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pdf_第1页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pdf_第2页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pdf_第3页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2卷 第 1 1期 2 0 1 1年 6 月 人 民 长 江 Ya n g t z e Riv e r Vo 1 4 2 No 11 J u ne, 2 011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1 7 9 ( 2 0 1 1 ) 1 1 0 0 2 0 0 3 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整流挑坎试验与数值模拟 钱 小 燕, 邓 军, 张 叶 林 , 陈 华 勇 ( 四川 I 大学 水 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 国家重点实验 室, 四川 I成都 6 1 0 0 6 5 ) 摘要 : 已有竖井旋流的研究成果表明 , 涡室进 口处水流的起 旋对整个涡室流 态的影响很 大, 如何使 水流在进入 涡室段 时能稳定起 旋, 并贴壁形成稳 定空腔 , 是 决定整 个竖 井旋 流消能效果的一个关键性 因素 。通过试验 与 数值 模 拟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研 究 了涡 室 进 口 处 整 流 挑 坎 的 体 型 对 涡 室 流 态 的 影 响 , 提 出 了一 种 新 的 整 流 挑 坎楔形挑 坎。试验表 明, 这种挑坎形式与传统 圆弧挑坎相 比能更好地 引导涡室进 口处水流 的起 旋 , 改善 涡室内水流流态。对类似工程设计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竖井 旋 流 ;整 流挑 坎 ;涡 室流 态 ;涡 室 空腔 中图法分类号 : T V 1 3 5 文献标志码:A 竖井旋流消能工是利用水流旋转并掺人大量气体 从 而使水 流紊动 强度 加 大 而 自身 消能 的 一种 消 能工 。 它 由于布 置灵活 、 对地 形 条件 适 应较 强 和 消能 效 果较 好 而得到 推广应 用 。在 竖 井 旋 流 中水 流经 进水 口、 引 水道 进入 涡室 , 然 后开 始 旋转 , 通 过 锥 形段 进入 竖 井 。 在竖 井段 , 水 流在重 力作用 下贴井 壁做螺 旋运动 , 在竖 井 中心形成有 利于保 持 流 态稳 定 的 空腔 , 由于 水流 的 强烈紊动而消能 。其 中涡室是保证竖井 内水流贴 壁和足够水流紊动能的关键部位, 涡室段包括起旋室 和渐变锥形段。水流经起旋室后形成螺旋流 , 并贴壁 顺 流进入 竖井段 。因此 起旋室 内 的流 态好坏 直接决定 整个 竖井 旋流 消能工 的消能效 果 。在 大部分竖 井旋 流 试 验 中 , 水 流从 引水道 进 入 涡室 的 连接 处 如何 实 现水 流的起旋 , 使 得水 流贴 壁 、 空 腔稳 定 , 成 为竖 井 旋 流工 程试 验研究 的一个关 键 问题 。 。在 以往 的工程 中往 往采 用在涡 室进 口处 设置挑 坎来 引导水 流 。本 文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多诺竖井旋流泄洪洞工程 , 重点 对涡 室进 口整 流挑坎 的体形 进 行 研究 , 以实 现水 流 起 旋 、 贴 壁进入竖 井 , 避 免水流 直接跌入 竖井底 部 的不 利 流态 , 并 用数值 模拟辅 助加 以研究 。 1 不 同整流小挑坎下涡室流态特性试验 多诺 泄洪 洞 试 验 模 型 由无 压 进 口段 、 上 平 段 、 涡 室 、 涡井 、 下平段及 出 口消力池组 成 。试验研 究 了泄洪 洞 涡室进 口在不 同整流 挑坎 的运 行情 况 。试 验模 型 比 尺 为 1 : 3 0 。 在 竖井旋 流泄 洪洞 中 , 涡室 段采用 切入式进 口 , 水 流从引水道进人涡室后 , 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水流起旋 贴壁 , 同时在重 力作 用 下 水 流绕 壁 面 螺旋 而 下 。为 了 保 证从 引水道 出来 的水流在 进入 涡室时 形成稳定 的螺 旋 流 , 水 流 的环 向流 速 要 比较 稳 定 ; 同时 在 进 口处 要 避免 回旋 回来 的 水 流 与来 流发 生碰 撞 从 而 阻 挡 来 流 , 致使水 位壅 高导致 水流倒 流 回引水道 内 , 产生 回流 现 象 。因此 , 一般 在进 口处设 置挑坎 , 以引导水流顺 利 进入 涡室并 稳定起 旋 。本文通 过试验 研究 了圆弧形 和 楔形两种挑坎布置的水 流特性, 综合提 出比较实用的 挑坎 型式 。 1 1 涡室进 口处增设圆弧形整流小挑坎 圆弧形挑 坎是 目前大 多类似 竖井旋 流工程 采用 的 挑坎 型式 , 结 构 形 式 见 图 1 ( a ) , ( b ) 。圆 弧 挑 坎 的设 收 稿 日期 : 2 0 1 l O l 一2 5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项 目( 5 0 7 0 9 0 2 0) 作者简介 : 钱 小燕 , 女 , 硕 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水工水力学方面的研 究。Em a i l: x i a o y a n 4 7 3 9 1 1 2 6 C O rn 通 讯 作 者 : 邓军 , 男 , 教 授 , 博 士 。Ema i l: d j h a o 2 0 0 2 S C U e d u c n 第 1 1期 钱 小 燕 , 等 : 竖 井旋 流 泄 洪 洞 涡 室整 流 挑 坎 试 验 与数 值 模 拟 21 计思路 是 , 回流在 反弧段 的引 导下 能 够 与 A 区域来 流 一 起 沿 壁面螺 旋 运 动 。在 涡 室 内增 设 圆 弧 小挑 坎 后 , 虽然挑 坎上端 能对 回旋 水 流起 到 很 好 的 导 向作 用 , 大 大减少 对进 口水流 的挤 压 , 不会 产 生 水 流 倒 流 回引水 道的现 象 , 但 挑坎 下端 占用 了涡室 内 的空间 , 很 可能阻 挡 引水道 下部 水流 的旋 转 , 使 其 直接 跌 落 , 流态 变 差 。 其 流态 图见 图 1 ( e ) , ( d ) 。 a ) 立面 ( c ) 流态 1 b ) 平 面 一 图 1 圆弧挑坎结构和在正常水位运行的流态 ( 单位 : m) 由 图 1可 以看 出 , 增 设 圆弧形 整 流小挑 坎后 , 在 小 流量情 况下 涡室 内流 态紊 乱 , 无 明显 空腔 的水 流现象 。 图中 A区域 下层水 流跌 落撞 击 壁 面的 现象 , 正是 由于 圆弧 挑坎 上部对 回旋 水流 的环 向引 导使水 流沿 挑坎 边 线 回旋 产 生的 , 但 圆弧挑 坎 对 引 水 道下 部 水 流 没 有 引 导作用 。并 且下 部水 流在 出引水 道后 因受 圆 弧挑坎 下 部 的挤 压 , 流速 加大 , 无 法 沿 壁 面旋 转 , 从 而 直 接 从 涡 室进 口处跌 落射 出 。其 落水 外边 线落 在涡 室壁 面上 并 反 弹 , 从而 在 涡室 空腔 处 造 成 “ 呛 水 ” 现 象 , 造 成 涡 室 空腔 流态紊 乱 。破坏 了整个 空腔 的连 贯性 。其 次没 有 形成稳 定 空腔就 无法保 证 竖井 内 自由面上 水流 的压 强 为大气压 , 从而可能导致竖井壁面负压的存 在。这样 的水 流在旋 流而 下过 程 中 会不 断撞 击 壁 面 , 从 而 引起 结构 的震动 , 这 在工程 中是 不允许 的。 1 2楔 形 整流 挑 坎 由 于圆弧挑坎 的下 部 结 构 占据 涡 室 空 腔 , 导致 引 水道下 层水 流 出流 时被 束 窄 而使 流 速 加 大 , 导 致水 流 直接跌 落 , 特 别在 流 量 比较 小 时 , 这 种 影 响 特别 明显 。 针对 圆弧挑 坎 的这种 使 用 局 限性 , 提 出 了一 种 新 的 楔 形挑坎 , 其体 形是 由三 棱 锥 形 渐 变 收缩 到 一 点 的楔 形 挑坎 , 其结构 图 以及在此 挑 坎下水 流 流态见 图 2 。 从 图 2可 以看 出 , 整 个涡 室流 态稳定 , 空 腔 明显贯 通 , 引水 道 出 口处 没 出现 跌 流和 回流 的 现象 。加 了楔 形小挑 坎后 , 首先 , 挑坎 上端 能很 好引 导引水 道上 部水 流 的起旋 , 形成 螺 旋流 。 回旋 水 流 将 以一 定 夹 角旋 转 到进 E l右侧 的方 向 , 这 使得 回旋 水 流 与引 水道 来 流 成 锐角 相接 , 而不 是 以直 角 冲击 。锐 角 相接 既 可 以使 来 流在 回旋水 流 的带动 下 向右 旋转 , 又 不会 直接 撞 击 来 流 出现 引水 道 出 口处 的 回 流现 象 。其 次 , 楔形 挑 坎 下 端收 缩到一 点 不会 占用 涡 室 空 间 , 不会 挤 压从 引水 道 而来 的下层 水流 。引 水道下 层水 流在上 层 回流的带 动 下 向右侧偏 转起 旋 , 不会 出现 下 部 水 流直 接跌 落 的现 象 。涡室及 竖井 通气 空腔稳 定 , 贯 通情 况 良好 , 不影 响 泄洪 , 流态情 况好 。在 试验 中, 小 挑坎 的结构 尺寸不 断 调 整 , 在本 文 中还 没有 比较 系 统 的公 式 或 规律 来 确 定 挑 坎 的尺寸 , 这 方面还 有待 于完善 , 但这 种新 型挑坎 可 以在类 似 的竖井 旋流 中采 用并 研 究 , 特 别 是小 流 量 情 况 下效 果会 更好 。 虽 ( a ) 竖井平面 ( b ) 楔形平面 ( c ) 流态 1 ( c ) 流态 2 图 2楔 形 挑 坎 结 构 和 在 正 常水 位 运 行 的 流 态 ( 单 位 : m) 2 数值模拟研究 因为在试 验 中无 法 准确 量 测 不 同断 面 空 腔形 态 , 为 了更好 地 比较楔形 小挑 坎与 以往普 遍采 用的 圆弧形 挑坎 下水 流 流态特性 。在分 析 水 流流 态 时采 用 了 flu e n t 商业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加以辅助分析。计算 了圆 弧 挑坎 和楔形 挑 坎 在 校 核 水位 2 3 7 1 6 8 m、 流量 2 0 9 m s时涡 室 、 渐 变段 、 竖井部 位 的空腔形 态 。 2 1 紊 流 模 型 根据 以往 紊流数 值 模 拟 的 经验 , 对 于 存 在转 弯 及 分 离 漩 涡 等 具 有 较 强 的 各 向异 性 的 近 壁 流 动 , 采 用 R N G ks紊 流模 型具 有 更好 的适 应 性 , V O F法 跟 踪 自由面 , 有 限体 积法 隐格式 迭代 求解 , 速度压力 耦合 采 用 P I S O算 法 。 模 型模 拟 范 围从 01 0 0 7 5 m, 高 程 从 2 3 1 9 2 5 2 2 人 民 长 江 m到 2 3 7 1 m。 因为主要对 涡室进 口处挑 坎进行研 究 , 所 以区域 只包 括 引水 道 、 涡 室 和部 分竖 井 段 。计算 区 域 的网格 大部 分 由结构 化 网格 构 成 , 在 挑坎 处 由于体 形复杂 , 所 以采 用 了非结构 化 网格 , 网格 尺寸变化 范 围 为 0 0 2 5 O 0 m, 在涡 室进 口处 网格划 分 比较 密 。 2 2 计算结果和分析 计算 采用水 位为 校核 水 位 2 3 7 1 6 1 m, 进 口处 流 速为 4 4 1 m s , 进 口水 深为 8 6 1 m, 对 两种 挑坎 进 行 模 拟研究 。为 了清楚地 了解 涡室及竖 井 内水 流流态 和 漩 涡空腔 从上到 下 的情况 , 沿涡 室 圆心 纵 向均 匀 地 切 出 4个剖 面 : 11剖 面 与 引水 道 来 流 方 向相 同 , 2 2 剖面是 以俯 视角度将 1 1剖面 逆时 针转 4 5 。 所得 , 再 依 次得 3 3和 4 4剖面 从 而把 涡 室 等分 , 并 把两 种挑 坎体形 下的 4个剖 面 进行 比较 , 其 详 图剖 面 图见 图 3 。同时为 了更 好 了解 不 同高程 位置 横 断 面的水 气 分布情 况 , 沿 高程 Y方 向剖 出不 同 断面见 图 4, 在 剖面 图中没 有按 实 际 高 程 标 注 而是 以相 应 的坐 标 位 置 标 注 。 图 3两种 挑 坎 涡 室 纵 剖 面 =一 9 =一 1 5 :一 】 6 =- 2 0 ( a ) 楔彤 - o o o o =一2 3 = 一 3 O o o =一2 3 一 3 0 图4数值模拟的圆弧挑坎和楔形挑坎的空腔 ( 单位 : m) 计算 结果处 理与分 析 : 通过对 两种 体形 计算 结 果 的处 理 , 我 们 可 以从 对 比图看 出两种挑 坎体形 下涡室 内流态 的情况 。结合 图 3和 图 4 , 在楔 形挑 坎体 型下 , 首 先从 图 3的顺 水 流纵 剖 面 中可 以明显看 出 , 在楔 形 挑 坎体 型 下整 个 涡 室及 竖井 段空腔从 上到 下 螺旋 贯 通 , 水 流贴 壁 , 流 态较 好 ; 而在 圆弧挑 坎下 , 水 流在 Y= 一1 5 m和 Y= 一1 6 m的 位置出现了断面水流紊乱的现象。 其次 , 圆弧挑坎体型 的最小 空腔断 面 比楔 形挑 坎 体 型 的位 置要 高 。 圆弧 挑 坎 的最小 空腔 断面 出现在 渐 变 锥 型段 以上 , 即渐 变 段 开 始的位 置 。 而楔 形 挑坎 最小 空腔 断 面 出现 在渐 变 锥 型段与竖井段的交接处。 根据以往的竖井研究 , 竖井旋 流 的最小 空 腔 断 面应 该 出现 在 锥 形 段 与 竖井 的交 接 处 。 那 么 , 圆弧挑坎 体型 中的最 小断 面为什么会 出现 在 渐变 锥形段 的上部 ? 结合 以上 的试 验分 析 , 在 圆弧挑 坎 中 1 位 置 处 ( 见 图 3 ) , 最 小空 腔 断面 的形 成是 因为 引 水道 下层 水 流受 挑 坎 的挤 压 束 窄 而 直 接跌 落 在 井 壁 上 , 引起 水流 飞溅 , 使 得 1 位 置处水 量增 多形成最 小空 腔断 面。 该点从 图 4的垂直 与 水 流方 向的 剖 面 图 Y = 一 1 5 m 和 Y = 一1 6 m位置 也可 以看出在 渐 变锥形 段 形 成全 断面 的水 流紊 乱 的流 态 。 而 在 图 3中之所 以未 出现图4中位置 Y= 一1 5 m的流态, 是因为软件计算 处 理时对 一些散 落 的水 体 无 法显 示 , 但 在 图 4中我 们 可 以明显 看 出在 圆弧挑 坎下在 引水道 下层水 流跌落 处 出现 了“ 呛水 ”的现象 。 楔形挑 坎体 型 由于 楔形 挑坎 下 端 收缩到一 点 , 下 部不会 占据 涡室空腔 , 也不挤 压水 道 下层的水流, 这样 , 下层水流在从挑坎内侧回旋而来的 上层水 流带 动下 , 与上层水 流一起 沿壁 面旋转 , 螺旋 而 下 。 而 在 圆弧 挑坎下 , 水流 的跌落 冲击会 引起局 部水流 的强紊 乱 , 可 能会造 成结 构 物 的震 动 和 壁 面局 部压 力 过大从而引起结构的破坏 。 撞击后紊乱的水流也会破 坏 竖井 下部水体 的螺旋 运动 , 造成 消能率 的降低 。 而竖 井旋流中水流的消能很大一部分是在竖井断面的螺旋 运 动 中消掉的 。 因此楔形 挑坎优 于 圆弧挑 坎 。 3结 语 为保证竖 井 旋 流 中起 旋 水 流 的稳 定 和 空 腔 的稳 定 , 本 文结合具 体工 程试验 和相应 的数值 模拟 , 对设置 于竖井旋流泄洪洞涡室起旋段处的整流挑坎体型进行 了研究 , 提出 了一种新 的整 流挑坎 体型 楔形 挑坎 。 它 能很好地 引 导水流 起 旋 , 保证 竖 井 内部 旋 流 空腔 的 稳定 , 可为类 似工 程应用 参考 。 参 考文献 : 1 郭琰 , 倪 汉根 旋流式竖井溢 洪道 的过流能力及 蜗室与锥形渐缩 段的水力特性研究 J 水动力学研 究与进展 , 1 9 9 5 , 1 0 ( 1 ) 2 董兴林, 冯宾春 , 等 旋流式竖井关键技 术问题研 究 J 水利水 电 技 术 , 2 0 0 6, 3 7( 5) 3 高鹏, 杨永全 , 马耀, 等 旋流式竖 井涡室结构优化 试验研 究 J 人 民 长 江 , 2 0 0 6, 3 7( I 1) 4 郭琰 , 倪汉根 旋流式竖井溢洪道竖 井的水流特性研究 J 水 动 力学研究与进展 , 1 9 9 5 , 1 0 ( 2 ) 5 张晓东, 刘之平, 高季章 , 等 竖井旋流式 泄洪洞数值模拟 J 水 利 学报 , 2 0 0 3 , ( 8 ) 6 杨朝晖 , 吴守 荣, 邓 军, 等 竖 井旋 流泄 洪洞 三雏数值 模 拟研 究 J 四川大学学报 : 工程科学版 , 2 0 0 7 , 3 9 ( 2 ) ( 编辑 : 徐诗银) ( 下转第 3 l 页) 第 1 1期 郭 磊, 等 : 混凝土表 面保 温和水 管冷 却的温控 效果研 究 3 1 算 例进 行 了论 证 。认 为 早期 表 面 保 温力 度 越 小 , 早 期 内外温 差越 大 , 产生 的表 面拉 应力 就越 大 , 但 对 改善后 期 昆 凝 土表 面的抗 裂性 能越 有利 。 ( 2 )分 析 了水 管 冷 却 的温 控 效 果 , 提 出 了 水管 冷 却的控制 目标 , 即温度峰值 、 峰值龄期、 降温速率和停 水温度 , 并进行了阐述。通过算例分析了温度峰值 、 峰 值龄期以及降温速率对混凝土温度和应力的影响。认 为在评价水管冷却的温控效果时 , 不能仅以温度峰值 作 为评 价标 准 , 还应 考 虑峰值 龄期 的影 响 。此 外 , 还认 为降温 速率 对混凝 土 温 度应 力 有 很 大 的影 响 , 冷却 不 足会导致后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 , 而冷却过度则会使 得 停水 时的拉 应 力过大 。总之 , 在进行 水管 冷却 时 , 应 进行 细致 的温控仿 真 分 析 , 确 定 合 理 的水 管 冷 却 控制 指标 。 参考 文献 : 1 朱伯芳 大体积 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 M 北京 : 中国电力 出 版 社 1 9 9 8 ( 2 朱岳明, 徐之 青, 贺金仁 , 等 混凝 土水 管冷却温度场 的计 算方法 J 长江科 学院院报 , 2 0 0 3 , 2 0 ( 2 ) : l9 2 2 3 GD e S c h u t t e r F i n i t e e le me n t s 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r m a l c r a c k i n g i n rue s s ir e h a r d e n in g c o n c r e t e e le me n t s u s in g d e g r e e o f h y d r a t io n b a s e d ma - t e r ia l la w s J C o m p u t e r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 2 0 0 2 , ( 8 0 ) : 2 0 3 5 2 0 4 2 4 龚召 熊, 张锡 祥 , 肖汉江 , 等 水工混 凝土的 温控与 防裂 M 北 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1 9 9 9 5 徐跃之, 陕亮 陶岔 渠首 引水 闸温度应 力 分析厦 施 _T - 安排 探讨 J 人 民长江, 2 0 1 0 , 4 1 ( 1 O ) : 3 4 3 7 6 吕常新, 吕建福 , 巴恒静 大体积混凝 土温度 实测与芯部的力 学性 能发展规律 ( J 建筑技 术 , 2 0 0 6, ( 6 ) : 4 3 9 4 4 0 ( 编辑: 郑 毅) S t ud y o n t e m p e r a t ur e c o n t r o l e f f e c t o f c o n c r e t e s u pe r fi c ia l t he r m a l ins ula t io n a nd pipe c o o lin g GUO L e i , HAN Yo n g li n , HUANG Ya n g lia n , CHEN Sh o u ka i ( 1 C o l l e g e o f Hy d r a u li c En g i n e e r i n g,N o r t h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El e c t r ic P o w e r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4 5,C h i n a ; 2 Z h e j ia n g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H y d r o p o w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p e rvi s i o n C o m p a n y,H a n g z h o u 3 1 0 0 2 0,C h i n a; 3 Z h o u s h a n Ra w Wa t e r Ma n a g e me n t C e n t r e ,Zh o u s h a n 3 1 6 0 2 1,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he mo s t wid e ly us e d t e mp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s u pe r f ic ia l t h e r ma l in s u la t io n a nd pip e c o o ling,a r e a n a ly z e d t h e o r e t ic a lly wit h ap p lic a t ion o f fi n it e e le me nt me t h o d Fo r s u p e r f ic ia l t h e r ma l ins u la t io n,we b e lie v e t h a t ins u la t io n s t r e ng t h s h o u ld b e r e a s o n a b l y s e l e c t e d a n d t h e in s u l a t io n e f f e c t s h o u ld b e o p t im iz e d , s o t h e o b j e c t iv e o f c r a c k p r e v e n t i o n a t e a r l y s t a g e a n d c r a c k r e s is t a n c e imp r o v e me n t a t la t e r s t ag e c a n be a c hie v e dFo r p ipe c o o lin g,we pu t f o r wa r d 4 c o n t r o l ind e x e s ,in c lud ing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e a k,p e a k a g e,c o o ling r a t e a n d c lo s ur e t e mp e r a t u r eW e p r e s e nt t he id e a t h a t f o r pip e c o o ling,n o t o n ly t h e c o n t r o lling o f t e mp e r a t ur e pe a k is imp o r t a n t ,bu t a ls o t h e in fl u e nc e o f pe a k t ime a n d c o o lin g r a t e s ho uld n o t be n e g le c t e d Ke y wor ds: s u p e r f ic ia l t h e r ma l ins u la t io n;pipe c o o lin g;t e mp e r a t u r e s t r e s s;t e mp e r a t u r e c o nt r o l e f f e c t ( 上接第 2 2页 】,】一 】 0t Ex p e r im e nt a n d n um e r ic a l s im u la t io n o n fl ip b uc k e t o f s wir l c ha m be r in s ha f t s p illwa y t u nn e l wit h wh ir ling c u r r e nt s QI AN X ia o y a n, DE NG J u n , Z HANG Ye lin, C HEN Hu a y o n g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a n d Mo u n t a i n R i v e r E n g in e e r i n g ,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ty ,C h e n g d u 6 1 0 0 6 5 ,C h i n a ) Abs t r ac t:Th e p r e v io us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t s o f e x is t ing s h a f t s p illway t un n e l wit h whir lin g c u r r e n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in it ia l s p inn ing wa t e r fl o w a t s wir l c h a mbe r e nt r a n c e a f f e c t s t h e wh o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