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三下期五月月考语文试题卷2018.5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三位班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一律无效。3.考试结束后,切匆将答题卡带走,试题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讲评。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3分)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荀子的遗憾与忧伤孙守名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升起。就在行走于淄水河畔的那个清晨,他写下了卓绝千古的劝学,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劝勉人之向善。荀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吟哦诵读,那些让他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经,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这些经典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要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荀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弹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音,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上。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辞绝。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荀子无奈地离开秦国,前去楚国。楚王听完荀子的一番陈述,感到有些茫然,何去何从,他犹豫不决。望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说客,楚王感到一丝怜悯,言不由衷地让荀子去就任兰陵令。就这样,荀子来到兰陵,内心有点悲哀和凄凉。一番周游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里着实有些不甘,但同时又有点庆幸,就先在兰陵实现自己的治国之梦吧!这天夜晚,他开始规划宏伟蓝图,召官员,约下吏,制条例,定规章。第二天,他骑着头小毛驴,穿街走巷,遍访百姓,风餐露宿,行走无踪。兰陵,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起眼的古镇遍布了荀子的足迹。荀子治理有方,再加上风调雨顺,几年下来,士民殷富,明礼知方,四面八方的百姓如水之归海,纷纷前来,争相归附。这让楚王感到威势大减,很不舒服。公元前二百三十八年,一纸令下,荀子免官。失望的荀子回家闲居,在悲愤和绝望中离开了尘世。荀子时代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走,这位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带着遗憾和忧伤,带着满腹经纶和惊世才华,带着治国方略和容颜憔悴,凄然而逝。而今山东临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运女河西岸的一座古冢成为他灵魂的栖息地,墓碑四周,田野空旷。朔风惊寒,酷暑连天,这座古墓就那样静静地毫无声息地堆在那儿。荀子连同他的思想早已埋在荒烟寒波之中,萋萋的荒草和茂盛的庄稼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远方的枯树枝干上,一只乌鸦仰头望天,声声凄厉的悲鸣似乎倾诉着我们对这位思想者的不公(选自世界华人周刊有删节)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荀子作为儒学大家,主张人性本恶,但不妨碍他作劝学以劝人向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B.本文艺术手法多样,为了表现乐师的高超技艺,用比喻突显琴声悠扬,用鱼儿的反应侧面烘托,还用直抒胸臆赞美乐师。C.作者善用环境描写,如“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等用词,烘托出荀子政治理想受挫后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的疲惫。D.荀子政治理想的落空跟当时各国国君不重视他的为政理论有关,也因为他虽有政治理想但缺乏实际处理政事的才能。5.第三段作者写高山流水的绝唱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6.赏析结尾划横线句子。(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誓言无声 初心永恒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然而在他颠沛流离求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受难的景象,“如果国家太弱,那我们只会任人欺凌、宰割!”回顾起自己这些年流浪求学、颠沛流离的遭遇,黄旭华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誓言:“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1945年7月,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着深厚感情的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毅然追寻“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想。1954年,美国核潜艇首次试航。1958年,面对当时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工作。毛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怀着科技强国的梦想,面对“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严苛誓言,黄旭华一颗火热的赤子心开始熊熊燃烧。在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加之国外严密封锁,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切靠自己摸索。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国外的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仔细甄别这些信息的真伪,拼凑出一个核潜艇的轮廓。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大量数据只能靠老式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黄旭华还想出了更“土”的办法磅秤称设备。为了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旭华要求,所有拿到船上的设备、管线都要过秤,登记在案,凡是拿出船体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记,几年来天天如此。他还要求记录的重量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逐一检查,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称。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为了祖国的需要,他和年轻的同事们忍饥挨饿,笑对困难。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央决定全面上马核潜艇研制工作。1965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1966年,黄旭华拖家带口,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岛上一年四季狂风怒吼,黄沙肆虐。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极其匮乏,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年见不到一滴油水。为了祖国需要,他是父母的“信箱”。越是有成就,就越需要把自己埋得深,黄旭华就像深海里的潜艇一样,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为了积蓄这撼山震地般的力量,他的割舍超乎寻常。1957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老家。临别时,母亲叮嘱:“以前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黄旭华含泪答应。但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间,他和父母只靠书信往来。再相见时,黄旭华已双鬓斑白,母子对视却无语凝噎,而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为了祖国需要,他是妻儿的“客家人”。同丈夫一个单位,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她选择了“不打扰”的相守,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毫无怨言。而这一切,黄旭华都不曾知道。他正带领同事们向一道道技术难关发起冲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也就是“七朵金花”。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成功试航,从此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大海之中,为保卫世界和平释放着巨大的震撼力。1988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原本不必下水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100米,200米,250米,300米 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镇定自若,给了大家无穷的信心。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黄旭华笑了,当即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摘编自2017年12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在著名的“护校运动”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在让国民党当局悚然心惊的“五四营火晚会”中,黄旭华敢为人先,不仅积极参加各种表演,而且竭力维护晚会秩序,阻挡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在“大江歌咏团”与“晨社”里,黄旭华更是身先士卒,机智地与国民党当局周旋,领导同学们坚持对敌斗争。经过一系列的血与火的洗礼,黄旭华终于在1949年春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完成了从一名进步学生到革命者的蜕变。(王艳明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1994年因其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却说:“中国核潜艇是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直接领导下,由大批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其中一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了应该做的事。”(方凡“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 许身报国铸辉煌)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因为出生在海边,黄旭华对海洋有深厚的感情,后来他又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所以没有继承祖业学医。B.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不仅面临无经验、无资料的严酷现实,而且遭受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独立研制非常不易。C.黄旭华1957年至1987年这30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甚至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回去,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他毫无怨言。D.为获得第一手资料,62岁的黄旭华不顾年事已高和深潜试验的危险,大胆做出了与艇员一同下水,亲自做极限深潜试验的决定。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交大的学习与锤炼使黄旭华不仅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而且成为了一个铮铮的革命者,为他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业基础和思想基石。B.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土”办法,体现了他高超的技术和科学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C.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七项技术难关,因而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D.本文列出“100米,200米”的数据记录了核潜艇不断下潜的深度,既体现出传记的文学性,同时也暗含崇敬仰慕之情,增强了感染力。E.深潜成功后,黄老赋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尽显他对核潜艇事业的痴迷、执着以及报效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9.支撑着黄旭华几十年如一日“誓言无声 初心永恒”的是哪些方面的精神?请简要概括。(4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报刘一丈书 宗臣(明)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选自古文观止中华书局钟基译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B.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C.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D.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刺:又称“名刺”“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官场套交情、拉关系常用,新春拜年时也会“望门投刺”。B.南面:坐南朝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C.相公:既是旧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又用于对富贵人家子弟或年少之人的敬称,也有如本文的意思,指丞相。D.伏腊:伏日与腊日,夏祭曰伏,冬祭曰腊,同时也是两个佳节。“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冬季十二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对长者来信提到的为官须知的两点告诫深有感触。对这两点告诫,作者表面上自责不足,实际上是为后文讽刺时弊做铺垫。B.本文通过对客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客者费尽心机、奴颜婢膝,自始至终毫无羞耻心的丑陋形象。C.本文的讽刺力量不仅来自对奴颜婢膝的客者、敲诈勒索的门者、故作姿态的主者的生动的描绘,还来自精当的议论和有力的反问。D.客者召见前低三下四,召见后得意忘形,前后对比,判若两人,反映出当时官场所谓“上下相孚”实际是权钱交易的结果。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5分)(2)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徐再思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注释】观音山: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避乖:远离尘世。乖,抵触。 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封大司徒。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元曲的标题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曲牌、宫调、题目,本曲中“双调”是曲牌,“殿前欢”是宫调,“观音山眠松”是题目。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可称精妙。C.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而“岁寒心”,指词人对现实不满,年年感到心寒,不肯为国效力。D.文中连续借用了“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三个典故,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构思巧妙。E.一个“枕”字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同时“枕”也和前文中的“梦”联系起来。15.该元曲主要是通过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曲概括并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 , ,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 ”演化而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重庆某中学的教职工运动会上,老师们一改以往严谨认真的形象,大秀了一段“海草舞”表演,引得在场同学的呐喊声、尖叫声不绝如缕。今天,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一段时间以来这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无法获得短期融资,已面临倒闭,但新来的总经理也许能使它起死回生。作为老重庆,张老师在三峡故事会上讲述了沙坪坝的历史变迁,绘声绘色,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聆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克勤克俭,坚守己任,甘于奉献。小猪佩奇的商业价值持续走高也让品牌授权费水涨船高,有业内人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小猪佩奇”的品牌授权业务近两年在中国大陆相当火热。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学习公共伦理说理,在弄清楚伦理概念与伦理原则的区别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了解公共问题会涉及的三种基本伦理概念就是很重要的下一个步骤了。B.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勉励干部群众要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C.无论是谈昆曲,还是讲红楼梦,在白先勇心里,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D.虽说央美的招生人数并不少,但相对庞大的考生群体,录取率可谓越来越低,这就意味着考央美难度也越来越高。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一理论的研究,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本书所论,容有偏颇、挂漏,敬请批评指正。B.作为学校领导,在这次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救助的队伍。C.家君七十寿辰恰逢重阳佳节,贤弟于七十二行酒楼略备薄酒,恭请兄长驾临。D.高2018级毕业生毕业照拍摄活动将于明天上午九点,在艺术楼门前举行。希望同学们身着校服,准时莅临。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唐卡是流动的庙宇。这样说,是因为早期信仰佛教的藏民族全民游牧,在广袤荒凉的高原上逐水草而居, ,而是需要一件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供奉的圣物。唐卡这种卷轴画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将唐卡画上的圣像作为日常修行中祈祷、膜拜和观想的对象,赶着牦牛走到哪儿, 。他们把它系挂在穹庐里,哪怕是天底下、头顶上一根普通的树枝。渐渐地, ,成为他们的修行依托和心灵日记。21.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论述类文章中也常常含有某种隐含的假设。正是这些隐含的假设,才使得所说的观点成立。请写出下面两句话成立所隐含的假设。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草生长在麻地里,麻是笔直生长的,蓬草不须扶持就会长得挺直。(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穷山恶水出刁民。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次,美食家蔡澜到印度深山拍外景,杀青那天剧组破例庆祝,蔡澜忽然极想吃鱼,哪知道厨子一生住山上,不知鱼为何物。蔡澜摇摇头说,如此美味,不懂真可惜。厨子耸耸肩:“蔡先生,不知道的东西,有什么值得可惜?”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三下期五月月考语文答案2018.5参考答案:1.A 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项“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项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D项的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2.D D项中,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摩擦,二是抗拒摩擦。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3.D A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 “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所以消失指的是的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的消失,而不是 “原本的特征丧失”。C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4.D 荀子有实际处理政事才能,文中提到“荀子治理有方”。5.(1)内容上:表现荀子对识贤用才的知音的渴望,强化作者对荀子渴求知己赏识而不得的境遇的同情,深化主旨。(2)结构上:为下文荀子寻找识贤用才的知音做铺垫,与荀子一生未找到知音形成对比。(3)效果:典故,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性。(一点 2分)6.(1)内容:凄清的景象更好烘托出作者对荀子渴望遇合明君实现政治理想而终无所成的不公命运的同情,情景交融表现主旨更深刻。(2)结构:结尾我们对荀子的不公照应题目荀子的遗憾与忧伤。(或结尾思想者与开头荀子的思想者形象形成首尾照应)结构更严谨。(3)手法:以景结情,余韵悠长,更能引起读者深思。(一点 2分;两点 4分,三点5分)7.B(A“没有继承祖业学医”,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志;C“对他毫无怨言”的是他的妻子;D作出该决定的目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8.AE(B用称来称并非“高超的技术”;C黄旭华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是“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D下潜深度的数据首先体现的是传记的真实性。)9.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 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 (若答到不怕吃苦、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也可给分。)10.C。11.B。南面:坐北朝南之位。文中意思是“面朝南(居于尊位)坐着”。12.B。“自始至终毫无羞耻心”错,遭到门者怒斥后“客耻之”,但为了往上爬,他还是强忍着。13.(1)我的才能、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我本来就知道。至于(上下级)不能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前三句一句一分,最后一句2分)(2)从早到晚骑马,恭候在权贵人家的门口,守门人故意不肯进去禀报(或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做出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私下偷偷塞给守门人。(一句一分)14.AC15象征、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如果答用典、拟人、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可以酌情给分)16.(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17.D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望文生义。甚嚣尘上: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对象不当。起死回生: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与“能够”重复。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18.D A.中途易辙。B.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19.A 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敬辞,用于对方。家君: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贤弟:自己对交情好的比自己年龄小的朋友或者自己好朋友的弟弟的称呼,敬辞。莅临:来临,多用于贵宾。20.(1)他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金属催化剂行业未来发展与市场机遇分析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的知识要求试题及答案
- 纺织行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试题及答案
- 家庭清洗合同协议书
- 合租合同协议书图片
- 纺织创意的市场应用分析试题及答案
- 鱼塘合同退出协议书
- 农资卖卖合同协议书
- 《赏析》人物描写课件
- 断绝协议书 合同
- 草坪学实习报告模板-Copy
- K-H-V行星齿轮减速器 瞿鸿鹏
- 事业单位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 sales-contract(中英文详版)
- 住宅楼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39页)
- 欧科变频器说明书文档
- 2-1春风带我去散步
- 郑州印象城市介绍旅游推介专题讲授PPT课件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分析及更正
-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共19页)
- 热控检修人员岗位达标安全知识题库(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