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关于参观冯家山水库展览馆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2018年关于参观冯家山水库展览馆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2018年关于参观冯家山水库展览馆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关于参观冯家山水库展览馆心得体会 11月23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冯家山水库展览馆参观学习。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冯家山水库,她美丽的身姿,飘逸的风采已多次领略,而对她的苦难出身却不甚了解。 站在坝面,我看到了对面山上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窑洞,听同事说那是当年修建水库时人们居住休息的地方,多达1400孔,肃穆壮观,那真是一道饱含时代特征的美丽风景线,我被深深的震撼。正是他们那一代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险,才有了今天这里的绿水青山。 走进浓缩了当年全体指战员奋战冯家山峥嵘岁月的展览馆,如同来到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水库建设场景。展馆主要设有水库枢纽模型、工程概貌、工程建设史、建库以来取得的成就等板块,展出图片174幅,是我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区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句句刻骨铭心的话语,都折射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冯家山精神。 冯家山水库建设工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兴水战争,更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人民战争。冯家山荒凉的山谷里,最多的时候驻扎了3万多民工,男女老少顶风雪、冒酷暑、住窑洞,他们整天与天斗,与地斗,与穷山恶水斗,子缺少食粮的艰苦环境下,以苦为乐,万众一心搞建设,不少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当时,机械化水平极其低下,条件非常艰苦,架子车是生产建设的主要运输工具,在那种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尽管他们那代人没文化,但是思想纯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们,那就是只有吃苦耐劳、兴修水利才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为子孙后代造福。图片再现了“铁人”冯来娃、老英雄何升、“学雷锋标兵”张虎祥、“革命的老黄牛”张文海、退伍军人徐锦才、插队知青谷鸿等先进模范人物和“多奇志女子打夯队”这样的英雄群体。正是因为有这样千千万万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为名、不为利的“愚公”,为我们留下了这一笔富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伟大的冯家山精神不是标语口号,而是老一辈人用青春、热血和汗水创造幸福生活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