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引言 消能减震是指在建筑物的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 器,消耗部分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 设防目标的房屋减震设计1。 粘滞阻尼器属于速度相关 型阻尼器, 能够将地震输入主体结构的能量大量消耗 掉,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 粘滞阻尼器最早在 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源自美国的桥梁工程2,后因其具有 可重复使用、不影响结构周期和原设计、破坏后便于更 换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 墨西哥市 长大楼3、波士顿 110 大楼4、北京银泰大楼5等著名工 程采用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设计,以上工程已经证明了 阻尼器在建筑抗震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基于某幼 儿园框架结构工程实例,利用 ETABS 软件对其进行了小 震、大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结构增设粘滞阻 尼器后减震结构与原结构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减震 结构在结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等方面的减震控制效 果,同时对粘滞阻尼器的耗能情况进行了分析。 2 工程概况 3 层框架幼儿园,总高度 11m,建筑面积 2942m2,结 构标准层平面图如图 1 所示。该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体系,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 为 8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2g,建筑场地为 III 类,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工程拟采用带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体系,一定 程度上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使结构在小震、大震作用 下能满足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GB50011-2010)(简称 抗规)的 1/550 和 1/50 限值要求,提高结构在小震、大 震作用下的安全储备。 3 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 3.1粘滞阻尼器布置 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结构抗震要求和多次优化 设计,决定在结构第二层 X、Y 两个方向各布置 2 套粘滞 阻尼器,共计 4 套。 由于使用功能,门窗等条件的限制, 本工程阻尼器拟采用单节点单阻尼器墙体支撑的安装 方式,粘滞阻尼器均设置在第 2 层的梁柱中,具体阻尼 器安装示意图如图 2 所示。阻尼器安装位置如图 1 所示 (椭圆标记)。 3.2粘滞阻尼器的选型 本工程拟采用双出杆型粘滞流体阻尼器。粘滞流阻 采用粘滞阻尼器对某幼儿园 进行消能减震设计 丁自想刘红尘吕 航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摘要】以位于 8 度抗震设防地区的某框架幼儿园为研究对象, 采用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设计, 基于 ETABS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对该框架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减震前后 框架柱的配筋对比等进行了减震前后的震动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增设粘滞阻尼器后,该框 架幼儿园的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角得到有效控制, 小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的减震效果达到 38.57%, 大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充分发挥了耗能能力, 有效改善了结构的安全性能, 并达到预期抗震设计目 标。 【 关键词】消能减震设计;框架结构;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 图1 结构标准层平面图 工程试验与研究 C MY K 万方数据 图2 粘滞阻尼器墙体支撑安装示意图 尼器主要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和粘滞流体等组成,在外 界激励下,活塞杆在缸体内移动,迫使受压流体通过孔 隙或缝隙,进而产生阻尼力。 粘滞阻尼器的阻尼力 F 与 活塞运动速度 v 之间具有下列关系:F=Cv, 其中:C 为 阻尼系数, 为速度指数。 粘滞阻尼器设计参数与数量 分别见表 1。 3.3地震波的选取 按抗规的要求, 本工程拟采用 RH3 (人工波)、RH4 (人工波)、ELC、KAR、TH1、TH3、TH4 共七条地震波。 弹性 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均超 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65%,多条时程曲线计 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 法计算结果的 80%,时程分析所采用的地震动满足抗规 要求。地震时程曲线加速度平均反应谱与规范规定的反 应谱对比见图 3,由图 3 可以看出,在结构主要振型周 期点上,地震波时程的平均影响系数与规范反应谱相差 不大于 20%,满足抗规要求。 4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消能减震分析 4.1结构动力特性的对比 所建 Etabs 模型减震前后前 3 阶振型的周期见表 2。由表 2 可以看出结构减震前后周期相差不大,说明增 设粘滞阻尼器不影响结构的周期。 4.2结构水平剪力计算 小震作用下,结构减震前后 7 条地震波计算所得楼 层剪力平均值的对比如图 4 所示。 由图 4 可见,增设阻 尼器后,楼层剪力减小,减震后结构 X、Y 向的剪力比原 结构 X、Y 向的剪力最大减小率分别为 47.06%、45.96%。 可见,结构中增设阻尼器后,有效提高了结构在地震作 用下的安全性能。 4.3结构水平位移计算 小震、大震作用下,结构减震前后 7 条地震波计算 所得层间位移角平均值的对比如图 5 所示。 由图 5 可 见,小震下,原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平均值满足规范限 值 1/550,但是部分地震波的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的限 值,增设粘滞阻尼器后,Y 向减震效率较大,减震后 Y 向 结构位移角最大减小率为 38.57%, 由 1/546 由变为 1/982,可见,粘滞阻尼器发挥了很好的耗能能力,提高 结构的安全性能。 大震下,原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虽在规范的限值 1/50 内, 但消能减震结构的弹塑性层 间位移角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X 向减震效率较大,减 震后 X 向的位移角最大减小率为 15.45%,由 1/78 变为 1/93,可见,粘滞阻尼器发挥了很好的耗能能力,提高了 结构的安全性能。 4.4结构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柱的截面尺寸为 bh=600mm600mm,混凝土的强 度等级 C40,框架柱采用对称配筋,钢筋等级为 HRB400, 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为 As1, 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图3 规范谱与地震波谱对比图 表2 结构减震前后周期对比表 振型 周期(ETABS) 减震前减震后 10.45310.4528 20.41600.4166 30.38680.3869 图4 结构楼层剪力对比 表1 结构粘滞阻尼器设计参数与数量 行程 (mm) 阻尼系数 (kN/(mm/s) 阻尼指数 设计速度 (mm/s) 总数量 (个) 502300.153004 工程试验与研究 C MY K 万方数据 (a) 小震(b) 大震 图7 粘滞阻尼器滞回曲线 表3 框架柱减震前后配筋对比 柱的配筋面积(mm2) 框架柱编号 12345678 减震前 As131002500248030002520308024802680 减震后 As118401530145017601610177014401570 配筋减少率(%)40.6%38.8%41.5%41.3%36.1%42.5%41.9%41.4% 图5 结构层间位移角对比 (a) 小震(b) 大震 为 As,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min,取 0.55%,纵 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为As,min,As,min=minbh=1980mm2。 与阻尼器相邻框架柱的编号如图 1 所示 (黑色数字标 记)。 小震作用下与粘滞阻尼器相邻框架柱的配筋如表 3 所示。 减震后框架柱的配筋均小于最小配筋面积,取 最小配筋面积,即减震后框架柱的配筋面积为 1980mm2, 由表 3 可见减震后框架柱的配筋显著降低。小震作用下 1 柱的 P-M 曲线如图 6 所示。 4.5粘滞阻尼器耗能性能分析 小震、大震作用下部分粘滞阻尼器的耗能曲线如图 (a) 减震前(b) 减震后 图6 1柱的P- M曲线图 工程试验与研究 C MY K 万方数据 7 所示。 由图 7 可知,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小震、大震作 用下均具有滞回曲线饱满的特点,说明粘滞阻尼器具有 优越的耗能能力,衰减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进而提 高结构的抗震储备。 4.6等效附加阻尼比的计算 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采用规范建议的能量法,采用 7 组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按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 程7JGJ297-2013 第 6.3 节中公式进行计算并取平均 值,计算公式如下: d= n j = 1 移Wcj/4Ws (式 1) 式中各参数详见 建筑消能减震设计规程6.3.2 条规定。 按照式(1)算得的结构 X、Y 向等效附加阻尼比分别 为 6.50%、9.37%。 4.7与阻尼器连接的墙体支撑截面设计 与粘滞阻尼器连接的墙体支撑截面拟采用:墙体截 面宽度 b=300(mm),截面长度 h=1700(mm),保护层厚度 as=30(mm),支撑墙体高度 1200mm,混凝土采用 C30,钢 筋采用 HRB400。 Vu=1/RE(0.15cfcbh0) (式 2) Vd=nFd (式 3) Mu=a1fcbx(h0-x/2)+f yAs(h0-as ) (式 4) As=0.003bh/2 (式 5) Md=Vdh=nFd(h1-h安)/2 (式 6) 式(2)(6)各参数详见抗规相关规定。 按照式(2)(6)算得,墙体截面的抗剪承载力 Vu 与阻尼器阻尼力引起的剪力 Vd的比值为 1.86,大于 1; 墙体截面抗弯承载力 Mu与阻尼力引起的墙端弯矩 Md的 比值为 1.07,大于 1。 故本工程拟采用与粘滞阻尼器连 接的墙体支撑满足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且满足截面抗 弯承载力要求。 5 结论 减震结构在小震下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角显著 降低,最大减小率分别为 47.06%(Y 方向)、32.93%(Y 方 向)。 小震、大震作用下粘滞阻尼器的滞回曲线饱满,粘 滞阻尼器在小震、大震中都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大大增 强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减震后, 结构在小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 1/550, 大震下层间位移角小于 1/50,满足抗规要求。 按以上消能减震设计,结构增设的阻尼器可为结 构提供 6%的附加阻尼比。 减震后框架柱的配筋显著降低,框架柱配筋最大 减小率为 42.5%, 说明阻尼器发挥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 参考文献】 1 唐家祥.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J.建筑科学,2002,1: 21-27+44. 2 魏锦涛.液体粘滞阻尼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 建筑科学研究,2006,2:124-128+135. 3 A Rahimian, Enrique Martinez Romero. Standing Tall for the Torre Mayor Project at Mexico City J. Modern Steel Construction, 2003,4:1-8. 4 Robert J. Mcnamara, Douglas P Taylor. Fluid Viscous Dampers for High-Rise Build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十大公务员培训机构排行与选择指南
- 《脑膜炎的护理》课件
- 沙场借用协议书
- 车辆转租欠款合同协议
- 车辆置换买卖合同协议
- 母女友好协议书
- 车位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
- 道路工程修路合同协议
- 债权担保合同协议书
- 《手相与健康》课件
- 2024辽宁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光学组合作图(课件)
- 图书采购单模板
- CHT 1020-2010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 《城市地下空间泡沫混凝土回填技术规程》
- 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测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卫生、环境、食品安全防护知识
- 物业风险评估报告
-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
- 护患沟通情景实例
- 残疾、弱智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2篇
- 幼儿园红色故事《闪闪的红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