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处注释质疑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处注释质疑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处注释质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处注释质疑 作者 贵州 陈鸿斌 内容 第一处是“对此欲倒东南倾”。 查全国恢复高考后的历年高中语文版本,均注为:“对着(天姥山)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向东南面倒下去似的。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注释的“意译”部分,是无可非议的,但前半部分的“直译”部分,就令人费解了。 首先,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剖析。诗人写“五岳”,写“赤城”,写“天台”,无疑都是用来衬托天姥山的雄奇高峻的。天台山位于天姥山的东南面,说“对着(天姥山)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向东 南面倒下去似的”,着实让人费解。其一,既说天台山是对着天姥山的,那怎么会一下子向它的左侧后(东南面)倒下去了呢?尽管注者加了“好像”、“似的”等词语,但这种朝着离天姥山越来越远,大有“弃我去者”之嫌的倒法,又如何来衬托天姥山呢?其二,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仅着一“倾”字,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姥山的雄奇高峻。如果天台山“好像要朝着东南面倒下去似的”,既是向后“倾”,又怎么来衬托天姥山,表达其叹服呢?诗人这里既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我们不妨用常见礼数来作2 / 3 个类比:甲要向乙表露钦佩、仰慕之意,就应面对乙打躬作揖,甚至 稽首,绝无后仰倒下去行礼之说。 故笔者认为:天台山不是向东南面倒下去,而是向西北面倒下去,症结就在对“东南倾”的解释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虽是一首七言古诗,可诗人在用韵上仍是十分讲究的:“横城倾”,一气贯通,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正是为了押韵上的需要,诗人把“倾东南”倒装过来,成了“东南倾”。这在古今诗歌创作中是不乏其例的。而且,“倾”在这里只有劝钦佩、仰慕”之意,才富有拟人的浪漫手法。所以,“对此欲倒东南倾”的“直译”应该是:“对着(天姥山)这座 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在东南面(朝着天姥山)下拜似的。”这就入情入理了。 第二处是“深林兮惊层巅”。 编者注为“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从注释内容不难看出,编者以为“”和“惊”的施动者是“深林”和“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的主语是“熊咆龙吟”,因为“深林”句的前一句就是“熊咆龙吟殷岩泉”,这似乎也顺理成章。然而,仔细推敲,梦游天姥山的人,诗作说得很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于是“我”穿上谢灵运当年穿过的木屐,登上了天姥山。在饱览了白天胜景之后,接着还是这个“我”,又 身临夜间奇象:听到的是“殷岩泉”的“熊咆龙吟”看到的是“深林”,是3 / 3 “层巅”,是“我”正是被这幽深的林莽,这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层层叠叠的峰峦,吓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所以,“深林兮惊层巅”和“惊”的主语是“我”而绝不是“熊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