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4卷第 9期 2 0 1 6年 9月 塑料工业 CHI NA P LA S , I 1 CS I NDU S T RY 聚磷腈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徐亭,宋升,吴勇,何琦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摘要:根据聚磷腈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相容性等特性,以聚磷腈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共聚、共混及复合等制 备方法以及微球、纳米纤维和水凝胶等应用形式为主线,综述了自2 0 0 0 年以来 国内外有关聚磷腈在生物医学材料领 域的研究与进展概况。 关键词:聚磷腈;可降解生物材料;合成;应用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5 - 5 7 7 0 2 0 1 6 0 9 0 0 1 中图分类号:T Q 3 2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5 - 5 7 7 0( 2 0 1 6 )0 9 - 0 0 0 1 - 0 7 P r o g r e s s o f Re s e r a c h e s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i n Bi o ma t e r i a l s X U T i n g ,S O N G S h e n g ,WU Y o n g ,HE Q i ( C h i n a B l u e s t a r C h e n g r a n d C o ,L t d ,C h e n g d u 6 1 0 0 4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b i o d e g r a d a b i l i t y a n d b i o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o f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ma t e r i a l s , t h i s r e v i e w s i n v o l v e d t h e r e s e r a c h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i n b i o me d i c a l ma t e r i als a t h o me an d a b r o a d s i n c e 2 0 0 0 w i I h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f c o p o l y me ri z a t i o nb l e n d i n g a n d c o mp o u n d i n g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t h e f o r m o f mi c r o s p h e r e s ,n a n o fi b e r s a n d h y d r o g e l s a s t h e ma i n l i n e Ke y wo r d s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D e g r a d a b l e Bi o ma t e r i a l s ; S y n t h e s i s ;Ap p l i c a t i o n 聚磷腈是其骨架主链上含有磷与氮交替排列组成 单元一PN 一 的一大类高分子材料 ,属于杂化 的无 机一 有机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与磷原子连接的氯原子 可以通过与醇类 、胺类 、酚类等试剂反应而被诸如氨 基酸、多肽、维生素等多种基团所取代,继而赋予其 较佳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等综合性能,使其 可以在生物惰性到生物活性的较大范围内变化 ,因而 在生物医学材料研究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 ,由于 一 PN 一交替的无机骨架使该类大分子材料具有较 佳的可扰性。而连接在 P原子上的侧基从很大程度 上影 响了所 得聚合物 的性 能。比如 ,亲z k 疏 水性 、 可溶解 、热性能 ( 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等) 、粘接 性、生物相容性、酸 碱性及水解性等 J 。 聚磷腈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迅速且广泛的应 用 ,是该类材料 自进入实用性阶段几十年以来除其在 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以外的又一成就。 多位研究者已对此做了较有价值和全面的综述L 4 引, 本文拟 以材料 的应用形式 ( 微球 、纳米纤 维、微胶 囊、凝胶、膜、纳米复合材料等)及应用领域 ( 骨 科材料 、组织工程 、 自愈合材料 等) 为主线 ,综述 近十余年来该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应 用进展 。 1 聚磷腈化合物的基本合成路线 以下 反应 式 给 出 了合成 聚磷 腈 的基 本路 线 与 过程 : 。 。一 十 靠 一 l - a 一 式中,R和 R 代表烷基 、芳基等各种取代基。 通过上述反应路线进行 的近 2 5 0种侧基亲核取代 反应 ,人们 已经制备 出数百种具有不 同性能的聚磷腈 高分子材料 。 联系人 1 1 3 4 7 1 5 3 0 5 q q c o rn 作者简介:徐亭,男,1 9 7 5年生 ,主要从事有机氟高分子材料合成研究。 塑料工业 2 0 1 6在 2 聚磷腈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方 面的进展 卜 由于聚磷腈诸多优异的应用性能 ,使其在 1 0 0余 年的发展历史 中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尤其是 自2 0世 纪 6 0年代 A l l e o e k课题组及其他研究人员的出色研究 工作及所取得的诸多成果 ,从某种程度上奠定 了聚磷 腈研究的基础 ,使该类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得到了全 面 、快速 的发展【 l H J 。聚磷腈材料除 了具有 十分优 异的力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及耐溶剂腐蚀性能外, 通过取代基的改变可以使其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可生物降解性等性能 ,从而在生物医学材料研究领域 获得广泛应用 。聚磷腈作为生物医学材料使用除具有 上述优点外,还具有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可参与人 体正常代谢活动等优点。近 2 0年来研究人员在该领 域研究所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应用成果更是证 明了这 一 点。 2 1 可生物降解聚磷腈材料 生物 医学材料至今 已得到了快速充分 的研究与开 发 ,比如在人工脏器 、药物缓释等领域。但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以及医学 、医药领域对生物医学材料要求 与需求的不断增加 ,研究人员面临急需研制性能更加 优异的生物医学材料的困难局面与挑 战。尤其是在可 生物降解 、材料与生物组织 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释放 特性以及材料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等。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 ,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在生理条件 下或生物体液环境中降解为低分子链段从而被身体代 谢 。虽然天然 可降解 高分子材料具有某些 独特 的优 点,但 由于其成分 的不确定性 ,抗微生物侵蚀能力 、 力学性能差 以及降解 的不可控性 ,限制了其 的应用。 而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则具有诸多优点使其更适宜 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 目前已获得较好应用的合成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 主要有 ,聚酯 、聚氨基酸、聚酸酐 、聚乳酸以及乳酸 与乙醇酸的共聚物 ( P L A G A)等。但 由于上述材料 降解产物的有害性 、力学性能的局限性 以及可功能化 改性性能差等缺点 ,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而 聚磷腈材料因其具有较佳综合应用性能 ( 比如,降 解产物无毒并可参与体内代谢被人体吸收,降解速率 可以通过取代侧基的种类及 比率调节 ,易于通过功能 化改性制备各种性能材料等 )而受到研究人员 的高 度关 注,对其可生物降解性进行 了深人 的研究。 N i c h o l 等 2 设计合成 了一种新 的聚磷腈 聚合物 ,考 察了其作为韧带和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能性。在制 备过程 中丙氨酸和苯丙氨酸 的羧基被具有 58个碳 原子 的烷基酯所保护。该材料将氨基酸酯对降解 的敏 感性与长脂肪链赋予材料的弹性结合起来 ,所制备材 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1 1 62 4 2 o C,在人生理环 境条件下研究 了材料的降解性 能。T i a n等 采用 静 电纺丝工艺制备了一种纳 微米 的可降解聚磷腈纤 维,其含有氟喹诺酮抗生素取代基, 研究了其水解可 释放性。为 了增加其水溶性及易 于抗 生素的控制 释 放 ,在低分子主链上引人了诸如氨基酸酯 ( 甘氨酸 、 丙氨酸 及 苯丙 氨 酸 )共 取 代基 团。大 约摩 尔 分 数 2 5 的抗生素可以引入到聚磷腈材料 中。随着材料所 含氨基酸种类及比率的不同,其在六周当中,p H为 5 96 8范 围内,3 7下质量损失 5 一2 3 ,可 释放 出4 一3 0 的抗 生素。由于该材料是 以纳米 微米的形式使用 ,其所具有 的较大表面积明显增加了 材料的降解速率。S i n g h等 研究了对一 苯基甲氧基 和对苯基苯氧基侧基化学性能对丙氨酸取代聚磷腈可 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 化转变温度 、水解性 、材料表面润湿性 、拉伸强度和 弹性模量随主链上共取代侧基种类的不同可在一较宽 范围内变化 。材料七周内的质量损失在 4 一 9 0 之 间,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一 l 03 5,水接触角为 6 3 。 1 0 7 。 ,当共取代侧基为丙氨酸 乙酯和对一 苯基苯氧 基时具有最 高接触 角,此外 ,该 材料的拉伸强度 为 2 47 6 MP a ,弹性模量为 3 1 4 4 5 5 9 MP a 。研究 结果说 明所制备 的材料具有较佳 的生物降解性和综合 力学性能,适宜生物医学应用。We ik e l 等 制备了 具有双肽侧基的可降解聚磷腈材料,先通过混合酸酐 液相肽反应 ,合成了双肽丙氨酸一 甘氨酸 乙酯 、缬氨 酸一 甘氨酸乙酯和苯丙氨酸一 甘氨酸乙酯 ,双肽末端 的游离 N原子作为反应点用于与聚二氯磷腈上 的氯 进行亲核取代反应。丙氨酰一 胱氨酸 乙酯可以完全取 代聚二氯磷腈上 的氯原子 ,为了防止单独使用缬氨酸 一 甘氨酸乙酯或苯丙氨酸一 甘氨酸 乙酯进行取代反应 中出现的沉淀问题 ,采用 了具有缬氨酰 、苯丙氨酰乙 酯共取代 。所制 备 的聚合 物 在 中性 或碱 性( p H: 1 0 0 )条件下对水解不敏感 ,但在 p H= 4 0时则快 速水解 。除采用氨基酸烷基酯取代对聚磷腈进行水解 改性外,研究人员还对其它一些生物亲和性较好的化 合物进行聚二氯磷腈的亲核取代反应 ,以求获得降解 性能更佳 的材料。M o r o z o w i c h等 从 制备能用 于组 织支架材料要求出发 ,采用 了生物相容性较佳 、具有 各种生物功能 、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所得产物力学性 能的维生素 E、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L 。 作 为侧基反应 第 4 4卷第9期 徐亭,等:聚磷腈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3 试剂。由于所用维生素空 间位阻较大 ,采用胱氨酸乙 酯或甘氨酸乙酯或乙醇钠 、苯丙氨酸乙酯作为共取代 基团。合成产 物 的玻璃 化转 变 温度为 一 2 4 04 4 0 ,在去离子水 中,3 7下 ,p H 约为 2 59时 , 六周内材料水解的质量损失为 1 0 一1 0 0 。为了人 为控制可生物降解材料在人体内或人体外的降解速 率,Wi lf e r t _ 3 采用活性阳离子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系 列性能优异的水溶性聚有机磷腈材料并通过 G P C 、P N MR光谱 、U V V i s 技术测定 了材料水解性 能。表 明 通过对所制备材料结构的适当调节 ,可 以将材料的降 解时间范围控制在数 天到数月之间。还 同时观察到 p H值的变化可 以促进材料的水解 ,即在较低 p H值 时可以显著加快材料的水解速率。由于具有可降解、 水溶性 、摩尔质量和分子结构可调节控 制这些特性 , 该材料有望应用于聚合物疗法等水性生物医学领域。 2 2 共聚 、共混、复合聚磷腈材料 由于对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条件要求 十分 的苛刻 , 单一材料所具备 的性能条件往往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应 用要求 ,这就促使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材料的共聚、共 混、复合或接枝等途径来获得应用性能较为全面的生 物医学材料。D e n g等 将可生物降解的双肽取代聚 磷腈材料与聚酯进行共混改性 ,以期获得一种可用于 再生工程的材料 。将该材料用作细胞 、组织生长的暂 时支架 ,在细胞、组织生 长过程 中或完成后 自行降 解 。为了允许生长过程中的组织及营养液运输 ,必须 采用具有一定孔度的材料来制备该支架 。该研究所采 用的聚磷腈被亲水甘氨酰甘 氨酸和疏水 4 一 苯基苯氧 基共取代 ,得到的聚舍物具有较强的氢键键合能力。 从而使材料具有较佳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同时, 共混物 中的聚酯在使用环境下可迅速水解在原位形成 尺寸在 1 O一1 0 0 Ix m的微孔结构 ,孔洞 中则充满 自组 装聚磷腈微球。在体内用大鼠皮下进行以埋植模型试 验 ,第 十二周后材料 的孔率达到 8 2 8 7 ,考察 了细胞及胶原的生长情况。所获得的材料实现了材料 降解与细胞、组织形成的平衡。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应 用十分广泛的骨科材料,将聚磷腈与其进行复合可以 制备性能更为优异 的先进骨科材 料。G r e i s h等 3 引研 究了在 3 7生理温度条件下羟基磷灰石 与聚磷腈聚 合物复合材料形成, 采用 x一 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 定了材料的结构。G r e i s h等- 3 9 则 研究 了低温条件 下 羟基磷灰石一 聚磷腈复合材料的制备。由于与骨科骨 磷灰石十分类似,磷酸钙类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常被 用作硬组织替代的生物材料 。生物陶瓷与生物医用聚 合物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能够模仿骨结构和性质。考察 了在低温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产物的特 性。研究了不同温度 、不 同时间条件下材料的组成、 溶液化学及微观结构。聚磷腈聚合物的存在增强了骨 组织的延性。K r o g m a n等。柏 曾研究了共混可生物降 解聚磷腈 与聚乳酸 乙醇 酸 ( P L G A)的可行性 ,证 明聚磷腈的降解产物可以有效中和 P L G A的酸性降解 产物 。在 目前的研究 中合成了五种新 的双肽取代聚磷 腈材料 ,制备了它们与 P L G A的共混物。采用示差扫 描量热法 、扫描电镜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共 混物 中聚磷腈所含有的氢键在共混物相容性上取到很 大作用; 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比各自 单独时要 低 ,说明两种共混物成分互为注塑剂。共混物的水解 实验表明,没有共混的固体氨基酸酯取代聚磷腈在不 到一周内水解,而共混物的水解速率却比未共混的两 种聚合物母体要慢。这主要归咎于聚磷腈水解产物的 缓冲能力,即其将降解介质的 p H值由2 5提高到了 4 0 ,从而降低了P L G A降解速率。P L G A是一类应用 十分广泛的可降解传统生物医学材料 ,但 由于其在人 体内降解产物具有酸性,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 使其的应用受到限制 。上述研究则通过其与某些聚磷 腈材料的共混 ,在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同时又在某种 程度上解决 了这一 问题。Mo d z e l e w s k i 等 制备 了一 系列的具有负电荷侧基 的 b 一 丙氨 ( b A l a ) 、C 一 氨基 丁酸 ( G A B A)侧基的聚磷腈 ,并将羟基磷灰石沉积 在聚磷腈的表面。研究了将其暴露在模拟体液环境下 引发羟基磷灰石生长的能力。所合成的多种聚磷腈材 料均能水解降解 ,其水解速率取决于所带侧基的种类 ( G A B A b A LI a )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 ( E S E M)耦合 能量色散 X射线光谱 ( E D S )测定 了材料表 面矿质 化程度;采用 x射线衍射鉴定了矿质化物质的构成。 具有氨基酸酯侧基的聚磷腈材料具有无毒、降解产物 呈中性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体内的候选骨科 材料。N u k a v a r a p u等 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 与聚磷 腈材料制备出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复合微球支架。 合成了具有亮氨酸、缬氨酸和苯并氨酸乙酯侧基 的可 生物降解聚磷腈材料。其中,苯并氨酸乙酯取代 的聚 磷腈具有最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4 1 6) ,将其与 羟基磷灰石复合成 1 0 0 n m大小 的微球 ,将该微球进 行烧结成三维孔性支架 。以该工艺制备 的复合微球孔 性支架的压缩模量为 4 6 8 1 M P a ,平均孔径在 8 6 1 4 5 m范围内。该复合微球支架表现出较佳的成骨 细胞黏合 、增殖和碱性磷酸酶表达 ,具有较大的骨科 组织工程应用潜力 。 塑料工业 2 0 1 6焦 2 3 纳米颗粒及微球 圳J 由于在生物医学工程 、纳米技术、纳米器件 中具 有巨大的潜在应用 ,具有可控制组分 、结构和外观尺 寸的聚合物纳米颗粒 ( 微球)在近些年受到研究人 员的高度重 视。特别是在 药物释放领域 。纳米颗粒 ( 微球 )具有亚细胞 、亚微米尺寸 ,其可 以通过精细 的毛细血管穿透进入人体组织 ,还可以透过上皮组织 使其所释放药物成分得到细胞 的有效吸收。Wa n g 等 采用沉淀聚合工艺 ,以六氯环三磷腈 ( HC C P ) 单体为原料制备 了可控粒径 范 围在 0 5 74 3 3 m 之间的氟化交联聚磷腈微米一 纳米微球。通过扫描 电 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能量散射 x射线光谱、 核磁共振以及 x射线衍射检测 ,表征 了所制备微米 一 纳米微球的特性。没有 观察到微球 的玻璃 化转变温 度 ,其热降解温度是 3 6 6 o C,接触角约为 1 3 7 。 。实 验发现 ,通过调节原料 H C C P的浓度 、聚合温度及超 声波强度 ,可 以有效控制微球粒径。X u e等 。 。 采用 静 电雾化技术 ( E HD A)制备 了具有氨基 酸酯取代聚 磷腈微粒 ,为制备可生物降解用于药物释放系统的聚 磷腈微球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随溶解种类 、聚磷腈 摩尔质量 、聚合物溶液浓度不同,所制备的微球 的外 观形态也不相同 ,可以是珠体、环形或有皱纹。实验 还发现 ,根据聚磷腈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产 物外观从颗粒到纤维状过渡。而聚合物浓度对产物外 观具有显著影响。Z h a n g 等 通过两性聚磷腈 自组 装技术制备了一种温度诱导纳米微球。合成了一种两 性聚磷腈聚合物 ,其水溶液在 1 7 2 3 3 7 8温度范 围内呈现出温度诱导相转变现象,据此可以通过 自 组 装过程制备出微球。在低温时将疏水的药物布洛芬溶 解于微球聚集态 ,使药物成功负载在微球上 。在体外 的释放实验表明,该释放系统可以持续进行药物 的释 放。研究结果说明,所研制的聚合物在药物释放载体 方面具有潜在的用途 ,特别是对于疏水药物成分的负 载与释放 。Z h a n g等 在不加 任何表面 活性剂 的前 提下 ,以六 氯环三磷腈 ( HC C P)和 4 ,4二氨基 二 苯醚 ( O D A )为原料,以乙腈为分散介质,采用沉 淀聚合工艺一步合成了在其表面具有活性氨基的交联 型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示差 扫描量热等检测手段表征了微球特性。结果显示微球 具有光滑 的表面 ,粒 径范 围在 0 52 5 m 之 间。 可以通过改变 HC C P O D A的比率来调节微 球表面的 氨基含量 ,HC C P在溶液中的浓度及单体 比率对微球 外观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2 4 聚磷腈水凝胶 目前 ,在组织工程中有可能应用 的水凝胶分为天 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前者 已获得较为广泛 的应用。 然而 ,由于该类大分子难于对其进行改性 ,从而限制 了其应用 。因而,研究人员把研究重点放在 了可以在 较大范 围内进行各种物理 、化学改性 的合成聚合物领 域。研究人员可 以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生理和生物 化学特性 ,来设计合成在生理条件下具有可降解性 、 降解速率可以调节和细胞相容性 的水凝胶 。并对水凝 胶在包括控制生物活性分子释放 、可控三维细胞增殖 微胶囊化 、组织工程等领域在 内的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 A l l c o c k等 合成 了含有 甲氧基 乙氧基和 肉桂 酸 酰基侧基的聚磷腈, 对其用做水凝胶嵌入在微米大小 尺寸生物传感器阵列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 了考察。采 用标准光刻技术使所制备 的聚合物暴露在波长为 3 2 0 4 8 0 n m的紫外光下 ,然后交联形成粒径为 5 0 5 0 0 m的凝胶微粒。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轮廓 测定法检测 了凝胶微粒的分辨率和外观尺寸。制备 的 三维凝胶微粒被用于生物传感器的酶微胶囊化 。C HO 等 制备 了一种含有水飞蓟素的可注射 、可生物降 解聚磷腈凝胶 ,将其用做疏水性药物水飞蓟素载体 以 克服其有限的生物利用度。与该药在磷酸一 盐缓 冲溶 液里的溶解度相 比,聚磷腈聚合物水溶液可以使其溶 解度提高 2 0 0 0倍。随着温度的不同,含有或不含水 飞蓟素的聚合物溶液均能 出现溶液一 凝胶 的转变。在 3 7下进行的水凝胶体外 降解 和药物释放速率实验 表明,其在 p H为 6 8时要 比7 2时快。水飞蓟素在 水凝胶中的持续释放机理是扩散控制机理。药理实验 证明,该凝胶所释放水飞蓟素对癌症肿瘤具有较好 的 治疗,有望应用于局部注射水飞蓟素药物的载体。较 低的机械强度一直是可注射水凝胶的缺点,虽然可以 采用添加较为坚固的材料 以期克服这种水凝胶这方面 的不足 ,但由于所添加材料的非生物降解性而限制材 料的应用。H u a n g等 印 从混合取代 聚磷腈材料 采用 主客包合技术合成并 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可注射 、可交 联的用 于空间填充支架的聚磷腈水凝胶 。将水凝胶转 变成 固体状采用了光交联工艺 。由此制备的聚磷腈凝 胶的机械强度 、抗水溶性能满足应用的要求 。还可以 通过改变聚磷腈取代侧基的种类使凝胶表面亲水或者 疏水 。Q i u _ 6 采用对一 氨基苯 甲酸乙酯 与聚二氯磷腈 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紧接着用碱进行水解反应 ,制备 了一种含有羰基 的水溶性聚磷腈材料 ,I R、 H- N MR、 示差扫描量热和元素检测分析表明,取代反应较为完 第 4 4卷第9期 徐亭,等:聚磷腈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5。 全 ,聚磷腈骨架上 的氯原子基本上被羰基取代。用该 水溶性聚磷腈制备 的水凝胶珠体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 件下用钙交联。通过在制备过程 中增加水溶性聚磷腈 或C a C I , 的浓度,水凝胶珠体的水解时间可以明显延 长。研究表明 ,所制备 的凝胶珠体对环境 p H值十分 敏感。凝胶珠体所具有这些性能使有望应用于药物控 制释放 ,包括肠道特异性 口服药药物释放系统。 2 5 纳米纤维 随着静 电纺丝技术的不断完善 ,通过该技术制备 纳米级纤维获得 了极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纳米纤维 所具有 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能及纳米效应 ,作为一种 直径在纳米一 微米范围的新型纤维近年来也获得 了广 泛的应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磷腈纳米纤维除 可以获得上述性质外 ,因其具有较好 的生物相容性 、 可降解性以及无毒等独有特性和纳米纤维形式,使其 在生物医学各个领域中应用的研究得到研究人员极大 的关注。 L i n等 合成了丙氨酸乙酯和甘氨酸乙酯混合取 代的聚磷腈材料并采用静 电纺丝工艺制备出聚磷腈纳 米纤维。研究了包括应用电压 、聚合物浓度及环境温 度等因素对纳米纤维直径及外观形态的影响。研究结 果表明 ,纳米纤维的直径与所施加的电压成反 比,溶 液中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及较低的环境温度则会因为纤 维的粘连而对纺丝不利。已经有大量采用天然或合成 高分子材料作为支架而用于不同类型细胞的引种和生 长探索实验。如要制备一种可用于合成细胞外基质的 支架材料 ,关键的问题是要复制出了天然纳米尺寸的 细胞外基质 。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制备出非常细的纳米 纤维 ,适宜用来制备此类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 。C a r a m p i n 等 首先采用苯并氨酸乙酯和甘氨酸乙酯对 聚磷腈进行共取代反应 ,制备了具有较佳生物相容性 的材料 ,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一种可以使大 鼠内皮细胞增殖的聚磷腈纳米纤维。可以将所制备的 纳米纤维制作成管状或平板状的应用形式。考察 了各 种工艺参数对纤维成型及外观形态 ( 包括纤维直径 等 )的影响 ,研究表 明大 鼠血管 内皮 细胞可 以在 由 直径约 8 5 0 n m纤维制作 的平板 或管状支架装置上黏 合和增殖。该可生物降解纤维或许可以用于构造诸如 人体血管 、心瓣膜等组织。N a i r 等 采用静 电纺丝 技术合成了一种甲基苯氧基取代的聚磷腈纳米纤维材 料 ,由于这种纤维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望应用于生物 医学领域 。研究了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所制备纤维各 种性能的影 响,在最佳条件下获得 的纤 维直径约为 1 2 m。采用该纤维制作的纤维垫可 以与牛冠状动 脉内皮细胞产生黏合,还可以促进小鼠成骨细胞的黏 合与增殖。 3 展望与挑战 由于聚磷腈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 、可生物降解性 以及其降解产物无毒并可以被人体吸收代谢,近 2 0 年来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合成 出大量可应 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生物医学材料 ,获得 了众多的研 究成果。可以展望该类材料在今后 的发展中可在以下 几个研究领域获得较大的突破和应用。 1 )用于牙科 和心 血管 的生物惰 性弹性 体 ;2 ) 用于药物释放及组织工程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3 ) 用于生物医学的表面定制; 4 )高分子药物血红素加 氧酶聚合物模型;5 )可响应的口服药和疫苗释放; 6 )用于药物释放 的胶束 。但该类材料 的进一步发展 也存在诸多挑战 ,比如用于制备各种功能化聚磷腈材 料 的关键材料一聚二氯磷腈 的工业化生产技术还未获 得突破 ;侧基亲核取代反应 的可控性操作等问题还有 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于解决。 参考文献 1 K U MB A R S G,B H A T r A C H A R Y Y A S ,N U K A V A R A P U S P, e t a1 I n v i t r o a n d i n v i v o c h a r a c t e riz a t i o n o f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p o l y( 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f o r b i o m e d i c a l 印- p l i c a t i o n s J 3 J I n o r g O r g a n o m e t P o l y m Ma t e r ,2 0 0 6 ,1 6 ( 4 ) :3 6 5 - 3 8 5 2 A L L C O C K H R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M N e w Y o r k :Wi l e y ,2 0 0 2 :6 2 - 8 9 3G L E R I A M,J A E G E R D R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A r e v i e w M M A J O R A L J P N e w a s p e c t s i n p h o s p h o r u s c h e mi s t ry V B e r l i n : S p rin g e r - Ve r l a g B e r l i n He i d e l b e r g , 2 0 0 5,2 5 0: 1 6 5 - 2 5 1 4 A N D R I A N O V A K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fo r b i o m e d i c al a p p l i - c a t i o n M N e w Y o r k :Wi l e y ,2 0 0 9 5 L A K S H MI S , K A T r I D S , L A U R E N C I N C T B i o d e gra d abl e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for d r u g d e l i v e r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A d v D r u g D e l i v e ry R e v ,2 0 0 3 ,5 5( 4 ) :4 6 7 4 8 2 6 A L L C O C K H R,MO R O Z O WI C H N L B i o e r odi b l e p o l y p h o - s p h a z e n e s a n d t h e i r m e d i c al p o t e n t i al J P o l y m C h e m, 2 0 1 2 ,5 7 8 ( 3 ) :5 7 8 - 5 9 0 7 D E N G M,K U MB A R S G,WA N Y Q,e t a1P o l y p h o s p - h a z e n e p o l y me r s for t i s s u e e n g i n e e ri n g : An a n aly s i s o f m a t e r i al s y n t h e s i s ,c h a r a c t e ri z a t i o n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S o f t Ma t t e r ,2 0 1 0,6:3 1 1 9- 3 1 3 2 8 S A B IR MI ,X UXX,L I L A r e v i e w O i l b i ode g r a d a b l ep o l y me fi c ma t e ri al s f o r b o n e t i s s u e e n gi n e e r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J Ma t e r S c i ,2 0 0 9,4 4( 2 1 ) :5 7 1 3 5 7 2 4 9 A L L C O C K H R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d i v e r s i t y i n 6 塑料工业 2 0 1 6焦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J A p p l O r g a n o m e t C h e m,2 0 1 3 ,2 7 : 62 062 9 1 0 A L L C O C K H R T h e e x p a n d i n g fi e l d o f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h i g h p o l y m e r s J D a l t o n T r a n s ,2 0 1 6 ,4 5:1 8 5 6 1 86 2 1 1 A L L C O C K H R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p o l y p h o s p - h a z e n e s M N e w Y o r k :Wi l e y ,2 0 0 2 :6 2 8 9 1 2 S MI T H D W,I A C O N O S T ,I Y E R S S H a n d b o o k o f fl u o r o p o l y m e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M N e w Y o r k : W i l e y ,2 0 1 4: 1 - 2 0 1 3 MA R T I N A M, HU T MA C H E R D W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p o l y me r s a p p l i e d i n t i s s u e e n g i n e e rin g r e s e a r c h:A r e v i e w J 】 P o l y m I n t ,2 0 0 7 ,5 6 :1 4 5 - 1 5 7 1 4 J A E G E R D R,G L E R I A MP o l y( 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a n d r e l a t e d c o mpou n d s :S y n t h e s i s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P r o g P o l y m S c i ,1 9 9 8 ,2 3 :1 7 9 - 2 7 6 1 5 A MI N A M,WA N G L,Y U H J ,e t a1S y n t h e s i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ri z a t i o n o f p o l y b i s ( e t h y l s a l i c y l a t e ) p h o s p - h a z e n e s a n d p o l y b i s( e t h y l s al i c y l a t e d i e t h y l a m i n o )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a n d t h e i r h y d r o l y t i c d e g r a d a t i o n J J I n o r g Or g a n o me t P o l y m, 2 01 2,2 2:1 9 62 0 4 1 6 WE I K E L A L ,C H O S Y,MO R O Z O WI C H N L ,e t a1 Hy d r o l y s a b l e p o l y l a c t i d e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b l o c k c o po l y me r s f o r b i o me d i c a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S y n t h e s i s ,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a n d c o m p o s i t e s w i t h p o l y ( 1 a c t i c - c o g l y c o l i c a c i d ) J P o l y m C h e m,2 0 1 0 ,1( 9 ) :1 4 5 9 1 4 6 6 。 1 7 WI L F E R T S ,I T U R ME N D I A,S C H O E F B E R G E R W,e t a1 Wa t e r s o l u b l e , b i o c o mp a t i b l e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wi t h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a n d p h - p r o m o t e d d e gra d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 J J P o l y m S c i ,P a r t A:P o l y m C h e m,2 0 1 4,5 2:2 8 7 2 9 4 1 8 D E N G M,K U MB A R S G,N A I R L S ,e t a1B i o m i me t i e s t r u c t u r e s : B i o l o g i c al i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d i p e p t i d e s u b s t i t u t e d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p o l y e s t e r b l e n d n a n o fi b e r ma t ric e s f o r l o a d b e a r i n g b o n e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J A d v F u n c t Ma t e r , 201 1,21:2 6 41-2 651 1 9 A N D R I A N O V A K,MA R I N A,P E T E R S O N P Wa t e r s o l u b l e b i o d e gra d ab l e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N- e t h y l p y r - r o l i d o n e gro u p s J Ma c r o m o l e e u l e s ,2 0 0 5 ,3 8 :7 9 7 2 - 79 76 2 0C H E N G X J ,P E N G C,Z H A N G D H,e t a 1 A f a c i l e me t h o d f o r the p r e p a r a ti o n o f t h e r ma l l y r e me n d a b l e c r o s s - l i n k e d p o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J J P o l y m S c i ,P a rt A: P o l y m C h e m ,2 01 3,51 : 1 2 0 5- 1 2 1 4 2 1 H U L ,C H E N G X J ,Z H A N G A Q,e t a1A f a c i l e m e t h o d t o p r e p are UV l i g h t t ri g g e r e d s e l f - h e a l i n g p 0 l y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J J Ma t e r S c i ,2 0 1 5 ,5 0 :2 2 3 9 - 2 2 4 6 2 2 H E Y D E M,M O E N S M,v a n V A E C K L,e t a1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c h ara c t e ri z a t i o n o f n o v e l p o l y (o r g a n o)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w i th c e l l a d h e s i v e s i d e gro u p s J B i o ma c romo l e c u l e s ,2 0 o 7, 8: 1 4 3 6 1 4 4 5 2 3 A MI N A M,WA N G L ,Y u H J ,e t a1S y n t h e s i s a n d c h ara c t e ri z a t i o n o f p o l y b i s( e t h y l s ali c y l a t e )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a n d pol y b i s( e thy l s al i c y l a t e d i e t h y l a mi n o) p h o s p h a z e n e s and t h e i r h y d r o l y t i c d e g r a d a t i o n J J I n o r g O r g a n o me t P o l y m ,2 0 1 2,2 2: 1 9 6 - 2 0 4 2 4 B I Y M,Y I N Y F,HU A N G R,e t a1S y n the s i s ,c h ara c t e r i z a fi o n,i n v i t r o d e gra d a t i o n an d c y t o t o x i c i t y o f p o l y p h o s - p h a z e n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N e t h o x y p y r rol i d o n e s i d e g r o u p s J P o l y m I n t ,2 01 0,5 9:2 6 9 2 7 5 2 5 D O P P A L A P U D I S ,J A I N A,K H A N W,e t a1 B i ode g r a d a b l e pol y m e rs -a n o v e r v i e w J P o l y m A d v T e c h n o l , 2 0 1 4,2 5:4 2 7 - 4 3 5 2 6A N D R I A N O V A K,C H E N J P ,L E G O L V A N M P P o l y ( d i c h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器人发展趋势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试验报告课件
- 2025年国际贸易师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深度解析模拟题集与答案
- 2025年安全部门培训教育题集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安全员C考试模拟题集解析
- 课件《湖心亭看雪》
- 2025年潜水安全员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教学法热身导入课件
- 发热待查临床路径
- 500kV变电站屋外架构组立吊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典范英语7-2中英文对照翻译Noisy Neighbours
- (完整版)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 排尿评估及异常护理
- 硅锰合金的冶炼要点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 减速机整机检验报告修改版
- 叉车日常检查维护记录
- DID双重差分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