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pdf_第1页
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pdf_第2页
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pdf_第3页
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pdf_第4页
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0年第 】 期 ( 总第 7 9期) 塑料助剂 l 7 新型增塑剂环己烷二羧酸二烷基酯 石 万 聪 ( 原河北省轻工业厅 , 石家庄 , 0 5 0 0 7 1 ) 摘要介 绍 了新型 增 塑剂环 己烷二 羧酸 酯的性 能 、 制法 和被 其增 塑 的 P V C制品, 胜能评 价 。环 己烷 二羧酸酯综合性 能较好, 在 自然环境 中可降解 , 无生态毒性 , 可应用于食品 包装、 医疗器械和儿童玩具。 关 键词增 塑剂 环 已烷 二羧 酸酯聚 氯 乙烯毒 性 I nt r o duc t i o n f o r Ne w Pl a s t i c i z e r s -Di a l ka n e Cy c l o he x a ne Di c a r b o x y | a t e Sh i W a n -c o n g ( F o r m e r H e b e i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i a l B u r e a u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 0 5 0 0 7 1 ) Ab s t r a c t :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s y n t h e s i s me t h o d s f o r a n e w t y p e p l a s t i c i z e r s c y c l o h e x a n e d i c a r b o x l a t e a n d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f o r P VC p r o d u c t s p l a s t i c i z e d b y i t 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i s n e w p l a s t i c i z e r h a s b e t t e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c o u l d b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i n n a t u r a l c i r c u ms t a n c e n o t o x i c i t y , s o i t c a n b e u s e d f o r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u c h a s f o o d p a c k a g e s , me d i c a l a p p a r a t u s a n d i n s t r u me n t s , a s we l l a s t o y s f o r c h i l d r e n Ke y w o r d s : p l a s t i c i z e r ; c y c l o h e x a n e d i c a r b o x y l a t e ; p o l y( v i n y c h l o r i d e ) ; t o x i c i t y 邻 苯 二 甲酸 酯 类 增 塑 剂 以 其 独 特 的优 异 特 性 , 在 聚氯 乙烯 塑料 制 品及 其 应用 中起 重 大作 用 。 邻苯二甲酸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 耐热 、 耐 U V照 射 、 耐寒 性 能较差 , 在 塑料 制品 中易 挥发 , 易 迁 移 , 易被抽出, 严重影 响成 品的质量和寿命。同时 , 邻 苯 二 甲酸酯燃 烧 时产 生 大量 的烟雾 ,火 灾 时会 给 人 身安全 造成致 命危 害 。 大 量动 物实 验证 明 ,长 期接 触 邻苯 二 甲酸 酯 类能引发过氧化物酶体增生( p e r o x i s o m e p r o l i f e r n a t i o n ) , 进而诱 发肝肿 瘤 。许 多 国家 已开始 限制或 禁止在医疗器械 、 食品 、 儿童玩具等与人体直接接 触的塑料制品中使用这些邻苯二甲酸酯。 目前正 在 积极 研发 能 减 少或替 代 邻苯 二 甲酸 酯的化合物。据B r i a n t 1 、 C l a u d i u s e4 、 R a l f t 3 j 等介绍 环 氢化的邻苯二甲酸酯不但使其增塑的P V C 较相应 的邻苯二甲酸酯有较好的性质 ,而且也不呈现毒 性或基因毒性 ,目前 已被认 为是最有可能代替邻 收稿 13 期 : 2 0 0 9 0 8 2 5 苯 二甲酸酯用于食品包装 、医疗用品和儿童玩具 等 制 品 的增 塑剂 。 2 0 0 6 年 已得 到 欧洲 食 品安 全 署 的肯定。B A S F 公司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2 5 k t a 的 装 置 已满足 不 了市场 的需求 第二 套 1 0 0 k t a 装 置 已于2 0 0 7 年 投产 。 1 名称 、 结构和性质 通用名 : 环己烷一 1 , 2 一 二羧酸酯 ,环氢化 的邻 苯 二 甲酸 酯 。英 文 名 :C y c l o h e x a n e 一 1 。 2 一 d i c a r b o x y i c a c i d e s t e r s ; R i n g - h y d r o g e n a t e d p h t h a l a t e 。化 学结 构式 为 : O R1 r , C一 0C RI 一 0cR 式 中 : R H或 烷 基 : O R , R 一 烷基可 相同 , 也可以不 同 , 用 作增 塑剂时 R 、 R 1 通常为 C 几种常被用作增塑剂的环 己烷二羧酸二烷基 酯的物理性质见表 1 。 l 8 塑 料 助 剂 2 01 0年 第 1期 ( 总第 7 9期 ) 2 制 法 表 1 环 己烷 二羧 酸 二 烷 基 酯的 物 理 性 质 T a b 1 T h 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d i a l k a n e c y c l o h e x a n e d i r a r b o x y l a t e s 注 : ( 1 ) 二异己酯 ;( 2 )二 ( 2 一 乙基己酯 ) ; ( 3 )二异壬酯 ;( 4 )二异癸酯。 2 1 氢 化法I J ( 1 )在3 0 0 m L 压力容器内加入1 0 0 g 四氢呋喃 ( 溶剂 ) 、 2 5 2 g ( 0 1 mo 1 ) 均 苯三 酸 三 甲酯 ( t fi m e t h y l t r i me s a t e ) 、 1 0 g R u 催 化 剂 4 1 , 通 人 纯 氢 气 , 维 持 2 0 MP a ( 1 2 0) , 约4 h 直至不再吸收氢气 , 氢化完毕。 开 启压 力容 器 , 得 环 烷酸 1 , 3 , 5 一 均 苯 三酸 三 甲酯 , 收率为9 3 , 均苯三酸三甲酯的转化率为9 7 。 ( 2 ) 在 1 2 L压 力 容 器 内 加 入 7 6 0 g ( 1 7 mo 1 ) 邻苯二 甲酸二异癸酯( D I D P ) 、 5 3 g 有 载体 的 R u 催化剂 , 通氢气, 维持 2 0 MP a ( 8 0) 。约 1 0 h后氢 化 完毕 。D I D P的转化率 为 1 0 0 , 环 己烷二 羧酸二 异癸酯收率为 9 9 5 。 ( 3 ) 在 1 2 L压力 容器 内加 入 8 0 0 g ( 1 5 6 mo 1 ) 偏 苯 三羧酸 三 ( 2 一 乙基 己酯 ) 、 5 3 g有 载体 的 R u 催 化剂 , 通 氢气 , 维 持 2 0 MP a ( 1 0 0) 。约 2 0 h不再 吸收氢 , 停 止氢化 。 苯 三羧 酸三 ( 2 一 乙基 己酯 ) 的转 化 率为 9 5 , 环 己烷 三 羧 酸 三 ( 2 一 乙基 己 酯 ) 的 收 率为 9 4 。 2 2 烯 烃法3 1 烯 烃法 的原理 如下所 示 : C 二烯 烃+ 顺 丁 烯 二酸 酐 环 己烯 二羧 酸酐 环 己烷 二 羧 酸 酐 环 己烷 二 羧 酯 根 据环 己烷 二 羧 酸 酯 的环 己烷 环 上 有 无 R 一 取代基 ,分为有取代基的环己烷二羧酸酯和无取 代基 的环 己烷二 羧酸酯 。 若用 丁二烯为起始原料 与马来酸酐反应 , 生 成物为无取代基的环己烷二羧酸酯;用戊二烯为 起始 原料 与 马来 酸酐 反应 ,则 生 成物 为烷 基取 代 的 环 己烷 二羧 酸酯 。 ( i ) C 烯 为原料 O O I1 c 2 + l( ; : 。 一 。 O II 丁二烯 马来酸酐0 环 己烯 二 羧 酸 酐 H, O 环己烷二羧酸酐 l1 2 R O tf 一 一 C- OR 0 II O O 环 己烷 二 羧 酸 酯 0R OR 取代的环己烯二羧酸酐 取代的环 己烯二羧酸酯 也 可 以按 环 化 、 酯 化 、 氢 化 步 骤进 行 , 对 产 品 收率 基本 没有 影响 。 o 0 0 激 0 0 忙 。 : 。 一 一 一 b 0 陋 马 为 烯 希 H 吼 H 一 0 一 化 R 一 醮 O & 0 n_ ) & 第 l 期 石万聪 新型增 塑剂 环己烷一 二 羧酸二烷 基酯 l 9 3 增 塑剂 的性质 及评价 3 1 制备试 样 在 高 速 混炼 机 内加 入P VC ( 悬 浮法 ) , 搅拌 , 加 热至5 0,搅拌速度维持1 5 0 0 r mi n 。稍后降到 7 5 0 r m i n , 加入增塑剂, 搅拌 , 再恢复到l 5 0 0 r mi n , 干混 。然后加 入稳 定剂 , 搅拌 速度升 至2 5 0 0 r mi n 。 升温至 l 2 0 , 冷却 至 3 0 c c, 放 料 , 即可 制得P V C 软 片。配方 见表 2 。 表 2软 P VC和 增 塑 P VC糊 配料 配 方 Ta b 2 Fo r mu l a o f fle x i bl e PVC a n d p l a s t i c i z e d PVC pa s t e 份 注 : 增 塑 剂 : 乙 酰 柠 檬 酸 三 丁 酯 ( AT B C) , 环 己烷 二 异 壬 酯 ( D I N C H) , 邻苯二 甲酸二异壬酯( D I N P ) 。 在 高 速 混炼 机 内按 配方 要 求 加 入 增 塑 剂 、 稳 定 剂和 P V C, 加热 至 3 5 , 至 干混 料 内没 有 团块 , 加 入剩 余 的增 塑剂 搅 拌 至均 匀 , 得 P V C增 塑 糊 。 测定 机械 性能 前须 先脱 泡 。 3 2性能 比较 ( 1 ) 用 环 己烷 二 羧 酸 二 异 壬酯 ( D I N C H) 增 塑 与 邻 苯二 甲酸 二 异 壬酯( D I N P ) 、柠 檬 酸 三 丁酯 ( A T B C ) 增塑 的物 理性 质的 比较 , 见 表 3 。 表 3 DI NCH 同 DI NP 、 A TB C的 物 理 性质 比较 Ta b 3 Ph y s i c a l pr o p e r t i e s o f DI NCH c o mp a r e d wi t h DI NP a nd ATBC 由表 3 可 知 D I N C H的 相 对 密 度 t D I N P 低 约 2 5 L A T B C 低约1 l 。 这将使P V C 被D I N C H i 塑 时有较高的效率 而D I N C H的粘度显著低TD I N P 粘度 L D I N P 易 于加 _T , 并 有 较低 的增 塑糊粘 度 。 ( 2 ) D I N C H、 D I N P 、 A T B C 3种 增塑 剂 分别增 塑 P V C的性 能列 于表 4 。 由表4 可 见 , 用D 1 N C H : t 塑的 P V C 配方 , 其 脆 化 温度 、 扭 曲刚 度 、 水 抽 出率 、 热 稳 定性 、 挥发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其中的热稳定 性 尤为 优于A T B C。 表 4 Ta b4 DI NC H、 DI NP、 AT BC分 别 增 塑 P VC的 物 理 性质 比较 The p hy s i c a l p rope r t i e s o f pl a s t i c i z e d PVC by DI NCH, DI NP a n d AT B C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环 己烷酯 同苯 甲酸 酯一 样 C l a s h& B e r g温度 随其 碳 原子数 多 少 呈有 规 律 的变 化 ,且 比 同数 目 的醇 所生成 的 苯二 甲酸 酯温 度约 低3 3 , 见表5 。 表 5 环 烷 酸 酯 的 C l a s h B e r g温 度 随 醇 中碳 原 子 数 变 化 情 况 Ta b 5 The r e l a t i o n s hi p be t we e n t he c l a s h& Be r g t e mp e r a t ur e s a n d t he n umbe r s o f c a r b on a t o m i n a l c o h o l 醇 ( 3 ) 力学 性能 D E N C H、 D I N C H及 D I D C H 与相应 的邻苯 二 甲酸 酯增 塑 P V C的力 学 性 能对 比见 表 6 。 由表 6 可见 D E H C H的挥发度较高 ,在电线及 电缆 中应 慎重使用 但 D I N C H和 D I D C H的失重情况则较 好 , 可以在电线 电缆 巾使用。 ( 4 ) D E N C H、 D I N C H、 D I D C H 与相 对 应 的 邻 苯 二 甲酸酯 的光 稳定 性对 比见 表 7 。 ( 5 ) 不 同增 塑 剂 的粘度 抑制 作用 见表 8 。 2 0 塑料助剂 2 0 1 0年第 1 期( 总第 7 9期) 表 6 DE NCH。 D I NCH及 DI DC H 与 相 应 的邻 苯 二 甲酸 酯增 塑 的 P VC 力学 性 能 T a b 6 T h e me c h a n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VC p l a s t i c i z e d b y DE NC H, DI NCH a n d D I DCH a s w e l l a s r e l a t e d p h t h a l a t e 表 7 DENC H。 D I NCH, DI DC H 与 相 应 的邻 苯 二 甲酸 酯 光稳 定 性 Ta b 7 The l i g ht s t a b i l i t i e s o f DENCH,DI NCH,DI DCH a n d r e l a t e d ph t ha l a t e s 表 8不 同增 塑 剂 的 减 粘作 用 Ta b 8 T h e v i s c o s i t y r e d u c t i o n o f d if f e r e n t p l a s t i c i z e r s 注 : ( 1 ) H B G 热台胶凝温度; ( 2) 预胶 凝 化 : 1 6 0, 2 0 s , 风 速 l O o 0 r mi n ;失重 : 2 rai n 1 8 0,风速 2 3 0 0 r mi n 。 第 l期 石万 聪 新 型增 塑 剂环 己烷 二 羧 酸 _ 二 烷 基 酯 2 l 3 - 3 生态 毒性概 况 对 上述 由 D I N C H 制 成 的软 片进 行 毒 理 学 考 查 , 结果见 表 9 1 I 。试验 结 果说 明 : ( 1 ) D I N C H可 生物 降解 ,不 发生 急性 毒性 、 水 生物毒性 、 细菌毒性或藻类毒性。高浓度的生物积 集毒性 数据 正在 积 累 。 ( 2 ) 口服和皮 肤试 验不 呈现 急性 毒性 。 ( 3 ) 动 物试 验 不呈 现 皮肤 过 敏 , 对 眼睛 没 有刺 激作 用 。 ( 4 ) 基 因毒性 不 显现 。 ( 5 ) 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 ( 6 ) 经 2 8 d喂饲或卵巢测试 , 不早现牛殖 毒性 。 表 9 DI NCH软 片材 毒理 学 考 查 T a b 9 T h e t o x i c o l o g y d a t a o f D I NCH fl e x i b l e s h e e t 项 日(测 O 定 EC 标D 测 定 方 法 项 目(测 O 定 EC 标 D强 测 定 方 法 急性毒性 口服4 2 3 鼠 微核试验( 活体 内)4 7 4 鼠 急 性 毒 性 皮 肤4 0 2 鼠 慢 性 毒 性 致 癌 性4 5 3 鼠 皮肤刺激 生物动力 学4 1 7 鼠 DI NCH 4 0 4 兔 生殖 毒性 用 D I N C H制 的箔片4 04 兔 胚 胎毒性4 1 4 鼠 用 DI NC H 配 制 的 P V C糊4 04 兔 2 一 代4 1 6 鼠 眼睛刺激4 0 5 兔 生态毒性 致 敏性4 0 6 豚 鼠 急 性 水 生 生 物 毒 性 2 0 3 Z e b r a鱼 多 次性 毒 性 2 0 2 Da p h n i a 2 8 d 4 0 7 + MI rn 鼠 ma g n a 9 0 d , 鼠 2 0l 藻类 水蚤慢性毒性 2 l l 观察 中 细胞增殖 细菌毒性 2 0 9 细菌 A m e s 试 4 7 l i 盎 土 壤 寄 生 虫 毒 性 2 0 7 土 壤 染色体畸变4 7 3 V 7 9 生物降解 3 0 1 B 姿 呤 磷 酸 核 糖 基4 7 6 C H O 吸 附 系 数1 0 g K 。 c l 2 1 高 色 转 移 酶 ( 1 ) O E C D - O r g a n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