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规范第3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pdf_第1页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规范第3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pdf_第2页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规范第3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pdf_第3页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规范第3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pdf_第4页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规范第3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2 5 0 4 0 n1 0 a 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 6 7 9 6 3 2 01 1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 p a 规范 第3 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 e p a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u s ei ni n d u s t r i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s - - p a r t3 :i n t e r o p e r a t i o nt e s t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 0 11 - 0 7 - 2 9 发布2 0 11 1 2 - 0 1 实施 宰瞀髁紫瓣訾矬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 9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目次 前言i 引言 1 范围-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和缩略语5 5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 e i t s ) “6 5 1 系统概述一6 5 2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结构6 6 e p a 互可操作性测试的测试流程9 7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的目的和内容一1 0 7 1 简介- 1 0 7 2 功能块应用信息测试组1 1 7 3 功能块参数测试组1 l 7 4 模拟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 1 1 7 5 多路模拟量输入功能块( m a d 测试组1 1 7 6 模拟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1 2 7 7 多路模拟量输出功能块( m a o ) 测试组一1 2 7 8 p i d 功能块测试组1 2 7 9 数字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一1 3 7 1 0 多路数字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1 3 7 1 1 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1 4 7 1 2 多路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1 4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测试结果和日志1 5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 1 8 图1e p a 互可操作性测试系统结构“7 图2e p a 标准测试集结构8 图3 三者间的通信关系- 9 图4 测试流程1 0 图a 1 测试结果文档1 5 图a 2 测试日志文档1 6 图b 1e p a 硬件平台结构一1 8 刖罱 g b t2 6 7 9 6 3 2 011 本部分按照g b tl _ 1 2 0 0 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某些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g b t2 6 7 9 6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 p a 规范分为6 个部分: 第1 部分: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 g b t2 0 1 7 1 - - 2 0 0 6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 p a 结构 与通信规范) ; 第2 部分: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 第3 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 第4 部分:功能块的技术规范; 第5 部分:网络安全规范; 第6 部分:通信实时性测试规范。 本部分为g b t2 6 7 9 6 的第3 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邮电 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上海自动化 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天津天仪集团仪表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控 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褚健、金建样、冯冬芹、徐皑冬、王平、仲崇权、欧阳劲松、梅恪、缪学勤、包伟华、 张庆军、刘枫、杨彬、田英明、周勇。 g b t2 6 7 9 6 3 2 011 引言 声明基于e p a 标准的产品在技术上必须符合e p a 技术标准,必须能够与第三方厂家产品及系统 互连;因此,e p a 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非常必需,是检验产品是否符合e p a 技术标准,是实现 不同厂家产品互连、互操作的技术保证。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以e p a 一致性测试为基础,主要测试并检验不同种类、不同功能e p a 设备间 的协同工作能力,具体表现为协同工作过程中外在的通信行为和内部状态是否正确。为基于功能应用 的e p a 设备间的互通、互连、互换提供保证。 本部分定义了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的结构框架和测试内容,用于描述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的测 试流程。 1 范围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 p a 规范 第3 部分:互可操作测试规范 g b t2 6 7 9 6 3 2 0 11 本部分规定了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的结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对声明为基于e p a 标准的产品( 设备与系统) 进行e p a 互可操作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5 2 7 1 ( 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词汇 g b t9 3 8 7 1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l 部分:基本模型 g b t2 0 1 7 12 0 0 6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 p a 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 1 3 2 3 3 3 4 3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通信栈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t a c k 通信栈是在一个设备中协同操作的一系列层协议,它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g b t9 3 8 7 1 功能块f u n c t i o nb l o c k 由功能块类型规定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独立的、已命名的副本和相关操作所组成的软件功能单元。 g b t9 3 8 7 1 功能块实例f u n c t i o nb l o c ki n s t a n c e 见3 2 功能块定义。 g b t9 3 8 7 1 互可操作性i n t e r o p e r a b i l i t y 用户层实体应用f a l 服务执行协调性和互连性操作的能力。 g b t9 3 8 7 1 对象标识符o b j e c ti d e n t i f i e r 标识一个对象的唯一符号。 i s o i e c8 8 2 4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3 6 类型t y p e 软件要素,说明了所有该类型实例所具有的共享的共同特性。 f i s o i e c8 8 2 4 3 7 标签t a g 与每个a s n 1 类型关联的类型记号。 i s o i e c8 8 2 4 3 8 应用a p p l i c a t i o n 应用于消费或生产数据的功能或数据结构。 i e c6 1 1 5 8 5 3 9 应用层互可操作性a p p l i c a t i o nl a y e ri n t e r o p e r a b i i i t y 应用实体使用f a l 的服务来执行协调和协同操作的能力。 i e c6 1 1 5 8 5 3 1 0 应用对象a p p l i c a t i o no b j e c t s 通过网络并在网络设备内,管理和提供运行期报文交换的多种对象类型。 i e c6 1 1 5 8 5 3 1 1 应用进程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 网络中一个分布式应用的一部分,它位于一台设和轩中并被人确定为唯一的寻址。 i e c6 1 1 5 8 5 3 1 2 应用进程标识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i d e n t i f i e r 用来区别在一台设备内使用的多个应用进程。 i e c6 1 1 5 8 5 3 1 3 应用进程对象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b j e c t 应用进程的组件,通过f a l 应用关系可识别和可访问该组件。 i e c6 1 1 5 8 5 3 1 4 应用进程对象类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b j e c tc l a s s 依据一组其网络可访问属性和服务来定义的应用进程对象的类。 i e c6 1 1 5 8 5 3 1 5 应用关系a p p l i c a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两个或多个应用实体调用之间的协同关联,用于交换信息和协调它们的联合操作。这种关系通过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的交换或者作为预组态活动的结果来激活。 m c6 1 1 5 8 5 2 g b t2 6 7 9 6 3 - - 2 0 11 3 1 5 属性a t t r i b u t e 一个对象的外部可视特点或特性的描述。 m c6 1 1 5 8 5 3 1 7 行为 b e h a v i o u r 指示一个对象如何响应特定的事件。 i e c6 1 1 5 8 5 3 1 8 通信对象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b j e c t s 通过网络管理和提供运行期报文交换的组件。 e i e c6 1 1 5 8 5 3 1 9 设备d e v i c e 与链路连接的物理硬件。 i e c6 1 1 5 8 5 3 2 0 差错e r r o r 计算、观察或测量的值或条件与所规定或理论上的正确值或条件之间的差异。 i e c6 1 1 5 8 5 3 2 1 差错代码e r r o rc o d e 在一种差错类中某个特定差错代码的通用分组。 i e c6 1 1 5 8 5 3 2 2 索引i n d e x 在一个应用进程内的一个对象的地址。 i e c6 1 1 5 8 5 3 2 3 实例i n s t a n c e 在一个类中的一个对象的实际物理呈现,它用于标识同一对象类内许多对象中的一个。 i e c6 1 1 5 8 5 3 2 4 网络n e t w o r k 由某种类型的通信介质连接的一个组节点,包括插入其中的任何中继器、桥、路由器以及低层网关。 i e c6 1 1 5 8 5 3 2 5 对象o b j e c t 设备内一个特定组件的抽象表达,通常是有关数据( 以变量形式) 和方法( 规程) 的集合,用于对已经 明确定义接口和行为的数据进行操作。 i e c6 1 1 5 8 5 3 g b t2 6 7 9 6 3 2 0 ” 3 2 6 物理设备p h y s i c a ld e v i c e 自动化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 i e c6 1 1 5 8 5 3 2 7 互可操作测试器i n t e r o p e r a b i l i t yt e s t e r 执行互可操作测试案例。 i e c6 1 8 0 4 2 3 2 8 测试实现t e s t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协议规范文本的具体实现。 i e c6 1 8 0 4 2 3 2 9 在测设备t e s t e dd e v i c e 参与测试的被测试设备。 i e c6 1 8 0 4 2 3 3 0 通信宏周期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m a c r oc y c l e 一个链路或网段内,完成一次通信周期所需的时间。 i e c6 1 8 0 4 2 3 3 1 通信调度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c h e d u l i n g 为完成通信过程而选择要执行的算法和操作,并启动和终止其执行的功能。 i e c6 1 8 0 4 2 3 3 2 组态( 系统或设备)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 o fas y s t e mo rd e v i c e ) 选择功能单元、指定它们的位置并且定义它们的互连。 i e c6 1 8 0 4 2 3 3 3 目的功能块实例d e s t i n a t i o nf bi n s t a n c e 接收指定参数的功能块实例。 i e c6 1 8 0 4 2 3 3 4 现场设备f i e l dd e v i c e 应用于工业现场环境的设备。 i e c6 1 8 0 4 2 3 3 5 标识符i d e n t i f i e r 用来命名实体或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字符。 i e c6 1 8 0 4 2 3 3 6 索引i n d e x 应用进程中一个对象的地址。 i e c6 1 8 0 4 2 3 3 7 3 3 8 3 3 9 3 4 0 3 4 1 3 4 2 信息i n f o r m a t i o n 通过施加于数据上的某些约定,在一定的场合内该数据具有的特定含义。 i e c6 1 8 0 4 2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实例i n s t a n c e 在一个类中,一个对象的实际物理实现。它用于在同一对象类中标识众多对象中的一个。 i e c6 1 8 0 4 2 管理信息m a n a g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 对现场总线系统操作( 包括应用层) 进行管理的网络可访问信息。 d e c6 1 8 0 4 2 系统管理信息库m a n a g e m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b a s e 按一定组合方式对管理信息进行组织的列表。 i e c6 1 8 0 4 2 制造商i dm a n u f a c t u r e ri d 使用唯一号码对每一产品制造商的标识。 m e6 1 8 0 4 2 参数p a r a m e t e r 一种变量,为每一特定应用赋予一个数值,也可用它来标志应用。 m c6 1 8 0 4 2 4 符号和缩略语 d a t d d d u t e i t s e t s h m i i t s s t s u t s t c l x d d l x m l d e v i c ea s s i s t a n tt e s t d e v i c ed e s c r i p t i o n d e v i c eu n d e rt e s t e p ai n t e r o p e r a t i o nt e s ts y s t e m e x e c u t a b l et e s ts u i t e h u m a nm a c h i n ei n t e r f a c e i n t e r o p e r a t i o nt e s ts y s t e m s t a n d a r dt e s ts u i t e u s e r - d e f i n e dt e s ts u i t e t o o lc o m m a n dl a n g u a g e e x t e n s i b l ed e v i c ed e s c r i b el a n g u a g e e x t e n s i b l em a r k u pl a n g u a g e 辅助测试设备 设备描述 被测设备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 可执行测试集 人机接口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 标准测试集 自定义测试集 工具命令语言 可扩展设备描述语言 可扩展标记语言 g b t2 6 7 9 6 3 - - 2 01 1 5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 e l i s ) 5 1 系统概述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规范提出定义了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的结构框架,用于描述e p a 互可操作 测试的测试流程。 互可操作测试( i t s ) 是检查基于同种协议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实体间的互通和互可操作能力。一般 将一个或多个待测的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设备进行测试。因为很难保证每个厂 家所生产的设备对协议的理解是一致的,所以在将不同厂家的设备引入到同一个网络系统之前,必须对 不同的厂家的网络设备进行大量的互可操作测试,以保证整个控制系统内网络设备的应用规范一致性。 在互可操作测试中,测试主机采用协议规范一级的操控手段,进行应用测试来检查各种应用功能与 性能,同时测试主机也具备测试项目与测试参数的选择功能,测试数据的显示、存储,测试报告生成功 能,测试案例的生成与修改功能。 一致性测试是互可操作测试的基础,两个产品均通过一致性测试,但仍难保证彼此间的互可操作能 力。产品必须通过互可操作测试证明,以保证它与来自不同厂家的产品彼此能互可操作。互可操作能 力是开放式系统的主要目标。 e p a 是基于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标准,众多的厂家主要根据e p a 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及e p a 功 能块规范来开发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现场设备,为保证这些设备间的互可操作能力,开展e p a 互可操 作测试工作也是必需的。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平台的开发基础及主要依据是e p a 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及e p a 功能块规范, 主要测试并检验不同种类、不同功能e p a 设备问的协同工作能力,具体表现为协同工作过程中外在的 通信行为和内部行为是否正确。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必须以e p a 一致性测试为基础。 5 2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结构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系统由e p a 互可操作测试器、被测设备( d u t ) 和辅助测试设备( d a t ) 三部分 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人机接口( h m i ) ; 标准测试集( s t s ) ; 被测设备描述文件( d u td d ) ; 自定义测试集( u t s ) ; 可执行测试集( e t s ) ; 测试结果和日志; 被测设备( d u t ) ; 辅助测试设备( d a t ) 。 。 :口互可操作测试器 g b t2 6 7 9 6 3 2 01 1 := 奠兰一 图1e p a 互可操作性测试系统结构 5 2 1 人机接口( h m i ) 测试人员通过人机接口来控制、监视整个测试过程。人机接口的良好设计可以大大方便测试人员 的操作,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错误,同时给于测试人员较高的灵活和自由度。因此,人机接口必须 具备以下几种基本功能: 对测试过程的控制,包括案例的执行开始和结束。 对被测试设备的选择,包括被测试设备选择和其对应的设备描述文件的选择导入。 对测试过程的监视,实时显示测试的过程和进度。 对测试案例调度列表的显示和修改。 对测试案例的可配置和可修改,测试人员可以自行选择或修改要执行的案例。 可白定义新的测试案例,测试人员可根据自己需要加入新的测试案例。 测试信息和测试结果的清晰显示。 7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5 2 2 标准测试集( s t s ) 标准测试集中存放着所有标准的测试案例。测试集是进行互可操作测试的基础,一个好的测试集 对于实现一个好的测试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必须具备完整性和完备性的特点,能覆盖所有需要 测试的部分,并保证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是完整且正确的。 e p a 标准测试集的结构是树状的,分为以下4 个部分:e p a 测试案例集、测试组、具体测试案例和 测试步骤,其结构如图2 所示。 e p a 爿试案倒集 iijiiii 功船央应用信 功能块参敷 模拟量输入功能块 控制量输出功p 1 d 功黻数字量 - 入功舱块 数字量输出功船块 息潮试组潮试组测试蛆能块测试组 测试组测试组潮试组 上 jjjj上j 嫠 蓥 具 具具具具具 暑 体 体植体体体 嗣罚测舅 嗣黄 鸯 试试试试试 试 案 案 案案 案案 萋 例倒例饲倒 傍 倒 _ 弋弋弋t弋弋 测试步骤1测试步骤l测试步骤1测试步冀1测试步骤1测试步骤1 澍试步骤l 嗣试步骤n 测试步骤n测试步骤一测试步黛n舅试步骤n测试步骤”澍试步骤n 图2e p a 标准测试集结构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案例集包括几个测试组:功能块应用信息测试组、功能块参数测试组、模拟量输 入功能块测试组、模拟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p i d 功能块测试组、数字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和数字量输 出功能块测试组。 5 2 3 被测设备描述文件( d u td d ) 基于x m l 的设备描述文件描述了e p a 现场设备的e p a 网络可视对象的具体信息,用户可采用 浏览器直接访问该文件,或通过基于文档对象模型( d o m ) 的设备描述解释器对设备描述文件进行解 释,以获得设备功能与参数接口信息。 在互可操作测试开始之前,设备厂商必须提供其被测设备的描述文件。测试器根据其提供的描述 文件来选择确定要执行的案例。 设备描述文件描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标识、设备功能、设备所包含的块、数据等。文件描述格式 描述不属于本部分定义范围。 5 2 4 可执行测试集( e t s ) 可执行测试集是根据标准测试集、被测设备描述文件和自定义测试集联合生成。测试时,根据被测 设备的描述文件对标准测试集中的案例进行选择抽取,同时导人测试人员自定义的测试集,自动生成或 手动选择测试案例生成可执行测试集,最终形成测试案例调度表。测试软件就会根据测试案例调度表 按一定的顺序执行测试案例,并将结果写入测试报告。 8 g b t2 6 7 9 6 3 2 01 1 5 2 5 自定义测试集( u t s ) 为了方便对特殊的设备进行互可操作测试,系统提供了自定义测试案例的接口。测试人员可以根 据被测设备的特点,自己编写测试案例集对被测设备进行非标准测试,这样可以使互可操作性测试尽可 能的完整和准确。 自定义的测试案例可以用脚本语言来编写。脚本语言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它不像c c + + 等可 以编译成二进制代码,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脚本语言不需要编译,可以直接用,由解释器来负责 解释,它一般以文本形式存在,类似于一种命令。这些特性极大地方便了测试案例的修改和编写,使得 测试人员可方便、快捷地开发出新的测试案例集。 在e p a 互可操作性测试中,推荐使用t c l 脚本语言来编写测试案例。 5 2 6 辅助测试设备( d a t ) 当执行部分测试案例时,被测设备需要与其他功能块进行链接通信。辅助测试设备内含测试功能 块,被测设备的输入输出分别与它的输出输入进行链接,以便配合e p a 测试器完成对被测设备的部分 测试。e p a 测试器、被测设备和辅助测试设备之间三者的通信关系如图3 。 图3 三者间的通信关系 测试时,e p a 测试器需要配置被测设备内的部分参数,来设置它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要读取其内部 参数来得到它相关的状态信息。而被测设备与辅助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只是运行过程中数据的传递, 这部分数据e p a 测试器是不能直接得到的,只有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的间接传递才能得到。同时e p a 测试器也要对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配置,以便通过它能传递有效的过程数据给被测设备。 5 2 7 测试结果和日志 考虑到测试日志结果文档方便阅读,所以采用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放。存放占用空间也小,查看也方 便。其格式见附录a 。 6e p a 互可操作性测试的测试流程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按照以下几个步骤顺序进行: 一一第一步:导人被测设备的描述文件。该文件用x m l 语言按照标准编写,由生产厂商提供。测 试平台需安装m i c r o s o f tx m lc o r es e r v i c e s ( m s x m l ) ,以保证设备描述文件能够正常 解析。 第二步:测试人员配置要执行的测试案例集,生成测试案例调度表。根据设备描述文件,系统 9 c b t2 6 7 9 6 3 2 0 1 1 会自动抽取测试案例,测试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测试案例集进行配置或加入自己定义的测试 案例。当案例全部配置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可执行测试案例集和测试案例调度表。 第三步:执行测试案例。当测试案例调度表生成后,就可开始进行案例测试,系统会根据调度 表按顺序一条条执行测试案例。 第四部:测试报告和日志的生成。当所有测试案例执行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提交 给测试人员,同时将测试过程中的信息以测试日志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 其测试流程如图4 所示。 辱特设鲁上缝 导入被嗣设鲁的插连文件 i , 生成测试案倒调度衰 7 执行嗣试寨倒 p 提交看试报告 l 存储一试日志 7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的目的和内容 图4 测试流程 7 1 简介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基于e p a 协议实现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实体间的互通信和互可操 作能力,以保证整个控制系统内网络设备的应用规范一致性。 e p a 互可操作测试的测试内容包括功能块应用信息测试、功能块参数测试、模拟量输入功能块测 试、p i d 功能块测试、数字量输入功能块测试和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测试。每个测试组又分为多个子案 例,子案例则是系统测试的基本单元。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7 2 功能块应用信息测试组 在e m i b 中存储了功能块的应用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功能块可实例化的个数、功能块的名称、功能 块的类型、首个功能块的i d 等。该测试组测试这些应用信息是否存在且对外可见、是否能正确读取和 设置,保证功能块中对外可视化对象的规范一致性。测试组中只有一个测试案例: 测试目的:测试e m i b 中的功能块应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测试步骤: 第一步,在e m i b 中找到功能块应用信息对象首部。 第二步,根据首部信息读取各功能块的应用信息对象。 第三步,将读取的功能块信息与设备描述文件中功能块的信息相比较,判断其是否一致。 7 3 功能块参数测试组 这部分测试进行的测试是:功能块头信息参数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的实例标识、名字和位号是否存在且能识别。 测试步骤: 第一步,找到该功能块的头信息b l o c k i n f o 。 第二步,读取其标识a p p i d 、功能块实例的名字( f bn a m e ) 和初始位号( f b _ t a g ) 。 第三步,判断上述信息与设备描述文件内声明的是否一致。 第四步,分别向上述信息参数写入新值,然后再次读取。 第五步,判断其新值是否写入,判断其读写属性是否正确。 7 4 模拟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 7 4 1 模拟量输入功能块通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得到测试功能块的输出参数。 第四步,测试是正确接收到输出数据,判断输出参数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且能正确识别。 7 4 2 模拟量输入功能块量程转换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模拟量输入功能块是否能进行正确的量程转换。 测试步骤: 第一步,设置功能块的输入值量程和输出值量程。 第二步,链接、并启动功能块运行。 第三步,判断其输出值的量程转换是否正确。 7 5 多路模拟量输入功能块( m a i ) 测试组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1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得到被测功能块的输出参数。 第四步,测试是正确接收到输出数据,判断输出参数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定义且能正确 识别。 7 6 模拟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 7 6 1 模拟量输出功能块通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模拟量输出功能块传人输入值。 第四步,读取模拟量输出功能块的输入值,检测是否与传人的数值一致。 7 6 2 模拟量输出功能块输出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模拟量输出功能块是否能将输入值进行处理并正确输出。 测试步骤: 第一步,启动功能块运行。 第二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功能块传人合适的输入值。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读取功能块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判断是否正确。 7 6 3 模拟量输出功能块量程转换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模拟量输出功能块是否能进行正确的量程转换。 测试步骤: 第一步,设置功能块的输入值量程和输出值量程。 第二步,链接、并启动功能块运行。 第三步,判断其输出值的量程转换是否正确。 7 7 多路模拟量输出功能块( m a o ) 测试组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被测功能块的输入数据。 第四步,测试是正确接收到输人数据,判断其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定义且能正确识别。 7 8p i d 功能块测试组 7 8 1 p i d 功能块通信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p i d 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p i d 功能块的输入传人数据值。 1 2 g b t2 6 7 9 6 3 2 01 1 第四步,读取p i d 功能块的输入值,检测是否与传人的数值一致。 第五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读取p i e ) 功能块的输出值,判断其值是否有效。 7 8 2 p i d 功能块的手动模式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p i d 功能块是否能工作在手动模式下。 测试步骤: 第一步,设置p i d 为手动模式。 第二步,向o p 参数写入一个新的有效数值。 第三步,读取o p 值,判断是否与刚写人的数值一样。 第四步,给p i d 的s p 传人一个新的数值。 第五步,读取o p 值,判断o p 值是否受s p 值影响。 7 8 3p i d 功能块的自动模式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p i d 功能块是否能工作在自动模式下。 测试步骤: 第一步,设置p i d 为自动模式。 第二步,连续给s p 传人不同的数值。 第三步,读取o p 值,判断o p 值是否随之变化。 第四步,向o p 值写入新数据。 第五步,读取o p 值,判断o p 能否写入。 7 8 4p i d 功能块的串级模式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p i d 功能块是否能工作在串级模式下。 一测试步骤: 第一步,设置p i d 为串级模式。 第二步,向c a s i n 传人一个有效的数据。 第三步,读s p ,判断其值是否等于c a s l n 。 第四步,向s p 写人一个新的值。 第五步,读s p ,判断是否能被写入。 7 9 数宇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一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得到测试功能块的输出参数。 第四步,测试是否能正确接收到输出数据,判断输出参数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定义且能正 确识别。 7 1 0 多路数字量输入功能块测试组 一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1 3 g b t2 6 7 9 6 3 2 0 ”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得到测试功能块的输出参数。 第四步,测试是否能正确接收到输出数据,判断输出参数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定义且能正 确识别。 7 1 1 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 测试目的:测试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是否能将输入值进行处理并正确输出。 测试步骤: 第一步,启动功能块运行。 第二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功能块传人合适的输入值。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读取功能块输出值,判断是否正确。 7 1 2 多路数字量输出功能块测试组 测试目的:测试功能块是否能与其他功能块正常通信。 测试步骤: 第一步,将该功能块与辅助测试设备进行链接。 第二步,配置好功能块后,启动运行。 第三步,通过辅助测试设备给被测功能块的输入数据。 第四步,测试是正确接收到输人数据,判断其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定义且能正确识别。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测试结果和日志 考虑到测试日志结果文档方便阅读,采用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放。 其测试结果格式如图a 1 所示。 g b t2 6 7 9 6 3 2 0 1 1 鲥威鬃 ,zw7 “ h 腻寨镑嘲罴i 藕 叠曩 一u u u 一囊薰:| ; 量曩 | ; j ;蠢誊蓦 :;曩: ; ;: ;i 誊善冀蠢i 量 :黧曩置量蓦舞_ “曩;: ;誊j : ;曩曩曩薯j 嚣j 粪攀熬慧寨鬻豢誊:u u 鎏攀萋i 攀薰善囊妻攀纛誊i | 菱攀 ; 置一蝌一j 墨一o 、一 一 一: j _ 篓篓蠹纛董薹誊测话s 辚纂置鞲糍露舞黢愿鼹薹爱藉j 警薹蘩囊誊 | 黼纂黧 纛2 曩i 蓦萋冀妻黧嚣誊蓦誊熏 暑萎萎薹黧誊蠢麓爱+ 薹叠黧曩蓦薹誊黧曩“ 删 叠臻曩珊舞幽蠹薯_ 叠一重曩蠢| : ; 戮薯冀誊。曼薯;? 糍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