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_第1页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_第2页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_第3页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_第4页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王丽华 丁小竹 张海燕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重大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救援情况,进一步提高对重大事故的防范和管理。方法 收集杭州市 13 年间发生的 25 起重大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劳动卫生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行业、企业、毒物品种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 起事故共发生中毒 131 人,死亡 22 人,乡镇企业的发生率超过国有企业;引起中毒的毒物共 10 种,发病人数在前 5位的毒物依次为硫化氢、苯、一氧化碳、光气和有机磷农药;131 名中毒人员中因救援中毒 40 人,死亡 8 人,救援人员中毒和死亡率高于直接作业工人。结论 发生事故的原因以缺乏防护知识最为突出。本研究结果为建立基层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损伤,职业病,中毒 事故 救援作业 Analysis of 25 Episodes of Acute Occupational Poisoning Accidents and Studies on Its Preventive Strategy Wang Lihua, Ding Xiaozhu, Zhang Haiyan. Ha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Hangzhou 310014 2 / 9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acute occupational poisoning and its first-aid, and to improve it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Data of labor health conditions in 25 episodes of poisoning during the past 13 year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ccording to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nd toxicals. Results Twenty-five episodes of poisoning accidents involved 131 persons, with 22 deaths. The incidence rate of occupational poisoning accidents in township and town enterprises exceeded that in state-owned ones. Ten kinds of toxica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poisoning, with the hydrogen sulfide, benzene, carbon monoxide, phosgene and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at the top five palces in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poisoning they caused. There were another 131 persons intoxicated during their emergency action and eight deaths,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due to poisoning than those in the operation workers. Conclusion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poisoning accidents were lack of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from them. It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3 / 9 emergency rescuing system in the grassroots. 【 Key words 】 Injury, occupational disease, poisoning Accidents Rescue work 由于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 (以下简称中毒事故 )发生突然,中毒人数多,死亡率高,造成的社会危害较一般职业病严重。因此,做好中毒事故的防范工作,建立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职防机构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者收集杭州市 1984 1996 年 13 年间发生的 25 起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中毒事故的预防对策,为建立基层 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与质量评价:本研究采用按照卫生部统一的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进行逐项调查、报告后归档的资料。所有资料都具有充分的现场监测和临床依据,是经反复调查分析后定性的中毒事故。杭州市在1984 1996 年间,共发生此类事故 27 起,本研究收集 25 起,占应调查数的 93%。因此,本资料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4 / 9 结果 1.企业分布: 25 起中毒事故分 别发生在 23 家企业,其中 9 家为国有企业, 14 家为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发生 11起事故,有 41 人中毒,占中毒总人数的 31.3%;乡镇企业发生 14 起事故,有 90 人中毒,占中毒总人数的 68.7%,国有企业每起中毒事故的平均中毒人数为 3.72 人,乡镇企业每起中毒事故的平均中毒人数为 6.43 人,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2.行业分布: 25 起中毒事故发生在 9 个行业,其中前三位是化工 (50%)、轻工 (16%)和矿山 (8%)。 3.毒物分布 (表 1):引起中毒事故的毒物品种共计 10种,中毒人数排列前五位的毒物分别是硫化 氢、苯、一氧化碳、光气和有机磷。 表 1 杭州市 1984 1996 年急性中毒事故的毒物分布 毒物名称 事故起数 构成比 (%) 中毒人数 构成比 (%) 硫化氢 8 32.0 47 35.9 一氧化碳 5 20.0 14 10.7 光气 3 12.0 13 9.9 有机磷农药 2 8.0 10 7.6 苯 2 8.0 27 20.6 5 / 9 对甲苯胺 1 4.0 4 3.1 间二硝基苯 1 4.0 4 3.1 酞酐 1 4.0 4 3.1 砷化氢 1 4.0 5 3.7 硫酸二甲酯 1 4.0 3 2.3 合计 25 100.0 131 100.0 4.事故原因的类别统计:事故的原因常为多因素的,按照主要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可分为 4 大类:缺乏防护知识 12 起 (48%),违章操作 7 起 (28%),跑冒滴漏 5 起 (20%),缺乏防护 1 起 (4%)。 5.事故发生时的生产状态分析:发生在新产品投产或试产时 6 起 (24%),发生在生产或作业场地环境改变时 6 起(24%),发生在常规生产状态下 13 起 (52%)。 6.事故发生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由于职业中毒事故是发生 在岗位上,因此,本调查的 25 起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厂区和车间内,未造成对周围居民和邻近车间的影响,但有 1起光气中毒事故对位于该车间下风向的幼儿园造成了侵袭,使 20 多名儿童受到光气的影响。 7.现场救援情况分析: 25 起中毒事故共中毒 131 人,死亡 22 人。其中在事故现场直接作业人员的 113 人中,中毒 91 人,死亡 14 人;现场救援人员中毒 40 人,死亡 8 人,6 / 9 救援人员中毒占全部中毒人数的 36.4%。 8.入院救治情况: 25 起中毒事故发生后, 115 名中毒患者被送入县以上综合性医院或职防院救治,入院后死亡 6人 ,入院病死率为 5.2%,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相同 1。 9.信息网络状况:事故发生后,以电话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的有 19 起,占 76%。 23 家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前已在职防机构建立档案的只有 7 家,建档率为 30.4%。 10.22 例中毒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 (表 2):全市引起中毒死亡人数最多的毒物是硫化氢 (占 59.2%),中毒病死率最高的是一氧化碳 (50%),现场猝死率最高的是硫化氢(76.9%)、一氧化碳 (35.7%)中毒。 表 2 22 例中毒死亡病例的毒物分布 毒物名称 事故起数 中毒 病死率 (%) 死亡构成 (%) 人数 死亡人数 硫化氢 8 47 13 27.7 59.2 7 / 9 一氧化碳 5 14 7 50.0 31.8 有机磷 2 10 1 10.0 4.5 苯 2 27 1 3.7 4.5 合计 17 98 22 22.4 100.0 讨论 杭州市近 10 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至 1995 年底已有乡镇企业 5.8 万个,从业人员 90.3 万,占全市生产工人总数的 58.3%。而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装备仅是国有企业的 52.7%,全市乡镇企业 的尘毒监测平均合格率在 50%以下,远远低于国有企业 (70%)。绝大多数乡镇企业都不进行上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因此 1990 1996 年乡镇企业急性中毒人数占全市中毒人数的 81.8%,是国有企业中毒人数的 4.5 倍,充分反映了这类企业职防工作的缺陷 2, 3。 杭州市造成中毒事故的前五位毒物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相同,前五位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起数占总数的 80%,中毒人数占总数的 84.7%,其中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在全国也属罕见,由于皮革工人在没有任何通风防护的情况下, 5 小时用了含苯氯丁胶 40 kg,导致在场的工 人和家属共 25 人全部中毒。有的毒物 (如酞酐 )只在特殊生产条件下引起急性中毒,也应引起重视。 救援人员中毒病死率高于现场作业工人,反映了我市8 / 9 各生产企业的现场救援环节十分薄弱,中毒事故现场多数没有救援设施,救援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救援中毒以硫化氢中毒最为严重,发生的 8 起硫化氢中毒事故中,在现场的直接生产工人中毒 11 人,进入现场救援而引起中毒的救援人员 36 人。其中在最严重的 1 起事故中,为抢救 1 名中毒工人,相继发生 15 名救援人员中毒。 乡镇企业多数没有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及时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导致中 毒人员的病情加重和现场猝死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订了以下对策: 1.建立救援组织,制订救援预案:急性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涉及到多部门、多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当地政府的卫生、工业主管部门为首,建立自上而下的救援组织和网络,做好组织、人员、技术、药品等方面的准备,并制订出适合本市特点的应急救援预案。 2.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重点防范:抓好对工人的上岗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卫生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主要毒物,要进行化学物毒性和自救互救知识的科普宣传。 3.做好医疗救护工作:市职业病防治院和县以上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要制订中毒抢救管理程序和工作规范,配备9 / 9 必要的抢救设备和仪器,储备常用的解毒剂和救援药物,并经常保持与上级专业机构的通讯联系。综合性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