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pdf_第1页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pdf_第2页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pdf_第3页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pdf_第4页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_4卷 2 0 1 6年 4月 分 析化 学 ( F E N X I H U A X U E) 研 究报告 C h i n e s e J o u rnal o f A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i s t r y 第4期 6 4 76 5 3 I I I : 1 0 1 1 8 9 5 j i s s n 0 2 5 3 - 3 8 2 0 1 6 0 0 8 1 基 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 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江丹丹 宋乃忠 王 皓 贾 琼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 长春 1 3 0 0 1 2 ) 摘要以3 ( 甲基丙烯酸酰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的 F e O 为载体, 没食子酸丙酯为模板分子, 采用表 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 F e , O S i O 一 MI P S ) , 并将该磁性分子印迹 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引入到微流控芯片中, 与 H P L C联用 , 实现对痕量酚类抗氧化剂的分离富集。采用扫描电 镜、 磁滞回线、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及 x射线衍射对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表征。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样品体 积3 mL , 样品溶液 p H= 5 0 , 样品流速为0 5 m L m i n , 洗脱液流速为0 3 mL m i n ) , 该聚合物对酚类抗氧化剂 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3种酚类抗氧化剂在 1 0 5 0 0 0 n g 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均 大于0 9 9 0 1 , 日内和 日间相对标准偏差( n = 5 ) 分别低于2 8 和 3 5 。将本方法用于化妆水中酚类抗氧化 剂的分析检测, 加标回收率在 8 7 9 一1 0 4 0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 n = 3 ) 小于 3 7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分子印迹 ; 磁性纳米粒子; 酚类抗氧化剂 1 引 言 微流控芯片是 2 O世纪 9 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 , 它主要通过微米级流路对流体进行 操控达到微分析的目的_ l I2 J 。微流控芯片装置 可以实现集成化和 自动化、 减少试剂浪费、 缩短分析时 间、 提高检测效率, 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兴趣。将微流控芯片用于样品前处理过程, 不仅能节约试剂用 量, 还能达到很高的萃取效率 J , 为其在分离和富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磁性纳米粒子 ( MN P s )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超顺磁性 , 常常在表面修饰特定的官能团实现对 目标 分析物的富集L4 。分子印迹技术是以目标分子为模板 , 合成对特定目标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特 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的聚合物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将磁性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 , 得到同时具 有分子识别特异性和磁性分离特点的材料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印迹分子具有特异性选择 , 而 且可以通过磁场的作用与基质快速分离, 因此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已得到广泛关注 。 食物中添加抗氧化剂能够保护食物免受氧化损伤而变质 。合成酚类抗氧化剂( S P A s ) 是常用的抗 氧化剂 , 包括没食子酸丙酯 ( P G) , 丁基羟基茴香醚( B H A) , 2 , 6 一 二叔 丁基对甲酚 ( B H T ) 等 , 其应用 比天 然抗氧化剂更广泛。但是 , 过多或长期接触酚类抗氧化剂会对人体产生不利 的影响。因此 , 发展高选择 性 、 低成本的材料来分离、 富集和检测酚类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 本实验 以3 ( 甲基丙烯酸酰氧) 丙基三 甲氧基硅烷修饰 的 F e , 0 作 为载体 , 没食子酸丙酯为模板分 子 , 甲基丙烯酸( MA A) 为功能单体 ,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 D MA) 为交联剂 , 合成 了磁性没食子酸丙 酯分子印迹聚合物( F e 0 S i O 一 MI P S ) 。用该磁性分子印迹 聚合物作为吸附剂 , 在微流控芯片 内实现 酚类抗氧化剂的分离富集。本方法为食品和化妆品中酚类抗氧化剂的选择性分离富集提供了一种新型 样 品前处理方法 。 2 实验部分 2 1 仪器与试剂 W a t e r s 2 4 8 9高效液相色谱仪( Wa t e r s , U S A ) , 配置 Wa te r s 2 4 8 9紫外可见检测器; P B 一 1 0 p H计( 北京 2 0 1 6 - 0 1 - 3 1收稿 ; 2 0 1 6 - 0 2 - 2 9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 o 2 1 5 7 5 0 4 9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N o 2 0 1 4 0 1 0 1 1 1 2 J C ) 资助 +E - ma i l : j i a q i o n g j l u e d u c n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J J 1 磁力电动搅拌器( 金坛市江南仪器厂) ; Z K 8 2 B B真空干燥箱( 上海 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7 2 2 N紫外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P G、 B H A、 B H T标准品、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二 甲基丙烯 酸酯 、 偶氮二异丁腈、 3 ( 甲基丙烯酸酰氧) 丙基三 甲氧基 硅烷 、 硅 酸 四乙酯、 水合 肼 均购 于上 海 阿拉 丁化 学 试剂 有 限公 司 ; F e C I 6 H, 0和 ( N H ) : F e ( S O ) 购于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 、 乙腈 ( 色谱纯 ) 购于天津市彪仕奇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准确称取酚类抗氧化剂标准品各 0 0 1 0 0 g , 用甲醇溶解 , 配制成 1 0 0 0 I g mL的标准储备液 , 于 4 C 密封保存 。 2 2 色谱条件 选择 S y m me t r y C 1 8色谱柱( 4 6 mm x 7 5 m m, 3 5 m) 为分析柱, 乙腈 ( A) 1 5 乙酸水溶液 ( B ) 作流动相 , 检测波长 2 8 0 r t m, 流速 1 0 mL m i n , 柱温 2 5 q C, 进样量 1 O L 。采用梯度洗脱 : 0 4 m i n , 9 0 1 0 0A; 45 rai n, 1 0 0 一9 0A; 51 3 rai n, 9 0A。 2 3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 3 1 F e 3 0 4 磁性微球的制备F e , 0 磁性微球 由共沉淀法制成 。准确称取 1 0 g F e C I 6 H , 0和 4 2 g( N H ) F e ( S O ) : 置于含有 1 m L 水合肼的5 0 m L 水溶液中, 再加入 1 0 m L 氨水( 2 7 w v ) , 室温 下搅拌 0 5 h至完全溶解 , 然后升温至 8 0 ( 2 再搅 拌 1 h 。产物用 磁铁分离后 , 用去离子水和 乙醇清洗 3次 , 7 0 真空干燥 2 4 h 。 2 3 2 F e 3 0 4 S i O2 的制备F e 。 0 S i O 2由溶胶凝胶法合成 。首先将 0 2 g F e 0 分散到 6 0 mL 乙醇和 1 0 mL水 中, 超声处理 1 5 m i n 。加入 1 mL氨水与 2 m L硅酸 四乙酯 , 溶液在室温下搅拌 2 4 h 。产 物用磁铁分离后 , 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 3次 , 7 0 C 真空干燥 2 4 h 。 2 3 3 F e 3 04 S i O2 MP S的制备 1 0 g F e 3 0 4 S i O 2 分散到 5 0 m L水 中, 超声处理 1 0 ra i n , 用乙酸 将溶液 p H调至 3 0 4 0 , 室温下搅拌 1 h 。取 0 2 m L的 MP S分散到 5 0 m L乙醇中 , 将此溶液加入到 上述溶液 中, 8 O 下搅拌 5 h 。产物用磁铁分离后 , 用去离子水和 乙醇清洗 3次 , 7 0 C 真空干燥 2 4 h 。 2 3 4 F e , 0 S i O - MI P s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准确称取模板分子没食子酸丙酯 8 5 m g , 功能单 体 MA A 3 4 6 5 m g , 分散在 1 5 m L甲苯 中超声处理 , 混合物搅拌 1 2 h预聚合 。再 向该溶液中加入 F e 0 S iO 2 - M P S 0 3 g , 交联剂E D M A 1 5 8 5 8 g , 引发剂A I B N 9 0 m g , 氮气保护下 6 0 C 反应 2 4 h _ 1 。产物用 甲醇 乙酸体积比 9 : 1的溶液洗脱模板分子 , 直至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不 出。产物用磁铁分离后 , 用去 离子水和乙醇清洗 3次 , 7 0 C 真空干燥 2 4 h , 得到没食子酸丙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非印迹聚合 物( F e , 0 S i O : - N I P s ) 时 , 除不加模板分子外 , 其它步骤 同上 。 2 4 微流控芯片制作 本实验所用的微流控 芯片 由上下两层 聚 ( 甲基丙烯 酸 甲酯 ) ( P MMA) 模 块组成 , 下层刻 有直径 0 5 m m、 深 0 5 mm的通道作为流路 , 上下两层通过热粘合方法组合在一起。具体操作是 : 刻蚀通道后 的芯片依次在 乙醇 、 去离子水 中用超声波清洗。然后将 上下两层芯片的微管道对准 , 放人烘箱 中热粘 合 , 以 5 3 0 rai n的速度 由 1 0 0 o C逐步升温至 1 2 0 o C。 2 5 萃取过程 首先将 0 3 g F e 3 0 S i O M I P S分散到 1 0 m L乙醇溶液中 , 超声处理 5 ra i n , 然后将其通人到微流 控芯片的通道 中, 利用磁铁固定在通道 中, 形成约 1 0 mm的填充固定相。实验过程分 3步 : 进样 , 清洗 , 洗脱 。首先 , 将 3 mL的样品溶液以 0 5 m L m i n速度流经装有 F e , 0 S i O MI P S的芯片。然后引入去 离子水清洗流路。最后 , 以0 3 m L mi n的流速引入 2 0 0 甲醇进行洗脱 。洗脱液经 0 2 2 Ix m 的滤膜 过滤后取 1 O L通过 H P L C检测 。实验示意图见图 1 。 3 结果与讨论 3 1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3 1 1 扫描 电镜 F e 3 0 和 F e , 0 S i O 一 MI P s的形貌 和大小通过 S E M 表征。由图 2 A可 以看到 , 6 5 0 分 析 化 学 第 4 4卷 图3 ( A ) F e , O ( a ) , F e 3 O 4 S i O ( b ) , F e 3 O 4 S i O 2 u p s ( c ) 和F e 3 O 4 S i O 2 - M I P s ( d ) 的红外吸收图谱; ( B ) F e 3 O 4 S i O 2 一 MI P s的 T G A图 F i g 3 ( A)兀1一 I R s p e c t r a o f F e 3 O 4 ( a ) ,F e 3 O 4 S i O 2 ( b ) ,F e 3 O 4 S i O 2 MP S( C )a n d F e 3 O 4 s i 0 2 一 MI P s ( d ) ;( B )T G A C H I v e o f F e 3 O 4 S i O 2 一 MI P s 图4 ( A) F e 3 O 4 ( a ) 和 F e 3 O 4 S i O 2 一 MI P s ( b ) 的 V S M图; ( B ) F e 3 O 4 ( a ) 和 F e 3 O 4 S i O 2 - MI P s ( b ) 的X R D图 F i g 4 ( A )V S M o f F e 3 O 4 ( a )a n d F e 3 O 4 S i O 2 MI P s( b ) ; ( B )X R D o f F e 3 O 4 ( a )and F e 3 O 4 S i O 2 一 MI P s( b ) 3 2 实验参数的优化 3 2 1 试液 p H值的优化本实验研究了样品 p H在 2 01 0 0范围内对吸附效率的影 响( 图 5 A) , 结 果表明, 3种抗氧化剂 的峰面积均在 p H为 5 0时达到最大值 。可能的原 因是 : 包覆在 F e O S i O 一 M I P s 外层的甲基丙烯酸表面存在 一c O OH,当 p H小于 5 0时 , 随着 p H的下降 , 甲基丙烯酸与抗氧化 剂之间的氢键作用逐渐减小 , 所 以吸附效率减低 。而 p H过高也不利于 吸附 , 所 以本实验选择的最佳 p H值为 5 0 。 3 2 2样 品流速 的优 化 在 0 10 8 m L mi n范 围 内考察 样 品流 速 的影 响 , 如 图 5 B所示 , 在 0 1 0 5 mL mi n范围内, 峰面积随着样品流速的增加而增大 , 但 当样品流速大于0 5 mL mi n时 , 峰面 积逐渐减小。这说 明过高 的样 品流速不利 于 吸附剂对 样 品 的吸附 , 所 以, 本 实验选 择样 品流 速为 0 5 mL mi n。 3 2 3 洗脱液流速的优化选择甲醇作为洗脱液, 同时还考察了洗脱液流速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 如图5 c 所示。当洗脱液的流速为 0 1 0 3 m L m i n时, 峰面积逐渐变大, 当继续增大洗脱液的流速 时 , 由于洗脱液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变短 , 影响洗脱效率导致峰面积减小 。最终 , 选择 0 3 m L mi n作为 洗脱液流速。 3 3 方法评价 3 3 1 方法学考察在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 样 品体积 3 m L, 样 品流速 0 5 m L mi n , 洗脱 液流速 0 3 mL m i n , 样品 p H值 5 0 ) , 进一步考察了线性范围、 检出限、 定量限、 日内、 日间精密度 , 结果见表 1 , 3种酚类抗氧化剂的线性相关系数( R ) 均高于 0 9 9 0 1 。 一 一 0 口 墨_ I l基盎 矗 一 首 ; 一 昌 0 一 0 面 窨 第 4期 江丹丹等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6 5 1 S 嗡 S a m p l e fl o w r a t e ( mL ra i n ) O 1 02 0 3 04 0 5 0 6 S am p l e f l o w r a t e ( mL rai n ) 图5 ( A) 样品 p H值, ( B ) 样品流速和( c ) 洗脱液流速的条件优化实验 F i g 5 E ff e c t s o f e x p e ri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A)S a m p l e p H;( B )S a m p l e fl o w r a t e ; ( C )E l u e n t fl o w r a t e 表 1 3种酚类抗氧化剂的线性范围、 相关系数、 检出限、 定量限和精密度 T a b l e 1 L i n e a r r a n g e ,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f i c i e n t s , l i mi t s of d e t e c t i o n( L O D) , l i m i t s of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 L O Q)a n d r e l a t i v e 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R S D)o f t h r e e p h e n o l i c ant i o x i d a n t s 3 3 2 印迹聚合物 与非印迹聚合 物吸附性能对 比 本 实验对 比了经过 印迹 聚合物 ( F e , O S i O : 一 M I P s ) 富集 H P L C分析的3种抗氧化剂得到的峰面积及经过非印迹聚合物( F e O S i O 一 N I P s ) 富集 H P L C分析的 3 种酚抗氧化剂得到的峰面积, 如图6所示 , 可 以看 出经过印迹聚合物富集的抗氧化剂得到 的峰面积响应值明显高于后者, 同时也可以看出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没食子酸丙酯有很高的选择性。 3 4实 际样 品分析 本实验检测的4种化妆水均购于当地超市, 取 3 m L化妆水经过0 4 5 m的滤膜过滤后储存置4 的冰箱中。这 4种化妆水 中均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来进行测定 , 结果见图 7和表 2 , 所得的回收 率 在8 7 9 1 0 4 0 范 围内。 结果表明 , 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化妆水抗氧化剂含量 的检测 , 有效地避免 了基质的影响。 S 嗡 2 O 图6 印迹聚合物( F e , O 4 S i O 2 一 MI P s ) 和非印迹聚合 物( F e O S i O : - N I P s ) 的富集效率比较图 F i g 6 C o mp a r i s o n o f e n ri c h me n t f a c t o r s o f F e 3 O4 S i O2 - MI P s a n d F e 3 O4 S i O2 - NI P s 商 g t ( rai n ) 图 7 空 白化妆水( a ) 及加标化妆水( b 、 c ) 的色谱图 F i g 7 HP L C c h r o ma t o g r am s o f c o s me t i c s a f t e r e n ri c h - m e n t w i t h b l ank c o s me t i c s s am p l e( a ) , b l ank c o s me t i c s s p i k e d with 3 0 0 n g m L S P A s( b )and b l a n k c o s me t i c s s p i k e d wit h 1 0 0 0 n g m L S P A s( C ) 6 5 2 分 析 化 学 第4 4卷 表 2 实际样品的测定及加标回收率 ( n = 3 ) T a b l e 2 R e c o v e ri e s f o r 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s y n t h e t i c p h e n o l i c a n t i o x i d a n t s( S P A s )i n r e a l s a m p l e s( Z - 3 ) n d:n o t d e t e c t e d 4 结 论 本实验 以没食子 酸丙酯 为模板 分子 , 甲基丙 烯酸 ( M A A) 为 功能单 体 , 乙二醇二 甲基丙 烯酸酯 ( E D MA) 为交联剂 , 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磁性印迹聚合物 ( F e O S i O 一 MI P s ) , 并应用于微流控芯 片中, 与液相色谱联用 , 检测了化妆水中的酚类抗氧化剂 的含量。结果表明, 此 吸附剂对化妆水 中的酚 类抗氧化剂有特异的吸附性能, 3种物质检 出限分别为 8 , 2 2和 3 1 n g m L , 在 1 O 5 0 0 0 n g mL范 围内, 3种物质均具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 R O 9 9 0 1 ) 。 Re f e r e nc e s 1 Wa t e r s L C J a c o b s o n S C ,K r o u t c h i n i n a N, K h a n d u ri n a J , F o o t e R S ,R a m s e y J M A n a 1 C h e m , 1 9 9 8 , 7 0 ( 1 ) :1 5 8 1 62 2 Z h a n g J L, C h e n G, T i a n M M, L i R G,Q n a n X J , J i a QT a l a n t a , 2 0 1 3 ,1 1 5 : 8 0 1 8 0 5 3 Ga o D,“u J J ,We i H B,K H F,Gu o G S ,bn J MA n a 1 C h i mA c t a, 2 0 1 0, 6 6 5:7 -1 4 4 C h i a H Y,S h u H C,J u e L H C h r o ma t o g r A, 2 0 1 2,1 2 2 4:7 0 7 8 5 L I A N L i L i ,G U O T i n g X i u ,WU Y u Q i n g ,J I N L i ,L O U D a We i ,S U N D a - Z h i C h i n e s e A n a 1 C h e m ,2 0 1 5 , 4 3 ( 1 2 ) :1 8 7 6 1 8 8 1 连丽丽, 郭亭秀, 吴玉清, 金 丽, 娄大伟,孙大志分析化学, 2 0 1 5 , 4 3 ( 1 2 ) : 1 8 7 6 1 8 8 1 第4期 江丹丹等: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磁性没食子酸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6 5 3 6 C H E N S h u a i , Y A O J i a n - L i n ,G U O Q i n g - H u a ,G U R e n - A o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d S p e c t r a l A n a ly s i s , 2 0 1 1 ,3 1 ( 1 2 ) : 3 1 6 9 3 1 7 4 陈 帅, 姚建林 , 郭清华, 顾仁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 0 1 1 , 3 1 ( 1 2 ) : 3 1 6 9 3 1 7 4 7 L I Y a - Z h e n , L I Z h a o - Q i a n ,Z H U H u a L i n g , WA N G We i P i n g C h i n e s e I, A n a 1 C h e m , 2 0 1 5 , 4 3 ( 1 2 ) : 1 8 8 2 1 8 8 7 李亚珍, 李兆乾 , 朱华玲,王卫平分析化学, 201 5 , 4 3 ( 1 2 ) : 1 8 8 2 1 8 8 7 8 9 L i X J , Z h ang B L , L i W, L e i X F , F a n X L , T i a n L , Z h a n g H P, Z h a n g Q YB i o s e n s B i o e l e c t r o n , 2 0 1 4 , 5 1 : 2 6 1 2 6 7 Z H U L i - L i , C A O Y u - H u a , C A O G u a n g Q u n C h i n e s e A n a 1 C h e m , 2 0 1 3 , 4 1 ( 1 1 ) :1 7 2 4 - 1 7 2 8 朱丽丽, 曹玉华 , 曹光群分析化学, 2 0 1 3, 4 1 ( 1 1 ) :1 7 2 4 1 7 2 8 L i Y X,B i n Q, L i n Z Y, C h e n Y T , Y a n g H H, C a i Z W, C h e n G N C h e m C o m mu n , 2 0 1 5 , 5 1 : 2 0 2 2 0 5 Z h o u S Y, L i Z, L v X J , Hu B, J i a Q A nal y s t , 201 5 ,1 4 0: 5 9 4 4 - 5 9 5 2 Z h a o P N,Ha o J C o d C h e m ,20 1 3,1 3 9:1 0 0 1 1 0 0 7 S u n S ,C h e n L Z,S h i H J ,L i Y J,He X W E l e c t r o a na 1 C h e m ,20 1 4,7 3 4:1 8 24 Wan W, H a n Q, Z h a n g X Q, X i e Y M, S u n J P ,D i n g M Y C h e m C o m mu n , 2 0 1 5 , 5 1 : 3 5 4 1 3 5 4 4 T i a n M M, F e n g W, Y e J J , J i a Q A n a 1 Me t h o d s , 2 0 1 3, 5: 3 9 8 4 - 3 9 9 1 Wa n g S ,L i Y,D i n g M J ,Wu X L,Du S HI, C h r o ma t o g r B, 2 0 1 1,8 7 9:2 5 9 5 - 2 6 0 0 Z h ang S X,Ni u H Y,Z h a n g Y Y, C h r o ma t o g r B, 2 0 1 2,1 2 3 8: 3 8 - 4 5 P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 a g n e t i c Pr o p y l Ga l l a t e M o l e c u l a r l y I mp r i n t e d P o l y me r s i n M i c r o c h i p J I A N G D a n D a n , S O N G N a i Z h o n g ,WA N G H a o 。 , J I A Q i o n g ( C o l l e g e o fC h e m i s t r y , C o l le g e o fL if e S c i e n c e s ,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1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3 - Me t h a c r y l o x y p r o p y h r i me t h o x y s i l a n e mo d i fi e d F e 3 O4 wa s e mp l o y e d a s t h e c a r r i e r ma t e ri a l t o p r e p a r e c o r e - s h e l l m a g n e t i c m o l e c u l a r l y i m p ri n t e d p o l y m e r s( F e 3 O 4 S i O 2 - MI P S ) b y u s i n g a s u r f a c e mo l e c u l a r i mp ri n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i t h p r o p y l g all a t e a s t h e t e mp l a t e T h e ma g n e t i c c o mp o s i t e s w e r e l o a d e d i n t o a mi e r o c h i p a n d c o u p l e d w i t h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t o s e p a r a t e a n d p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s y n t h e t i c p h e n o l i c a n t i o x i d a n t s( S P A s )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r e s u h i n g c o m p l e x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i z e d b y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y ,v i b r a t i n g s a mp l e ma g n e t o e t e r ,t h e rm o gra v i me t r i c analy s i s d i f f e r e n t i al t h e rm al gra v i t y a n aly s i s , F o u ri e r t r an s f o rm e d i n 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n d X r a y d i ff r a c t i o n s p e c t r o me t r y Un d e r t h e o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