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pdf_第1页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pdf_第2页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pdf_第3页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pdf_第4页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90 6 0 k 1 3 备案号:3 11 7 3 2 0 11 口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 l t3 4 2 2 0 1 0 额定电压6 6 k v 2 2 0 k v 交联聚乙烯绝缘 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 j o i n ti n s t a l l i n gc o d eo fc r o s s - l i n k e dp o l y e t h y l e n ep o w e rc a b l ef o r r a t e dv o l t a g e sf r o m6 6 k vt o2 2 0 k v 2 0 11 0 1 0 9 发布 2 0 11 0 5 0 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d l t3 4 2 2 0 1 0 前言i i l 范围i 2 规范性引用文件。l 3 术语和定义一l 4 基本规定2 5 工艺流程图- 2 6 操作工艺要求3 7 质量评定及验收- “6 d l t3 4 2 2 0 1 0 月i j 罱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缆输配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9 - i 1 市电力局、广东电网公司、沈阳古河电缆有限公司、广东吉熙安电缆附 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芸、欧阳本红、宣玉龙、钟连宏、吕庚民、陈朝晖。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 0 0 7 6 1 ) 。 l i 额定电压6 6 k v “ - 2 2 0 k v 交联聚乙烯绝缘 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 d l ,t3 4 2 2 0 1 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6 6 k v 2 2 0 k 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的安装工艺、质量评定及验收等基 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6 6 k v 2 2 0 k 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接头的安装除满足本标 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标准和接头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2 9 0 0 1 0 电工术语电缆 g b t1 4 3 1 5 - - 2 0 0 8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d l 4 0 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g b t2 9 0 01 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接头j o i n t 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 32 绝缘接头s e c t i o n a l i z i n gj o i n t 将电缆的金属套、接地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的接头。 33 直通接头s t r a i g h tj o i n t 金属外壳与接头两边电缆的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连续的接头。 3 4 预制附件p r e m o u l d e da c c e s s o r i e s 以具有电场应力控制作用的预制橡胶元件作为主要绝缘件的电缆附件。 3 5 压接c r i m p e dc o n n e c t i o n 通过施加压力导致电缆导体上圆管变形或改变几何形状的一种永久连接方法。 3 6 增强绝缘r e i n f o r c ei n s u l a t i o n 在绝缘屏蔽末端为控制绝缘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强度而采用的附加绝缘。 3 7 组合预制绝缘件接头c o m p o s i t et y p ep r ef a b r i c a t e dj o i n t 采用预制橡胶应力锥及预制环氧绝缘件现场组装的接头。 d l t3 4 2 2 0 1 0 3 8 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接头w h o l ep r e m o u l d e dr u b b e ri n s u l a t i o nj o i n t 采用单一预制橡胶绝缘件的接头。 39 封铅l e a ds p r e a d i n g 一种将铅锡合金加热涂覆于金属护套与铜套之间,起到密封及提供短路电流通路作用的工艺。 3 1 0 校直h e a t i n ga n da l i g n m e n t 一种在电缆附件施工时,将电缆端部一定区域绕包加热带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加热后,固定在 一平直的物体上自然冷却至环境温度,使电缆端部成为直线的工艺。目的在于消除电缆生产和敷设过程 中产生的机械应力,保证电缆和附件界面良好配合,也可减少电缆投运后因绝缘受热而导致的回缩。 4 基本规定 4 1 安装环境要求 4 1 1 电缆接头施工所涉及的场地,如工井、敞开井或隧道等的土建工作及装修工作应在电缆接头安装 前完成,施工场地应清理干净,没有积水。 4 12 土建设施设计应满足电缆接头施工、运行及检修要求。 4 1 3 电缆接头安装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与清洁程度。温度宜控制在1 0 3 0 , 当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应采取适当措施。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 0 及以下或以供应商提供的标准为准, 当湿度大时,应采取适当除湿措施。一般应搭建工棚,并采取适当措施净化施工环境。 4 2 安装质量要求 4 2 1 电缆接头安装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导体连接可靠、绝缘恢复满足设计要求、接地与密封牢靠。 4 22 电缆接头安装质量还应满足工井或隧道防火封堵要求,并与周边环境协调。 42 3 电缆中间接头安装时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2 0 倍。 4 2 4 电缆接头安装时应确保接地电缆连接处密封牢靠、无潮气进入。 4 3 消防安全要求 4 3 1电缆接头安装安全措施应按照d l 4 0 9 的相关规定执行。 4 3 2 电缆接头安装消防措施应满足施工所处环境的消防要求,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施工 现场动火应严格按照有关动火作业消防管理规定执行。 4 4 环境保护要求 电缆接头施工完成后,应拆除施工用电源,清理施工现场,分类处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对环境无污染。 5 工艺流程图 电缆接头安装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2 图1电缆接头安装工艺流程图 d l ,t3 4 2 2 0 1 0 6 操作工艺要求 61 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61 1电缆接头施工应由经过培训、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6 1 2 安装电缆接头前,应做好施工用工器具检查,确保施工用工器具齐全完好,便于操作,状况清洁。 6 1 3 安装电缆接头前,应做好施工用电源及照明检查,确保施工用电源及照明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6 14 安装电缆接头前,应检查电缆,并符合下列要求: a ) 电缆状况良好,无受潮。电缆绝缘偏心度满足标准要求。 b ) 电缆相位正确,外护套耐压试验合格。 6 1 5 安装电缆接头前,应检查电缆附件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 a ) 电缆接头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壳体结构附件应预先 组装,内壁清洁,结构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b ) 各类消耗材料齐备。清洁绝缘表面的溶剂宜遵循工艺要求准备齐全。 c ) 接头支架定位安装完毕,确保作业面水平。 6 1 6 电缆接头安装现场作业指导书、附件装配图纸齐全。 6 2 切割电缆及电缆护套的处理 6 2 1 先将电缆临时固定于运行位置,作好接头中心位置标记,再将电缆移至临时施工位置,并固定。 6 2 2 检查电缆长度,确保在制作电缆接头时有足够的长度和适当的余量。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电缆 最终切割位置。 6 2 3 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的位置剥除电缆外护层后,将接头旖工范围内的外护层表面半导电层处理 干净。 6 24 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金属套剥除位置,剥除金属套时应严格控制切口深度,严禁切口过深而损 坏电缆内部结构,金属套断口应进行处理以去除尖口及残余金属碎屑。 63 电缆加热校直处理 631电缆接头安装前应对安装接头部分的电缆进行加热校直,并达到下列工艺要求:每6 0 0 m m 长度, 弯曲偏移应不大于2 m m ( 见图2 ) 。 图2 加热校直处理 6 3 2 加热校直的温度宜控制在7 5 “ c 3 ,保温时间宜大于4 h 或按工艺要求。采用校直管校直后, 应自然冷却至常温。 6 4 绝缘处理 6 4 1按照接头供应商提供的尺寸确定绝缘、绝缘屏蔽的长度。 6 4 2 采用专用的切削刀具或玻璃去除电缆绝缘屏蔽,绝缘层屏蔽与绝缘层间应形成光滑过渡,过渡部 分锥形长度宜控制在2 0 m m 4 0 m m ,绝缘屏蔽断口峰谷差宜按照工艺要求执行,如未注明宜控制在小 于1 0 m m 。 6 4 3 如接头供应商另有工艺规定,应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操作。 6 4 4 电缆绝缘处理前应测量电缆绝缘以及预制件尺寸,确认上述尺寸是否符合工艺图纸要求。 6 4 5 电缆绝缘表面应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一般宜采用2 4 0 号6 0 0 号及以上砂纸,1 1 0 k v 及以上电缆 d l ,t3 4 2 2 0 1 0 应尽可能使用6 0 0 号及以上砂纸,最低不应低于4 0 0 号砂纸。初次打磨可使用打磨机或2 4 0 号砂纸进行 粗抛,并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选择砂纸进行打磨。打磨时每一号砂纸应从两个方向打磨1 0 遍以上,直 到上一号砂纸的痕迹消失( 见图3 ) 。打磨过绝缘屏蔽的砂纸禁止再用来打磨电缆绝缘。 固i l 匝 图3电缆绝缘表面抛光处理 6 46 如附件供应商另有抛光工艺要求,按工艺执行。 6 4 7 打磨处理后应测量绝缘表面直径。测量时至少选择三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应在同一平面至少测 两次,确保绝缘表面的直径达到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范围,测量完毕应再次打磨抛光测量点去除痕迹 ( 见图4 ) 。 髅芒f 鹾细圜仁轲圜 图4 电缆绝缘表面直径测量 6 48 打磨抛光处理完毕后,绝缘表面的粗糙度( 目视检测) 宜按照工艺要求执行,如未注明宜控制在: 1 1 0 k v 电压等级不大于3 0 0 9 m ,2 2 0 k v 电压等级不大于l o o g m ,现场可用平行光源进行检查。 64 9 绝缘处理完毕后,用工艺规定的清洁剂清洁绝缘表面,并及时用洁净的塑料薄膜覆盖绝缘表面, 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黏附。 6 5 安装绝缘预制件 6 5 1 保持电缆绝缘的干燥和清洁。 6 5 2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伤电缆绝缘。 6 5 3 清除处理后的电缆绝缘表面上所有半导电材料的痕迹。 6 5 4 涂抹硅脂或硅油时,应使用清洁的专用手套。 6 5 5 在准备扩张时,方可打开预制橡胶绝缘件的外包装。 65 6 在套入预制橡胶绝缘件之前应清洁粘在电缆绝缘表面上的灰尘或其他残留物,清洁方向应分别由 绝缘层朝向绝缘屏蔽层和绝缘层朝向导体。 657 组合预制绝缘件接头安装技术要求如下: a ) 检查弹簧紧固件与应力锥是否匹配。 b ) 先套入弹簧紧固件,再安装应力锥。 c ) 在电缆绝缘、绝缘屏蔽层和应力锥的内表面上应涂上硅油。 d ) 安装完弹簧紧固件后,应保证弹簧压缩长度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e ) 检查弹簧所在螺栓是否有阻碍弹簧自由伸缩的部件。 6 5 8 整体预制绝缘件接头安装技术要求如下: a ) 预制式接头要求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的外径和预制橡胶绝缘件的内径之间有满足工艺规定的 过盈配合,安装预制绝缘件接头宜使用专用的扩张工具或牵引工具。 b ) 扩张方式包括工厂预扩张与现场扩张。工厂预扩张是在工厂内将预制橡胶绝缘件扩张,内衬以 4 d l ,t3 4 2 2 0 1 0 塑料衬管,安装时将衬管抽出。现场扩张有机械扩张和氮气扩张两种方式,机械扩张是在干净 无灰尘的环境下对预制橡胶绝缘件进行扩张,宜采用专用的机械扩张工具和专用衬管进行扩 张。安装时采用专用收缩工具或牵引工具将预制橡胶绝缘件抽出套在电缆绝缘上;氮气扩张通 过专用的扩张工具,在电缆绝缘和预制橡胶件的界面充入一定压强的高纯氮气,将预制橡胶绝 缘件扩张。安装时,预制橡胶绝缘件就位后通过放气工具将界面的氮气排出。 c )机械扩张时,预制橡胶绝缘件经过扩张后套在专用衬管上的时间不应超过4 h 。预制橡胶绝缘件 的扩张必须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d ) 现场扩张方式采用的专用扩张工具和专用衬管必须用无水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溶剂仔细擦狰,并 用电吹风吹干。专用衬管的外表面应清洁而光滑无毛刺,专用衬管的使用次数宜按照工艺要求 加以控制。 e ) 扩张时宜按照工艺要求在预制橡胶绝缘件内表面及专用衬管外表面涂抹一定标号的硅油或硅 脂以减少界面间的摩擦。 f )经过扩张的预制件在套至电缆绝缘上之前应采用塑料薄膜与外界隔离,并注意在预制橡胶绝缘 件扩张前后仔细检查预制件表面,预制橡胶绝缘件表面应无异物、无损坏且无进潮。 6 6 导体连接 6 61 导体连接前应将预制橡胶绝缘件、接头铜盒、热缩管材等部件按照工艺要求的顺序预先套入电缆。 并确认同轴电缆连接方向正确,同轴电缆长度足够。 6 6 2 导体连接方式宜采用机械压力连接方法,如采用压缩连接,应采用围压压接法。如接头供应商有 特殊工艺要求应按照工艺执行。 6 63 采用围压压接法进行导体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 压接前应检查核对连接金具和压接模具,选用合适的接线端子、压接模具和压接机。 b ) 压接前应清除导体表面污迹与毛刺。 c ) 压接前应检查两端电缆是否在一直线上。 d ) 压接时导体插入长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e ) 压接顺序可参照g b t1 4 3 1 5 2 0 0 8 附录c 的要求。 f ) 压接前,检查压接管的平直度。围压压接每压一次,在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1 0 s 1 5 s ,使压 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稳定。压接完成后,应确认接管延伸的长度符合工艺要求。 g ) 在压接部位,围压形成的边应各自在同一个平面上。 h ) 压缩比宜控制在1 5 2 5 。 i ) 分割导体分块间的分隔纸( 压接部分) 宜在压接前去除。 i )围压压接后,应对压接部位进行处理。压接后连接金具表面应清洁和光滑处理。 6 7 带材绕包 根据接头型式的不同,按照工艺要求恢复外半导电屏蔽层,注意绝缘接头和直通接头的区别。 68 接地与密封收尾处理 6 81接头尾管与金属套进行接地连接时可采用封铅方式或采用接地线焊接等方式。 6 8 2 接头密封可采用封铅方式或采用环氧混合物玻璃丝带等方式,接头运行在可能浸水的情况时应 采用封铅方式。 6 8 3 采用封铅方式进行接地或密封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 封铅应与电缆金属套和电缆附件的金属套管紧密连接,封铅致密性应良好,不应有杂质和气泡, 且厚度不应小于1 2 r a m 。 b ) 封铅时不应损伤电缆绝缘,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封铅操作时间应尽量缩短。 c )圆周方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