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学 院 林学院 专 业 园林 年 级 2013 级 学 号 20130303025 姓 名 李慧智 指导教师 闫冬佳 职 称 讲师 二一七年六月 山西农业大学教务处置 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摘 要: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都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中国城市郊区面临着传统的农 渔业的转型、低端的文化旅游业优化等众多问题。以山东日照山海天为例,作为被扩张与被城市 化的对象,其存在的问题有农田废弃,渔业工具落后,模式化的旅游业无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等, 如何寻找到第一、三产业的最佳融合度,成为了一个需要不断平衡的命题。郊区都市化的扩张进 程中,新都市的“再建设”将成为都市空间迈不能向永续发展的重要工作。该项目总体规划的战 略目标是通过考虑社会、环境、经济、历史的特点,重塑城市文化和产业链。意图加强当地产业 发展、文化展示和绿色科技的发展理念之间的协同效应藉由设计规划的手法产生更紧密的相互关 联,并提出一个“形成一个有文化、经济和教育为一体的完美条件”的场地。 关键词:郊区都市化;再建设;模式化;度假村; Rizhao Shanhaitian resort planning and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post-industrial er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cities continue to expand outward, Chinas urban suburbs are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low-end cultural tourism optimization and many other issues. Shandong Rizhao Shan Haitian, for example, as the object of being expanded and urbanized, there are problems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backward fishing tools, model tourism can not reflect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ow to find the first and third industry The best degree of fusion, has become a need to constantly balance the proposition. Suburban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ansion, the new city of “re-building“ will become the urban space can not be an important work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project is to reshape the city 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b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ety,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history. The synergies between the idea of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cultural exhibitions and green technologies are more closely interdependent by means of design planning and the creation of a “perfect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economy and education“ The venue. Key words: Suburban urbanization;And then build;Modeled;Resort 目录 1 引言 . 1 2 场地现状 1 2.1 场地区位分析 1 2.2 场地周边环境 1 2.3 场地现状分析 1 2.4 场地交通分析 1 2.5 场地气候分析 2 3 构思立意 2 3.1 规划目标 2 3.2 项目意图 2 3.3 设计理念 2 3.3.1 相互联系 . 2 3.3.2 绿色生态 . 2 3.3.3 艺术性质 . 2 3.4 SWOT 分析 2 3.4.1 优势 2 3.4.2 劣势 3 3.4.3 机会 3 3.4.4 威胁 3 3.4.5 结论 3 4 设计构思 3 4.1 总平面布局 3 4.2 功能结构形式 4 4.2.1 一轴两中心 . 4 4.2.2 多样与统一 . 4 4.3 交通组织 4 4.4 绿化景观规划 4 5 具体分区介绍 . 5 5.1 入口景观区 5 5.2 购物区 . 5 5.3 农作物区 5 5.4 学习体验区 6 5.5 亲水互动区 6 5.6 住宿区 . 6 5.7 植物区 . 6 6 效益分析 7 6.1 经济效益 7 6.2 社会效益 7 6.3 环境效益 7 7 总结 . 7 参考文献 . 9 致 谢. 10 李慧智: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1 1引言 度假村(resort) ,是指一个用作休闲娱乐的建筑群,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并 享受一系列贴身服务和现代化的休闲和运动设施,彻底放松身心。为了让客人们于假日 时可享受他们的假期,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应付客人的需要,如餐饮、住宿、 体育活动、娱乐、购物以及赌博等。一些以度假村为主体的城镇通常又被称为度假村城 镇。基本上,度假村一词主要是用作区别于一些没有提供其他度假村应有设备的酒店 (Hotel)的。但是,用作住宿的酒店亦是度假村的中枢部分。 2场地现状 自古以来,山海天和渔业、农业就有着紧密的关系。从城市的历史角度来看,造船 业与捕鱼业的发展使得这里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海洋 捕捞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发展结构不能带动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反而破坏了当地的自然 环境。让山海天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产生了混乱。 2.1 场地区位分析 该场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山海天。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 准设立的融“旅游度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山 海天旅游度假区位于日照市东北部,东濒黄海,西邻日照大学,北连青岛市黄岛区,南 接市区,距日照港 8.5 公里,道路交通便捷。山海天滨海资源优势突出。依山傍海,风光 秀丽,海水纯净,沙滩开阔细软,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 境优良。 2.2 场地周边环境 场地位于山海天中心地区,距海岸直线距离仅 180m。周围有众多景观,相距 500m 处有“教授花园” ,西南方向间隔 3km、6km、10km 处分别有“山海天花园” , “海纳城 市” , “王府花园”等景观。周围以旅馆、居住区、商业区为主,有大量流动人口,主要 以游客为主。与火车站距离 km,与飞机场距离 31km,交通便利。 2.3 场地现状分析 场地现为一片城中村,主要以小旅馆为主。场地面积为 5.88 公顷,南北最长为 280 米,东西最长为 230m。场地内无明显高差变化,整体比较平坦。 2.4 场地交通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 场地西面和北面为城市支路,东面和南面为城市快速路,北海路和碧海路。与国道 相距 1.5km,与火车站距离 10 km,与飞机场距离 31km,交通便利。 2.5 场地气候分析 日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 12.7,年均 湿度 72%,无霜期 223 天,年平均日照 2533 小时,年均降水量 874 毫米。空气质量为 国家二级标准。山海天滨海资源优势突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水纯净,沙滩开阔 细软,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良。 3构思立意 3.1 规划目标 该项目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是通过考虑社会、环境、经济、历史的特点,重塑城市 文化和产业链。 3.2 项目意图 该规划项目的意图是加强当地产业发展、文化展示和绿色科技的发展理念之间的协 同效应藉由设计规划的手法产生更紧密的相互关联,并提出一个“形成一个有文化、经 济和教育为一体的完美条件”的场地。 3.3 设计理念 3.3.1 相互联系 1、加强选址和居民生活、当地产业的联系,推动山海天地区发展和革新。 2、维护鸟禽和植物林区的动态互动关系。 3、使场地规划为代表当地的标志物,拥有让人自豪的城市象征。 3.3.2 绿色生态 1、多元化的生物配置,将观赏性植物、农田和水体相结合。 2、种植高大树木以抵挡台风的侵袭。 3、让场地最终达到自然的生态循环。 3.3.3 艺术性质 1、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 2、结合当地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 3、打造居民梦中的回忆和游客向往的体验两种元素结合。 3.4 SWOT 分析 3.4.1 优势 李慧智: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3 场地周围有大量的植被,可以提出一个绿色城镇的概念。有丰富的农田和发达的渔 业提供食材。场地在市中心和郊区之间,可以创造出绿色的生态居住环境和一个美好的 城市风景。 3.4.2 劣势 地方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弱化了度假区的旅游功能,城市化的特征使得度假区偏 离了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整个度假区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多为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 项目。 3.4.3 机会 提出一个崭新的“城市厨房”的理念,结合当地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展现当地风 俗和生活习俗,保护当地特色文化。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环境。 3.4.4 威胁 旅游的季节性异常明显,只有夏季和秋季的部分时间适合于海水浴。人文景观、自 然景观以及海滨度假区相对独立,缺少以山海风光与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主题形 象的设计。 3.4.5 结论 该场地由于周围有大量的植被,并相邻众多旅游景区,有发展为一个旅游度假中心 的潜质。虽然由于位于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并不影响其作为度假 中心的基础人流量和周围大量的旅游景区。相反,由于基础设施,如高品质的饭店, 娱乐设施和购物设施的缺失,反而可以在度假中心提供这些设施以提高该度假中心的竞 争力与地区标志性场所的形成。 由于当地没有专门的展示当地风俗和生活习俗,地方特色的场馆。并且由于旅游的 季节性一场明显,旅游淡季时旅游中心无法被很好的使用,并且经济效益较低。所以可 以在度假中心建设相关展览,科普和教育类的场地。在保护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可以 发展周边产品和相关服务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同事可以吸引当地居民和提高度假中 心的品质。 总体将该场地打造为一块集度假,展览,住宿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中心。 4设计构思 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4.1 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轴线样布局方式。以“休闲广场” 、 “综合生态体验空间” 、 “公共娱乐区”和“游泳池”构成一条主轴线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 的作用。由于东方和南方为城市快速路,所以场地中主要的出入口都设置在北面和西面。 主入口在场地的北面中间,为中心轴线的开始;偏东一些方向有一个次入口,主要为住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 宿区服务;由于整个场地一般不允许车辆在其中行驶,所以西北角的次入口主要用于为 停车场服务;还有一个次入口在西南角,可以直接由“观光长廊”进出。场地内道路主 要为行人提供服务,一般情况不允许车辆在场地内随意行驶。场地中各个入口以及主要 场地由主路串联,一些小型活动场地、住宿楼以及观赏景观主要有次路连通。场地内主 景观为“综合生态空间”和“公共活动区” ,场地力图打造居民梦中的回忆和游客向往的 体验两种元素结合,代表当地的标志物,拥有让人自豪的城市象征。 4.2 功能结构形式 4.2.1 一轴两中心 以南北方向, “休闲广场” 、 “综合生态体验空间” 、 “公共娱乐区”和“游泳池”为轴 线,形成购物娱乐,亲水娱乐区域;以“展览馆” 、 “研究室” 、 “观光长廊” 、 “植物观赏 区”和“农作物互动区”为一个中心,力在展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将城市更美好的一面 展示给居民和游客;以“微森林景观”和“住宿区”为一个中心,保留基址原本功能, 并能够以更好的环境以提升游客的住宿环境,提高旅游品质。 4.2.2 多样与统一 场地中主要有 14 个节点,各具不同功能,有生态类的“综合生态体验空间” 、 “农作 物互动区” ;有功能类的“停车场” 、 “接待厅” ;有商业类的“住宿区” 、 “公共娱乐区” ; 有观赏类的“展览馆” 、 “研究室” 、 “观光长廊” 、 “植物观赏区” 、 “微森林景观” ;有娱乐 类的“游泳池” 、 “休闲广场” 、 “亲水平台” 。多种不同功能的节点又统一在相同的设计, 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多样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4.3 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三类:主路 6m,次路 3m,汀步 1.5m 道路系统犹如人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可以将相关的器官、组织有机的联系起来,然 而,道路系统也可以将各个功能、性质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联系起来。规划场地内各个入 口以及主要场地由主路串联,是连接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一些小型活动场地、住宿楼 以及观赏景观主要有次路连通,是节点之间的直接交通;汀步主要在观赏性节点中存在, 主要为了有人对景观更为直接个靠近的欣赏。 4.4 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 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相结合。 “点”状绿化:住宿区建筑周边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更接近人性,提供人 们休闲、活动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路滑,以及道路沿线和主要建筑周围灌木绿化多行程的 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联,形成绿化网络,起到了划分空间、延续空间的作用。 李慧智: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5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草地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 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使整个绿化形成系统,南部水景以及亲 水平台更加丰富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5具体分区介绍 整个场地主要分成了 7个区域,分别是“入口景观区” 、 “购物区” 、 “农作物区” 、 “学 习体验区” 、 “亲水互动区” 、 “住宿区” 、 “植物区” 5.1 入口景观区 入口景观区主要由“停车场” 、 “接待厅”和“休闲广场”组成。 “停车场”和“接待 厅”是功能性节点,主要是用来服务进入场地活动、旅游、购物、参观、住宿人员。由 于场地内主要道路在一般情况下都不允许机动车行驶,所以停车场在次入口一进入的地 区,以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接待厅在停车场旁边,是为了方便人们对区域内各个节点 的了解和咨询,以方便人们能最快的了解场地和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点。主入口一进入 的场地就是“休闲广场” ,可以满足周边一些居民在日常的对活动场地的需求,并且由于 和主要景观建筑的连接,可以起到集散广场的作用。在休闲广场中游有大面积的活动场 地,也有相对私密安静的休息场地,以满足各个不同人群的需求。 休闲广场上,竖立着巨大雕塑,象征着山海天文化的兴衰、代表着山海天人民的发 展历史。同时设置景观廊架、景观灯柱、座椅等小品,其设置也富有寓意,蓝色作为主 要颜色,加以镂空的手法,简明充分的体现了山海天的文化特点。 5.2 购物区 购物区主要由“综合生态体验空间”和“公共娱乐区”组成,这是整个场地地中心 景观,也是整个场地中心轴线的重点所在。 “综合生态体验空间”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 别是运动场、生态超市、展示区和农作物体验区。主要意在让人们体验到生态城市的感 受,让人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生态与生活的结合。 “公共娱乐区”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入 驻商户,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生态、安静、娱乐性的商业活动。让人们体验到另一种不同 的商业娱乐模式,让商业与健康相结合。在“综合生态体验空间”和“公共娱乐区”中, 会大量种植一些市内植物,建筑整体形势也是能够起到室内外相互联通的,通过室内外 植物的相互呼应,使人们改变对建筑的刻板映像。 5.3 农作物区 农作物区有“农作物互动区”构成,主要采用生态农田的形式,将农田的生态系统 缩略的展示在一小块的区域。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渐进,田园野趣的生活逐渐离我们远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去,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还生长在田地中的农作物了。 “农作物互动区”的意义就在 于我们在去“乡村”化的过程中能够保留下一些田园的风光,能让我们在这喧嚣的城市 中接触到真正的“泥土”气息。也能对现在大多数接触不到农作物,不知道自己吃的食 物究竟是由何而来的儿童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不是只能通过书本去了 解,还能够自己亲生去感受的经验。 5.4 学习体验区 学习体验区主要由“展览馆” 、 “研究室” 、 “观光长廊”构成。在“展览馆”中主要 展示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通过展示介绍日照的民俗文化,如黑陶、日照农民绘画、工艺 刺绣、日照纸扎、岗山渔民号子、日照太阳节等传统文化,将一个不一样的日照市展现 在市民和游客的眼前。在“研究室”中主要呈现的关于现代科技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比 如现代渔业、农业的进步,生态科技的发展等。通过“展览馆”和“研究室”的展示, 让人们在传统和现代的对比中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和我们社会的进步。 5.5 亲水互动区 亲水互动区主要由“游泳池”和“亲水平台”组成。该区域动静结合,既有供孩童 嬉戏游乐的场地,也有让人们静心品味慢生活的场地。 在公园内部造有人工蓄水池,水池旁边有廊架,是以钢板为主要材质,上有吊索吊 着木质栅顶,下有金属座椅供人们休憩。 5.6 住宿区 住宿区主要由“住宿区”和“微森林景观”构成,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安逸 的旅游休闲环境。由于该场地在改造前主要功能就是供游客居住的各个小旅馆,所以在 改造过程中也将它的原始功能保留了下来,营造了更加正规舒心的住宿环境,也能够更 好的提高山海天地区的旅游品质。为将该场地打造成居民梦中回忆和游客向往体验两种 元素结合的代表当地的标志物,拥有让人自豪的城市象征的目标起到了推进作用。而 “微森林景观”也是意在在城市中让人们能够保留对自然的向往和让人们能够体验在森 林野外居住的乐趣。 在“微森林景观”中,间断的会放置一些木质座椅,供游人观赏时休憩,尤其在一 些树木场地中,不规则的摆放两到三组木质座椅,会给予行人一种休闲、舒适的感觉。 在座椅下方会放置一些地灯,夜晚将灯光打开,淡黄色的灯光缓缓在地面铺开,如同丝 绸一般美轮美奂,夜行的有人会将工作了一整天,深感疲惫的身躯放松下来。聆听着风 吹树叶的沙沙声,简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风景 5.7 植物区 李慧智: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7 观赏区由“植物观赏区”和整个场地中全部室内室外的植物构成。在场地中大量种 植了日照市的市树银杏和市花桂花,在 9 月到 10 月分时,银杏树叶变黄,桂花开花,人 们可以伴着花香漫步在金黄的银杏树下,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一系列的植物 空间中,不断穿插着各种喷泉、水体、小品、灯柱等等的景观,使人目不暇接、引人入 胜。 孤植树:银杏、黄金树、三角槭、白玉兰、海棠。 背景树:黑松、银白杨。 灌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大叶黄杨、小叶黄杨。 在该区域中,主要包括草坪、植物组团、花境花坛的展示区、垂直绿化的展示区、 以及一些乔、灌、草充分合理搭配的植物组团的展示。这些景观不仅具有美化的功能, 增强游人的视觉感受,它们同时还有一定的科普教育的作用,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都 可以在身临其境欣赏美好事物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植物知识。 6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该项目对城中村起到了改造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还 可以带动周边地段的商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和 加快城市化进程。 6.2 社会效益 该项目以社会发展观为指导,达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协调 与平衡,创造社会友好型城市,为创建和谐社会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的作用 6.3 环境效益 该项目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条件使整个社会更好地和 谐发展。 7总结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大背景下的一种“亦城亦村”现象,虽然在空间形态和结构上它 属于城市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存在的问题。虽然城中村在历史上有其必然存 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城中村的改造势在必行。 自古以来,山海天和渔业、农业就有着紧密的关系。从城市的历史角度来看,造船 业与捕鱼业的发展使得这里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海洋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8 捕捞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发展结构不能带动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反而破坏了当地的自然 环境。让山海天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产生了混乱,所以对其的改造是必然的。通过对当地 社会、环境、经济、历史的特点的考虑,我们要做到重塑城市文化和产业链。通过设计 规划的手法使得当地产业发展、文化展示和绿色科技的发展理念之间的协同效应产生更 紧密的相互关联,并最后将场地打造成一个“形成一个有文化、经济和教育为一体的完 美条件”的场地。 李慧智:日照山海天度假村规划设计 9 参考文献 1郑子栋,韩荡.深圳城中村的困境及对策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矿石合同协议书
- 咨询合同协议书范本
- 租凭合同协议书豌豆
- 水泵购销合同协议书
- 保洁保安合同协议书
- 仿石砖合同协议书
- 烧烤生意合同协议书
- 转让合同双方协议书
- 游戏广告植入电竞战队合作合同
- 消防安全宣传及教育补充合同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聚甲醛(POM)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江西省气象部门招聘考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生物计算市场研发创新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一年级分批入队闯关活动
- 民事审判培训课件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曳引式电梯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闽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
- 2025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典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