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_第1页
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_第2页
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_第3页
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_第4页
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村委防汛防台制度建立方案 根据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平阳坑镇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 平阳坑镇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组织健全、责任落实、预案实用、预警及时、响应迅速、全民参与、救援有效、保障有力。具体建设内容是 “ 十个一 ” ,即 “ 一个机构、一支队伍、一套系统、一套预警设施、一批重点、一套制度、一套预案、一批物质、一批场所、一定经费 ” 。 一个机构。镇人民政府设立防汛防旱指挥部,由镇长缪德泵任指挥,并挂牌设立镇防汛 办,由分管副镇长陈士勇兼任防汛办主任,农办主任林兴伟兼任防汛办专职副主任,兼职人员 3 名,农科员陈舜兵、畜牧员谢丙海、人武干事李锋翰,分别担任信息化管理岗、综合管理岗、防汛业务岗等,具体负责日常防汛事务处理。 42 个行政村均成立防汛防台领导小组,村主任任组长,落实 1 名防汛兼职人员,镇驻村干部负责监督村级防汛防台工作。 一支队伍。建立镇防汛防台队伍,分别为水库山塘巡查管理队伍、监测预警队伍、人员转移责任人队伍、避灾安置管理队伍、抢险救灾队伍,防汛防台队伍的职责与工作制度均上墙明示,确保工作规 范有序开展。每年组织一次防汛防2 / 5 台队伍培训活动和演练活动。 1 座水库、 6 座山塘各落实 1 名巡查员,各村落实 1 名预警员,并落实人员转移责任人、避灾安置管理队伍,镇抢险队伍人员 29 名,各村抢险队伍人数 8-15 名。 一套系统。防汛远程会商系统落实专人管理,设立 AB岗,远程会商会议室设在五楼防汛办隔壁,并落实办公室 2间、防汛值班室 1 间,总面积达 100 平方米。配备办公电话2 部、值班电话 1 部、电脑 2 台、传真机 1 部、打印机 1 台,2KVAUPS 一台, 9KW 备用发电机 1 台。村居防汛机构也要配备电话、电脑、传真 机、打印机、备用电源等防汛防台工作设备。镇、村居至少要设立一处防汛防台宣传窗。 一套预警设施。镇政府要因地制宜在人居密集且易受洪涝影响的地段补充设置水雨情的简易监测设施,如简易雨量筒、水位尺,村要配备铜锣、手摇警报器、高音喇叭、无线广播等预警设备,有条件的村还可以设立短信预警系统,不断完善预警手段,提高预警能力。重要水利工程、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安置点、安置路线等需设置防汛警示标志牌,有人员转移任务的村要对需转移人员登记造册,并向转移人员发放明白卡,明确责任人、联系电话、转移路线 等,制作并安装人员转移安置路线、避灾安置点标志牌。 一批重点。镇政府、各村要根据防汛安全检查情况,确3 / 5 定一批防汛防台工作重点对象和重点设施。 重要对象包括处于小流域山洪和江河岸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病险水库山塘下游、高山风口和低洼易涝区及其他危险区应转移的人员及村庄、学校、企业、船只等。 重点设施包括水库、山塘、堤防、水闸、河道、危房、避灾场所、避风港、交通、通信、电力、供水设施等。 镇防办每年要 按规定组织村对山塘、小型水库、堤防、河道、水闸、危房、避灾场所、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建工程进行检查,并建立台帐和安全管理制度。 一套制度。镇人民政府要制定防汛防台安全检查制度、防汛防台值班制度、防汛防台抗旱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防汛防台抗旱抢险队伍管理制度、防汛防台抗旱紧急信息报送办法和防汛防台远程会商系统管理办法等一套防汛防台抗旱制度,以及制作 “ 防汛防台重点设施分布及人员转移路线图 ” 、 “ 防汛防台组织结构图 ” 、 “ 防汛防台工作流程图 ” 、“ 防汛防台主要工作职责 ” 等。 村民委员会要制定防汛防台值班 制度、防汛防台抗旱抢险队伍管理制度、防汛防台抗旱紧急信息报送办法等一套防汛防台抗旱制度。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要 “ 防汛防台重点设施分布及人员转移路线图 ” 、 “ 防汛防台主要工作职责 ” 一套预案。镇人民政府要编制镇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小型水库的还要编制小流域山洪灾害4 / 5 防御预案、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村要编制村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还要编制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预案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实用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明确各级组织指挥和防汛抢险工作人员的上岗标准,明确危险区的应转移人员 ,明确避险预警方式、转移路线、转移方式、转移负责人和安置地点。 一批物资。镇政府、村应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以有关定额标准为指导,结合实际,储备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或者委托有关部门集中储备,重点储备抢险救援物资。镇设立一个防汛仓库。 镇防汛物资储备参考数量:小型发电机 1 台、手提照明灯 58 只、救生衣 10 件、救生圈 14 个,雨具若干,编织袋1000-3000 只、柴刀 4 把,铁锹 10 把、绳索、铅丝若干等。同时,要对区域内可调用的抢险机械、输工具、救生器材等抢险救灾设备和施工队伍,建立登记预备制度,实 行动态管理。 一批场所。镇政府应根据需转移安置的人数,统一规划确定辖区村的避灾场所分布,确立一批结构牢固、质量较好的建筑物如学校、办公楼、会堂、民房等作为避灾场所,建立避灾场所的管理制度。有关部门要配合做好民房的安全普查、抗风等级划定和避灾场所的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