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外语磨蚀的角度分析“年龄小优势论”从外语磨蚀的角度分析“年龄小优势论”摘要: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起始年龄问题是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数人认为: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学得好,即“年龄小优势论”。从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如学习者年龄、学习动机、读写能力等,分析了“年龄小优势论”的片面性。通过实证研究并结合“关键期假说”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提出了一些建议:外语学习应当从小学开始,不宜推迟到初中;小学开设英语课不是越早越好,910岁开始学英语可能会更好。 关键词:外语磨蚀;关键期假说;年龄小优势论 Abstract:what is the optimal age to start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ese school is one of the hottest issues under discussion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arguments usually focus on whether a critical period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it was proved that the Argument for the Superiority of Younger Learners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onesided view Then, based on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PH) in combination with actualities, two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ie, the initial English program shall start from elementary school rather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starting time for children English learning is not as early as possible Maybe the children 9 or 10 years old are more preferable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PH); the Argument for the Superiority of Younger Learners 年龄因素对于语言教育方针的制定、语言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语言习得理论的建立意义重大。对学习者的学习速度、效率和最终成就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外语学习起始年龄问题一直是外语界所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习中是否存在关键期的问题上,由于对“关键期假说”理论至今仍争论不休,因此对年龄因素如何影响语言习得至今无法达成共识。但多数人认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学得好,儿童比成人学得好,低龄儿童比大龄儿童学得好。这一观点被称为“年龄小优势论”1 。 从“关键期假说”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儿童二语习得确实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中国课堂外语学习中,儿童的外语学习是否也具有绝对优势?本文在适当引用“关键期假说”及国外外语磨蚀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对“年龄小优势论”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键期假说”对儿童学习外语有优势的正面论证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观点是:在人的大脑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内,语言习得能够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生。但在超过一定年龄后,大脑便不再具有这种语言输入的能力2。 Penfield和Roberts是创立该假说的先驱。但是他们最早提出的是“最佳年龄”(the optimum age)的概念,即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10岁以内。在此期间大脑保持了可塑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可塑性开始消失,这是大脑左半球语言功能侧化(lateralization)所造成的结果3。 神经语言学家Lenneberg接受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人有个生物时间表,其中一段时间人们很容易习得语言,过了这段时间习得语言的困难就增大了。外语习得的关键期在2岁到青春期早期(10岁)结束,青春期后人们几乎不能获得像母语者的发音4。 众多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儿童比较容易获得母语习说者的语音。 研究表明,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影响最明显。学习者年龄大小与第二语言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口语理解的准确性有关。通常在二语习得中,儿童的语音比成年人的纯正、地道,更接近母语者的发音。而在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则不容易习得纯正的语音5。Ann Fathman在1975年,Spolsky在1989年分别通过调查和实验得出了相似的发现:就语音体系而言,学习语言年龄越小越好。Long在1990年通过实验发现:在6岁之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语音一般都没有外国腔;6岁之间开始学习,有的有外国腔,有的没有;而岁之后开始学习,一般都有外国腔6。 我国学者陆效用通过对其两个研究生班英语口语的实证研究,也认为:如果孩子从四五年级起学英语,到了成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相当一部分人的口语能力及综合能力就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反之,如果学生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则这种可能性相对小得多7。 由此可见,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对语音的准确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错过最佳的学习语音的年龄段,以后的语音学习也是费时低效,不易习得标准的语音。因此,仅就语音而言,第二语言开始学习的时间越早越好。 第二,儿童的语言习得比较容易达到更高的终极水平。 如何评价是否是一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把习得的速度和最终的外语水平加以区分,习得的速度与习得的终极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就速度而言,有研究表明,假如学习时间一样多,年龄大的学习者比年龄小的学习者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速度优势是十分短暂的。例如,Snow和HoefnagelHohle 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在外语培训的前3个月,成人(15岁以上)在速度上比儿童(610岁)有优势。然而1年以后,成年人的这种优势几乎全面衰退8。 Krashen和Scarcella指出,必须区分短期研究和长期研究的结果。短期来看,年龄较大的学习者速度快,而长期来看,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却较好。美国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和Long,对外语学习起始年龄这一引人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看法:不论对(语言习得)关键期或敏感期最后作何种解释,已经有文献证实二语习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就表明:如果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接近本族语水平,那么在所有可行的地方,外语课程应该从小学开始。然而将大龄儿童和幼儿作对比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说明,最佳年龄并非越早越好,而是9岁左右9。前文已提及的陆效用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中国学生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学习外语易达到更高的终极水平。 二、 从影响外语磨蚀的几个因素分 析低龄儿童外语习得的局限性 和语言习得一样,语言磨蚀也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习者年龄、学习动机、读写能力等。下面以我国主要学习的外语英语为例,结合国内外外语磨蚀研究成果,探讨在汉语语境中以上各因素对外语能力磨蚀,尤其是对低龄儿童外语能力磨蚀的影响。 1980年“语言技巧磨蚀会议”(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该会议确立了语言磨蚀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窗口。语言磨蚀是指个人或语言社团(speech community)的某种语言或语言某一部分退化和丧失的现象10。本文讨论的是Van Els按磨蚀的语言和环境的四种分类中的第三种:在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也就是外语学习者在接受外语教学后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而产生的外语技能的丧失或退化的现象。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主要分析年龄与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 1 年龄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分析 年龄对外语磨蚀的作用,其结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成人与儿童的对比和儿童间的对比。Hansen(1980)发现儿童和成年人的外语磨蚀存在差异。她曾对两个学龄前的美国儿童进行过纵深研究。这两名被试曾三次随父母在印度逗留,学过北印度乌尔都语。每次在印度,当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儿童均认为被试的外语水平与他们相差无几。与之相比,被试母亲的外语水平却要差得多。每次回国几个月后,被试的外语却几乎完全磨蚀。20年之后,再对被试和他们的母亲进行调查时,被试的母亲仍能理解大多数北印度乌尔都语,而被试一个单词也回想不起来。 对于儿童外语磨蚀中年龄的作用,Hansen, Cohen, HansenStrain, Kaufman, Koike 和Yukawa曾作过研究,所得的结论基本相似:年幼的比年长的外语磨蚀的速度快。其中,Cohen, Hansen, HansenStrain和Yukawa研究的被试还是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胞姐妹。此外,Olshtain的调查发现:57岁儿童外语磨蚀的速度比814岁的快。Yoshida等的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年幼的一组的出错率明显高于年长的一组10。 因此,国外研究结果证明:从年龄对外语磨蚀影响的角度来看,外语学习并非越小越好,而至少应该是8岁以后。 2 学习动机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分析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可分为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综合性动机指学习者为了融进所学语言的群体而学习该语言的愿望,它反映出学习者对目的语民族文化的个人兴趣。具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乐于接触外族人,了解他们的文化。此类学习者的动机比较强烈,也能够持久,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因此通常这类学习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工具性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实用性目的(u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渔业养殖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激光雕刻个性化礼品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产品烹饪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章考试题及答案
- 移动CRM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林牧渔业教育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特种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地基勘察考试题目及答案
- 餐饮行业保洁员岗位职责
-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社交能力发展的计划
- 绿色系古风类中国传统文化漆扇介绍模板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离婚后小孩学费协议书
- 初中学校学科竞赛策划工作计划
- 高危儿规范化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 消防专职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医美知识培训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样本
- 《炼铁高炉及其生产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