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6年版)_第1页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6年版)_第2页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6年版)_第3页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6年版)_第4页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6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7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 2016 年版) 北京市、黑龙江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卫生厅(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年 12 月至 2016 年 6 月,我部在北京等 10 省市实施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项目(卫办疾控函 2016 1031 号)。该项目的实施,为及时判断我国甲型 H1N1流感疫情形势、全面描述甲型 H1N1 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和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监控大流行临床严重性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持续监控我国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进 一步丰富流感监测工作内涵,提高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流感防控工作服务,我部决定继续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现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 2016 年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 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 2016 年版) 为持续监控我国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了解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变异情况,进一步丰富流感监测工作2 / 47 内涵,提高监测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 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监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占住院病例比例以及确诊流感病例占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比例的变化趋势,监控流感临床严重性变化和流感活动状况。 (二)了解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季节性特点,探讨流感重症发生和死亡的影响因素,为流感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分析流感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变异,为流感疫苗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提供依据。 (四)为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等)的监测提供平台。 (五)为呼吸道传染病疾病负担估计提供数据。 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定义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描述。急性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咽炎、喉炎、会厌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及成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 47 急性加重和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等。急性呼吸道感染除通常引起发热 和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外,也可伴随或引起全身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患者年龄、病原体、感染部位及感染程度有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需住院治疗,甚至进入重症监护室( ICU)。 (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的病例定义。 1. 5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新收入院患者具有以下 4 项临床表现: ( 1)急性起病; ( 2)腋下体温 38 ; ( 3)咳嗽或咽痛; ( 4)气促(呼吸频率 25 次 /分钟)或呼吸困难。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上述 4 项临床表现,也 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2. 5 岁及以下婴幼儿。 新收入院患儿具有以下 3 项临床表现: ( 1)急性起病; ( 2)咳嗽或呼吸困难; ( 3)伴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 气促:呼吸频率大于 60 次 /分钟( 拒食或呛奶。 4 / 47 严重呕吐。 抽搐。 嗜睡或昏迷。 胸壁凹陷或平静时喘鸣。 正在住院治疗的患儿如出现上述 3 项临床表现,也视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三、监测内容与工作要求 (一)监测哨点医院及科室设置。 1.监测哨点 医院设置。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流感流行特点、监测哨点的地域代表性和既往工作质量等因素,经与北京、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市协商,确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10 家医院、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10 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名单见附表)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监测网络将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分批扩大的原则,选择流感监测工作基础好、具有较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参与监测工作积极性高的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及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合格 后纳入。 2.监测科室设置。 ( 1)呼吸内科、儿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病房。 ( 2)重症监护室:上述科室及急诊科的专科重症监5 / 47 护室(专科 ICU)。 ( 3)重症医学科:如哨点医院成立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则重点监测重症医学科中呼吸内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 (二)监测时间。全年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 (三)病例发现与报告。 1哨点医院每个监测科室确定专人,对每日在该科室病房或 ICU 新收入院的病人或正在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筛查,若发现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 例定义的患者 ,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在病人入院后或住院病人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4 小时内,填写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见附表 1)。无论当日是否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年龄组统计该科室当日入院的病人数,填写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见附表 2),报医院主管科室。 2哨点医院监测工作主管科室每日对各监测科室前一日登记、报送的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和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进行汇总,每周一负责将前一周数据分科室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 库 附表 1A-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6 / 47 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 附表 2(利用 Epidata 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注明报告省份名称和日期,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病原学监测。 1标本采集。 ( 1)采样对象: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定义的所有患者。 ( 2)标本种类和数量 :包括咽拭子、鼻咽拭子、气管吸取物。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采集气管吸取物。其中咽 拭子、鼻咽拭子采集后,放入含 3-4mL 采样液的采样管中;气管吸取物采集 5mL。 ( 3)采集时间 : 各监测科室对每日筛查出的符合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病例定义的全部患者,在新收病人入院后或已住院病人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后 24小时内,由各监测科室指定专人采集病人上述呼吸道标本之一,将采样信息填至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 1),并根据患者临床病志或本人提供的信息,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 3)第一、二部分的填写。如患者需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烷胺类和神经氨 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尽量在药物使用前采7 / 47 集标本。 ( 4)哨点医院采集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数量不纳入该哨点医院流感常规监测每周应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标本数量。此外,已作为流感样病例在门急诊采集标本的患者,仍需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登记、报告。 2标本编号、保存、运输、登记及处理。 哨点医院主管科室对各监测科室每日采集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统一进行登记、编号,同时在采样管和对应的 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 1)中登记。标 本采集后应当在 4 条件下保存,并在 48 小时内运送至相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同时附上附表 1(复印件);若未能在 48 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于 -70 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 1 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流感网络实验室收到哨点医院送检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后,做好标本接收工作,并在附表 1(复印件)中进行登记。 标本送至网络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处理。将原始标本分为 3 份, 1 份用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1 份用于 MDCK 细胞和(或)鸡胚接种, 1 份保存待复核。所有住院严重急性呼吸 道感染病例标本应当在网络实验室至少保存 2 年。 8 / 47 3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及反馈。 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的实验室必须为生物安全 级实验室或以上,具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鉴定的生物安全要求和检测技术、条件。 在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前提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标本处理和核酸检测,先进行甲型( A)和乙型( B)流感病毒通用引物核酸检测,甲型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季节性 A(H1) 和 A(H3)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 若以上 3 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 果均为阴性,要进一步开展禽流感病毒 A(H5)核酸检测。网络实验室应当在收到标本 72 小时内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在附表 1(复印件)中做好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记录,并及时向哨点医院监测工作主管科室反馈。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病例,按照有关规定对病例进行报告和管理。 对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各网络实验室要利用状态良好的 MDCK 细胞和(或)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具备禽流感病毒分离条件的网络实验室,要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和鉴定工作。(注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涉及的相关实验室技术操作规 范、表格均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国流感、禽流感监测相关技术指南)。 各网络实验室于每周二将前一周收检的住院严重急9 / 47 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填至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附表 1)上, 并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据库 -附表 1B-网络实验室(利用 Epidata 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监测哨点医院、省级疾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和 中 国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在核酸检 测完成后 2 周内,将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按上述方式报送上级单位。 4毒株保存、管理及寄送。 各网络实验室将分离到的流感毒株及时报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对网络实验室报送的毒株进行复核鉴定,并于每周一对前一周完成鉴定的复核结果进行反馈。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所有符合报送标准的流感毒株送国家流感中心。从标本采集到送至国家流感中心的时间不超过 1 个月。 各网络实验室对于不能区分型别或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要求在 48 小时内送至国家流感中心;对发现的新亚型(或疑似新亚 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应当立即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 5毒株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和耐药性监测。 10 / 47 国家流感中心收到毒株后,按照一定比例,定期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分离的毒株,采用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原性分析,同时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比较分析,并开展毒株对烷胺类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向各省(区、市)和 /或送毒株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反馈。国家流感中心若监测到毒株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性发生变化,应当在 24 小时内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面报告。 ( 五)病例追踪与调查。 1已采集标本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痊愈出院或死亡后 24 小时内,其主管医生或科室指定的专人负责填写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 3)第三部分内容,经核查完整后,报医院主管科室。 2.哨点医院主管科室于每周一将前一周各监测科室已填报完整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附表 3),录入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数据库 -附表 3 (利用 Epidata 软件设计,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对应的网络实验室、省 级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和 中 国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3.若病例出院时未治愈,网络实验室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病例出院 30 天内对病例的转归进行动态追踪,并11 / 47 将追踪结果反馈给哨点医院监测主管科室,补录入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 -附表 3中。 四、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并适时组织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以 及网络实验室与哨点医院的协调。 2.组织对本辖区各监测单位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督导和考核。 (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制订和完善项目相关技术方案和培训材料。 2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调、组织关键检测试剂的制备、分发工作。 3.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的设计、完善。及时分析、报告、反馈监测数据和结果。 4.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离毒株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及毒株耐药性监测工作。 5.对各监测单位工作质量进行质控考核与评估。 (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12 / 47 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2.为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单位提供培训师资和技术指导。 3.定期对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监测年度结束后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年度监测工作报告。 4.对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并及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网络实验室。 1.根据监测方案要求,负责本辖区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2.为对应的哨点医院提供培训师资和技术指导。 3.负责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将标本接收、检测等信息录入到 “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库 ” ,并及时报告、反馈检测结果。 4. 按要求妥善保存标本和毒株。按照相应的时限和要求将流感毒株送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并提供毒株送检、保存管理等信息。 5.定期与对应的哨点医院沟通、协调,及 时发现和解决监测工作中的问题。 13 / 47 6.督促哨点医院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数的登记报告、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协助哨点医院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追踪。 (六)哨点医院。 1.指定专人负责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 2.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完成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数的登记报告、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培训材料,组织、开展对本院参与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4.根据调查表收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到 “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数据库 ” 。 5.定期与对应的网络实验室进行沟通、协调,及时发现、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考核、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资金管理、督导与考核评估 14 / 47 (一)资金管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各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开展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筛查、登记报告、标本采集、检测、毒株寄送、人员 培训、督导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要保证监测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 (二)督导。卫生部组织对各省(区、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对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的监测操作规程、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现场评估,对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灵敏性、可操作性等进行考核,同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并将督导报告反馈给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本辖区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并敦促整改,督导报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 (三)考核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制订考核评估方案,对哨点医院、网络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辖区内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进行考核,指导辖区内网络实验室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联系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录召 15 / 47 电话 /传真:Email: 附表: 1. 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 2. 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 3.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 4.流感监测周历表 5.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单位名单 附表 1 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记一览表 登记科室: 1. 病房: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2. 重症监护室: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诊科 3. 重症医学科 : 呼吸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4. 其他(请详述) 登记日期: 20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1 发病日期 2 入院日期 住院号 16 / 47 采样 日期 标本类型 3 标本编号 4 收样日期 病毒核酸检测 5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6 复核鉴定结果 6 型别 亚型 1 17 / 47 2 3 18 / 47 4 19 / 47 5 20 / 47 6 7 21 / 47 8 22 / 47 9 23 / 47 10 11 24 / 47 12 25 / 47 26 / 47 注: 1. 年龄分年和月: 1 岁患者填写实足年龄, 1 岁以下婴儿填写月龄。 2.住院期间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填写呼吸道症状出现的日期。 3. 标本类型: A:咽拭子 B:鼻咽拭子 C:气管吸取物。 4. 标本编号 : 标本采集省份国标码( 2 位)年份 (2 位 )病例当年顺序号( 4 位)。 5. 病毒型别为: A、 B、阴性和未检测;如 A 型阳性,填写病毒亚型:包括甲型 H1N1、季节性 A(H1)、 A(H3)、 A(H5)、A(不能区分亚型 )。 6. 分离鉴定和复核鉴定结果填写阳性、阴性或未分离。如阳性,填写病毒型别( A、 B)和亚型 /系, 包括甲型 H1N1、季节性 A(H1)、 A(H3)、 A(H5), B(Victoria)、 B(Yamagata)。 填表人(填表日期 ): 1. 2. 3. 4. 附表 2 医院入院病人数统计表 登记科室 1: 1. 病房: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2. 重症监护室: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诊科 3. 重症医学科 : 呼吸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4. 其他(请详述) 周次 2 入院日期 27 / 47 各年龄组(岁)入院病人数 合计 0 5 15 25 60 28 / 47 29 / 47 30 / 47 注: 1. 请用 “” 标记监测科室;如为 “ 其他 ” ,请详细填写监测科室名称。 2.按照流感监测周历表。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 3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表 一、调查表管理信息 1. 调查表编号 (同附表 1 中标本编号) 2.住院号 3.填报单位 4.病例调查科室 : 4.1 病房: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4.2 重症监护室( ICU): 呼吸内科 儿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诊科 4.3 重症医学科 : 呼吸内科 感染性疾病科 4.4其他(请详述) 二、病案信息采集 (一)基本信息 31 / 47 1.姓名 1.1 家长姓名 (若是儿童,请填写 ): 2.性别 男 女 3.年龄 岁 3.1 月龄 月( 1-12 个月) 4.职业 5.民族 族 6.身高 cm 体重 kg (2本次入院临床诊断: (三)既往史 1有无下述基础疾病 1.1 慢性肺部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 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他(请填写疾病名称) 1.2 心血管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 高血压 冠心病 其他(请填写疾病名称) 1.3 代谢性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 糖尿病 (请选择糖尿病类型: 1 型 2 型 不清楚) 高脂血症 其他(请填写疾病名称) 1.4 慢性 肾脏疾病 是 否 不清楚;如果是,请填写疾病名称 1.5 慢性肝脏疾病 是 否 不清楚;如果是,请填32 / 47 写疾病名称 1.6 癌症 /肿瘤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请填写疾病名称 1.7 发病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如 HIV/AIDS、 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器官移植后等情况)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请列出 1.8 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其他疾病 1 其他疾病 2 其他疾病 3 2(育龄期妇女,请询问并填写)是否怀孕?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孕期 周,第 次 3过去一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 是 否 不清楚 三、临床表现、治疗、并发症与转归 (一)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后是否出现过下述症状或体征: 1.发热 是 否 不清楚 请详述本次发病后的最高33 / 47 体温 2咽痛 是 否 不清楚 3咳嗽 是 否 不清楚 4气短或呼吸困难 是 否 不清楚 5.气促 是 否 不清楚 请详述本次发病后观察到的呼吸频率最高值为 次 /分钟 6. 肺部听诊异常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 异常呼吸音 干啰音 湿啰音 捻发音 小水泡音 其他(请详述) 7.X 线表现为肺部异常 是 否 不清楚 以下(第 8-12 项)仅 5 岁及以下婴幼儿患者填写, 5 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跳至第(二)部分 8.拒食或呛奶 是 否 不清楚 9. 严重呕吐 是 否 不清楚 10.抽搐 是 否 不清楚 11.嗜睡或昏迷 是 否 不清楚 12.胸壁凹陷或平静时喘鸣 是 否 不清楚 (二)治疗 1发病后是否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是 否 1.1 如果是, 请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名称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 奥司他韦(达菲、奥尔菲、34 / 47 欧瑞斯等) 扎那米韦 烷胺类药物: 金刚烷胺 金刚乙烷 2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是 否 3收治 ICU: 是 否 (三)并发症: 有 无(跳至第(四)部分) 不清楚 1.肺炎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请选择肺炎类型:(可多选)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其他(请填写疾病名称) 不清楚 2.呼吸衰竭 是 否 不清楚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是 否 不清楚 4.心力衰竭 是 否 不清楚 5.肾功能不全 是 否 不清楚 6.肝功能不全 是 否 不清楚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 否 不清楚 8.感染中毒性休克 是 否 不清楚 9.其他 1 其他 2 (四)出院日期和诊断 1.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35 / 47 2.主要出院诊断 : 3.疾病转归: 治愈 好转 未愈 死亡 3.1 如果死亡,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 4 流感 监测周历表 周代码 周起始日期 周终止日期 周代码 周起始日期 周终止日期 1101 2016/1/3 2016/1/9 1127 2016/7/4 36 / 47 2016/7/10 1102 2016/1/10 2016/1/16 1128 2016/7/11 2016/7/17 1103 2016/1/17 2016/1/23 1129 2016/7/18 2016/7/24 1104 2016/1/24 2016/1/30 37 / 47 1130 2016/7/25 2016/7/31 1105 2016/1/31 2016/2/6 1131 2016/8/1 2016/8/7 1106 2016/2/7 2016/2/13 1132 2016/8/8 2016/8/14 1107 2016/2/14 38 / 47 2016/2/20 1133 2016/8/15 2016/8/21 1108 2016/2/21 2016/2/27 1134 2016/8/22 2016/8/28 1109 2016/2/28 2016/3/6 1135 2016/8/29 2016/9/4 39 / 47 1110 2016/3/7 2016/3/13 1136 2016/9/5 2016/9/11 1111 2016/3/14 2016/3/20 1137 2016/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