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行人对机动车车辆损失是否赔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机动车保有量与日剧增。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国民对于遵守交通规则尚未达到令行如山的程度,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交通事故频发。从笔者所在法院来看,每年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都在三、四百起。这仅仅一个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数,若上升到全市、全省、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着实令人心惊。笔者并非社会学专业出身,现仅就有关的问题从法学方面予以分析。交通事故虽然事实简单,但涉及的法律问题、法律关系因个案的不同,仍然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限于笔者法学功底,仅就某一困扰笔者多年的问题进行简略分析,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机动车一方对行人人身损害予以赔偿,无需赘言。但若此时机动车一方亦有车辆损毁,行人是否需要赔偿机动车一方损失呢?此处仅引出问题,下面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费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此条文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规定至为明确,无需多言。唯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此条文仅规定了机动车根据非机动车、行人是否有过错、是否系故意等情形,应当如何赔偿非机动车、行人的损失;但非机动车、行人对机动车一方是否需要赔偿则无任何规定。似此法律故意“遗漏”对非机动车、行人是否应承担机动车一方的损失进行规定,可否进行反向推理,认定立法者实则反对非机动车、行人一方对机动车进行赔偿呢?笔者认为,此一推理并不可取。根据“生命权优于财产权”这一朴素的原则,稍加推论便可看出,立法者在“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是否对机动车进行赔偿”这一问题上,存在两难境地。(一)立法上的两难境地从价值方面进行分析,生命是无价的,是不可度量的;人的身体也是不可通过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在出现侵犯身体权甚至是侵犯生命权的情况下,为了对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近亲属进行经济上的补偿或者精神上的慰藉,立法者可以仅用“赔偿”二字予以抽象规定,但究竟如何赔偿,如何衡量一个人身体或者身体受到的损害?法官不得因无明确规定如何赔偿而拒绝裁判,亦不得抽象的判决“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此困境中,法官不得不对人的身体乃至生命进行价值标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碍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此两条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究系何种性质,实值探讨。(2)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在我国学界及司法实践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残疾赔偿金系受害人因伤残而导致劳动能力下降,进而导致预期收入减少而予以的赔偿,死亡赔偿金则是因受害人死亡,不能再取得物质性收入,而对死者的近亲属所给予的赔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对人的生命或者身体本身所受到的损害进行赔偿,仅仅是对残疾或者死亡导致的收入减少所进行的一种补偿。再回到上述案例之中,行人因交通事故可能获得赔偿10万元,这10万元都是赔偿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如果没有发生事故,行人本可以获得此10万元收入或者减少此10万元支出。对于行人来说,其并没有在交通事故中获得任何益处,相反却导致其身体遭受损害,身体本身所遭受的损害并没有获得任何赔偿。那么何谓身体遭受损害呢,笔者认为此处需有一区分。人是群居性生物,应当对周遭的人和事具有相当的容忍义务。假设在公交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你一脚,可否认定你的身体受到损害呢,从物理上来讲可能是,但是从法律上来讲,当不构成损害。我个人认为,应当以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伤残等级来确定行人的身体是否受到损害以及受到损害的程度。行人构成十级伤残的,则按照十级伤残确定身体受到损害的程度,依次类推。 行人的伤情未构成伤残的,则认定行人的身体未受到损害,无需对行人进行身体损害的赔偿。交通事故造成行人死亡的,则应对行人的生命进行赔偿。 那么可否据此认定在为人的生命或者身体进行标价呢?不是。本文要解决的是行人应否对机动车损失进行赔偿。从伦理上来讲,行人的身体或者生命遭受损害,身体或者生命本身的损害尚未得到赔偿,再去赔偿机动车的损失,显是违背大众意愿。从公平上将,行人的损害并未得到完全填补,机动车一方也因法律未规定对受害人的生命、身体本身进行赔偿而受益,行人对机动车一方的损失不予赔偿也并不会导致不公平。综上所述,鉴于人的生命、身体的无价属性,当行人的生命、身体受到损害时,由于行人自身的损害并未得到完全填补,故,我个人认为,当行人死亡或者构成伤残时,对机动车的损失可不予赔偿。当行人并未构成伤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学科复习常见试题及答案
- 饭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3篇)
- 2025年软考携手共进的试题及答案
- 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变革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模考准备的要点2024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学习中的常见挑战及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民法基本理论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中的文件处理技术考察题及答案
- 2024河北高考地理真题卷解析 课件
- 部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 《非织造产品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DB51-T 5048-2017 四川省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规程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传媒生态
- 高中政治必修四思维导图
- 专题十五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讲析+练习)-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适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