t s f o r p o l y me r i z a t i o n o f e t h y l e n e J Ma c r o mo l e c u l e s , 2 0 0 4, 3 7: 6 2 5 8 6 2 5 9 1 4 江洪流 , 王海华 改性 Mg C I 2 负 载 a 一 二亚胺 镍催化 乙烯 聚合 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 0 0 9 , 2 5 ( 3 ) : 2 5 3 1 1 5 Hu a n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