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_第1页
《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_第2页
《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_第3页
《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_第4页
《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戊戌维新课堂实录及评析 (叶永广执教 陆满堂评析) 师: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生(齐):面临被瓜分的局面。 师:对!“瓜分”这个词很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局势。 映示投影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形势国 师:(指图) 1897 年 11 月,德国首先出兵强占胶州湾,这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信号。接着,俄国要东北 、法国要两广,英国要长江流域,日本人来了、美国人也来了。眼看中国就要四分五裂,怎么办?中国的出路 在哪里? 民族的希望在哪里?有句名言:国家兴亡 (学生呼应:匹夫有责)评述:教师动情,群情激愤 ,这为学生认知和思考创造了良好的气氛。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探求救国的道路。于是,民族资产阶级 中的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第三节,戊戌维新) 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变法经过。 2 / 6 (一)变法经过(板书) 师:既然是变法,那就必须得到清朝皇帝的同意,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 生(齐):光绪。 映示 幻灯片:光绪皇帝像 师:又是谁促使这位年轻皇帝下了变法决心呢? 生(齐):康有为。 师: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领袖人们,看到形势危急,他心急火燎地从广州经过上海赶赴北京,又一次向光 绪皇帝上书,这已经是他第五次上书了。他指出,形势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再不变法,将会怎样? 生(齐):国将不国。 师:那么光绪看了这份上书后,又是怎么表示的呢? 生:光绪流着眼泪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师:其实,他也不愿做一个没有实权的傀 儡皇帝,光绪皇帝从四岁登基做皇帝以来,实权一直掌握在慈禧 太后手里。成年以后,他接受了维新派思想的影响,很想有一番作为,但处处遭到太后的阻挠。他想通过变法 来摆脱慈禧太后的束缚,夺回统治权,这也是他下决心变法的一个主要原因。评述:通俗地说明了主客观原 因,点出了光绪帝的局限性,为尔后变法的失败埋下伏笔。但对其不甘作亡国3 / 6 之君还应强调一下。为了变法 ,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板书) 师:“国是”就是国家的方针大计,“定”就是确定,定国是诏就是确定国家方针大计的诏书,这个 诏书的颁布意味着什 么? 生:变法的开始(板书) 师:时间是在 1898 年 6 月 11 日(板书) 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接着,光绪帝组织了变法班子,将康有为、谭嗣同等人 分别调入总理衙门,军机处任职,参预变法。然后,从变法开始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光绪帝一共颁布了一百多 道诏书。这些诏书包括了哪些内容(板书)。 映示投影片:变法法令的主要内容 师:请大家联系变法内容的具体条文,说一说这些措施对哪些人有利?对哪些人不利?为什么? 生:“允 许官民上书言事”这一条对老百姓有利,这样老百姓就能上书皇帝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国家政策 符合人民的利益。而对封建官僚不利,他们将失去独裁的权利。 师:那“民”在当时是不是提“老百姓”呢?其实,一般老百姓在当时多数没有文化,再说整天得为生活 奔波,哪有什么时间和心思上书皇帝。这里的“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主要是指那些有钱、有文化,想 参预国家4 / 6 政权的民族资产阶级。评述:具体解释“民”的含意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变法的性质 ,并且也有利于分析说明变法失败的原因。大家想一想,这一条主要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生(齐):民族资产阶级。 师:政治上的改革还有“改订律例”就是要改革一些法律条文,废除残酷的刑法,“裁撤冗员”,“冗” 是什么意思? 生:多余的意思。 师:对,就是要精简政府机构,陶汰多余的官员。那么“澄清吏治”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要整治那些贪官污吏。 师:是啊,这样一来,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官僚,那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的官吏,他们就要被摘 去顶戴花翎,罢官撤职。大家再联系其他条文,谈谈自己看法。 生:经济上改革财政等措施,对慈禧太后等统治者不利,有了种种限制他们就不能象以前那样随便用国库 里的钱塞自己的腰包。 师:经济上还有两条:一是设两局,二是办两会,这两条措施有什么作用呢? 生:有益于发展经济。 师:以前,工商业一直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5 / 6 缚,现在由国家来鼓励工商业发展,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这一条对哪些人有利呢? 生(齐):民族资产阶级。 师:军事上有两条,主 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管理训练方法,提高陆、海军的战斗力。文化方面的措 施又对谁有利呢? 生:对广大人民有利,可以有更多的人学到文化,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技术的传播。 师:好。我们已经讨论分析了具体内容,这些内容都围绕一个“变”字,既有改革旧的,又有推出新的。 如果让我们把这些变法的作用总的概括一下的话,可以引用课文的哪一段文字呢?请大家把这一段文字一起读 一下。 (学生齐读课文 52 页最后一段内容) 评述:有了前面具体议论的基础,在此集体朗读课文是可取 的。这可以使学生对于变法的作用加深理解 和加强记忆。 师:变法法令虽然一道又一道传出紫禁城,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只有一个地方在执行。什么地方? 生(齐):湖南。 师:其他各省的巡抚老爷要么阳奉阴违,要么置若罔闻,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变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6 / 6 师:这又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中有守旧的官僚;有那些贪赃枉法,将要被撤职的官吏;靠八股文升官发财 的人,都是一些封建顽固派,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