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长白山人参节.doc_第1页
抚松长白山人参节.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稿范文/征文演讲 抚松长白山人参节 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边陲的抚松县,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人参之乡,也是中国人参节的发源地。许多文人墨客曾先后著书立说,写下了人参节的古老历史。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的参灵仙子因偷跑出天宫到长白山的天池洗澡,被玉帝贬入凡间,与忠厚勤劳的青年福生成婚。那时,尘世间灾疫横行,饥荒遍地。为了拯救处在瘟疫中的人们,参灵仙子把自己用心血凝聚成的人参籽,一遍又一遍撒向深山老林之中。从此,人间便有了仙草人参。后来,此事被天庭得知,玉帝大怒,令天兵天将带回了参灵仙子,打入参灵洞中,福生也因思念成疾而死。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表示对参灵仙子和福生的怀念,每到人参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纸码,村村庄庄供仙草,跳大神,请当鼓子戏,人们就管这个时候叫“人参节”。到了18世纪末期,人参之乡的参农们,在每年的金秋9月收参吉日,便杀猪蒸馍,载歌载舞,庆丰收,迎客商。这个时期的人参节,以商品交换的简单活动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民间。届时,参乡的参农们过人参节。外地的客商纷至,生意格外兴隆。距县城76华里的东岗镇,历史上名为“锅庆村”,意为 庆祝开锅加工新参。抚松县城也曾有“关东药市”之称。以往的甸子街西边有个“通合镖局”。专门做为客商押运人参的生意。镖局的存在和生意,足以显示当时人参节和人参交易的规模。如今每年9月1日,是传统的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这一天抚松全县城乡装点门面,举办庆祝活动,接洽人参生意,其盛况不亚于一年一度的春节。人参节的历史与人参之乡的历史几乎同样悠久。1987年,抚松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9月1日至5日为“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参乡人参节的延续和发展,是与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分不开的。参乡抚松坐落在美丽富饶的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连,居住着汉、朝、满、回、蒙、壮、侗、锡伯等8个民族共31万人,县城三面环水,四面靠山,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边境县之一。 正是这茂密的森林,温凉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人参业的发展,孕育了富于传统色彩的人参节。据史料记载,抚松县采挖野山参的历史已有1280多年,园参载培也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悠远的年代里,参乡人就从采挖野山参开始了“寄命于商”的艰辛历程。他们奔波各地,经营八方,于是,古称甸子街的抚松县城,从明朝起就逐渐成为长白山人参的集散地,每到人参放“红榔头”季节,山民们便举办各种类型的人参节庆祝活动,纷纷携宝下山出售,热热闹闹的甸子街在参乡的版图上闪金耀银,流香溢贵,人参节也尽情地显示着自己的风流与洒脱。到了清末同治年间,在汤河口设有相当于税务所的“大房子”,每年光人参交易税一项抽银6千两;光绪7年,吉林将军在此设下头道江局,配20余人,每年抽银近万两。当人参故事还在被人们传颂时,更加动人心弦的参文化形式已孕育在人参之乡的诗文墨迹之中。建国后,参乡涌现出来的2000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把人参文化从古典艺苑带进了一个新的艺术境地中,使人参文化抛开了狭隘而苍白的传统心态,给这一古老的文化样式抹上了一笔清丽的色彩。从民间传说,故事会到歌舞、体育、绘画、书法、摄影等,有关人参、民俗、风土人情的艺术作品比比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