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pt_第1页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pt_第2页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pt_第3页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pt_第4页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种质特性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引言 育雏期(0-6周龄) 育成期管理(7-20周龄) 产蛋期管理,种质特性 开产早、体重逐渐降低 产蛋高峰提前 初产蛋重降低 开产前几周后备母鸡增重速度快,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产蛋高峰提前来临 以前:开产8-10周达高峰 20-22 28-30 现在:开产4-6周达高峰 18-20 25-26,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蛋鸡良种性能,蛋雏鸡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雏鸡早期死亡多发生在10日龄前,雏鸡健壮和饲养管理正常时周龄的死亡不应超过0.5。 原因: 1、第一周死亡率高可能的原因 (1)、细菌感染:种鸡、种蛋、孵化 种蛋来自非健康鸡群,经蛋直接传递疾病,如鸡白痢、霉形体等。 孵化过程中因卫生不良感染鸡胚,如脐炎;,蛋雏鸡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孵化条件掌握不当,使雏鸡脐部愈合不全; 雏鸡运输不当,使其体质削弱; (2)、环境因素:温度、卫生管理、雏鸡本身带有细菌。 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死亡;鼠害,机械损伤致死 防治措施:加强卫生管理,控制好育雏环境,前三天用预防性的药物,1、鸡群的产蛋标准和规律,(1)产蛋规律:一般在1819周龄开始见蛋,2325周龄产蛋率达50%,2729周龄进入产蛋高峰(90%以上),最高达95%以上,产蛋高峰期可持续20周左右,54周龄后,产蛋率低于80%,产蛋末期产蛋率可达5070%。,(2)产蛋标准:依据育种公司提供的参考标准,在生产上可用于阶段性检查实际饲喂效果。,2、产蛋鸡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蛋鸡生活的适宜温度范围530,其中13-16饲料报酬最好,最适温度16-21,冬季最低不能低于7.8,夏季不超过30,否则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 (2)湿度:蛋鸡生产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左右,如果温度合适,湿度在4570%之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3)通风换气:目的是调节舍内温度、湿度,排除污浊空气,减少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浓度和数量度,使舍内空气新鲜,供给鸡群足够的氧气。冬季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鸡的身上,以免引起感冒。 (4)光照:蛋鸡光照的原则是产蛋率上升期光照时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光照必须按照光照制度进行,不可忽早忽晚,否则对产蛋都会有不良影响.,周龄与平均蛋重,产蛋鸡常见问题,育成期体重偏低 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 啄肛 中后期死淘率偏高 全程料蛋比偏高 不按光照程序养鸡 破蛋率升高 高峰期产蛋量突然下降 蛋壳质量、蛋色不好,1 育成期体重偏低,结果:高峰期死淘率增加 全程总产蛋数减少 料蛋比升高 原因:育成期密度太大 雏鸡料及育成期料营养浓度偏 低,各营养元素不平衡 育成期不作体重管理,体重落后于标准 的原因,1、饲养管理手册的体重 标准偏高,育雏期间的免疫,断喙,应激因素太多,难以完全按标准体重增长。 2、影响因素: (1)饲料营养水平太低。 (2)环境管理失宜。温度高低、通风 (3)鸡群密度过大。 (4)照明时间不足,雏鸡采食时间不足,影响生长。,2 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结果:鸡群产蛋高峰不高 蛋重大小不一,啄肛 每只鸡全程总产蛋量不够 原因:断喙技术不高 育成期密度偏大 料槽、水槽个数偏少 每天加料次数太少 育成期高温,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 2、饲养环境控制失误 3、疾病的影响 4、断喙的失误 5、饲料营养不良 6、未能及时分群,3 啄肛,结果:死淘率明显上升 原因:产蛋时间过长,具体原因如下: 1、产蛋期饲料营养不平衡导致子宫收缩无力 2、开产时体重偏大导致蛋重偏大,从而生产困难 3、育成期体重小,12-19周大量营养摄入, 导致鸡体结构不合理,脂肪偏多,肌肉偏少,从而生产无力,4 中后期死淘率偏高,结果: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到14个月,蛋 鸡接近盈亏点) 原因:大肠杆菌、支原体总数随日龄增多, 新城疫抗体水平减弱,常有野毒侵入. 卵黄性腹膜炎 笼子不合理,外伤致死,5 全程料蛋比偏高,结果:经济效益减少 原因:鼠害(1只老鼠1年消耗饲料12.5公斤) 鸡舍建筑不合理,通风不良,保温不好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育成期体重达不到标准,饲料配制不当,各种营养成分不平衡 鸡群存在慢性疾病 饮水方式和断喙方式,6 不按光照程序养鸡,结果:开产时间过早 蛋重小 高峰维持时间短 全程产蛋量少 原因:不知道光照程序,9-4月份鸡苗也按自然光照饲养 解决方案:按照饲养管理指南推荐的蛋鸡光照程序饲养,7 破蛋率升高,结果:浪费,饲料报酬降低 鸡易得疲劳综合症 原因:饲料搭配不合理 鸡感染慢性疾病 饲喂时间不当,8 高峰期产蛋量突然下降,结果:全程产蛋总量减少 料蛋比升高 死淘率上升 原因:野毒侵入,没按标准免疫程序防疫 强应激因素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改变 劣质原料,9 养蛋鸡应注意的问题,产蛋率在30%-90%之间最易受应激,在此期间,首先要保证高的抗体,其次,不要换料,不要做防疫 由于蛋鸡一般在上午9:00是产蛋高峰,因此,每天喂料应避开这一时间,每天下午4:00是排卵时间,喂料和捡蛋应避开这一时间,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饲料的影响 育成鸡品质差 光照的影响 应激的影响 疫病的影响,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一、饲料的影响 (1)全价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满足不了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需要。 (2)原料蛋白质品质低劣。 (3)营养不平衡或不足。,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二、育成鸡品质差: (1)体重达不到标准。主要是在育成期,由于饲养管理不好,经常停料、停水,饲料质量差所致。 (2)有的体重超标。主要是饲养方法不科学所致。 (3)鸡群大小不一,不同批次鸡混在一起饲养,造成产蛋时间不集中。,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三、光照的影响: 产蛋高峰期全天光照应稳定在16-7小时(包括日照)。光照时间时长时短,且经常停电,开、关灯时间无规律等都会影响产蛋高峰的形成。,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四、应激的影响:喂料时间的改变、经常变换饲料配方或品种、停料停水、导致产蛋下跌、破蛋增多、高温或低温的影响。,蛋鸡没有产蛋高峰的原因,五、疫病的影响:在高峰到来之前,鸡最易感染鸡白立呼吸道并产蛋下降综合症、脂肪肝综合症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出现。,啄癖,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 因弓i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 , 一、营养与啄癖 二、环境与啄癖 三、饲养管理与啄癣 四、疾病与啄癖 五、断喙,营养与啄癖,饲料配合不当、单一不全价。 1、日粮中缺乏某些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不平衡,缺乏维生素a和烟酸时,易发生啄羽癖。 2、钙磷含量不足,比例失调;缺乏无机盐,特别是食盐或其他矿物质、硫化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 3、日粮能量水平高,粗纤维含量不足,也易引起啄羽、啄肛。,环境与啄癖,禽舍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均可诱发啄癣; 1、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超过鸡群耐受程度时,会使鸡只烦燥不安引发啄癖; 2、温度不均恒,忽冷忽热,或长期处于过热、过寒等应激状态下,易发生啄癖; 3.光照时间过长,光线过强,明暗分布不均匀,光色不宜等均易引发啄癖; 4、常停电或突然受到不良刺激及噪音干扰等情况亦易发生啄癖。,饲养管理与啄癣,饲料突变,饲喂不定时、不定量,时饱时饥,饮水不足,捡蛋不勤或不及时。 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水槽、料槽不足,易使鸡只营养缺乏。 不同品种、日龄或强弱鸡只混笼。 饲养管理不当使鸡群整齐度差,,疾病与啄癖,鸡有体外寄生虫,如虱、蜱、螨、蠓、蚊等叮咬致使体表发痒,易引起啄癖;体表皮肤创伤、出血、母鸡脱肛等均可诱发啄癖。,断喙,正确及时地断喙是预防啄癖的有效办法。 鸡群首次断喙应在6-10日龄进行。10-12周龄可修补。 断喙时,上喙断12,下喙断13。要注意止血,防止感染,可补喂维生素k和恩诺沙星等药物,断喙注意事项,1、断喙的长短一定要准确; 2、在免疫或鸡群受其它应激状态不佳时,不能进行断喙; 3、断喙后应多添加饲料,以免雏鸡啄食到槽底,创口疼痛,可在每公斤料中添加2毫克vk 4、注意观察鸡群,对失血过多的重新处理。,蛋鸡各饲养阶段的划分,雏鸡阶段 :06周龄 蛋小鸡料 1kg ; 浓缩料 0.4kg 育成鸡阶段 :720周 (产蛋率大约为5) 用全价料7kg; 用浓缩料2.8kg, 7-20周为育成期 浓缩料添加比例 为40 蛋白达到15即可 产蛋期 20周-72周 产蛋鸡浓缩饲料 浓缩料 18kg 用全价料量 4546kg ; 产蛋前期 20周24周 产蛋率从585 产蛋高峰期 24周42周 产蛋率8590以上85 产蛋后期 42周72周 产蛋率85以下 一生用料量全价料为5354kg,40浓缩料为21.2kg,10 蛋壳质量、蛋色不好,结果:饲料报酬不高,蛋价不高,从而经济效益差 原因:饲料钙磷比例不合适,鸡体对钙的吸收,利用不好,饲料维生素质量差,长期使用劣质饲料而使鸡体吸收能力差。,蛋鸡饲养管理,1、能量饲料按季节进行调整。 2、蛋白质的含量按季节进行调整 3、矿物质的含量按季节进行调整 4、补充充足维生素饲料。 5、供足饮水。鸡在产蛋期缺水会使产蛋量下降 6、搞好舍内卫生。 7、合理光照。产蛋鸡每天必须有14-17小时的光照。 8、调温放鸡运动。 9、种树遮荫。,性成熟提前的副作用 双黄蛋增加 脱肛、啄肛现象加重 产蛋高峰时产蛋率下降,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性成熟早-双黄蛋增加 开产早-蛋小 脱肛 异常蛋多的鸡群不是好鸡群 原因:开产前蛋白过高-营养过剩-激素分泌紊乱 光照控制失误,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脱肛、啄肛现象严重 双黄蛋 耻骨周脂肪过多 如:140日龄达50%产蛋率,8.4% 160日龄达50%产蛋率,2.8% 措施:控制光照 限饲,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产程长-阴道回缩慢-脱肛、啄肛,达产蛋高峰时,产蛋率下降 现象:“v”字型现象 原因:性成熟过早-性成熟、体成熟失调 高峰,蛋重、体重增加-负担加重-应激 诱因:环境、疾病、饲养管理、营养,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近代蛋鸡开产体重控制 树立明确的开产体重目标,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延迟开始光照刺激的时间 条件:开产光照前必须达到适宜体重 否则:提前开产-蛋小、双黄蛋、脱肛、产蛋高峰低 后劲不足 死亡率高 通常在19-20周龄光照刺激,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后备鸡日粮的能量因素 事实:能量大步到要求,尤其是15周龄后 国外:日粮中添加1%-1.5%的油脂 优点:提高增重 提高饲料转化率 建议:蛋鸡日粮中添加膨化大豆粉、玉米油和其它油脂,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加强雏鸡的早期培养 雏鸡质量决定蛋鸡的性能 雏鸡质量低、疾病及饲养管理等 体重低 后备鸡体重轻 母鸡生产性能低 建议:饲喂6-9周,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后备母鸡饲养密度的调整 密度与体重的关系 密度过大-体重低于标准 发育及健康受影响 中国:鸡舍环境差 建议:采用低于国外标准,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原料质量的检验 原料质量低 饲料质量低 母鸡生长受影响 大豆、鱼粉、蛋白粉质量低劣,蛋白含量极低 劣质原料(羽毛粉、皮革蛋白粉)-氨基酸不 平衡+难以消化吸收,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疾病增多、生产性能下降,脑中枢神经,骨 髓,免疫系统,饲料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的分配,疾 病,注意: 疾病、营养不良时, 流向肌肉和脂肪中的 血会转至免疫器官等,在后备母鸡的培育过程中,达到适宜的体重是极为重要的质量因素。后备母鸡体重不足不可能达到产蛋高峰,即使达到高峰,很快出现产蛋率降低和蛋重降低。,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种质特性 开产早、体重降低;产到高峰提前;初产蛋重降低;开产前几周后备母鸡增重快 性成熟提前的副作用 双黄蛋增加;啄肛严重;产蛋高峰下降 近代蛋鸡开产体重控制 目标;光照控制;能量因素;雏鸡早期培育;密度; 原料检验,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疾病的冰山现象,一般养殖场而言,疾病至少造成10%-15%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仅仅是疾病冰山可见的一丁点小角 。,注意到的损失 只是冰山一角,没注意到的是 注意到的10倍以上 这才是真正的损失,古代医圣扁鹊论医道,扁鹊善治危重病而闻名全国,常出入于皇宫贵族之间 其二兄善治初病(轻病)而闻名乡里,乡人善待之 其长兄善治未病,使疾病消于未显之时,而名不出户 然而扁鹊认为: 三兄弟中,医学修为、成就、对社会的贡献等 长兄最高,二兄次之,自已最差,预防远远重于治疗,控制 鸡场患病,动物保健,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措施。 消毒程序(套餐)。 灭鼠、杀虫、隔离。 加强鸡场人员的进出管理。 环境控制。 免疫接种程序。 预防用药计划。,养鸡场应高度重视:,预防的原理,临床 疾病,亚临床疾病,生产性能降低,周龄 4周龄 10周龄 16周龄 20周龄,感染的程度,隐性感染,生产性能不降低,预防,预防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死亡! 而是在于控制生产性能不降低!,传染病 细菌病:大肠杆菌病、鸡白痢、伤寒和副伤寒、霍 乱、慢呼、传鼻、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病 病毒病: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传喉、法氏囊病 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症、脑脊髓炎 鸡痘、j-亚型鸡白血病。 中毒病 药物中毒:磺胺、喹乙醇、痢特灵中毒。 矿物质中毒:食盐中毒、亚硒酸钠中毒。 有毒物中毒:棉籽饼中毒、霉变饲料中毒。,中国目前常发生的的鸡病,寄生虫病 原虫病:球虫病、白冠病、黑头病(组织滴虫病)。 线虫病:蛔虫病、异剌线虫病。 外寄生虫病:羽虱、刺皮螨 营养代谢病 痛风及肾肿。 维生素缺乏症。 矿物质缺乏症。 其它杂症 腹水症、猝死症、产蛋鸡疲劳综合症、啄癖。,中国目前常发生的的鸡病,目前我国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动向与特点,1.禽传染病防治的总体形势 2.家禽传染病的种类多而复杂,新病不断出现,死亡率高,防控难度大 3.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4.多病原共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病情复杂,诊防困难 5.家禽呼吸道疫病突出,危害严重 6.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 7.耐药菌株增多,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1.禽疫病防制的总体形势,养禽单位多而密集,经营规模较大,养禽数量多,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多而繁频,活禽市场的存在和监管难度大,给禽病发生和流行造成有利条件 养禽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扩大生产、外出引种,普遍忽视疫病检疫和防制工作 我国对疫病防控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够,防疫、检疫网络系统及防控手段不健全、不完善,基层防疫机构建设简陋、不健全,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尚需提高。 规模化饲养与散养并存,疫病防控难度大,难以有效防止交互传染。 规模养禽场对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防疫制度等存在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执行不严,不持久等弊端; 过分依赖疫苗。,2. 家禽传染病种类多而复杂,新病不断出现,死亡率高,防控难度大,农业部19861990年全国普查表明,我国畜禽传染病202种,寄生虫病23种,普通病14种,共239种。80年代和90年代又出现新的疫病。 20世纪80年代新发生传染病15种,寄生虫病2种。其中禽传染病有:鸡传染性鼻炎、禽白色念珠菌病、eds-76、鸡病毒性关节炎、禽大肠杆菌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新出现传染病10种,其中家禽传染病有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j亚型淋巴白血病、鹅副黏病毒感染等 八十年代到现在,新传入的比较重大的动物传染病就有20多种(李金祥局长,2009.12.24),据不完全统计,禽类约有80多种疾病,其中以传染性疾病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传染病中又以病毒性疫病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因禽病死亡率高达20%左右。 患病禽种增多,家养禽、珍禽、观赏禽、野生禽鸟、候鸟等。 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 死亡率高 疾病:产蛋鸡产蛋期死淘率20%25%(发达国家不足5%);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死淘率0.4%0.6%;雏鸡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94%。,3.发病非典型化、病原和病型出现新变化,nd非典型化发生是最明显的例证 mdv和传染性囊病毒毒力增强,出现超强毒毒株 如:witter博士1996年报道 6070年代为标准化强毒(vmdv) 70年代末80年代毒力增强,称超强毒株(vvmdv) 90年代出现更强的超强毒株,称特超强毒株(vv+mdv) witter19891995年分离mdv 31株,其中: vmdv 3株,占9.6% vvmdv 21株,占67.74% vv+mdv 7株,占22.58%,4. 多病原共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和出现复合症,使病情复杂化,诊防难度加大,发病和死亡率高,多重感染 病毒与病毒、细菌与细菌、病毒与细菌、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病原性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 常见病例:新城疫与禽流感、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沙门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alv-j与re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共感染普遍,1999-2008年10年间在病毒分离样品中,在检出alv-j的样品中有相当高的比例,还同时有rev感染。骨髓样细胞瘤病鸡中alv-j和rev感染或共感染:alv-j 21/38,rev 2/38 。无骨髓瘤样细胞病鸡中alv与rev的感染和共感染:alv-j 13/27、rev 3/27。(崔治中,2010)发病原严重污染养禽场,饲养管理不良和有应激因素时,发病症状复杂,病情严重,诊治困难,损失巨大,5. 家禽呼吸道疾病突出,危害严重,禽呼吸道疾病已是养禽生产中危害最严重和最棘手的问题 饲料转化率低,肉鸡增重慢,蛋鸡产蛋率不高,用药成本加大 禽呼吸道疫病综合征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发生原因 多因素造成 原发、继发和共感染引起的危害 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和应激引起发病,是最被忽视的问题 饲养管理和环境差、饲料霉菌毒素、散发病和应激等多因素造成禽体免疫力低下。 常见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内源性感染和继发感染,6.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严重,主要有: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病毒(rev)、j亚型淋巴白血病(alv-j)、呼肠弧病病毒(arv) 主要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以及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高 共感染病例:崔治中检查9省市的65例疑似ibd的传染性囊病样品中,除大多数样品能检出ibdv的同时,17份检出上述二种病毒,16份样品感染前三种病毒,5份样品感染前4种病毒。,7. 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耐药菌株增多,危害加大,养禽场增多,规模大,污染严重,病原广泛存在,多种途径传播 管理上的弊端:饲养密度大,通风换气及环境卫生差,多种应激使鸡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发病 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和危害 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如从田间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对链霉素耐药性提高1000倍,对泰乐菌素耐药性提高100倍,红霉素无治疗效果(宁宜宝),传染性疾病发病模式,病毒、细菌、 寄生虫,生活,环境因子,设施、车辆、工人、客人、野鸟、粪便、 路面,感染,污染,土壤、饮水、 空气、饲料、,蚊子、虱、蜱螨 蚤、野生动物等,感染,感染,感染,污水等,消化道与疾病,鸡 常 见 消 化 道 疾 病,口腔、食管、嗉囊假膜 念珠菌病、黄曲霉病 鸡痘,滴虫病 嗉囊肿大 嗉囊肿大症 腺胃肿大 病毒性关节炎 马立克氏病 肝脾黑褐色肿胀 疟疾 广泛性肠炎 鸡白痢 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杆菌病 出血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 球虫病 琢肛,肌肉出血点,法氏囊肿大 传染性法氏囊病,空气悬浮物在呼吸系统中的分布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鼻炎,喉气管炎,鸡 常 见 呼 吸 道 疾 病,1. 急性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伸脖,怪叫 神经症状 典型性新城疫 禽流感 无神经症状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鼻炎 急性白冠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粘膜型鸡痘 黄曲霉病 2. 慢性呼吸道症状:咳嗽、罗音、喷嚏、 流鼻涕、流眼泪 颜面肿胀 鸡冠发绀萎缩、脏器肿瘤 慢性呼吸道病 传染性鼻炎 皮肤型鸡痘 禽霍乱 马立克氏病 呼吸症状,鸡冠苍白 慢性呼吸道病,雏白痢( (pullorum disease),传染性支气管炎 (ib),大肠杆菌病 (colibacillosis),0-2周龄,鸡新城疫 (nd),慢性呼吸道病 (crd),传染性鼻炎 (ic),46周龄,球虫病 (coccidiosis),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24周龄,球虫病( (coccidiosis),69周龄,马立克氏病 (md),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912周龄,慢性呼吸道病 (crd),禽霍乱 (fowl cholera),1215周龄,鸡不同饲养阶段的常见疾病,推荐商品蛋鸡免疫程序,家禽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注射法 二、滴入法 三、气雾法 四、饮水法 15日龄 7-9ml/只 30-50日龄 20-30ml/只 60-90日龄 35-40ml/只 120日龄 50ml/只 五、闷眼法,六、疫苗免疫用毒株与鸡日龄相适应 1、i系苗不能用30日龄以内雏鸡和产蛋期的免疫 2、国产鸡痘苗不能用于20日龄以内雏鸡的免疫 3、中毒ibd苗不能用于10日龄以内雏鸡使用 4、禽脑脊髓疫苗和贫血因子疫苗,不能用于雏 鸡和产蛋鸡群的免疫,代谢性障碍:腹水症,压迫肺脏和气囊后,呼吸困难 饲管之不当:氨气浓度过高、疫苗点眼、服过量食盐 细菌性疾病:慢呼、传鼻、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症 (白痢、伤寒)禽霍乱、肺型葡萄球菌病 病毒性疾病:新城疫、禽流感、传气、传喉、马立克 氏病白喉型鸡痘、传染性鼻气管炎。 寄生虫疾病:气管滴虫病、白冠病。,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原因,病毒性疾病 鸡新域疫(nd) 禽流感(ai)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鸡马立克氏病(md) 白喉型鸡痘(pox) 传染性鼻气管炎,细菌性疾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 鸡大肠杆菌病(e.coli) 沙门氏菌症(白痢、伤寒) 鸡传染性鼻炎(ic) 肺型葡萄球菌病 鸡霍乱 霉菌性肺炎(ce.cdi) 鼻气管鸟杆菌病,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传染性疾病,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病原 鸡败血支原体、比细菌还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特点 病程长,不太严重.,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流行特点 鸡败血支原体经垂直传播感染初生雏鸡后,在7日龄前一般不表现呼吸道症状,容易被养殖户忽略,留下严重隐患 被感染鸡一旦出现明显呼吸道状后,此时干酪样物质质可能已形成(一般7日龄后),此后病鸡将终生带菌 容易继发大肠杆菌、传鼻、传支、新城疫等病形成呼吸道疾病综合征rdc,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目前已普遍发生本病 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各种年龄均易被感染 鸡败血支原体可经垂直传播和呼吸道水平传播感染 一只感染鸡呼出的每立升空气中有38230个支原体,周围数米内的鸡均可被感染,最终整个群鸡将全 部被感染,禽呼吸道疾病已是养禽生产中危害最严重和最棘手的问题 饲料转化率低,肉鸡增重慢,蛋鸡产蛋率不高,用药成本加大 禽呼吸道疫病综合征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发生原因 多因素造成 原发、继发和共感染引起的危害 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和应激引起发病,是最被忽视的问题 饲养管理和环境差、饲料霉菌毒素、散发病和应激等多因素造成禽体免疫力低下。 常见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内源性感染和继发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发病原因: 种蛋垂直传播或水平接触传播 气候多变、疫苗接种、饲养密度高、尘埃或氨浓度高时发病,病程长,不太严重 并发继发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crd),主要罪证: 单纯感染症状轻,轻微张口呼吸、咳嗽、流鼻涕-鼻窦炎-粘稠-干酪-肿眼 气囊炎 混合感染、心包炎、肝周炎,增厚粘连, 产蛋鸡:呼吸困难,产蛋下降,轻10,1周复,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流鼻液 喷嚏 甩鼻 咳嗽 气喘 呼吸罗音,流泪 眼睛肿胀 生长停滞 精神不振 产蛋率下降,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上呼吸道内有炎性渗出物 气囊炎 眼睛、面部肿胀-mg、传鼻感染 肺脏病变 输卵管病变-传染性支气管炎 mg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气囊炎特别严重,病理变化,鸡慢性呼吸道病(crd),防制 去除诱因, 药物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菌剂 红霉素、竹桃霉素、柱晶白霉素、泰乐菌素、螺旋霉素 喹诺酮类 泰妙灵,林可霉素 消毒饮水、环境消毒,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危害 发生免疫抑制,特别是抑制新城疫的免疫 缓解热应激的能力降低,增加热应激带来的损失 增加肝、肾负担,降低机体抵抗力 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增加大肠杆菌病、传支、新城疫的发生率 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产蛋、产肉、受精率、卵化率 是引起呼吸道综合征的重要根源之一,为什么慢性呼吸道病难治疗? 家禽气囊无血管,一般药物难达到该部位去杀灭病原 气囊或肺脏形成干酪样物质后,即使药物达到该部位,一般药物也难于杀死败血支原体(败血霉形体) 败血支原体已对部份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如从田间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对链霉素耐药性提高1000倍,对泰乐菌素耐药性提高100倍,红霉素无治疗效果(宁宜宝),支原体感染与气管纤毛功能,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新城疫 依然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非典型新城疫增多 有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生殖道症状 病变:气囊炎、气管出血性炎、消化道出血,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新城疫,新城疫病鸡神经症状,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新城疫,病鸡肠道出血(浆膜面),病鸡肠道出血(粘膜面),禽 霍 乱 (fc),病原:多杀巴氏杆菌 特点: 多种动物发病 急性败血症 高死亡率 反复,禽 霍 乱 (fc),急性: 几小时无症状死亡 发烧,下痢,喘气 头部、鸡冠、肉髯发绀 慢性 肉髯肿胀,禽 霍 乱 (fc),治疗方案 青、链霉素(100,000+180,000ug)混合,肌注注射。 磺胺二甲嘧啶拌料(0.5%)5天 baytril 卫生消毒 及早、疗程,马立克氏病(md),md为鸡三大疫病之一 mdv引起鸡的肿瘤性传染病,发病后无法治疗,只能免疫预防; md野毒毒力不断增强,一些地区hvt冻干苗已不能提供足够保护。 mdv病毒 不完整病毒体细胞中存活无囊膜脆弱 完整病毒子羽毛囊中繁殖有囊膜抵抗,马立克氏病(md),传播途径 羽毛屑 敏感期 17天感染 7080天发病至产蛋前发病,有早的,马立克氏病(md),临床表现 神经型坐骨神经肿胀 内脏型内脏器官肿瘤 皮肤型皮肤肿瘤 眼型灰眼 混合型,马立克氏病(md),疫苗 单价苗(冻干):hvt(火鸡饱疹病毒) 双价苗(冻干):hvtfc126,hvtsb1 液氮苗 (细胞结合毒):respens cvi 988,814 双价液氮苗:cvi988hvt,马立克氏病(md),防制: 液氮苗 (细胞结合毒):cvi 988 (merial, fortdoge,北京农科院荷兰进口cvi988),814 双价液氮苗:cvi988hvt(fd) 双价苗冻干苗:hvtfc126, hvtsb1 免疫时机: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md),预防关键; 雏鸡早期(1-7天)免受mdv野毒攻击 环境消毒,饮水消毒 消毒液的选择: 环境:酚类、醛类、烧碱、氯制剂 饮水:氯制剂水易净,传染性法氏囊病(ibd),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之一 79年广州发现,后全国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腹泄 法氏囊病变,肌肉出血 主要罪状 免疫抑制 疫苗接种免疫应答能力差 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易感,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目前发病情况 典型ibd少见,死亡率不高 鸡群法氏囊萎缩情况多见,免疫上不去,抵抗力下降,易发其它病 与毒力较强的ibd疫苗有关 免疫不强,发生非典型ibd 中等强毒:b52,288e,法倍灵,禽流感(avian influenza),病因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高度致病性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分类 高度致病性毒株: 7090死亡,危险 低致病性毒株: 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 非致病毒株: 无症状,禽流感(avian influenza),禽流感病毒如何分型: 红细胞凝集素:15个型;h1、h15 神经氨酸酶: 9个型;n1、n9 对家禽高度致病的:h5、h7,禽流感(avian influenza),高度致病性禽流感暴发记录 国别 年分 毒株 英格兰 1959 h5n1 英格兰 1967 h7n3 澳大利亚 1975 h7n7 英格兰 1979 h5n2 冰岛 1983 h5n8 美国 1984 h5n2 冰岛 1991 h5n1 澳大利亚 1994 h7n3 墨西哥 1995 h7n3,禽流感的发生情况,1878年首次发生于意大利 * 1955年被证实该病的病原为a型流感病毒 * 1981年在美国正式命名为:高致病性禽感hpai * 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h5亚型),1、禽流感所带来的危害 2、水禽或鸟是禽流感的主要载体 3、禽流感的疫苗预防 4、禽流感多价疫苗的使用问题 5、禽流感传播的特点 种鸡感染后,一个月内的种蛋不能留为种 6、禽流感的药物治疗 7、免疫后的鸡群并不是万事大吉 8、禽流感与细菌的并发感染严重,禽流感(avian influenza),症状: 与日龄、品种、病毒亚型及致病力有关 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 典型症状: 1、头脸肿胀,发绀 2、呼吸道症状 3、严重下痢,禽流感(avian influenza),一般症状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饮食欲降低 消瘦 流泪 羽毛松乱 身体卷缩 头部和颜面水肿 皮肤发绀(鸡冠和肉垂水肿、发绀) 呼吸道症状 咳嗽 打喷嚏 罗音 呼吸困难,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消化道症状 感染鸡群严重下痢 生殖道 产蛋量下降,下降幅度不等 神经系统 神经症状 以上症状可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死亡率的高低与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有关,0%100%。高致病力毒株感染,可没有明显的症状即可见到鸡只死亡 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感染在肉鸡的死亡率较高,一般为10%-40%,高的可达80%。 禽流感可继发其它感染,如大肠杆菌、鸡新城疫等,禽流感(avian influenza),高致病力的毒株感染的病理变化 突然死亡和高死亡率,3-5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组织器官的出血和坏死 胸肌、腿部肌肉出血;心脏、腺胃、肌胃、肠、肾脏出血。,禽流感(avian influenza),低致病力毒株感染的病理变化 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肺充血、水肿;气管炎,口腔和气管内有分泌物、气囊炎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的乳头及粘膜出血;肠炎、肠粘膜充血与出血 卵巢退化、出血和卵子破裂;输卵管炎、“蛋性腹膜炎” 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我国如何防范禽流感 1、1998、华北、蛋鸡场出现呼吸困难,肿头及产蛋下降病症;疫苗药物无效,证明有中等毒力ai存在; 2、h9亚型,其不引起大量死亡,产蛋下降,肉 鸡不增重,易混合感染; 3、从鹅体内分离出h5n1毒株,,禽流感(avian influenza),防制措施 1、hpaiv引起高度致病性禽流感,封锁扑杀,无疫苗 2、弱毒型禽流感,没有有效药物 3、有代表性毒株制成灭活苗 4、混合感染,广谱抗菌剂 5、饮水消毒、水易净 6、环境消毒。,1、免疫 10-20天 首免 110-120天 二免 180-200天 三免 2、治疗 a. 电解多维 b. 抗菌药物 如:恩诺沙星、土霉素等 c. 抗病毒中草药(最好煎30分钟) d. 万分之二阿司匹林拌料,基因变异新城疫(nd/),一、病原 1、分类方法 传统分类,依据生物致病性mdt、icpi、ivpi等 将新城疫分为: a. 无毒型新城疫 v4 b. 弱毒型新城疫 b1 lasota c30 c. 中等毒力新城疫i系 d. 嗜内腺型新城疫 e. 嗜神经型新城疫,2、致病机理 副粘病毒f蛋白的序列 nh2-f2-phe-f1-cooh, 裂解区域为112-117位的氨基酸, 裂解位点是116位的氨基酸,此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 新城疫毒力直接相关。,新城疫出现超强毒毒株,如:witter博士1996年报道 6070年代为标准化强毒(vmdv) 70年代末80年代毒力增强,称超强毒株(vvmdv) 90年代出现更强的超强毒株,称特超强毒株(vv+mdv) witter19891995年分离mdv 31株,其中: vmdv 3株,占9.6% vvmdv 21株,占67.74% vv+mdv 7株,占22.58%,强毒株f基因112-117氨基酸位点为: 基因型nd101r-112rr-q-r(k) rf117-i121 k v 弱毒株f基因112-117氨基酸位点为112gr-q-grl117 r-精氨酸 q-谷氨图氨 f-芳香苯病氨酸 g-谷氨酸 k-赖氨酸,有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可裂解弱毒,从而加大病毒的毒力。 生物技术分型: 利用f(或hn)基因序列不同把新城疫分为7个亚型, 这是对传统分类的补充或完善。,利用f(或hn)基因序列不同把新城疫分为7个亚型, 这是对传统分类的补充或完善。,新城疫病毒结构示意图,二、流行特点,1、发病急、传播快、死亡高 2、发病阶段 20-40日龄 60-100日龄 200日龄左右 3、易混合感染 如:大肠杆菌、支原体等。 4、在污染的鸡场 lasota对此无法阻止发病。,三、临床表现特点,1、发病时病鸡体温升高达43-44.5,精神极度沉郁,闭眼缩颈,羽毛蓬落,离群呆立,腿轻瘫,肉冠和肉垂发绀,倒冠,冠尖出血坏死。 嗉囊积气积水,采食下降20-80%,拉黄绿色稀粪,死亡70%。,2、呼吸症状 一般出现呼吸症状2-4天,采食量 下降,再出现产蛋率下降。 3、蛋壳质量差(软、白、受精率差) 4、并发感染 5、头颈摇摆、震颤,头点地、瘫痪、神精症状。,四、病理变化,1、病死鸡皮肤干燥、脱水。内脏浆膜、粘膜出血,心冠脂肪,腹部脂肪出血。 2、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腺胃与食道交界外肿胀出血,肌胃内膜易剥离,肌层有出血斑。十二脂肠远程、水肠中段、后段等淋巴滤泡处出现岛屿状或枣核状肿胀,出血、溃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3、卵泡变形,充出血,易破裂,萎缩。 4、病死鸡的喉头、气管充血、出血、有大量粘液。,五、防治,1、加强管理和环境消毒 2、选择针对性疫苗 lasota 、clone-30效果不佳,应选用含有基因毒如:q98、h99等。 3、建立一个适合高污染地区的免疫程序。,j亚型淋巴白血病(alv-j),禽白血病的新病型alv-j引起的白血病/血管瘤 近两年来,我国各地蛋鸡场在鸡群开产后发生白血病/血管瘤的病例普遍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蛋鸡业的第一大疫病。产蛋鸡开产后发生的白血病/血管瘤主要是由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同时有的是由a、b亚群白血病毒感染引起。,alv-j与re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共感染普遍,1999-2008年10年间在病毒分离样品中,在检出alv-j的样品中有相当高的比例,还同时有rev感染。骨髓样细胞瘤病鸡中alv-j和rev感染或共感染:alv-j 21/38,rev 2/38 。无骨髓瘤样细胞病鸡中alv与rev的感染和共感染:alv-j 13/27、rev 3/27。,传染性支气管炎(ib),ibv-传染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呼吸型传支 雏鸡为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增高 耐过鸡假母鸡 产蛋鸡产蛋下降20,变形蛋 肾型传支 腺胃型传支,1、呼吸型 h120 h52 89-90年 2、肾 型 90-92年 3、腺胃型 94-96年 4、肠道型 98年 5、生殖型 99-2000年 6、变异型 99-2001年,传染性支气管炎(ib),防制 ibv有30多个血清型 呼吸型:m41株h52,h120,荷兰株, 肾型:美国t株和澳洲g株 发病时: 抗菌防继发感染 电解多维 环境消毒 饮水消毒,怎样选择 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 大肠杆菌是肠道常在菌,其密度为106个/克。 在鸡舍里,每克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达1069个、每立升空气中可达3.5-5.7104个,每克灰尘中可达105-6个。 每升饮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达100000个(如超过100就会使鸡发病),大肠杆菌在水中的存在常被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 大肠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中等,常规消毒剂能将其杀死。 抗原结构:已报道的有173个o抗原,74个k抗原,53个h抗原和17个f抗原;血清型呈多样性。,大肠杆菌,血清型(okh) : 1)154个血清型中,74种通过卵囊接种可致死13日龄鸡胚。 2)不同地区的血清型有差异,同一鸡场能分离出多种血清型,甚 至同一鸡体内不同部位分离到的致病性血清型也不相同。 3)正常鸡内有10-15%大肠杆菌是潜在的致病性血清型。 4)目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为:o1、o2、o35、o78。在雏鸡中 引起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主要有o1:k1、o2:k1、o78:k88,其 次为08:k1、o15:o18。,大肠杆菌,大 肠 杆 菌 病,是雏鸡、中鸡及产蛋鸡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养禽用药的主要原因 64对5种以上抗菌剂有耐药性 交叉耐药,人患病选药困难 由于新药研制困难,前景不看好,大 肠 杆 菌 病 发 病 原 因,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因子可引起家禽全身或局部感染 正常情况下:所有鸡体内都有,不致病; 非常情况下: 1、nd和ib免疫,crd和禽波氏杆菌病 2、环境因素,氨气,co2、飞尘破坏粘膜、分泌 关键在于诱发因子,大 肠 杆 菌 病 病 症,雏鸡早期死亡:1). 胎死 2). 脐带炎 3). 腹膜炎 呼吸道感染:1). 尘埃、氨,肺炎 2). ib、nd、mg继发感染 急性败血症:1). 眼眶积脓单侧眼睛失明 2). 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3). 输卵管炎 肠炎腹泄:,败血症型:急性死亡,死亡率520,明显特征是肝脏呈绿 色,脾脏明显肿大,部份病例肝脏有小白色点。 脐带炎型:主要发生在出壳初期,雏鸡因脐环闭合不全死亡。 浆膜炎型: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卵黄性腹膜炎。 肉芽肿型:在肝、盲肠、十二指肠、肠系膜和心脏有典型的肉 芽肿结节或黄色脓肿,有时可见肝坏死。 输卵管炎:卵巢炎症、输卵管扩张,管内出现大干酪样物质, 产蛋率下降。,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出血性肠炎:原发性肠炎较少,多为继发感染。病征为肠道出 血或溃疡,仅凭眼观难与非典型新城疫区分。 肿头综合症:头部皮下组织及眼眶发生急性蜂窝组织炎。 全眼球炎型: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一种后遗症。 滑膜炎/骨髓炎:关节病变,是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一种后遗症。 脑炎神经型:扭头、转圈等症状,是大肠杆菌病的后期表现。,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鸡大肠杆菌病:脐炎,禽大肠杆菌病:肝包炎,禽大肠杆菌病:心包炎,禽大肠杆菌病:气囊炎,禽大肠杆菌病:卵黄性腹膜炎,鸡大肠杆菌病:眼球炎(肿头综合症),禽大肠杆菌病:心和十指肠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肠系膜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肝肉芽肿,禽大肠杆菌病:滑膜炎(左跗关节肿大),鸡大肠杆菌病:神经症状,蛋鸡大肠杆菌病:输卵管炎症、囊肿,蛋鸡大肠杆菌病:小鸡输卵管膨大,蛋鸡大肠杆菌病:卵巢炎,大 肠 杆 菌 病 传 播 方 式,生殖道传染或种蛋污染,卵黄囊为侵犯目标 水源、尘埃、鸡蛋 饲料,大 肠 杆 菌 病 防 制,大肠杆菌敏感药物 氨苄青霉素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新生霉素 氟哌酸 庆大霉素 磺胺二甲嘧啶 多粘菌素b 壮观霉素 四环素,大 肠 杆 菌 病 防 制,饲养管理 卫生和消毒是防制大肠杆菌病的关键之一 饮水消毒:致病大肠菌污染水源 封闭饮水系统和氯制剂35ppm 剂消毒 种蛋消毒:下蛋、储存、运输消毒(ch4qacs,phenol ) 粪便的去除、消毒:细菌数10*7cfu、氨气20ppm 饮水、环境消毒是防制大肠杆菌病的关键,大肠杆菌血清型有多样性的特点。 环境卫生差时,环境中的大肠杆菌能突破机体免疫屏障而致病。 接种菌苗的同时需搞好卫生和管理才能保障效果。,为什么不能过份依赖接种大肠杆菌苗?,为什么不要迷信所谓的特效药?,1、大肠杆菌对常见广谱和革兰氏阴性抗菌剂均敏感。 2、在临床上,大肠杆菌已对抗菌剂产生广泛耐药性。 3、长期使用任何种抗菌药,均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4、有一些极不容易产生耐药性的药(如新霉素) ,但在肠道中不被吸收,故不能控制全身感染。,李玲,程安春等用113株雏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33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所有细菌对头孢吡肟(cpi)敏感,利福平耐药率100%。最多耐药21种;以13耐、15、17、9、12为主,共占53%。耐药率30%以上有(株/耐药%比表示)氨苄青霉素95(84.07)、哌拉西林63(55.75)、阿莫西林74(65.49)、头孢克格47(41.59)、链霉素67(59.29)、四环素97(85.84)、环丙沙星79(69.91)、诺氧沙星67(59.29)、氧氟沙星67(59. 29)、复方新诺明87(76.99)、氯霉素57(50.44)、利福平113(100.0)、红霉素48(42.48)、痢特灵34(30.09)、新霉素79(69.91)、萘啶酸103(91.15)、强力霉素97(85.84)。(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12期3436)。,20042007年从24个省市规模化养鸡场分出300株大肠杆菌,用17种药物检测耐药性,结果所有菌株均出现耐药,呈多重耐药,甚至对17种药物全部耐药(王红宇,2007),怎样选药? 药敏实验。 使用抗菌药的记录。 对大肠杆菌敏感、副作用小、又已停止一段 时间没有使用的,即为该场该次的理想药品。 怎样使用? 轮换用药。 穿梭用药。,怎样选择控制大肠杆菌病的抗菌剂?,产蛋鸡、种鸡慎用或禁用的药物! 磺胺类及含磺胺的药物:严重影响产蛋。 氯霉素:用后迅速引起产蛋下降。 金霉素:100ppm拌料5天,产蛋下降2030。 红霉素:185ppm拌料影响产蛋。 抗球虫药:氨丙啉、球痢灵、盐霉素、莫能菌素、氯苯胍(使鸡蛋产生令人厌恶的特殊气味)。 氨茶硷、链霉素:尽量不用。,氯霉素:副作用大,影响生长,发生免疫抑制,已禁用 土霉素:副作用大,已禁用 痢特灵:副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