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XX年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村党支部XX年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村党支部XX年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村党支部XX年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村党支部XX年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村党支部 XX 年事迹材料 /先进事迹材料 村是 aa 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因地处海拔 753 米的笔j 山半山腰而得名,这里植被茂密,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在山的中部,聚居着 824 名村民,分散在 10 个自然村,有 2个党小组、 21 名党员,村也因半山得名。带领村民致富,曾是困惑历届镇村班子的难题。 1997 年以来,随着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从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在这个全县人口最少、海拔最高、最为偏远却又最美丽的山村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 “ 靠山吃山 ” 变奏曲,成为 c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去年,省、市 、县有关部门专门采访了村的典型做法,并在 f 省电视台时代先锋栏目向全省播放推介。 讲强班子,抓党建促发展 长期以来,村自然形成了 “ 靠山吃山 ” 的习性,家家户户靠一把柴刀过日子。在 1997 年村级换届之前,封山育林、山林综合开发的政策已经在全国上下铺开,如何贯彻这一政策,村的村民中间出现了 “ 砍山吃山 ” 和 “ 养山吃山 ” 的不同看法,当时的村领导班子意识到砍山卖林的严重后果,多次组织村民种树造林,并实施了严格的封山育林,但砍伐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在广大党员和村民的支持下,林 vv 等一班人被选 入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认为,要改变村集体2 / 5 经济的落后面貌,必须发挥党支部班子的整体作用,把党员、干部凝聚在一起,带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一届党支部班子从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入手,明确分工职责,健全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制度,狠抓班子学习,在班子中营造一种团结务实、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强化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党支部科学制定了 “ 特色农业 ” 发展思路,组织带领群众深入开展封山育林、经过几年来的封山育林、生态养护,细心的村民不经意间发现,以往山地缺水的 现象得到了有效改观。 “ 养山护山 ” 促生了特色养殖的发展,凝聚了民心,一度 “ 砍山吃山 ” 的观点逐步消失,村这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探索实践山地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党支部班子深刻认识到,要让群众拥护,全心全意跟着支部走,就必须有一套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建立坚强的堡垒。于是,在党支部书记林 vv 的带领下,村两委始终严格按照 a 县村级组织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听证、村民代表会议等一系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公约,建立村主干任期目标承诺制和工作失职追究制,开展“ 学美岭、创 五好 ” 和 “ 富民强村 ” 活动,等等。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村级组织建设得了进一步的加强,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 3 / 5 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 “ 支部强不强,关键是要有一个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人 ” ,这是村党员群众的口头禅。 48 岁的村支书林 vv 自17 岁高中毕业以来,就一直在村里任职,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对于村的特色养殖,他既是积极的倡导者,又是积极的实践者。从养狗、养羊、养蝎子到养蜂,几年来,林 vv先后试养了多种动物,其中大部分都赚到了钱,也有亏得血本无归的。事实上,在村的养殖史上,党 员村干部的先行尝试已经是不成文的做法。在他们的带动示范下,村特色养殖路子越走越宽广,土产生意越做越红火。 由于实行封山育林,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蜜蜂养殖环境更好,很多群众养起了蜜蜂,从以前一大早就拎着一把柴刀上山,忙了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到现在的养蜂专业户,今天的已经告别砍山卖林的老套套,走上种养相宜的发展新路。全村现有养蜂户 90 多户,年产 1000 担,年创产值80 多万元,全村户均纯收入增加 3000 多元。 XX 年,在村养蜂协会成功运作的基础上,村又成立了农产品服务公司,对各种农产品进行市场化运作,土产品牌也随之在四乡五里越传越开。 村党支部在县、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养蜜蜂、养黑山羊、养鸡鸭、养肉犬等专业户养殖,扩大龙眼、杨梅、油茶、生姜、余甘等山4 / 5 地果树和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夏秋季节捕捉地别虫等特色的多种经营。 XX 年以后,又从村财投入资金并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完成全村 1000 多亩油茶林的低产改造,扶持养猪户发展建设沼气 30 多口,引进水果新品种胡柚及胶股蓝,切实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抓好环境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村党支部立足于笔 j 寺、 www 起义遗址及 cx 石刻题字等当地深厚的人文背景和生态优势,规划了 “ 建设生态农庄,创办乡村旅游 ” 的目标。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各级的支持下,四处奔走,八方筹集资金,积极推进新村规划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先后向省、市、县等部门积极争取各种资金三百多万元,完成通公里的水泥路面建设、公路两侧种草和植树绿化。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电讯、移动基站的建设以及有线电视的进村入户,完成了村级供水工程建设和岭头、溪南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致力于优化旅 游环境建设,铺设村间水泥路面和笔 j 山停车场,搭建半山凉亭 3 座,筹建农家饭店,还多次在市电视台播出宣传生态旅游,宣传绿色产品的电视广告。此外,还大力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15 公里,营造经济林 300 亩,配备了森林扑火队 30 多人。在村民家庭中推广使用沼气,在漫山丛林间设置垃圾箱,切实保护环境。依托绿色优势,养山靠山、靠山吃山,曾经一穷二白的偏僻山村5 / 5 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短短的十年,笔 j 山麓的 ww 镇村由一个贫穷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XX 年 7 月被 aa 县委、县政 府授予 “2000 -2002 年文明村 ” 称号; XX 年 3 月被 aa 县委、县政府评为 “ 文化特色村 ” ; XX 年 3 月被 aa 县委、县政府授予 “ 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 ” 称号; XX 年 7 月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XX 年 8 月再次被 c 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