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n g G e o l o g y 工程地质 学报 1 0 0 4 9 6 6 5 2 0 1 1 1 9 ( 3 ) 一 0 3 2 3 0 9 我 国土工离心模 型试验技术发展综述 冯 振 殷跃平 (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 1 0 0 0 8 1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 0 0 9 8 1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 0 0 0 3 7 ) 摘要小尺寸物理模型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常规小 比尺模型由于其 自重产生的应力远低于原 型, 以及原型材料明显的非线性, 因而不能再现原型的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提高模型的白重, 使之与原型等效。 提高模型的自重应力水平 、 增大材料自重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离心机。本文在总结回顾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 根据离心 模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深度和应用范围, 将我国土】 :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历史分为 3个阶段, 并分别阐述了各阶段土工离 心模型试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类型及研究状况, 介绍了试验设备、 试验技术 、 数据采集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历程。最后, 总结指 出了目前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做了展望。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状况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 : T U 4 1 文献标识码 : A , STATW oF 唧AI U REV oF GEo E CI ( CENI R G雹 M 0I1 ) EL- TES T CH FENG Zh e nYI N Yu e p in g (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N e o t e ct o n i c a n d G e o h a z a r d ML R,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 ( (l n s t it u t e of G e o m e ch a n ics , C h in e s e A ca d e m y o f G e o l o g i ca l S cie n c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1 ) ( C h i n a G e o l o g i ca l S u r v e y , B e lti n g 1 0 0 0 3 7 ) Abs t r a ct S ma l l s ca l e p h y s ica l mo d e l in g is a n e f f e ct iv e me t h o d f o r e x a min in g s t r u ct u r a l a nd g e o t e ch n ica l p r o b l e ms Ho we v e r , t h e s t r e s s o f a s ma l l - s ca l e p h y s ica l mo de l u nd e r g r a v it y is mu ch l o we r t h a n t h o s e in i t s p r o t o t y p e I n a d d it i o n, t h e n o n l in e a ri t y o f t h e p r o t o t y p e ma t e r ia l s is a l s o n o t e a s il y t o b e r e p r e s e nt e d in t h e s ma l l - s ca l e ph y s ica l mo d e 1 S o, a r e g u l a r s ma l l - s ca l e p h y s ica l mo de l ca n ha r dl y r e p r o d u ce t h e b e ha v io r o f it s p r o t o t y p e On e wa y t o r e - s o l v e t h e s e d iffi cu l t i e s is t o r a is e t h e s e l f - we i g ht o f t h e s ma l l s ca l e p h y s i ca l mo d e l s u p t o i t s p r o t o t y p e Th e mo s t co n v e ni e n t t o o l t o in cr e a s e t h e s e l f - we ig h t s t r e s s I S t h e s o -ca l l e d g e o t e chn ica l ce n t r if u g e Th i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a s t a t e o f t h e a r t r e v ie w o f r e l e v a n t l it e r a t u r e s a n d ma t mia l s o n g e o t e ch n ica l ce n t r i f u g e t e ch n o l o g ie s i n Ch in a I t s u mma ri z e s t h e g e o t e ch n i ca l ce n t rif u g e m o d e l l in g p r o j e ct s t h a t h a v e d o n e u p t o n o w in C h i n a A cco r d in g t o l e v e l o f r e s e a r ch a n d a p p l ica t io n s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s t o r y o f ce n t r i fl J g e t e ch n o l o g y in Ch ina ca n be d i v id e d in t o t h r e e p h a s e s Th is p a pe r il l us t r a t e s a p p l ica t io n s a n d s it u a t io n o f r e s e a r ch b y e a ch p ha s e a n d i n t r o d u c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co u r s e o f i ns t r u 一 收稿 日期 : 2 0 1 0 0 8 2 0; 收到修改稿 日期 : 2 0 1 1 - 0 3 - 1 0 基金项 目: “ 十一 五”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 ( 2 0 0 6 B A C 0 4 B 0 2 ) 第一作者简介: 冯振 , 地质工程专业 E ma i l : f e n g z h e n cg s y a h o o cn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t n g G e o l o g y I程地质聿报2 0 1 1 me n t s, t e s t t e ch n iq u e s a n d d a t a a cq ui s it i o n i n co n cl u s io n, s o me u ns o l v e d p r o b l e ms i n ce n t r if u g e r e s e a r ch i n Ch i na h a v e b e e n p o in t e d o u t Ou t l o o k o n ce n t ri f u g e r e s e a r ch a n d wo r k is p r e s e n t e d Ke y wo r d s Ce n t r i f u g e mo d e l in g t e s t ,S it u a t io n o f r e s e a r ch,Ap p l i ca t io n s ,Ou t l o o k 1 引 言 在许多工程学科 中, 常常用小 比例尺物理模型 重现某一事件来推断原 型中可能存在 和发 生的现 象 , 揭示和分析现象的本质和机理。如: 结构工程中 的液压机、 航天工程 中的风洞、 水利工程中的波浪水 槽以及岩土工程中的三轴压力室等。以上各种试验 都是通过模型测试得出结果 , 然后反推原型的状态 。 原型和模型的相似性通过相似律来关联。在岩土工 程中, 土工结构主要荷载是土的 自重 , 岩土 自重引起 的应力通常占支配地位 , 而土的力学行为与应力水 平和应力历史有关 。常规小 比尺模 型 由于其 自 重产生的应力远低 于原型 , 以及原型材料明显 的非 线性 , 因而不能再现原型的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 唯一途径是提高模型的 自重 , 使之与原型等效。为 提高模型的 自重应力水平 , 增大材料 自重的最简便 的方法就是使用离心机。由于惯性力与重力绝对等 效 , 且高加速度不会改变工程材料的性质 , 因而模型 与原型的应力应变相等、 变形相似 、 破坏机理相 同, 能再现原型特性 “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的基本原理是 : 将土工模型 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 中, 让模型承受大于重力加 速度的离心加速度作用 , 来补偿因模 型尺寸缩小而 导致土工构筑物 自重的损失 , 重现现场的应力水平 , 从而可以较好地预测岩土工程 的工作状况。所 以, 它对模拟以 自重为主要荷载的岩土结构物性状的研 究特别有效 , 因此获得 了广泛 的应用 , 如边坡稳定性 分析_ 5 j 、 土石坝及 防渗墙 的应力 变形 9 、 软土 地基及固结沉降 、 挡土墙稳定性及 土压力测 定 埽 、 结构一 岩土相互作用研究 - 2 0 、 污染物运 移扩散 卜 、 施工过程模拟 加 弘 、 海洋工程结构 设计 等。本文在总结 回顾大量文献资料 的 基础上 , 根据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的研究深度和应用 范围, 将我国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历史分 为 3个阶段, 并分别 阐述了各 阶段土工离心模 型试 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类 型及研究状况 , 介绍 了试验 设备、 试验技术 、 数据采集等几个方 面的发展历程。 最后总结指出了 目前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存在的 问题, 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做了展望。 2 引进及尝试 (1 9 8 7 )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 中国岩土界在前苏联学 术界的影响下开始对离心机在土工试验中的应用有 所认识 ; 6 0年代郑人 龙已经 翻译 了不少苏联 的相 关文献。长江科 学院曾在 1 9 5 7年提 出建立一台大 型的水利工程综合应用的离心机 , 并进行了可行性 研究。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 , 于 1 9 5 8年完成了整体 设计 , 但最终未能实现。到 6 0年代后期 , 为研究核 能和航空航天技术 , 有关部门设计制造了几 台大尺 寸离心机 , 但都为训练飞行人员和检验设备使用。 真正着手土工离心模拟试验是 2 O世纪 8 0年代 初在黄文熙教授 的倡导下开始 的。1 9 8 0年黄文熙 教授访问了英 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 ; 1 9 8 1年 水利电力部又派朱维新等 5人考察了 日本港湾技术 研究所在 1 9 8 0年建 成的 当时 日本最大 的离心机。 美国加州 大学 K A r u l a n a n d a n 、 沈 智刚 以及英 国的 S ch o fie l d先后于 1 9 8 0年及 1 9 8 3年来 华讲学 , 介绍 了离心模拟技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华东水利 学院率先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工程应用研究 , 并于 1 9 8 2年进行 了国内首次土工离心模 型试验 。 但当时的试验大都是将光弹离心机加以改装而后进 行的 。长江科学院从 1 9 8 4年开始着手土工离 心模型试验设备的设计和研制 , 1 9 8 5年开始应用于 解决工程问题 , 并将试验结果、 土力学的数值分析和 现场的原型观测相结合 , 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为 确定我国建置大型土工离心机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水利 电力部 1 9 8 4年再次派出黄文熙 、 朱维新等 5人 赴美考察美国大学和一些土工试验研究机关的设备 与科研动 向, 并于 1 9 8 4年 1 1 月正式提出“ 关于建置 土拱大型离心机 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 ” 。经同行 专家评议 , 一致建议先建一台半径 5 m、 容量 4 0 0 g t , 具有模拟地震功能的大型离心机。国家 “ 七五” 科 技攻关期问 , 由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承担建造。 之后 , 相继有长江科学 院、 河海大学、 上海铁道学 院 ( 今 同济大学沪西校 区) 逐步建立 了自己的离心机 并进行了大量 的土工模型试验研究。1 9 8 7年首届 全 国离心模拟技术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 , 提交会 议交流的有 2 1篇论文 , 但是仅限于比较简单的路堤 1 9 ( 3 ) 冯振等:我国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发展综述 路基和码头的小型试验。试验 目的比较单一 , 主要 用于模拟现场特征情况 , 指导设计研究与项 目凭借 ; 测量设备 比较简单, 可用数据信息有限。许 多专 门 技术问题 , 如动态水 、 动态加料等技术还未解决。 3 推广应用及研究( 1 9 8 8 1 9 9 8 ) 如果说 2 0世纪 8 0年代中国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研究是三足鼎立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科学 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 的时代 , 那么 9 0年 代更多的科研设计单位和科研人员加入到土工离心 模拟试验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行列 , 则打破 了这种局 面。河海大学俞 仲泉 、 施建勇从土工织物加筋 的离 心模型试验 , 有限元分析法和实际工程应用研究其 加筋机理, 并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 院朱维新就“ 土 工织物加 固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 ” 分别撰文探讨。 成都科技大学 ( 今 四川大学) 以张利 民、 胡定为主 , 对各种离心模拟技术进行 了研究 , 在仪器设备上也 有一定 的贡献。他们在 1 9 8 9年即研制出了离心机 专用加水和排水设备 , 并成功应用 于瀑布沟高土石 坝在施工完毕 、 水库蓄水 、 稳定渗流和水位骤 降等 4 种工况下的离心模拟试验;之后又研制出离心试验 加荷设备、 模型参数量测设备 , 成功地进行了多次桩 基原型性能试验。此外 , 在模型理论以及岩土本构 关系方面, 也做 了研究探讨 。以杜建成 、 张利 民为主 要的四川联合大学( 今 四川大学) 研究团队, 在前期 科研工作基础上, 对黄土路基 的湿化特性 、 斜坡高路 堤的稳定及变形和黄土强度特性进行了离心模型试 验研究。为了对土石坝及 防渗墙设计进行沦证 , 成 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利用土工离心机 , 先后对铜街子 和瀑布沟土石坝及防渗墙工程进行离心模 型试验 , 并与数值计算及 混凝 土结构模 型试 验结果 对 比分 析, 取得 了满意的结果。1 9 8 8年 4月在 巴黎召开的 国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学术会议上 , 成都勘测 设计研究院刘麟德和唐剑虹的 巨型离心机用于土 工试验研究 及 深厚覆盖层坝基建土石坝及混凝 土防渗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两篇论文被会议论文 集所收录。他们还对土石坝材料的粒径效应进行的 离心模拟试验研究。上海铁道学院于 1 9 8 8年建成 L 一 3 0型土工离心机 , 以张师德为代表的研究 团队, 以上海软黏土为主要研究对象, 进行 了大量的离心 模型试验研究 , 如加筋土地基 、 软土地基上结构物的 稳定性和变形、 基坑侧向土压力 、 土工离心模拟试验 的应变分析研究以及饱和黏土模型的拟合制作等。 1 9 9 1 年 6月在上海铁道学院举行第二届全国 离心模拟试验技术学术讨论会 , 是对中国在该项技 术发展的一次检阅。会议提交论文 2 3篇 , 内容涉及 设备研制 、 量测技术 、 工程应用或专题研究。工程应 用包括土石坝 、 地下支挡结构、 路堤、 码头、 土工合成 材料复合地基 、 地质力学模型等方面的问题。关于 土力学的专题研究 , 则有土压力 、 固结理论 、 加筋无 黏性陡坡计算等。同时还有一些研究工作 , 如土石 混合体边坡 、 海洋采油平 台、 地下连续墙 、 土工织物 软基加 固等多类型的新课题也在进行 。上述土工离 心模型试验技术成果在工程 中起到 良好作用, 对某 些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有一定改进 , 并对土力学的理 论课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 2 0世纪 9 O年代 , 土工离 心模拟试验技术在 中 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新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 , 以 及基础理论研究范围不断拓展 。如不稳定边坡的工 程处理、 边坡稳定性的震动响应、 地下水作用对边坡 稳定性的影响、 天然滑坡稳定研究及工程处理、 地下 洞室应力变形稳定研究 、 建筑物和岩石基础联合受 力的强度储备 、 类似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复合结构研 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 院在 国内最先开展正、 逆断 层的模拟技术研究 , 先后研制 了切断器式正断层发 生器、 爆破式逆断层发生器以及机械式正断层发生 器。在高速旋转的重力场 中, 真实再现土石坝分层 分期的施工过程非常困难 。根据相似理论 , 南京水 利科学研究院提出了用控制离心加速度来模拟坝体 升高并按原型方式叠加模型变形的方法 , 得出坝 体变形分布与实际相符, 且最大值也基本合理。该 方法的提出, 不仅对土石坝的模拟有直接的意义 , 对 分析其他类型的离心模拟试验成果也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还研制出土工离心模型 填料装置 , 可模拟堤坝分层填筑过程。尽管存在 填铺的几何形状 、 密度控制、 填土应力条件 、 黏性材 料 、 传感器埋设等问题 , 但在模拟较矮小的堤坝时仍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长江科学院首次将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应用于岩 石边坡应力应变和稳定性以及边坡不连续面构造部 位破坏机理 。长江科 学院还做土工织物加 固地 基的离心模型试验 , 验证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 性 , 并进行了加筋软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和验 证 。土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是离心试验技术 中比较 难 的项 目之一, 长江科学 院针对土石坝的离心模型 试验 , 对模型断面设计、 粗粒材料 的模拟 问题 、 砼防 3 2 6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工程地质 学报2 0 1 1 渗墙及其他砼构件的模拟 问题 、 模型的加水和加荷 技术以及 内测信息采集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杜延龄从半无限地基 自重应力模拟和基本控制方程、 能量方程相似以及 量纲分析等方面论证 了离心模 拟的相似性 , 并对离 心模拟的固有误差作 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中国水科 院同样对软基处理进行了离心模 型试验研究 , 系统 分析了深厚软基采用碎石振 冲置换后筑坝的变形性 状 , 并通过不同振冲置换量对比分析 , 优化出经济合 理的方案 。汪小刚 、 张建红等利用离心机模拟 块状岩体的倾倒过程 , 并进行 了处理工程 ( 锚 索加 固) 的离心模型试验。 成都科技大学的张祥康首次将地下洞穴坍塌机 理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介绍到国内, 而吴子树 、 张利 民、 胡定等进行了国内首次土洞研究 的离心模型试 验。结合理论分析及实地调查 , 综合研究 了土拱效 应的形成机理及存在机理 , 分析了土中成拱洞室的 稳定性 , 推导出土洞 的上覆土厚度及相应的最大跨 径公式 , 对土拱效应 的利用 有着重要 的指导意义。 长沙矿山研究所周正濂、 王维德进行 了我国最早 的 土工离心动力模型试验 , 用安装在离心机框架 上的冲击器冲击模型模拟爆破荷 载, 以评估爆破和 地震荷载对矿柱回采 中胶结充填体的影响。水利部 大坝安全监测中心对水库蓄水时黄土的湿陷和渗流 作用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 , 结合原型观测 、 渗流模拟 试验 、 有限元计算和现场检查 , 对其提出的悬坝渗流 分析理论公式进行检验。河海大学施建勇提出了离 心试验中的固结问题并求出其解答 , 相应 的研究成 果对黏土特性研究有重要 的意义。 在理论和背景研究中 , 有长江科学院龚召熊及 岳登 明就“ 用离心机研究强度储备” 分别撰 文进行 探讨 ; 铁二院唐 志成 、 中国科学院岩土研究所陈丛 新 、 长江科学院包承纲等对离心模 型试验误差 的探 索 , 并针对性地提 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 ;南京水 利科学研究院徐光明、 章为民对离 心模型中的粒径 效应和边界效应进行 了研究 ;上海铁道大学郭昭、 王景铭等对离心模拟试验的应变分析 , 并提出了一 种实测位移一 应变一 应力的反分析途径等。 离心机配套设备的研究涉及水流控制口 、 桩的 加载设备 引和填料装置 等, 但主要还是集 中于 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的研究。数据传输多采用数字 信号传输方式 , 非接触式的光纤滑环、 无线 电地区网 络( L A N s ) 已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中得到应用。但 大多数离心机的传输通道基本上都是接触式滑环进 行传输。滑环数据传输时产生的间断跳跃以及滑环 周围的强电干扰都严重影响了试验水平的提高。变 形量测可采用云纹照相 、 高速摄像或外部位移量测 的位移传 感器 , 非 接触 的激 光位 移计 ( 精 度可 达 2 x m) 也已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应用 。模型 内 部位移量测仍然是难点之一, 一般采用外部可测点 进行反分析。总之 , 整体来说 , 离心机数据采集与监 测系统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 , 非 电量 电测技术不够 成熟 , 离心模拟定量化较难。 2 0世纪 9 0年代土工离心模拟实验技术在中国 得到广泛应用 , 更多的科研设计单位加入到土工离 心机模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中;而且随着计算机在 岩土工程中的迅速普遍及应用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应用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 的扩大 , 不仅有一般的土工 问题如边坡 、 地基 、 土压 力、 海洋工程、 隧道工程 , 而且有渗流、 地震 、 爆破 和 模拟大地构造等领域的内容。模拟技术上 , 包括岩 石边坡及治理工程 中、 类似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复合 结构研究 、 结构一 岩土相互作用、 地下洞室的应力和 变形稳定性研究 、 动力模型试验等。然而 , 相对国外 的发展来说 , 应用研究领域还有待拓展, 模拟技术一 般 比较简单 , 不能贴切地表现原型的状况 , 并且基础 理论的研究也较少。 4 新世纪的快速发展( 1 9 9 9 2 0 1 0 )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离心模拟技术在岩土工 程各领域得到普遍的认可及发展 , 土工离心机的数 量及尺寸也不断增加 , 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西南 交通大学运用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开展 了散粒体沙 堆模型试验 , 分析了散粒体斜坡崩滑地质灾害的 自 组织临界性现象和地震诱发作用下散粒体斜坡崩滑 失稳的模式与规律 。清华大学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环 境岩土力学和运移过程研究 , 利用土工离心机进行 了轻非水相流体污染物 、 重金属离子等在非饱和土 中迁移的模拟, 研究污染物的迁移机理及其对地下 水的影响 , 同时也研究 了土性对污染物迁移机理的 影响, 为选取合适的清污技术提供了依据。岩土及 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是最近 1 0 a来我国土工离心模 型试验的研究热点 , 如地基的地震反应 , 混凝土面板 堆石坝的地震反应 , 结构 一 岩土相互作用 的动态响 应 , 黄土震陷性研究 , 边坡及其处治措施的地震响应 特征 , 砂土液化等。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 地铁隧道施工及其相关 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 对此的 1 9 ( 3 ) 冯振 等 : 我 国土工 离心模 型试验技 术发展 综述 3 2 7 研究也越来越 多。如 隧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征 , 隧道开挖对地表及建筑物影 响的研究与分析 , 黏土 的成拱能力 等。2 0 0 1年 , 世界上最大 、 最先进 的 土工离心机之一在香港科技大学正式完工 , 研制 出 世界上第一台双向振动台, 安装 了先进 的 4轴 向机 械手, 并配备了精确 的数据采集 和控制系统 。先后 在这台土工离心机上进行 了船舶撞击桥桩 、 松散填 土的潜在静态液化机理 、 土钉加固边坡的效果 、 浅表 层松散填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等_ 4 。 岩土及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是最近 l O a 来我 国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热点。在进行地震 、 爆破 等研究时, 需要把土工模型置于离心场的同时 , 再耦 合一定频率的振动 , 能提供该振动的是放: 置于工作 吊篮的离心振动台。除香港科技大学外 , : 我国已建 立的 3套土工离心振动台( 清华大学 2 0 0 1年 、 南京 水利科学研究院 2 0 0 4年 、 同济大学 2 0 0 6年 ) 均停留 在一维水平 , 振 动能力较小 , 精度不高 ( 表 1 ) 。 目 前, 浙江大学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振动台 正处于研制阶段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振动 台将可能成为我国首 台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振 动的水平垂直 2 D振动台。 凭借拥有数量最多的土工离心机( 1 9 9 8年有 3 7 台, 其 中建筑承包商 和咨询设计公 司占 2 5 , 国家 研究机构 占2 5 ) , 日本成为世界上土工离心模拟 技术应用最成熟的国家 , 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 , 通过试验验证 的创新性设计 , 也极具 国际竞 争力 。 我国的土工离心机都集中在高校和国家科研设计单 位 , 目前共拥有土工离心机 1 4台, 同时长沙理工大 学 、 浙江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正在建造各 自的土工 离心机 ( 表 2 ) 。在增加土工离心机数量的同时, 也 应该加大现有离心机的利用率, 提高工作性能 , 加强 对先进模拟技术的研究 。我国的一些私人机构和公 司也开始接受这项技术 , 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研究 , 如边坡破坏机理试验、 加筋土挡土墙 、 贮灰场灰渣沉 积特点及深埋管道上覆土压力 的变化规律 、 水库土 工防渗膜 、 隧道施工及其相关问题 、 桥涵及 回填 、 基 础承载力及固结沉降、 基坑工程等, 得到了对工程实 践有意义的一些 结论和建议 。但 总体来说, 应用领 域较窄, 研究深度不够 , 并多是依托高校或科研单位 的研究 团队完成。 我国土工离心模拟实验技术就其应用类型而言 大致有如下 4类 : ( 1 ) 原型的模拟 。这是最常用 的方面 , 用来 预 测和验证工程的工作状态。尤其适用于地震和降雨 导致边坡破坏 , 以及近海石油勘探 中, 风荷或浪涌作 用下桩的特性研究 。很多场合 , 对工程结构作原位 试验以验证其安全性是极为困难的。如高土石坝性 态预测、 深水结构及近海桩结构 的安全性评定 等。 在我国已用土工离心机完成了挡土墙与岩土一 结构 相互作用、 埋入式结构与地下开挖 、 基础承载力及稳 定性 、 动力响应 、 环境岩土力学与运移过程等方面的 设计研究工作。由材料试验和数值计算 、 反馈分析 向结构设计与离心试验并举 , 是未来岩土工程设计 的发展趋势。 ( 2 ) 新现象和新理论的研究。离心模拟技术 已 经成功应用于研究各种难解 的现象 。如大地构造 、 土的液化研究 、 污染物运移 、 渗流研究等 , 他们所用 的材料与原型材料没有相似的关系。 ( 3 ) 参数研究 。这也是应用很广 的一个方 面, 因为这是 比较容易和 比较可靠的测定方法。一般来 说 , 在实际测试和参数变化试验之前, 必须设计一个 测试试验。通过改变模型参数 ( 如几何性状 , 荷载 以及边界条件 , 降水强度或土的类型等) , 可以获得 测试结果对各参数变化 的敏感度 以及关键参数 , 从 而指导工程设计。 ( 4 ) 数值分析成果验证。无论是数值模拟还是 物理模拟 , 都必须进行条件简化及假设。很多情况 下 , 数值模拟仍然受限于进行二维模拟。而土工离 表 1 我 国土工离心机振动 台主要技术指标 Ta b l e 1 Ma in t e ch n ica l s pe cifi ca t io ns f o r t h e s h a k e r s in Ch ina 3 2 8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工程地质学报2 0 1 1 心模拟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 相反 , 其模拟三维问题比 二维平面应变问题更简单。数值分析的精度不仅取 决于材料所用的模型 , 也取决于参数的选取。通常 , 模型参数可能不具备任何物理意义或者通过试验手 段难以确定。由此得出的模拟结果和基于此的工程 设计必然会存在争议。例如 , 对于离岸石油钻井平 台的升降式或铲罐式钻油台, 受竖向、 横向和弯矩荷 载的作用 , 数值模拟的效果并不理想。应力条件和 参数已知的离心模拟试验就成为校正数值分析最可 靠的手段 。 5 结论与展望 步入 2 1 世纪 , 土工离心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1 9 ( 3 ) 冯振等 :我 国土工 离心模 型试验技 术发展综述 3 2 9 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随着离心机应用范 围的 不断扩展, 基础机械也在不断发展 , 将能够模拟的各 种可能状况。通过上述 回顾与总结 , 可以看 出近年 来我国离心模拟技术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 ( 1 ) 土工离心机设备在试验技术水平 、 规模和 数量上 , 都 已经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 2 ) 离心模 型试验 的工程应用领域不 断扩大 , 如岩石工程、 环境岩土力学等方面的应用 ; ( 3 ) 离心模拟技术可用于验证土的本构关系和 土力学的理论 , 但是并未充分发挥 ; ( 4 ) 量测设备是试验 取得成 功的前 提保证 , 具 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量测仪器开发仍需努力。 基于以上分析 , 可 以对我 国今后离心模拟技术 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 : ( 1 ) 在增加建造土工离心机数量的 同时 , 应该 加大现有离心机的利用率 , 在使用中积累经验 , 提高 工作性能 , 加强对先进模拟技术 的研究;而且更具 专业针对性的土工离心机的建造将是下一步发展 的 趋势之一 。 ( 2 ) 量测设备仍是 薄弱环节 , 尤其是在高离心 力作用下散体的压力量测技术。尺寸小、 质量轻 、 对 模型影响尽量小 的高精度 、 非接触式的量测仪器是 今后发展的方向。 ( 3 ) 多 数土木工程 的关 键在 于施工过 程及方 法 , 因此施工过程模拟是发展离心模拟技术的重要 内容。多种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离心模拟试验中应力 变化的模 拟, 包括 开挖机械手 移除 , 流体 的加 排 , 土体的提升 , 填土过程等。但是还有大量模拟技 术( 如填料装置等 ) 及理论 ( 如填土应力条件 、 粒 径 效应等) 有待研究和解决 。 ( 4 ) 如何用局部 的模型推延到大 的原型情况 , 仍是需要研究和验证的课题。模型箱尺寸和离心机 最大加速度有限的情况下 , 进行高大尺寸原型的模 拟 , 始终存在如何合理选取试验断面的问题 , 而减小 边界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是关键。 ( 5 ) 动力设备 的研制 ( 振动台、 模型箱 等) 对于 模拟振动或地震 的离心模拟试验是必不可少 的。动 力离心模型试验存在的惯性效应 、 振动加速度与科 氏加速度耦合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 6 ) 对于力的比尺与几何 比尺不相等的不等应 力模型, 要研究其相似律以及解决由两种 比尺不等 引起的其他问题。对于这种试验 , 材料 的非线性往 往被忽视 , 应逐步积累经验 , 尽量减少误差 。 ( 7 ) 模型的制备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 薄板、 薄壁等小尺寸结构物的模拟 , 其尺寸没有严格 的相似率, 如何根据研究重点进行参数和材料选择 , 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 ( 8 ) 误差研究 。包括不均匀高离心加速度场 、 粒径效应 、 边界效应 、 科 氏加速度 、 离心机启动与制 动时的误差对模型试验成果的影响研究及其解决方 法 。 ( 9 ) 数值模拟结合。无论是数值模拟还是物理 模拟 , 都必须进行条件简化及假设。数值模拟和离 心模型试验相互校核, 结构设计与离心试验并举 , 是 未来岩土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 1 0 ) 标准化研究 。例如 , 原型材料往往无法直 接用来制作模型, 但材料缩 制一直没有标准可循。 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 , 国际交流也不断增多 , 在研 究 的基础上 , 建立 同国际接轨的土工离心模 型试验 标准非常必要。中国水利水 电科学研究院于 2 0 0 0 年 , 在参考国内外同类规范及手册 的基础上主持制 定了水电行业规范 :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 。但 从近几年的应用来看 , 还需要根据新的科研成果进 行修订 , 完善已有规范 , 补充新的内容 , 以适应当前 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需要。 ( 1 1 ) 进一步拓展离心模拟技术在工程领域 中 的应用 , 如岩石力学、 采矿工程、 寒 区工程等。对土 的本构关系和土力学基本理论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离 心模拟试验验证。 ( 1 2 ) 土工离心机在 13本商业方面的多样发展 表明, 大量的技术创新都是 由建筑商推动的, 未来创 新的施工技术必须经快速发展的模拟研究评价来验 证。未来应对离心模拟技术的优点及研究成果和效 益进行广泛交流和宣传 , 推动离心模拟技术 的研究 和实践 应用 。 参考文献 1 T a y l o r R N, C o r p o r a t i o n E G e o t e ch n i ca l C e n t r if u g e T e ch n o l o g y Bl a c k ie Aca d e mic a n d P r o f e s s io n a 1 1 9 9 4 2 黄 志全 ,王思敬 离心模 型试验技 术在我 国的应用 概况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1 9 9 8 , 1 7 ( 2 ) : 1 9 9 2 0 3 Hu a n g Z h i q u a n , Wa n g S i j i n g A s u r v y o f a p p l i ca t i o n o f ce n t rif u g a l mo d e l t e s t in g in C h in a C h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Ro ck Me ch a n ics a n d E n g i n e e rin g 1 9 9 8 , 1 7 ( 2 ) :1 9 92 0 3 3 冯光愈离心模型在土工试验研究 中的应用 综述 J 土工基 础 , 1 9 8 2 , ( 1 ) :8 6 9 1 F e n g Gu a n gy u Co mp r e h e n s iv e r e s e a r c h o n a p p l ica t io n o f ce n t r if u g a l mo d e l t e s t in g in g e o t e ch n ica l t e s t s t u d y S o il En g in e e r in g a n d F o u n d a t i o n , 1 9 8 2 , ( 1 ) :8 6 9 1 41 朱朝峰 赵荣炼 离心模型模拟法在若 干土工工程中的应用状 3 3 0 J o u r n a l o fE n g i n e e r in g G e o l o g y 工程地质 学报2 0 1 1 况 J 水力发电学报, 1 9 9 3 , ( 1 ) : 1 0 2 1 0 7 Z h u Ch a o f e n g, Z h a o Ro n g l ia n Ap p l ica t io n o f ce n t ri f ug a l mo d e l in g i n s e v e r al g e o t e e h n ie al p r o g r a ms J o u r n a l o f Hy d r o e l e ct ri c En g i n e e ri n g ,1 9 9 3 , ( 1 ) :1 0 21 0 7 5 汪小刚 ,张建红 , 赵毓芝 , 等 用离心模型研究岩石边坡 的倾倒 破坏 J 岩土工程学报 , 1 9 9 6, 1 8 ( 5 ) :1 4 2 1 Wa n g Xia o g a n g , Z h a n g J ianh o n g, Z h a o Yu z h i, e t a 1 I n v e s t ig a t io n s o n me ch an is m o f s l o pe t o p p l in g f a il u r e b y ce n t ri f u g e mo d e l t e s t in g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G e o t e ch n ica l E n g i n e e rin g , 1 9 9 6, 1 8 ( 5 ): 1 4 2 1 6 邓卫东 ,吴光 勇, 唐树名 路堑 边坡破坏机 理的试验与计算 分 析 J 中国公路学报 , 2 0 0 1 , 1 4 ( 3 ) : 2 1 2 4 De n g We id o n g, W u G u a n g y o n g, T a n g S h u min g Te s t a n d ca l cu l a t io u o n t h e f a il u r e o f cu t t in g s l o p e C hin a J o u rna l o f Hig h wa y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 2 0 0 1 , 1 4 ( 3 ) : 2 1 2 4 7 韩世浩 ,王慧华 离心模型技术在三峡工程高边坡研究 中的应 用 J 长江科学 院院报 , 1 9 9 1 , ( S 1 ) :3 2 3 8 Han S h ih a o , W a n g Hu ih u a Ap p l ica t io n o f t h e ce n t ri f u g al mo d e l in g t e ch n iq u e t o t h e Re s e a r ch o f rock s l o p e s in t h e T h r e e G o r g e s Pr o j e e t J o u rna l o f Ya n g t z e R i v e r S cie n t i fic R e s e a r ch I n s t i t u t e , 1 9 9 1 , ( S 1 ) : 3 23 8 8 陈祖煜 ,汪小 剐, 邢义川 , 等 边坡稳定分析最大原理的理论分 析和试验验证 J 岩土工程学报 , 2 0 0 5, 2 7 ( 5 ): 4 9 54 9 9 C h e n Z u y u, W a n g Xia o g a n g, Xi ng Yich u a n, e t a1 T h e o r e t ical s t u d y a n d p h y s ic a l mo d e l in g o n Pri n c ip l e o f Ma x imu m in s l o p e s t a b il it y a n al y s i s C h i n e s e J o u rnal o f G e o t e ch n i ca l E n gi n e e ri n g , 2 0 0 5 , 2 7 ( 5 ) : 4 9 5 4 9 9 9 李青 云,濮家骝, 张建 民, 等 防渗墙施工 中堤身裂缝机理 的综 合研究 J 人民长江 , 2 0 0 2 , 3 3 ( 8 ) : 5 4 5 6 L i Q i n g y u n , P u J i ali u, Z h a n g J i a n mi n e t a 1 O n m e ch a n i s m o f d y k e cr a ck s d u ri n g co n s t r u ct io n o f s e e p a g e p r e v e n t io n wa l 1 Ya n gtz e Riv e r , 2 0 0 2, 3 3 ( 8 ): 5 4 5 6 1 O 章 为民, 徐 光明 土石坝填筑过程 的离 心模拟方法 J 水利 学报 , 1 9 9 7, ( 2 ) : 81 3 Zh a n g W e imin, Xu Gu a n g min g S t u d y o n mo d e l i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o n p r o ce s s o f e mb a n k me n t d a ms in ce n t rif u g a l t e s t J o u rna l o f Hy d r a u l i c E n g i n e e ri n g , 1 9 9 7, ( 2) : 81 3 1 1 饶锡保 , 包 承纲 离心试验技术在土石 坝工程 中的应用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 1 9 9 2 , 9 ( 2 ) : 2 1 2 7 R a o Xib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心理治疗细则
- 园艺工作环境与安全保障
- 2025重庆永川区双石镇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垫江县科学技术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农产品溯源追溯体系的信息化
- 2025浙江嘉兴市海宁市司法局招聘合同制人员1人笔试含答案
- 2025银行基金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天津市建华中学诚聘教师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创意无限的主题乐园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186-2016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规范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 (完整版)IATF16949新版过程乌龟图的编制与详解课件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 满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 LY∕T 2705-2016 樟脑磺酸
- GB∕T 3099.4-2021 紧固件术语 控制、检查、交付、接收和质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