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复习.doc_第1页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复习.doc_第2页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复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空题1. 唐宋时期云梦泽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2. 我国现存最好且较为完整的地理总志是唐朝时期的元和郡县志。3. 西周时期,我国主要地区的气候处于寒冷期。4. 元朝初年,第一次在澎湖列岛上设置澎湖巡检司行政机构,进行管辖。5.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势力对中原政权的威胁最大。6.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我国东北地区疆域形势影响最大的是高句丽(政权名)。7. 明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主要发生在朱元璋在位时期。8. 清朝末年的杨守敬使我国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9. 汉武帝时期,通过七郡的设置,是汉代西南边界达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版图大大超过秦朝。10.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两国边界。11. 20世纪研究历史城市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侯仁之先生。12.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13. 宋元时期我国主要地区气候处于问暖期。14. 我国古代最稳定的基本行政区划制度是县制。15. 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是魏晋时的裴秀。16. 东汉时期在王景主持下,对黄河下游的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实现800年安澜。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18. 公元前214年,秦朝将于拓至阴山,沿河筑城,在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加强对北方地区的行政管辖。19. 隋朝时期对中原政权产生最大威胁的是北方的突厥。20. 元朝建立的地方行省中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岭北行省。名词解释1.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分布、变迁及其所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 西北五郡西海、河源、鄯善、且末、伊吾3. 行省制度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时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萌芽于金朝,元一统后与京师设中书省,于地方置行中书省,总揽该地区行政大权,下辖路、府、州、县,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故此制始于元朝。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性质未变,仍习称行省。清复行省之名,简称省。4.历代與地图 由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清代学者杨守敬主编,绘制了自春秋至明代的历代疆域政区,并辅以山川形势,历代正史地理志中的县级以上地名基本全收,并绘制了一级政区的界线,是历来历史地图中最详备的 一种。5.河西四郡 霍去病为隔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设酒泉郡,后又设张掖郡、敦煌、武威郡6历史人文地理学 历史人文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按研究内容分为: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与居民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它不仅是历史学与地理学间的边缘科学,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边缘科学。7.羁縻府州唐政府任命当地少数名族原部落首领为羁縻府州都督、刺史、县令,颁发印信,可以世袭,且户籍不上中央户部,这种府州与普通府州不同,称为“羁縻府州”。8.汉书地理志 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为汉书十志之一。它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是中国最早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疆域地理志(以一个朝代一定时期的疆域政区为主体、分录各区山川物产)和沿革地理的体例。汉以后的15种正史地理志和各种地理总志,都是以其为典范编纂的 。简答论述1. 简要分析历史时期缓和下游频繁改道的影响。 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灾难 对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洪水过后,留下大片流沙,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垄,阻塞了道路交通;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使华北平原地面普遍升高。2. 什么是“仰韶温暖期”?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气候特点。 根据多年来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知,更新是最胡一次冰期以后,进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的气候回暖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仰韶温暖期”,距今约80003000年。 气候特点:(1)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我国气候较为温暖; (2)距今5000年至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的降温过程; (3)距今4500年至3000年间,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我国的气候又转温暖。 3. 简要分析先秦时期我国疆域变化的总趋势。 一方面是华夏地区由中原乡南向北,逐渐扩展。夏时主要统治区在黄河中游地区;商时南至淮河,北至河北中部;周时南面到了长江南岸,东北到了辽宁南部;春秋时南到洞庭湖,北至山西中部;战国时南至五岭,北至阴山。另一方面是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商时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周时向西发展到渭河上游,春秋时发展到 河。4. 简述近现代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禹贡学会的产生使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转变;建国以后各高等院校开设中国历史地理学课程;20世纪历史自然地理学兴起;20世纪末历史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兴盛。5. 简述禹贡的基本内容及其进步性。 成书年代:战国时期 写作方法:区域对比法 文章体系:包括九州;导山;导水;五服。“九州”分别记述各地的山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及少数民族居住等,区分土壤的颜色、肥力以及田赋的等级。 进步性:比山海经更具体科学。6. 简述西汉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郡演变为汉朝的郡国 基层区划的县制 “十三刺史部”演变为“州制”7. 评述清帝国对中国版图形成的历史贡献。 清代的疆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以狩猎为主的女真区 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区 以农耕为主的明朝区.主要的功绩有:a.统一大漠南北蒙古诸部:清廷在入关前已经将漠南蒙古收入版图,至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漠北蒙古全属清朝直属版图b.统一天山南北:经康雍乾三代与漠西蒙古和回部的战争和1771年吐尔扈特蒙古回归后,天山南北西北疆域完全在清廷的统治下.c.对西藏开始行使正式管辖: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顺治、康熙时政教分立的间接管辖时期;(二)康熙末年开始向西藏派遣官员至雍正五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由间接管辖过渡到直接管辖的时期;(三)乾隆时政教合一的实行与各项管辖措施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d.东北疆域: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东北边境长期稳定e.西南疆域:由于西南边境当时为大小土司所控制,经乾隆朝大小金川之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