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质量评价-职业学院检验班毕业论文_第1页
白酒质量评价-职业学院检验班毕业论文_第2页
白酒质量评价-职业学院检验班毕业论文_第3页
白酒质量评价-职业学院检验班毕业论文_第4页
白酒质量评价-职业学院检验班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白酒质量评价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班级:检验 103038 班 姓名:边洋马丽齐建岗黄剑楠 指导教师:胡智强郭青峰 2011 年 5 月 1 日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前言 1.1.我国对白酒标准的文献的修订1 1.1.1 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2 1.1.2 白酒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2 1.1.3 白酒质量理化鉴别的基本方法2 1.2 白酒的好处与坏处3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白酒中甲醇的测定4 2.2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6 参考文献 7 致谢词 8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标准,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 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 到的实际工作,从源头抓质量,是确保白酒质量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白酒的 质量品质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质量缺陷、酒精度不符合包装标识、固形物超标、卫 生指标超标等,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规划,并对今 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白酒 行业标准品质分析 卫生指标 感官检验 1.1 我国对白酒的国家标准文献的修订 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 1989 年以后陆续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 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国家标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 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须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 加以支持。 著名白酒专家徐占成日前提出, 白酒是中国酿造行业中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 民族工业,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著名蒸馏酒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 支持白酒走向世界市场,我国白酒质量标准亟待进行修订。 建国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完成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发展成为 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族产业。这一过程中,白酒质量标准的制定和 完善起了重要作用。我国举办了五届评酒会,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我国特色的 评酒规范及对各种香型的划分标准,对酿酒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第三 届评酒会确定了香型评比,这是一个创举。根据已形成的评酒规范,白酒按生产 工艺而言, 可分为固态法白酒、 半固态法白酒、 液态法白酒等; 就蒸馏白酒而言, 又可分五大香型,即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其它香(如药香、豉香、凤型、 兼香、芝麻香、特型)。随着高精密分析仪器和数值分类等先进设备及方法的使 用, 白酒行业科研人员对传统名优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确 定酒的香型,为尝评、勾兑、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评酒也逐步从 经验品评向科学品评转变。 现任剑南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徐占成认为, 中国的蒸馏白酒主要采用含有 丰富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以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采用独特的传统固态发酵 工艺酿制而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名酒企业已形成 支持自身产品质量特色的核心技术。我国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 1989 年以后陆续 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国家标准,而芝 麻香型、特香型白酒仍采用由原中国轻工总会批准的轻工行业标准。加入世贸组 织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 须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加以支持。 他认为,中国传统名优蒸馏白酒均采用固态法生产工艺,大部分香型已有国 家标准。建议修订或取消依香型制定的质量标准和微量香味成分的控制指标,形 成具有反映中国传统名优蒸馏白酒一致性的、易识别的国家标准,或者叫卫生标 准和理化标准,以区别于世界其他著名蒸馏白酒。 徐占成说,应将 55 度以上的酒归为高度酒,44 度至 54 度的归为中度酒, 43 度以下的归为低度酒或叫中国蒸馏白酒。上述划分,可以使中国白酒更好与 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应把白酒特有的可逆现象写入国家标准。中国传统固态蒸馏 白酒是典型的民族工业,酒体风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然而,酒度在 55 度以下 的白酒,构成酒体风味特征的香味物质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当上 升到摄氏度以上时又呈现无色透明。 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酒 的特色,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应该加以肯定。将这种可逆现象写 入国家标准,既支持了白酒向中低度转化的政策方向,又能起到保护民族产业的 作用。 徐占成还指出,要放宽微量香味成分含量控制,严格控制卫生标准。卫生标 准是广大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保障,一定对危害人体的甲醇、铅、锰等的含量进行 严格控制。 根据原国家轻工业局国轻行2000249 号文的通知,正式将以下国家标准列 入修订计划。浓香型白酒和低度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4 和 G00035;清香型白酒和低度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6 和 G00037;米香型白酒和低度米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8 和 G00039;以及老白干香型白酒行业标准,编号为:Q00018 等由中国食品 发酵工业研究院、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衡水老白干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1994 年制定饮料酒分类国标时,标准化中心便在全国进行了白酒生产情况 普查,对各香型白酒的产品规格、工艺流程、原料、曲种、耗粮、产量等等作了 较全面的调查。为了立项修订该标准,1999 年就各香型白酒国标中存在的问题 及需进行修改的条款等情况,又发函分别向有关生产企业征求意见,并进行了汇 总处理。随后,经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委会推荐,原国家轻工 业局于 2000 年 7 月,以国轻行2000249 号文正式下达了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计划下达后,标准化中心通过发函和电话向全国各省市酿酒协会、白酒专家征求 意见,在此基础上,于 2001 年 9 月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和中国酿酒工业 协会白酒分会组织,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白酒标准专家研讨会,针对白酒行业出现 的新工艺(液态法和固液法),对如何保护传统工艺白酒,保护消费者利益,促 进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确定了制标基本原则。按照分工,由标准 化中心发文征集样品,共收集到浓香型白酒 11 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 105 个样品;清香型白酒 31 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 82 个样品;米香型 白酒 2 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 19 个样品;老白干香型白酒 15 个生产企 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 42 个样品,由起草单位的七个实验室进行了常规和色谱 分析, 标准化中心对主要技术指标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绘制了数据分布 图,从而确定了各技术指标的范围,提出了标准文本。2003 年 3 月在北京召开 的白酒国家标准工作会议和2003年4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年会暨修订白酒产品标准讨论会“上,对标准文本进行了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 会后由标准化中心于 2003 年 7 月向酿酒分委会委员、全国各省市酿酒协会、各 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大专院校、质检机构及有关专家发出函审,共收到回执 129 份,根据函审的意见修改整FS:PAGE理,提出标准文本(送审稿),在 2003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委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上 审查,一致通过了上述几项白酒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经标准化中心再次修 改整理后,已按程序上报。标准的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制标依据。 标准属性。 上述几个白酒产品标准原为强制性标准,1993 年国标清理整顿时调整为推 荐性标准。考虑到这几个标准是针对按传统工艺(固态法)生产的白酒,为保护 民族传统产品的质量、特色和信誉,保护好这一民族瑰宝,标准中的定义和涉及 人身安全的指标应强制。所以为条文强制标准。 2.制标原则。 确保食品安全;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国情和产品 特点;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 3.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为了便于使用,本次修订将原来的高、低度白酒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 2.定义。 目前, 国内白酒产品主要有采用传统工艺固态 (或半固态) 发酵, 纯粮酿造; 有采用固液结合,即食用酒精和固态粮食酒勾兑的固液法;有液态法,即以食用 酒精为酒基串香或调香这三大类型。为保护民族传统产品的质量、特色和信誉, 保护好这一民族瑰宝,液态法白酒已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固液法白酒标准也 已列入制订计划,正在进行准备工作,所以,本次修订只针对按传统固态发酵工 艺酿制的白酒。为了与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有所区别,特在定义中规定(以 浓香型白酒为例):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 的, 未经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 体复合香的白酒。 3.产品分类。 高、低度酒两个标准合并后,在本标准中将产品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酒 精度做了调整,高度酒上限由 59.0调整为 60;低度酒下限由 35.0调整为 25, 上限由 39.0调整为 40。对于在 1989 年制定该国标之前就已存在的传 统名优酒中的个别品种(酒精度超过 60),至今存在,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和 市场需求,还有少量出口,可保持原酒度。因此,在产品分类中加注说明“1989 年以前已存在的传统白酒的个别品种可维持原产品的酒精度高于 60(体积分 数)“。 4.质量等级。 原标准分为三级。这些年来,由于标准规范了生产与市场,推动了行业的发 展,根据市场需要,经广泛征求意见,认为没有必要再分为三个级别。因此,本 次修订分为优级、一级,去掉原标准中的二级。 5.感官要求。 在高度酒和低度酒的感官要求表格中,加了一条注:当酒温低于 10以下 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质或失光。10以上时应恢复正常。因为构成酒体 风味特征的众多的香味物质,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而当酒的品 温上升到 10以上时,又呈现无色透明。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 酵白酒的特色,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因此在高、低度酒感官要求 中均增加了这个注解。 6.理化要求。 酒精度的表示:原标准为“(v/v)“。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 号的一般原则为强制性国标,按该标准第 2.3.3 条款的规定,本次修订时标准 文本中改为“(体积分数)“,但标签标示按 GB10344饮料酒标签标准的规 定,可表示为“vol“。 总酸、总酯:白酒中醇类、酸类、酯类含量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平衡过程, 即使在装瓶后,由于醇、酸、酯的水解过程的可逆性,酯类会分解成酸和醇,在 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总酸含量升高、总酯含量下降的现象。本次修订,总酸只规 定了下限;总酯下限作了适当调整(以正式批准发布的标准为准)。 特征指标:根据市场的需要,消费者对白酒口味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本次修订, FS:PAGE对下限作了适当调整(以正式批准发布的标准为准)。 固形物: 根据函审反馈意见, 本次修订高度酒和低度酒指标维持原标准不变。 通过该标准的修订,将有利于引导白酒行业坚持科技进步,大大提高白酒的 标准化程度,使生产企业能按更高的要求规范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白 酒的出口及开展对外技术、经济交流提供了法规依据;为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提 高消费者生活质量, 促进产品向高质量、 高档次发展,开发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发展我国传统民族工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做出 更大贡献。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及风味在世界蒸馏酒中独树一帜,随着经济的发 展,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酒习惯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从高度烈酒转向 低度柔和,从醇厚、甘甜转向醇爽、绵柔,酒类产品低度、柔和化已成为酿酒行 业的发展趋势。但对低度白酒来说,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酯类化合物水解会 引起酸值上升、总酯含量下降、白酒口味寡淡、风格不突出等质量不足,严重制 约了白酒低度化的进程。如何减小白酒的口味、风格发生变化,保证其产品的特 有的风味和产品质量呢?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我们 必须从白酒生产工艺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入手: 1.1.1 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 贮存与勾兑。 白酒的贮存期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白酒贮存期分为勾兑成品前贮存及勾兑 成品后贮存。在贮存的过程中,酯化反应,尤其是勾兑成品后贮存,3 个月以后 酒的总酯含量明显降低,总酸升高。这就要求参考理化浅析和气相色谱仪检测出 的微量成份浅析数据,去除人为转变呈香物质的比例,减小其水解变化,确保产 品质量的稳定。 在白酒的勾兑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加浆水的水质要求,错误的认为矿泉水、 深井水都好,致使酒中的高级脂肪酸与水中过高重金属发生反应,引起酒液浑浊 和沉淀,影响口感以及酒体原有风味。因此,就要求勾兑酒液降度用水必须经过 严格处理,标准达到;电导率为:80us/cm 以下; 1.总硬度应小于 60mg/L; 2.硅酸盐根、碳酸根、氮根各不得超过 30mg/L; 3.NH3+含量低于 0.1mg/L; 4.铁含量应低于 0.1mg/L; 5.铝含量应低于 0.1mg/L 6.不应有腐殖质的分解产物 7.氮含量应低于 30mg/L。 这样才能确保成品酒的质量标准,保持酒液原有风味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果企业经济条件好的话,最好用纯水和超纯水。 灌装过程的制约 操作人员、质检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应身体健康,讲究个人卫生,工作衣帽 穿戴整齐,经洗手、过鞋靴消毒池,进入生产车间。 经过处理的白酒装入酒瓶,一般不应该出现不足,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往 往忽视了包装工序中一个细小的环节, 新瓶内壁往往存留不少硅酸盐类。 洗瓶后, 瓶内水控不净或新瓶没洗涮,只用清水冲一遍,易使瓶内壁硅酸盐类进入酒中, 经还原生成二氧化硅,是多孔物质,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若洗瓶用水质量不合 格,一般酒瓶控不尽内部水,瓶内至少存留 2ml 水,这是造成固形物超标的一个 理由,引起酒液质感上的变化,转变酒体原有的风味。这就要求在灌装过程中, 严格制约瓶的洁净程度,必须上机刷洗、冲净、控干瓶内水分。 人员的要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提高 质检队伍的业务素质入手,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健全质量 检测体系。 加强质检队伍建设,提高质检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是注重人才的选择;二是 加强质检队伍的业务培训,使质检队伍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进一步健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入贯彻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 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主持建立了以公司、车间(科室)、班组“三位一体”的质 量检测与监控体系,使公司的质量检测工作日趋完美。 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一周的质量体系和相关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培训, 使其全面了解公司的质量制约要求。 高素质人才,高品位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掌握酒质的变化规律,及 时发现,及时检验浅析,为及时品评调兑,提供准确浅析数据,保证产品酒质的 稳定。 设备的要求。除了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的质检手段, 循序渐进的检验策略。购置国内先进的气相色谱仪等检测试验设备,改善了实验 条件,增强公司的检测能力及技术水平。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跟踪浅析检测,调 兑、检验,灌装时必须用均化机将酒液搅拌均匀,防止酒液中的一些脂类物质由 于密度小,质量轻,而出现上浮的现象。 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产企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做好技能培训,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论是新入厂的员工,还是新转 岗的员工,再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加强计量管理工作。质检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定期做好 计量器具和各种设备的检定工作,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保养工作,使其在检 定期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运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加强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和完善检测设 备, 充分发挥人员和设备的效能, 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无误, 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必须加强工艺管理,严把质量关,做好原辅材料处理、配料、蒸煮、糖化发 酵,蒸馏、贮存、勾兑等生产工序的有效制约,使各种质量参数达标,生产出符 合标准的成品酒,避开质量事故出现。 加强酿造用水的管理。水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用水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产品的风味质量,因此水质必须高于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其标准是:PH 值为:6.87.2;总硬度为:100200mg/L(712 d);硝酸态氮为:0.20.5mg/L 以下;无细菌及大肠杆菌群;游离余氯 量在 0.1mg/L 以下。 生产车间要满足 QS 生产许可条件的卫生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工艺要求,定 期消毒,杜绝一切污染源。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酒风味质量决定于酿造工艺,已被人们 所认识, 低度白酒的迅猛发展, 是市场发展的必定趋势。 要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减小酒体风味的差异,就必须要有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 的技术人才,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熟练掌握新技术,探索 新技术,为解决产品质量不足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4.白酒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 白酒又称蒸馏酒,它是以富含淀粉或糖类成分的谷物为原料,加入酒曲、酵 母和其他辅料, 经过糖化发酵蒸馏(有的还要经勾兑、加香)而制成的一种无色透明、酒度较高的 饮料。人们 在饮酒时很重视白酒的香气和滋味, 目前对白酒质量的品评多是以感官指标为主 的,即是从 色、香、味、酒体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鉴别的。 (1)色泽与透明度鉴别 白酒的正常色泽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这是说明酒质是 否纯净的一项重 要指标。将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现环状不溶物;将酒瓶突然颠倒过来, 在强光下观 察酒体,不得有浑浊、悬浮物和沉淀物。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淀物,可用水浴加热 到 3040 , 如沉淀消失则视为正常。 发酵期较长和贮存较长的白酒, 往往有极浅的淡黄色, 如茅台酒 ,这是允许的。 (2)香气鉴别 对白酒的香气进行感官鉴别时,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将白酒注入杯中并 稍加摇晃, 立即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细嗅闻其香气;或倒几滴白酒于手掌上,稍搓几下,再 嗅手掌,即 可鉴别出酒香的浓淡程度和香型是否正常。 白酒品种颇多,风味各异,大体上可分为 5 种香型。 清香型它的芳香成分主要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酒气清香芬芳, 醇厚绵软, 甘润爽口 ,酒味纯净,代表了传统老白干的风格,是白酒之本宗。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代 表,故又称 汾香型。 浓香型它的芳香成分是乙酸乙酯。酒气芳香浓郁,绵柔甘洌,底子干净,回 味悠长,饮 后尤香,如五粮液、古井贡酒等都属此列。 这种酒最初的代表是沪州才窖大曲,因而又称为泸香型。 酱香型酒气醇香馥郁,低而不淡,香气幽雅,回味绵长。这种酒以贵州茅台 酒为代表, 故又称芳香型。它的主体芳香物质比较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米香型它的主体芳香成分是乳酸乙酯,含量大大高于乙酸乙酯,其他高级醇 含量也较多 。其特点是蜜香轻柔,入口绵甜,略带爽口的苦味,回味怡畅。桂林三花酒就属 此型。 复香型(混合香型)指那些具有两种香型以上混合香气的白酒, 为一酒多香风 格,凡不属 上述四种香型的白酒多属此类,代表酒如董酒、西凤酒等。 以上讲的是白酒的香型,白酒在进行品味的过程中,又将香气分作 3 个阶段,也 就是 3 个方面 的香气,即是: 溢香系指白酒中的芳香物质溢散于杯口附近, 用鼻子在杯口附近就可以直接 嗅闻到的酒 香气,这就是溢香,也称闻香。 喷香系指酒液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 留香系指酒已咽下,而口中仍持续留有酒香气。 一般的白酒都会具有一定的溢香,但很少有喷香和留香。只有优质酒和名酒,才 能在溢香之 外,拥有较好的喷香和留香,像名酒中的五粮液,就是以喷香著称的,而茅台酒 则是以留香 而闻名。白酒不应该有异味,诸如焦糊味、腐臭味、泥土味、糖味、糟味等不良 气味均不应 存在。 (3)滋味鉴别 白酒的滋味应有浓厚和淡薄、绵软和辛辣、纯净和邪味之分;酒咽下后,又有回 甜和苦辣之 别。白酒滋味应要求醇厚无异味、无强烈的刺激性、不辛辣呛喉、各味协调。好 的白酒还要 求滋味醇香、浓厚、味长、甘洌、回甜,入口有愉快舒适的感觉。进行品尝时, 饮入口中的 白酒,应于舌头及喉部细品,以鉴别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优劣。 (4)酒花鉴别 用力摇晃酒瓶,瓶中酒顿时会出现酒花,一般都以酒花白晰、细碎、堆花时间长 的为佳品。 (5)酒度鉴别 白酒的酒度是以酒精含量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各种白酒的出厂商标、标签上都标 有酒度数, 如 60 度、57 度、39 度等,即是表明这种酒中酒精含量的百分数。一般 40 度以 上的为高度酒, 40 度以下为中低度白酒。 综上所述,白酒总的感官特点应是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芳香浓郁,回味悠 长,余香不 尽。 影响白酒品质的因素大致如下: 白酒的变色:用未经涂蜡的铁桶盛呈酸性的白酒,铁质桶壁容易被氧化,还原为 高铁离子或 低铁离子的化合物,从而使酒变成黄褐色。使用含锌的铝桶,也会使之与酒类中 的酸类发生 氧化作用而生成氧化锌,使酒变为乳白色。 白酒的变味:用铸铁(生铁)容器盛酒会使白酒产生硫的臭味。用腐败血料涂刷后 的酒篓盛放 酒,会产生血腥臭味。有的在流通转运过程中用新制的酒箱装酒,也会发生气味 污染而使酒 液带有木材的苦涩味。 不论是变色还是变味的白酒,都应查明原因,经过特殊处理后恢复原有品质的酒 可继续饮用 ,否则不适于饮用或只能改作他用。 1.1.3 白酒质量理化鉴别的基本方法 氢氧化钠+乙醇。 CH3OH+NaOH=CH3ONa+H2O这是(取代反应)有机化 合物 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连接碳原子的原子或原 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1.2 白酒的好处和坏处 1.好处: 可以活血通络 暖胃驱寒 另外可以调节宴席的气氛 杀菌消毒,预防肝炎及肠道炎,遣性娱乐。 可软化血管、活血化瘀 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 对老年人来说,喝一点点,对身体有益,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在冬天喝点,可以防 止动脉硬化 使循环系统发生兴奋效能。有失眠症者睡前饮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能刺激 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风、散寒、舒筋、活血作用 从饮食方面来说。酒精既是一种调味品或刺激剂,也是一种营养料,每克酒精在 人体内燃烧,完全氧化后,能发生热量 7.1 千卡。例如每克淀粉可发热量 4.1 千 卡,葡萄糖仅发 3.37 卡热量。过去有人认为乙醇有较强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它在体内代谢燃烧时,不但乙醇本身的热量散出体外,还能被人体利用,而且促 进其它营养素吸收,增加代谢率,也造成散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 的热量。 然而,白酒不仅仅是这个方面,它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 酒,可平缓的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催眠作用。饮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 分泌,因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中医用白酒治疗疾病或作 为强肾补剂已有很久的历史。西医也经常劝告感冒的人饮些白兰地酒。也用酒外 涂,作为杀菌消毒作用。 2.喝白酒的坏处: 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 葡萄酒及白酒。 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 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 何限制饮酒的量呢? 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 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 即相当于 540 毫升啤酒,200 毫升果酒,60 毫升 40 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 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 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 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 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 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 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 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 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 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 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 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实验一实验一白酒中甲醇的测定白酒中甲醇的测定 (品红亚硫酸比色法)(品红亚硫酸比色法) ()原理 酒中甲醇在磷酸溶液中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醛, 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 二氧化锰用硫酸草酸溶液除去,甲醛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色醌型色素,与标准系 列比较定量。 (二)试剂 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 3g 高锰酸钾,加入 15m1 85磷酸溶液及 70ml 水的 混合液中,待高锰酸钾溶解后用水定容至 1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2. 草酸硫酸溶液称取 5g 无水草酸(H2C2O4)或 7g 含 2 个结晶水的草酸 (H2C2O22H2O) ,溶于 1:1 冷硫酸中,并用 1:1 冷硫酸定容至 100ml。混匀后,贮于 棕色瓶中备用。 3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 0.lg 研细的碱性品红,分次加水(80)共 60ml,边加 水边研磨使其溶解,待其充分溶解后滤于 100ml 容量瓶中,冷却后加 10ml(10)亚 硫酸钠溶液,lml 盐酸,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可加少 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 4. 甲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1.000g 甲醇(相当于 1.27ml)置于预先装有少量蒸馏 水的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0mg 甲醇,置低 温保存。 5甲醇标淮应用液吸取 10.0ml 甲醇标准溶液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 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1mg 甲醇。 6. 无甲醇无甲醛的乙醇制备取 300ml 无水乙醇,加高锰酸钾少许,振摇后放置 24 小时,蒸馏,最初和最后的 110 蒸馏液弃去,收集中间的蒸馏部分即可。 7. 10亚硫酸钠溶液 (三)仪器 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方法 1. 根据待测白酒中含乙醇多少适当取样 (含乙醇 30取 1.0ml; 40取 0.8ml; 50 取 0.6ml;60取 0.5ml)于 25ml 具塞比色管中。 2精确吸取 0.0、0.20、0.40、0.60、0.80、1.00ml 甲醇标准应用液(相当于 0、0.2、 0.4、0.6、0.8、1.0mg 甲醇)分别置于 25ml 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 0.3ml 无甲醇无甲醛 的乙醇。 3于样品管及标准管中各加水至 5ml,混匀,各管加入 2ml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 混匀,放置 10min。 4. 各管加 2ml 草酸硫酸溶液,混匀后静置,使溶液褪色。 5. 各管再加入 5ml 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于 20以上静置 0.5h。 6以 0 管调零点,于 590nm 波长处测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五)结果计算 实验二.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