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pdf_第1页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pdf_第2页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pdf_第3页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pdf_第4页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2 7 . 0 4 0 k 5 4 j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t 4 0 5 6 - 2 0 0 1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 c o d e f o r s t e a m- o p e r a t e d a i r 灯e c t o r s 2 0 0 1 一0 5 一2 3发布2 0 0 1 一1 0 一0 1 实施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 布 j b/t 4 0 5 6 - 2 0 0 1 月 9舀 本标准是根据 g b 1 . 1 -1 9 9 3 本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 1部 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 和采用国内 外有关 新资 料对 j b / t 4 0 5 6 -1 9 8 5 射汽抽气器性能 试验规程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内容基本不变,但参考了 a n s i / a s m e p t c 2 4 -1 9 8 2抽气器,并考虑国内当前使 用的测量仪表,增加 “ 定义”章,并补充试验导则内容和当前测量用的仪表,对原标准计算公式进行 验证并改用法定单位。在编制格式上按g b 1 . 1 -1 9 9 3 .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同 时代替j b / t 4 0 5 6 -1 9 8 5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 上海发电 设备成套设 计研究所负责起草,上海汽轮 机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 晨、耿德荫。 本标准于 1 9 8 6 年 7 月首次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4 0 5 6 - 2 0 0 1 射汽抽气器性能试验规程 p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 c o d e f o r s t e a m- o p e r a t e d a i r e j e c t o r s 代替j b / t 4 0 5 6 -1 9 8 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凝汽设备抽除空气或其它不凝结气体的单级或多级射汽抽气器 ( 以下 简 称抽气器)的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汽轮机凝汽设备的抽气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8 0 0 . 3 -1 9 9 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 3 部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数值表 ( e q v 1 8 0 2 8 6 一 1 . 1 9 8 8 )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 下列定义 3 . 1 吸入压力 s u c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抽气器吸入口处被抽气体的静压,以绝对单位表示。 3 . 2 吸入温度 s u c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抽气器吸入口处被抽气体的温度。 3 . 3 t - 作蒸汽压力 w o r k in g s t e a m p r e s s u r e 用于抽吸气体的工作蒸汽在抽气器喷嘴进口处静压,用绝对单位表示。 3 . 4 出口 压力 d is c h a r g e p r e s s u r e 抽气器排气在出口处的静压,以绝对单位表示。第一级排气出口压力简称为第一级出 口压力:第二级排气出口压力简称为第二级出口压力:末级排气出口压力称为抽气器排气 压力,简称排气压力。 3 . 5 稳定性 s t a b i l i ty 抽气器在设计工况下运行,对排气出口压力或者工作蒸汽压力在某一范围内的变化, 都不导致吸入压力 ( 在允许范围内的变化)波动,抽气器这一特性称为稳定性 3 . 6 容量 c a p a c i ty 在设计工况下,单位时间内从抽气器吸入口处抽吸的气体质量。 3 . 7 汽耗量 s t e a m c o n s u m p ti o n 在设计工况下,单位时间通过抽气器喷嘴的工作蒸汽质量,对多级抽气器,则指通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 0 0 1 - 0 5 - 2 3批准 2 0 0 1 - 1 0 - 0 1实施 j b / t 4 0 5 6 - 2 0 0 1 各级喷嘴的工作蒸汽量总和。 4 导则 4 . 1 参加试验的 各方就试验的以 下事 项应达成协议: a ) 负责提供和安装符合本规 程的 仪表和控制装置; b )试验设备的隔离 责任; c ) 抽气器性能 试验可在制造厂或电厂进行。如果利用电厂配置的抽气器,在进行 试 验时,应与机组解列。试验条件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d ) 试验目 的和所要求的测量; e ) 保持试验参数 ( 蒸 汽压力, 冷却水 流量等) 不变的方法; f) 抽气容量和蒸汽流量测量 方法; b ) 抽气器投运使用与验收试 验之间 时间间隔; h ) 试验结果误差计算和最大允 许误差。 4 . 2 进行抽气器性能试验时,工质用蒸汽,吸入介质用空气,有条件时也可用空气一蒸汽 混合物 。 4 . 3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a ) 确定试验装置系统及测点布置 ( 见图 1 和图2 ) ; 控 制 阀 工作蒸汽 温度测点 见图s 或 图7 抽吸容 量 测 量装置 图1单级抽气器试验装置图 b ) 所有的仪表在试验前应进行标定,合格之后方可使用,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的仪 表,试验后要复检。 c ) 当各种仪表安装就绪之后,应对整个试 验系统做密 封检查,可用水压试验方法来 检查各个接口的泄漏情况。 一 般试验水压用 1 . 5倍的上 作压力,真空系统取 0 .2 mp a e确认 各接口严密不漏,方可投入试验。 j b / t 4 0 5 6 - 2 0 0 1 困栖热阴姐维丫早蒸愉n困 一峥州叫浦 澳履驳 里专书 拭娜喇澳喇黄多扮吊 卜更概的巫以 酬、滚芒 j b 汀 4 0 5 6 - 2 0 0 1 d ) 为防止试验时蒸 汽喷嘴堵塞,建议 在抽气器工 作蒸汽进口装上过 滤器。 4 . 4 参加试验各方应指定一个指 挥试验和作评定观测准确度或且试验操作 方法可靠性的仲 裁人。 4 . 5 在试验期中 任何一方代表均 可在现场,以 保证试验按本规程和先前协议进行。 4 . 6 对试验系统进行检查, 并记录 数据, 确定 一切处于正常状态。 4 . 7 试验前要使运行工 况稳定, 运行 状态尽可能 接近设计要求, 各种参数的允许偏差值应 符合表 i 规定。 4 . 8 在做抽吸干空气性能 试验时, 每调换一次空 气喷 嘴,至少应稳定 5 m i n ,然后进行测 里 巨 。 4 . 9 试验时参数记录一般时间间隔:除冷却水参数为 2 . 5 mi n ,其它可 5 mi n ,各工况各项 读数应同时记录。试验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 4 . 1 0 测定设计点的抽吸容量试验,应不少于三个负荷点,它们应包括在设计值的士5 %范 围内,如图 3所示。建议负荷从零到引起吸入压力急剧上升的那一负荷来绘制抽气器特性 曲线 ( 见图 1 4 ) 0 4 . 1 1 如果需要冷却水,应提供控制冷却水质量和水温的设备,供应的冷却水压力稳定, 冷却水品质应适于试验要求。 4 . 1 2 可通过预备性试验达到: a ) 确定抽气器和管系状态适于进行试验; b ) 检查仪表: 。 ) 培训操作人员: d ) 确定合适的运行状态。 4 . 1 3 如果符合本试验规 程的 要求, 并经试验各方同意,预备性试验可作为正式试验。 4 . 1 4 对每一试验工况,每一试验项 目 都应采用统一的记录表格,进行编号,写明日期、 时间及试验项 目名称。 4 . 1 5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向试验负责人报告,并记录在各注栏内。 表 1试验时各参数允许偏差 变量额定 状 态 允 许 偏 差 值一试 验 时 间 允 许 偏 差 值 工作介质压力 在容量试验时士5 % 在稳定性试验时土i 0 0 工 作 介 质质 量 或 过 热 度一 过 热 度1 4 c 一1 3 0c 冷 却 水 进口 温 度一 _ 3 一 。 一士 1 冷却 水 量一0 - - + 5 % 一士 2 % 吸入 温 度一土 4 吸入 压 力一 士 1 % 出口压力 士 2 % 流 量 喷 嘴 压力( 吸 入 流 体 )i 士 1 % 流 量 喷 嘴 温 度 ( 吸 入 流 体 )i 一士 6 注 : 1 设计工作介质过热度为零而温度比设计值高,为保持规定的流量,工作介质压力应增加一个足够 的量,其最大偏离值是设计工作介质压力的 巧%. 2 如果工作介质是干饱和流体,它应当是绝对干饱和。为保证干度不使其偏离规定的状态,过热度 提高到 1 4 是许可的. 3 本规程提供的温度对容量的修正,仅适合被吸入介质是空气或蒸气,见6 . 8 . j b / t 4 0 5 6 -2 0 0 1 几 门口门 口口巨 口口 门厂 刁 门 门 门口 二 口门 r 7厂门口门 口口 二 口口 门 厂 卫曰网 曰口 口 口门 门 门 门门 习 口下 门 门 巴 口口门 口口门 门 口 口 口门 门 口门 门 曰 巨口 口口 国口口 川曰 口 二巨 夕砰下门门 门n 口 口 口口 口 口门 口 门 口口 口 门口 口 门 门 门 口巨 巨 口门 巨 门 匕 口口 庄 口 口n 门 匕 巨 二叮巨口口 二 口 出口绝对压力即吸入绝对压力廿 容量 k r / h 图3 抽气器装置特性曲线 4 . 1 6 在整理计算数据时,首先应检查各测量值的 可靠性和一致性,如出现矛盾时. 这个 试验应全部或部分重做。 4 . 1 7 测量仪表应符合第5 章的 仪表要求。 4 . 1 8 记录和试验报告:对于试验结果 有用和必 要的数据进行观察和校对, 原始记录单 位 应由负责试验单位保管或入库。如果有关单位需要可发给副本。 4 . 1 9 误差: 各种测量误差在试验 报告中应给以说明,经过误差计算, 误差的允许值应征 得有关单位同意。 5 测t仪表和测 量方法 5 . 1 试验系统布置 对单 级和多 级抽气器试验系统布 置的 基本要求按图 1 和图2 所示, 并要注明必要的控 制阀,测点和仪表的位置。 5 . 2 仪表说明书 对仪表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提供准确的说明书,以供查阅。 5 . 3 压力测量 5 . 3 . 1 大 气压力的 测量 5 . 3 . 1 . 1 大气压力用精密的气压计,如水银 气压计。或且 经计量部门 证明为正确和适用的 其它型式气压计。 5 . 3 . 1 . 2 整个试验期间,大气压力计以均匀的时间间隔读数。所附温度计的温度应同时记 录。大气压力计安装的海拔高度也应作修正。 5 . 3 . 2 作蒸汽 压力的测量 5 . 3 . 2 . 1 根据试验需要可选择0 . 2 5级压力传感器或 。 .4级弹簧压力计测量 _ 作蒸汽压力。 5 . 3 . 2 . 2 1 : 作蒸汽压力测量应尽量靠近抽气器喷嘴处测得,井注意避免压力损失和由于竹 流阀或9 0 0弯头等损失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7 b / t 4 0 5 6 - 2 0 0 1 5 . 3 . 3 抽气器的吸入压力和出口 压力 测量 5 . 3 . 3 . 1 抽气器吸入压力的测点应不少于二个,在同一截面上成 9 0 0交角,并装在距抽 气器的 进口d / 2处,如图 5 所示。出口压力 在每级扩压管出口 处测量, 测量位置应按图 1 和图2 规定。 5 . 3 . 3 2 管上的取压孔直径为6 m m -8 m m 。取压孔处, 管内 壁应无毛 刺。 5 . 3 . 3 . 3 表计应使用u型 管或单管柱型水银差压计, 仪表应带有读数为l m m的 刻度尺, 或相当准确 度等级的压力 传感器或其它压力计。 5 . 4 温度测量 a ) 工作蒸汽温度、干空气吸入处的环境温度及冷却水温度,可根据要求选择 0 . 1 刻 度的玻璃棒水银温度计或且相当准确度等级的铂电阻或热电偶测量。 b ) 工作蒸汽温度测量,应靠近抽气器喷嘴处测得,如图 1和图 2所示。干空气吸入 处的环境温度,应将温度计装在空气喷嘴入口处的附近测得。 c ) 对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度,应在进出口水管道附近测得。 55 流量测量 5 . 5 . 1 抽吸气体流量测量 5 . 5 . 1 . 1 抽吸气体测量喷嘴的要求: a ) 直径d = 1 .6 m m - 2 5 m m测量喷嘴应按图4 -a )设 计制造并应遵守下列 规定: 1 )喷嘴材料应选用具有较高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推荐用不锈钢或磷青铜。 2 ) 喷嘴型线按图4 -a ) ,出口 段应保持圆 柱型, 不得有收缩段, 扩散段和带有圆势, 入口段断面应与圆柱部分光滑过渡,内孔表面粗糙度 ra 最大允许值为0 . 8 u mo 椭 圆 . ) d - i . 6 - -2 5 -七 ) d = 3 : . “助 3 ) 值取 h 7 0 4) 5) b) 货) 。 5 . 5 . 1 . 2 a ) 流量装置 图4 空气测量喷嘴尺寸 喷嘴喉部直径 d的公差等级按 g b /t 1 8 0 0 . 3 -1 9 9 8 中 1 t 7 ,加工时孔的基本偏差 应用塞规校验。 喷嘴椭圆型线要加工准确,使用样板刀进行加工。 喷嘴制造后,应测量其实际直径的尺寸并打印。 喷嘴直径 d = 3 m m - 6 6 mm的测量喷嘴 ( 型线如图 4 -b ) ,也可向专门制造单位订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要求: 测量空气流量一般用空气测量喷嘴,在试验前先将抽气器与机组介列,后把空气 ( 如图5 所示)接到抽气器吸入管道上; j b 汀4 0 5 6 - 2 0 0 1 喷嘴温度二个测点 流 t喷嘴 旁 通 阀 爪 图5 空气到抽气器进口去的喷嘴布置 高 压蒸汽进口 压 力测 点 一 控 翻阀二 个温度测点 卜 一 目 ” 二 芬 创 二 么上 _j a . . 7 滤 网 保温 层争落 ( 不 二瓜薯 沪 芍一 l最 小 = 1 0 d 流 量 喷 嘴 图 6 蒸汽进入混合箱前喷嘴布置 到抽 气 图 7 蒸汽空气混合物至抽气器进口的喷嘴布置 jb / t 4 0 5 6 - 2 0 0 1 团驯娜阴万沸扩撼蜓节识 卞侧袭,粥只国 七侧羽0 德关疑夺 . i #f 1y 8困 邵只遥 0 袭关邓岛1深 理长留 黔11膝 梁 -!,习 绍书军澎11取 r- , )理 一,4卜r a 签苔妇坦丫侧 j b / c 4 0 5 6 - 2 0 0 1 b ) 空 气 吸 入 管 的 直 径 d 不 得 刁 、 于 最 大 测 量 喷 嘴 的 直 径 d 的 4 倍 , 长 度 声 最 小 值 为 管 径d的5倍。 5 . 5 . 2 混合物流量测量装置 如果以 蒸汽空 气混合物为 试验介质, 流量测量装置如图6 , 混合箱结构如图7 , 或可参 考图8 联合系统图。 5 . 5 . 3 中间冷却器冷却水流量测量 冷却水流量测量方法可按下列选用: a ) 标准孔板或喷嘴的节流式流量测量装置; b ) 0 . 5 级的 标准水量表: c ) 电磁流量计; d ) 重量箱、体 积量箱。 5 . 5 . 4 工作蒸汽流量测量 工作蒸汽流量可以由测量的蒸汽压力和 温度,通过塞规或其它方法测得的抽气器喷射 喷嘴喉部直径和喷嘴的流量系数,以6 . 1 0中公式 ( 9 )计算求得。 5 . 6 噪声测量 a ) 噪声可用声级计进行测量,一般测量 a声级,测量时将声级计放置在离抽气器 l m 处进 行; b ) 噪声测量点应在抽气器噪声源最大处; c ) 噪声测量时,应注意背景噪声的影响,并进行修正。 5 . 7 各量测量仪表 各量测量仪表也可选择相应上述要求的准确度等级并经有关各方认可的仪表。 5 . 8 稳定运行限值的确定 5 . 8 . 1 最小蒸汽压力的 确定 最小蒸汽压力应如下确定:设计工况下保持容量和出口排气压力不变,工作蒸汽压力 应缓慢降低到抽气器失效 ( 以抽吸压力斜率或波动来表征) :工作蒸汽压力缓慢地提高直到 吸入压力回到原始值或者到一个无波动点,进一步提高工作蒸汽压力不降低吸入压力,在 这个 “ 恢复”刚出现时的工作蒸汽压力,即为最小工作蒸汽压力。 5 . 8 . 2 最大的 排气压力的确定 最大排气压力应如下确定:设计工况下保持容量和工质压力不变,排气压力缓慢地提 高,直到抽气器失效,然后排气压力缓慢降低到 “ 恢复”出现,这时排气压力为最大排气 压力。 6 试验数据整理与计算 6 . 1 抽气器系统性能试验的完整报告应包括下列重要的项目: a )抽吸容量; b )吸入压 力; c )吸入温度; d )排气压力; e )工作蒸汽压力; f) 工作蒸汽 温度: 9 ) 工作蒸汽流量 铭 牌流量: j b f f 4 0 5 6 - 2 0 0 1 如果系 统中 包括冷却 器, 增加下列项目 : h )每台 冷却器的 冷却水流量; i ) 每台冷却器的进出口 冷却水温度。 6 . 2 计算试验数据时,首先应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检查。当波动的值或偏离规定的 运行条件的数据,超过表 1 给出的偏差值时,该试验点应当舍弃。 6 . 3 对所测的试验数 据的各 值都需要进行修正。 所用的水蒸汽热力学性质表, 应采用 1 9 6 8 年第七届国际水蒸汽性质会议上,批准的工业用 1 9 6 7年 i f c正式为依据的图表或新版本, 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6 . 4 如果压力 计的 连接管内 充满着液体,应对位 差的 影响 进行修正。 6 . 5 所有的压力计液体的比重应当按室内温度进行换算,由于液体和标尺的膨胀不同,压 力计的读数应修正。 6 . 6 如下流量计算公式,适用于 5 .5 . 1 .2中流量喷嘴及喷嘴布置,以及物理特性不变和已 知的气体。 a ) 对亚临界流动,p , o . 5 5 p , 时 。 12 .64 5f a cd y a(1_ r 4)v z p i p 一 p,)11: kg lh y 、 一 ( r-)r (2 11) (1 - r (- o “ iv ir 1 - q 4 , ) y . . . . . . . . . . ( 2 ) r 一1 1 一r - 1 一刀r 护” 一 ( 对空气和蒸汽的y “ a 见表 2 ) b )对临界 流动p , -o . 5 p , 时 q = 1 2 . 6 4 5 f a c c z ( p , p , ) “ , k g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式中: 9 流量,k g / h ; o- 一 一 一 流出系数,可查图9得之,或按下列公式计算 = 0 .9 9 7 5 一 0 .0 0 6 5 3 哟1 “ . ( 4 ) , 、 r 。 为 雷诺 数, r e = 里 些3 q . p- d u 动力粘度, 见图1 0 空气的粘度,图1 1 蒸汽的粘度, p , . s d - 一 一 喷嘴孔径; c m; p i喷嘴前静压, p a( 绝对) ; 尸 2 一一 喷嘴后静压, p a( 绝对) : r -p 2 / p , 卜一 一 c p / c , ,比热比; d -喷嘴孔径与管道内径之比d / d ,一般取 0 . 2 5 ; p 密度,g / c m , ; j b / t 4 0 5 6 - 2 0 0 1 日 甲 巨 目 肆 目 巨二井日 目 月月 日f开 日阵一州一甲 日 平 月 尸厂阵汗开日尸一 一斗 一阵 日 甲目 砰开巨砰t日厂一一一阵 日 围日 阵 目 匕 卜共护 导 曰 争,口二 日 一 卜 卜片 阵目乒 兰幸目一 尸 厂月阵田圈巨 卜日日干干 巨 俘目 民 阵 目阵 一州一日 目 尸 厂曰v汗日f 一 一十一 尸 日升 - 一 耳 卜冈阵 汗日俘一州一日 砰一 州 , 日 尸一 一 7曰阵斗日 日不日 干 + 尸 汗一 了 二目阵 田日 日 【 j舀一一 日一 一 - 十 匡 俘- f -曰阵 团目 日一刊一日一 牛 干 日一 沪一目弃 用目 日 呼 一 一1日十 州 一 日防 俘 二卜嘴不甲目日 目- - - i4 一 l 巨 仁 1 _ _二 卜- 卜一斤 目目 目不 月 二目 异 井 。、刹介、。 8 , n , 雷诺数 r e 图9 喷嘴流出系数 对空气:,o , - 0 . 3 4 8 x 1 0r , / t , ;不 进气的 绝对温度; 对蒸汽:按 6 . 3 条规定查阅水蒸汽表口 厂一亚临界流 动的膨 胀因 子; z“ 临界流动的流量因子,可按下式计算 z ,一 ( 2r + l 一l)( rr + l 卜 下 几 不 万 兀 万 牙 “ “ “ “ ” 厂+ t ( 也可从图1 2查得) f a 喷嘴热膨后,面积修正系数以下式表示 j b 邝4 0 5 6 一 2 0 0 1 !(一 仁上_ 匕 l 二 1一门 工 巨 ! ! 1口 巨巨tl 一, 11 之 尸 门 口二一! _ i 州曰 曰一! 厂工一ll 门了团1!日 工习 匕l 二厂 ! 下 尸1 幸 十 刃一 干 7筹 丰 夕 革 半 干箭 庄压子厂 刊 +干日耳平习 + 释 一 . 丰非 )口万厂1一厂!,l上1厂1 一口二门 j厂一1! ! 一一 刁一门 l下j一口刃曰 1 二口 i尸 1 1 一匕上!匕 _ 口 (一 口二口1门一 压仁日干 _ 肠洲犯扣2826洲22 唆于。1/二划扮 20181614 1 002 003 00 空 气温度 图 10空气的粘度 fa = (d 。 + da ) / 心 ( 6) 式中:以 一零度时流量喷嘴直 径; 、材料热膨胀系数: 卜 - 一 试验时温度,。 对于不同气体的临界流量的出现,以下式计算更为准确。 凡 、 : (宾) (r 一 1). 一 ( 7 ) 式中:空气厂1 . 4 / / 之 / / 洲/ 尹 产 / / / / / 厂 一 2 沈1二飞一孤刘衍浦 2 侧2 5 0 40 门45 0 图 1 1 3 003 5 0 温度 蒸气的粘度 蒸气 厂1 . 3 j b f r 4 0 5 6 - 2 0 0 1 : .; 用周围空气作为试验介质时,温度在 3 7 内,其湿度可忽略不计。 吸入温度对抽气容量有很大影响,当抽吸的流体是空气或蒸汽时,在图 1 3中给出了 容量修正值。 6 - 9如果吸入的 介质为空 气蒸汽混合 物时, 混合物的温度 t . 按下 式计算: = y a 二 p a - ta + 4 z止 c p , -1. . . .价 ( 8 ) 9 a c p a +9 . ( 执 式中:q a 空气流量, k g / h ; 9 - - 蒸汽流量, k g / h ; r 图1 2 临界流动的流量因子 c p a 空气定压比, k j / k g ; c p s蒸汽定压比, k j / k g ; t o 周围空 气温度,: 乙 5 一 一 一 蒸汽比等 焙膨胀时,按流 量喷嘴进口 的压力和温度计算得出 的温度。 6 . 1 0 工作蒸 汽流量计算如下: a )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g , = k a d z ( p p ) v s , k g / h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式中:k - 一 蒸汽状态系数,0 . 5 9 0过热蒸汽) : j b 汀 4 0 5 6 一 2 0 0 1 0 .5 8 1 ( 饱和燕 汽) : 口 n _ 1 _! 1 门 l门口 门 门 口 口 门 口 1 一 口 巨 口 厂 一 又义 一 ;一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压 1口 二 了 es 口 匕口 ; 裸又- l _口 口 口 口口 口 口 口 口 - 一 .!口 口 口 门巨 口 口 门 口 l 厂飞 1 厂 一厂门 曰 曰 1 丫 月 阅 口 口 口口 尸 门口 口 l :口 口 门 一 下 一 :一 分 一月 闪 口 因 口 口 口 口 口 之一l门 冈 曰 冈 口 口 口 一几 一 ! 口 , 门l ee 引 l 。!口 口 园 口 困 口i 一厂 门 r. 一门 巨口 口 巨 嘴 引 口 口 s -门 ! : 一 粆1尸 曰 门1 1 1门 口一口 巨 习 下、 1 r门一七 11一一i广 一门 _l _ 二 1 , 一 一 土 _ 了 一甲 1 一 盯门 四 !长 ; l 二万一 二 一口 口 口)l厂 1一 门 一 下 门 门 闪 口1 队 彩 门 门 ! 门 口 口 口 门 口 口 冈匕土_匕曰 口 口 曰 自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区j二 工习习、 叼 一 ! 口 口 口 门 门 曰 门 曰 门 反 j 万 一 !刁 口 口 口 一曰 厂门门 r勺门 门 门 门 门 厂门 产 - 厂 厂 门! 门 又 “; 、 ; 口 口 口洲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 厂勺 门 l 一 口 口 口 口 口 庄二 口 口 二二 、匕 全 一口-1 1 口 口 口 门门 门 门 门 口 口 口 口 压 一 1 _ s e 巨叉曰二丛 口 口口 困 口 门 曰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曰 目 ! 厂 门 门 门 厂 一 门 f , 门 门 门 门 门 严 叹 门 门 曰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门 下1 一 一 , 一 一 - , _:1 巨一 一二 一 臼 门 门 度 对 流 量 修 正 洲 一 卫型 鲤竺 犷望 逐塑 些退二 1 二 20 时叭 或汽呵牛 二 二二 二 一 口 口 口 门 r 勺一二上二 三二 _ 二:、,1二 门 州 一:一 书价 口 厂 一 刁 门 门 1 、 门 门 二 口 _ 二 二 _ ! 卜 门 门1 1 ! 1 1 ! 1 厂1 一 , 几 ! i引 门 门( 1 1 1 t l ! 1 二 卫丁 下 ! 1 1 1 门 门 1 1 1 口 厂 丁刁 1 ! l i 让 粼嵘日牵 3 oo 气体温度 图 13温度对流量的修正曲线 片流量系数 通常在0 . 97一1 范围; 口 蒸汽工作喷嘴喉部直径,m 。 : 月 喷 嘴 前 蒸 汽 绝 对 压 力, pa; p l喷嘴前蒸汽密度,k g / m ” 。 b)对表面式冷却器,也可采用称凝结水重量方法,此时吸入流体的流量应等于零, 其总的 测量时间最少为半小时,测量次数不少于四 次, 测量间隔 应均等。工作蒸汽的 压力 和温度变化应保持在平均值的2%以内。 j b/t 4 0 5 6一 2 0 0 1 一! 价 一 寸 c 犷 份 h o roo rc ho bo 0o 0not o bo 0bo 0c eo 0g pc ho ho 0e 0 0 rd v0 0 c0 0 00e 0 re0 rc 0 v0 n0 bh0 e0c0 acac 0 vc v0e 0 0 a0a0 00r0m0 r0 re0 ve0 oc no c o omo oooob c c rono nno raonob o o ho c oo bwo o om om oo oo ov o ooo ro oro nc wow o c c wcr cc c mcc cc c 奎nc c cd 0 羹 0c 0 00 00 c0cdm d mdc +0 oro0 c 0 e 0 w0 ad c 0v 0v 0 0 0v0 c+d nco 0v 0r0 c rcn0 n00v0 b0r d 0 0 0 0 00 d 0 0 0 0ce,0 c0 00 0 rc0 00 d 一 0oo o o no oc oo n o r 1o o 0o0 ov or oc rc coc oco oo oonc ocococ 卜、。曳!喊1一 !叭1一 曳| 、工叱11顺 冷医当咬道瞥想己姗埃 n 书飞 又少 ! 1 汤 . 户 1 5 j b / t 4 0 5 6一 2 0 0 1 尸 , 址 谈 滚 c 0ro ro nc bwc no bo ko o 7cnco o po 0hg bo o o oc ho 含 o nc oo c rc bo c o bo ho bho gr c bronro bcr oo on ro nro mc ocm o nob on bo nbo c cc wowg nro rc rob c ro nc to nc ac o oc o vmc wovo o oo voao mgno rc vc oro ro bo bo cw or oomo owo bc coc c 7o cw oro c rg c cc 0 00 0n0 c0,0 aw0 w0 000 0000 m0n 0 叶 i v0m0 c rcc 0c o ec pco cno pchc ocr c mgw cc mo wo 0r 0o0b0 d n0 h0 nc a0oa0 o0r 0c b0 0 bcn 0 一 eccc0 ooe noc o 0o eo o no o eo0c0 oocc ko 0ho g 舀 c ooobococn oorow owowowo 报闪兴 1 6 j b江 4 0 5 6 - 2 0 0 1 6 . 1 1 冷却水流量测量方法,可按 5 . 5 .4 )测量法,其偏差值给于表 l a 6 . 1 2 对水银大气压力计, 按当 地温度修正 后的大气压力凡: p a = 1 3 3 . 3 2 ,8 . 1 一 ( a , 一 a 2 ) t x p a( 绝 对) , ( 1 0 ) 式中:刀 片温度t h 时的当 地大气 压力, m m h g ., a ,水银的膨胀系数, 0 . 0 0 0 1 8 1 5 1 / c ; a 2 黄铜标尺的膨胀系数, 0 .0 0 0 0 1 9 1 / 0c 。 如系钢制标尺 a , = 0 .0 0 0 0 1 2 1 / 0c ; t ir一 一 试验时当地大气温度,。 6 . 1 3 用u型水银压力计的 抽气器吸 入侧压力p , p , = p , - 1 3 3 . 3 2 . ( 1 - a ,l ) - 9 . 8 ( h , - h z ) , p a ( 绝对) , 甲 , , , , 1 功 式中: h - 一 一 温度为t 时, 水银差压计的 水银柱差值, m m h g ; h l - u型管水银差压计真空侧水 柱高度, m m h 2 0 ; 棍 一 一 u型管水银差压计大气侧水 柱高度, n u n h , o ; l -试验时大气的温度, 1 4 误差计算的要求: 对符合试验观测要求的各种测量值的误差和试验结果的计算误差,应按测量误差理论进行计算。 试验报告 7 . 1 试验报告应陈述试验 目的、内容、测试仪表、结果和结论。 7 . 2 试验报告应表明测量仪表及测量方法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如果有区别之处应作充分解释。应列 出试验观测值以便核对计算和验证结论。 7 . 3 试验报告 可参 照下列 项目 进行编写,各 细节应根据抽气器的 类型和试验目 的的 需要适当 修改。 731 概述 a ) 试验日期; b )产品使用单位; c )制造厂; d )抽气器编号,型号: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