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pdf_第1页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pdf_第2页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pdf_第3页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pdf_第4页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预测数学模型 李 超 李国永 赵 嫚 刘兴旺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摘 要 为了准确预测变容量涡旋压缩机的性能,通过对变容量涡旋压缩机热力过程的分析,考虑压缩 机工作过程中气体的泄漏、膨胀及损失等因素,建立了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和实际排气量、容积效率的 计算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变转速条件下的排气量、容积效率和泄漏量随转速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 实例计算与实验值的比较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 性。 关键词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 排气量 容积效率 性能 中图分类号 TQ051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4-6094(2016)03-0379-05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高效低噪的新型流体机 械,因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及效率高等优点被广 泛应用于制冷、动力、医药及空调等领域。 随着节 能减排的需求,涡旋压缩机已从定容量向变容量 方向发展。 与传统的定容量涡旋压缩机相比,变 容量涡旋压缩机具有以下优点1:能创造舒适的 环境、驱动能力强、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有 关转速对涡旋压缩机性能的影响,有学者进行了 不同方面的研究。 李超等研究了转速对无油润滑 涡旋压缩机动静涡旋盘端面摩擦损失的影响,建 立了动静盘端面摩擦力分析模型2;刘兴旺等研究 了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机单位质量有效压缩能量 头、压缩终了内压力的影响,指出变频压缩机在低 转速下压缩性能欠佳;分析了涡旋压缩机几何型线 参数对动涡盘各部位摩擦损失功率的影响,得出动 盘底板上表面与静盘接触处的摩擦损耗受涡盘几 何参数影响最大3,4;彭斌等开发了变频涡旋压缩 机的测试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可测量涡旋盘内 的瞬时压力、排气流量及系统主要温度等随转速的 变化关系5;纪民举等对低压比、大排量参数的涡 旋压缩机进行设计计算后,得出了涡旋压缩机的机 构参数,并分析了涡旋压缩机转速与压力差的关 系6;屈宗长等研究指出,涡旋压缩机的摩擦损失 和能量损失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7。 上述文献都 在一定程度上分析讨论了转速对涡旋压缩机某些 性能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变容量涡旋压 缩机的性能还受气体的泄漏、膨胀及损失等因素的 影响,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 的影响,建立较为准确的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性能评 价模型,可为变容量涡旋压缩机的性能优化提供较 好的理论参考。 1 控制方程 图 1 是压缩腔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它表示 3 对容积腔在 4 个特定曲柄转角时的瞬时位置。 图 1 压缩过程示意图 973第 43 卷 第 3 期 化 工 机 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5026)。 李 超,男,1958 年 3 月生,教授。 甘肃省兰州市,730050。 涡旋压缩机为多压缩室同时存在结构,某一 瞬时各压缩腔内压缩介质的温度、质量及压强等 状态参数各不相同;因此,取其中一对对称压缩腔 气体为研究对象,对于吸气、压缩到排气的整个过 程建立涡旋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涡旋压缩机的工 作过程中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质量交 换,所以涡旋压缩机的热力过程为开口系统的非 稳定流动过程8。 为了便于计算分析,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给出 以下几点假设7:压缩介质为空气且为理想气 体; 流动是一维稳定流动;吸、排气孔口处的流动 均为绝热稳定流动,且忽略气体的动、势能;对称 两压缩腔热力状态参数相同;轴向间隙和径向间 隙为定值。 压缩腔内气体的能量控制方程9,10: = 1 mCv - T p T () v V - v(qm,in- qm,out) + qm,in(hin- hi) + (1) 质量控制方程: m = qm,in- qm,out(2) 气体状态方程: p = f(T,v)(3) 式中 Cv 气体的定容比热容; hi 第 i 个工作腔内气体的比焓; hin 进入工作腔气体的比焓; m 工作腔内气体的质量; p 压强; qm,in 进入工作腔的气体质量流量; qm,out 排出工作腔的气体质量流量; T 工作腔内气体的温度; v 比体积; V 体积;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内的热流量。 2 压缩腔容积方程 单涡圈涡旋压缩机形成的各压缩腔均为两个 对称型压缩腔,根据几何学方法可得涡旋压缩机 任意压缩腔容积 Vi的表达式11: Vi= P(P -2t)(2i -1 - )H(4) 式中 H 涡旋齿高度; i 第 i 个压缩腔; P 渐开线节距; t 涡旋体壁厚; 曲柄转角。 第一个压缩腔的容积 V1为: V1= a2 3 5 2 - - () 2 - 3 2 - - () 2 -2a 23 2 - () 2 - 2 3 a23-2SL1H,0 V1= a2 3 9 2 - - () 2 - 7 2 - - () 2 -2a 27 2 - () 2 - 2 3 a23-2SL1H,2(5) =3 2 - + 2+2sin(- ) +2cos(- ) = ( - )2-2 式中 a 基圆半径; SL1 基圆之间围成的面积; 渐开线发生角; 开始排气角。 3 排气量 3.1 理论排气量 涡旋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 Qh为行程容积与 压缩机转速的乘积: Qh= nP(P -2t) 2N -1 - s 180 ()H (6) 式中 N 压缩腔个数; n 转速; int(x) 取整函数; s 吸气结束角,s= N - int(N) 360。 3.2 实际排气量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实际运行中,由于气体泄 漏,气体膨胀,气流摩擦阻力损失、流动阻力损失 引起的压力损失和换热现象的影响,压缩机实际 排气量相比理论排气量有所减少。 3.2.1 气体泄漏 泄漏是影响涡旋压缩机实际排气量的关键因 素之一,泄漏的形式主要有通过径向间隙的切向 泄漏和通过轴向间隙的径向泄漏两类,转速对泄 漏量影响很大,在同一运行条件下,转速越高其相 对泄漏量越小,但转速过高会导致各运动件的摩 擦磨损加剧。 083 化 工 机 械 2016 年 3.2.1.1 切向泄漏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轴向间隙出口处的速 度 vi +1为: vi +1=2q -2(hi +1- hi) + v2 i -2g(zi +1- zi) -2Wi (7) 根据涡旋压缩机的运行工况条件,假设在泄 漏过程中,流道的位置改变不大,则气体的位能差 g(zi +1- zi)可忽略不计;认为气体是绝热流体,与 外界没有热交换、也无内热源,又不对外做功,即 Wi=0。 入口速度 vi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轴向间隙出口速度可表示为 vi +1= 2(hi- hi +1),则单位回转角下切向泄漏量 mr 为: dmr d = 30ti()CrH n 2(hi()- hi +1()(8) 对于理想气体则有: hi()- hi +1()= k k -1RTi() 1 - pi +1() pi() () k -1 k (9) 因此: dmr d = 30ti()CrH n 2k k -1RTi() 1 - pi +1() pi() () k -1 k (10) 式中 Cr 径向间隙; k 气体的等熵指数; t 轴向流量系数。 3.2.1.2 径向泄漏 与切向泄漏量的方法相同可得单位回转角径 向泄漏量 mt为: dmt d = 30ri()CtLri() n 2k k -1RTi() 1 - pi +1() pi() () k -1 k (11) 式中 Ct 轴向间隙; Lri() 曲柄转角 对应下的第 i 个压缩腔 的 径 向 泄 漏 线 长 度, Lri()= P(2i - ); r 径向流量系数。 总泄漏量 G 为: G = 30i() n 2k k -1RTi() 1 - pi +1() pi() () k -1 k (tCrH + rCtLri()(12) 由式(10)、(11)可知,切向泄漏量和径向泄 漏量均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使得实际排气量 增大。 3.2.2 气体膨胀 涡旋压缩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开始下一个 循环时,由于动静涡旋盘之间存在泄漏,高压气体 进入吸气腔内膨胀12,吸气量由 Vh减至 Va1,则 吸气腔容积减少量(气体膨胀体积)V 为: V = Vh- Val(13) 假设泄漏的气体体积为 V0,则气体膨胀体积 为: V = V0 pd pa () 1 k -1 V0= PH(P -2t) 2N -1 - s 180 () (14) 式中 pd 排气压力; ps 吸气压力。 压缩机转速为 n 时全部膨胀容积 V1为: V1= nPH pd pa () 1 k -1 (P -2t) 2N -1 - s 180 () (15) 3.2.3 压力损失和换热现象 当转速为 n 时,因气流摩擦阻力损失、流动阻 力损失引起的压力损失和气体加热的影响,吸气 腔容积的减少量 V2为: V2= nPH(P -2t) 2N -1 - s 180 ()(1 + )(1 - pT) (16) 式中 p 压力系数,取 0. 96 0. 98; T 温度系数,取 0. 91 0. 99。 考虑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气体泄漏、膨胀、气流 摩擦阻力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引起的压力损失及 换热现象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排气量 Q 为: Q = nPH(P -2t) 2N -1 - s 180 () 1 - pd pa () 1 k -1 - (1 + )(1 - pT)- 30ti() n (CrH + CtLri() 2k k -1RTi() 1 - pi +1() pi() () k -1 k (17) 涡旋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是指实际排气量 与理论排气量的比值,它与工作压力、摩擦副间隙 大小及转速等有关。 容积效率可表示为: 183第 43 卷 第 3 期 化 工 机 械 =1 - pd pa () 1 k -1 - (1 + )(1 - pT)- 30ti()(CrH + CtLri() n22HP(P -2t) 2N -1 - s 180 () 2k k -1RTi() 1 - pi +1() pi () () k -1 k (18) 4 算例 为进一步验证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正 确性,探究影响排气量的关键因素,以一实际涡旋 压缩机 WTY1. 5/0. 1-0. 613,14为例进行编程,对 泄漏量、排气量、容积效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 该涡旋压缩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基圆半径 a 3. 5mm 渐开线节距 P 22. 0mm 涡旋体壁厚 t 4. 5mm 涡旋齿高度 H 40mm 涡旋线圈数 N 3 设计转速 n 1 200 4 800r/ min 图 2 4 分别给出了泄漏量、实际排气量、容 积效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由图 2 可知随着转速 增大泄漏量逐渐减小,转速增大时涡旋压缩机动 涡旋产生的离心惯性力随压缩机转速的增大而增 图 2 泄漏量随转速的变化 图 3 泄漏量、实际排气量随转速的变化 加,径向泄漏间隙随之减小,使得切向泄漏量减 小;其次,转速增大时泄漏时间变短,泄漏量减小。 从图 3 可以看出,泄漏量随着转速的增大而逐渐 减小,实际排气量随着转速增大而增大。 从图 4 可以看出,由于泄漏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少,使压缩 机的容积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加。 图 4 泄漏量、容积效率随转速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由图 5 给出。 从图 5 中理想排气量、实际排气量和实测排气量的比 较结果可以看出,当转速大于 2 560r/ min 时,实 测排气量均比理想排气量、实际排气量大,其原因 是在理论建模计算时将动静涡旋盘之间的泄漏间 隙考虑为恒定值,但是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作用在 动涡旋上的径向气体力和离心惯性力的方向相 反,低转速时径向气体力大于离心力,动涡旋与静 涡旋间的切向泄漏间隙增大,引起泄漏增大。 随 着转速的增加,离心惯性力增大,当大于径向气体 力时切向泄漏间隙随之减小,切向泄漏量减小,实 测排气量逐渐增大。 图 6 给出了计算容积效率与 实验容积效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曲线,由图可知, 低转速时由于相对泄漏量较大,容积效率较低,随 图 5 排气量随转速的变化 283 化 工 机 械 2016 年 图 6 容积效率随转速的变化 着转速的增加泄漏减少,容积效率随转速的增大 而增大。 5 结束语 通过理论分析,考虑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气体 的泄漏、膨胀及损失等因素,建立了变容量涡旋压 缩机性能数学模型,并对 WTY1. 5/0. 1-0. 6 型天 然气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获 得了泄漏量、容积效率和排气量随压缩机转速变 化的关系曲线图,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 行了比较,两者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笔者所建 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马国远,李富平,郁永章. 汽车空调用变容量压缩机 的动力特性J. 流体机械,1994,22(4):51 58,62 63. 2 李超,孙照岚,赵嫚.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动静涡旋 盘端面摩擦测试装置J. 化工机械,2014,41(2): 180 183. 3 刘兴旺,姚淑婷,张天龙,等. 转速对变频涡旋压缩 机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J. 流体机械,2011,39 (10):4 9. 4 刘兴旺,马小礼,刘振全. 涡旋压缩机型线几何参数 对其摩擦损失功率的影响研究J. 化工机械, 2005,32(6):367 370,380. 5 彭斌,刘振全,李海生. 变频涡旋压缩机测试系统的 研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5,32(3):58 61. 6 纪民举,杨麒,崔鹏程. 低压比大排量涡旋压缩机的 设计J. 化工装备技术,2010,31(3):29 31. 7 屈宗长,李元鹤,王开宁,等. 转速对涡旋压缩机性 能的影响J . 陕西工学院学报,1997,13(4):32 37. 8 王宝龙,石文星,李先庭. 制冷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 数学模型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5(6):726 729. 9 Halm N P.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croll Compres- sorsD. West Lafayette:Purdue University,1997. 10 Youn C,Yong K,Hong C.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Variable Speed Scroll Com- pressor with Refrigerant Inj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2,25(8):1072 1082. 11 李连生. 涡旋压缩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127 128. 12 吴青. 无润滑摆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计算J. 流 体工程,1990,(10):30 32,65 66. 13 李超. 驱动轴承内嵌式涡旋压缩机特性研究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7. 14 刘兴旺. 提高变频涡旋压缩机压缩性能的方法研 究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5-04-14,修回日期:2016-05-09)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odel for Scroll Compressors with Variable Volume LI Chao, LI Guo-yong, ZHAO Man, LIU Xing-wang (College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gas leak and loss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