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年第 4 l 卷第 7期 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5 成阳地热 WH 1 井砂岩地层回灌试验研究与应用 徐胜强 ,陆 斌 , 崔世波 , 薛亚斐 , 段 凯 , 周林波 ( 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储改所, 北京 1 0 0 1 0 1 ; 2 中石油长城钻探公司, 北京 1 0 0 1 0 1 ; 3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3 ; 4 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1 8 ; 5 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 公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1 8 ) 摘要: 地热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 ,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 部分区域地热开发 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具有一定的研究基 础, 地热尾水回灌形成可持续循环利用技术是 目前遇到的突出难题, 在砂岩地层回灌尤为困难。汾渭盆地的地热 能源较为丰富, 已经形成了规模开发 , 咸阳地热 WH1 井首次进行了砂岩 回灌尝试 , 获得了施工及回灌等相关数据。 对砂岩地层尾水回灌进行了试验 , 积累了施工经验, 为后继施工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地热; 水力喷射; 砂岩热储; 尾水回灌 中图分类号: T E 2 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2 7 4 2 8 ( 2 0 1 4 ) 0 7 0 0 0 5 0 4 Ex p e r i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Ge o t h e r m a l W e l l Re c h a r g e T e s t in S a n d s t o n e Fo r ma t io n XU S h e n g q ia n g ,L U B in ,CU I S h i b o , XU E Y a -f e i , DU A N K a i ,Z H O U L in b o ( 1 S I N O P E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r in g 1 0 0 1 0 1 , C h i n a ; 2 C N P C G r e a t w a l l D r i l l in g C o m p a n y ,B e i j i n g 1 0 0 1 0 1 ,C h in a ;3 S I N O P E C S t a r P e t r o l e u m C o , L t d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n a ; 4 C N P C C h a n g q in g O i l fie l d C o m p a n y , X i a n S h a a n x i 7 1 0 0 1 8 , C h i n a ; 5 C C D C C h a n g q i n g D o w n h o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 p a n y o f C N P C ,X i a n S h a a n x i 7 1 0 0 1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G e o t h e r ma l e n e r gy is a n e w k in d o f g r e e n e n e r gy a n d it s d e v e l o p me n t h a s f o r me d a c e r t a in s c a l e in s o me r e g io n s in C h in a T h e g e o t h e rm a l t a il w a t e r r e c h a r g e a s a s u s t a in a b l e r e c y c l i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u r r e n t l y b e c o me s a p r o min e n t p r o b l e m : e s p e c ia l l y w h e n it is a p p l ie d in s a n d s t o n e l a y e r T h e r e is a b u n d a n t g e o t h e rm al e n e r gy in F e n W e i b a s in wh e r e t h e s c ale d e v e l o p me n t h a s f o rm e d T h e s a n d s t o n e r e c h a r g e wa s t r ie d in W H1 g e o t h e rm a l we l l in Xia n y a n g f o r t h e f ir s t t ime wit h t h e r e l a t e d d a t a o f c o n s t r u c t io n a n d r e c h a r g e T a il wa t e r r e c h a r g e t e s t w a s ma d e t o a c c u mu l a t e t h e c o n s t ru c t io n e x p e r ie n c e ,w h ic h l a y s t he f o u nd a t io n f o r s ub s e qu e n t c o n s t ruc t io n Ke y w o r d s : g e o t h e r ma l e n e r gy;h y d r a u l i c j e t ;s a n d s t o n e g e o t h e r ma l r e s e r v o i r s ; t a i l w a t e r r e c h a r g e 0 引言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 , 并且具备储量大、 可 再生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我 国地热资源丰 富, 开 发利用地热资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形势, 改善 能源结构 , 节能减排 , 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汾渭 盆地面积 1 8 X1 0 k m , 地热分布约 8 7 1 9 k m , 预计 地热资源总量为( I 3一i 7 4 )X 1 0 m 。咸 阳地 区 属于汾渭盆地地热资源重点的开发 区块 , 预测储量 49 5 2 8 1 0 m。 ,可采储量 7 4 2 X 1 0 。 m 。目前地热 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地热尾水 回灌难题 , WH1井 首次进行 了砂岩热储地层 的增产增注措施 , 将传统 的水力喷射技术运用到地热新能源开发领域 , 获得 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和施工经验。 1 WH 1井储层条件 咸阳地热田属中 低温地热田, 热储为第四系 下更新统和新近系中、 上新统 , 包括 4个热储层 , 自 上而下依次为 : 第 四系下更新统三门组 ( Q ) 、 新近 系上新统张 家坡组 ( N 。 ) 、 新 近系上新统蓝 田灞河 组( N + b ) 、 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 N ) , 热储类型 为中低温传导型砂岩孔隙裂隙型热储。 咸阳城 区蓝 田灞 河组 砂岩 孔 隙度一 般 为 1 1 5 3 0 8 , 主要在 1 0 2 5 之间, 平均值 2 0 , 渗透率一般为 1 0 73 3 7 3 m D , 平均值为 7 9 7 m D, 为中孔 、 低渗型储层。 蓝 田灞河组砂岩孔隙度相对集 中, 主要在 1 0 3 0 之问, 占总统计数据的 9 6 , 渗透率数值变 化大 , 相对分散 , 主要集中于 01 0 0 mD之间, 占总 统计数据的 8 2 , 最高频率位于 0 5 0 m D之间。 蓝 田灞河组是咸阳城区地热水开发水量最大的储层 段, 储层砂体单层厚度一般为 1 0 1 5 I n 之间, 最大 厚度为 2 3 3 m, 由若干层砂 岩上下叠 置, 部分储层 中的砂岩体之间夹厚度不等的灰黄色泥岩及粉砂 岩。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 0 3 ;修 回日期 : 2 0 1 4 0 62 0 基金项 目: 中石化科技部项 目“ 汾渭盆地地热尾水 回灌 工艺技术研究 ” 部分 内容 作者简介 : 徐胜强 ( 1 9 7 4一) , 男 ( 汉族), 河 南南 阳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 院储改所高级工程师 , 石油工程专业 , 从事油气 田储层 改造及 增产作业理论研究和现场施工工作 ,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桥北辰时代大厦 6 1 0 , x s q q s x _ 9 4 1 6 3 c o n 。 2 0 1 4年第 4 1卷第 7期 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7 选用弹型为 1 2 7深穿透射孔弹 , 孔密 2 0孔 m, 现场 实际发射率 1 0 0 。射孔后采用了通井措施, 压裂最 高泵压3 5 M P a , 地层吸水少, 无法压开地层。经调整 钻具位置打压验证原钻具位置卡准了射孔段, 恢复 原钻具位置继续坐封后反复试挤无效 , 地层不能破 裂 , 吸收量逐渐减小 , 起 钻检查封隔器 及油管完好。 施工 曲线如图 3所示。 l 0 8 。 罂 号 了 2 ( ) 6( ) 量 : 纠 是 l 2 0 时间 m i n 图 3 张家坡组第一次施工压裂 曲线 分析地层不能压开的原 因为 : ( 1 ) 套管在钻井和 固井过程 中, 因为储层渗透性 好 , 导致泥浆大量滤失至地层 , 形成较大深度的滤饼 ; ( 2 ) 因为9 5 8 i n 套管和 1 0 2 枪之间间隙较大, 聚 能射孔弹能量衰减 , 射孔效果不理想 ; ( 3 ) 施工前孔密 已调整至 2 0孔 m, 原枪弹型增 加射孔意义不大。 改变 原 来射 孔加 砂 压裂 工艺 , 在张 家坡 优 选 1 1 8 0 5 、 1 2 6 9 9 、 1 3 4 8 0 m三个砂体进行喷砂射孔加 砂 , 第 一喷点 1 3 4 8 0 m, 泵 注压力 2 5 1 M P a , 排 量 2 5 m ra i n , , 环空以 2 0 0 IMmi n注入清水 , 加砂 4 m ; 第二喷点 1 2 6 9 9 m, 泵注压力 2 5 1 MP a , 排 量 2 5 m mi n , 环空以 2 0 0 L mi n注入清水 , 加砂 4 m , 平 均砂 比 8 2 ; 第三喷点 1 1 8 0 5 m, 泵注压力 2 6 2 7 MP a , 排量 3 m 。 m i n , 加砂砂量 6 m。 , 平均砂 比8 6 。 4 压 后 处理 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存在井底沉砂, 压裂措施后 采用捞砂泵技术捞砂, 捞砂泵依靠抽吸作用将沉砂 抽人储砂管中, 起钻捞出砂子 , 捞砂过程 中异常情况 较多 , 经常 出现地层 出砂掉块导致 的无进尺。为适 应井下砂面情况多次改进了捞砂工具 , 累计捞砂 l 6 次 , 捞出压裂砂及地层 出砂 2 5 6 0 L 。因起 下管柱扰 动砂面恢复、 砂泥胶结遇阻等原因, 砂面未能顺利捞 下。尝试大排量反循环冲砂, 但井筒漏失严重, 无法 建立循环。采用 5 0 m h左右排量可持续灌入, 液 面始终不能恢复至井口, 累计灌人 7 0 9 8 m 无返出。 采用泡沫流体冲砂, 利用负压平衡进行冲砂, 利用泡 沫洗井液冲砂施工, 虽建立了冲砂循环, 冲出了部分 地层砂 , 但井筒内的平衡难 以调适 , 且容易受外界条 件及砂子上返过程的干扰, 最终仍未能成功将 井筒 砂子冲到地面, 泡沫洗井液冲砂未能见效。 5 施工小结 WH1 井热储改造实际施工情 况表 明: 经过 2个 供 暖季采水后 , 钻井期间形成 的泥浆滤饼屏蔽作用 已经消失 , 地层漏失严重 , 采用交联胍胶不能建立循 环 , 相反石英砂在水射流的带动下直接破开地层 , 进 入 了裂缝中。张家坡组原计划进行水力压裂 , 选用 的双封选压钻具 , 但是 多次 限压保护下微量吸收但 不能压开地层 , 表现为射孔不完善, 但 目前与 9 i n 套管配套 的最大枪型为 1 0 2枪 , 最大深穿透 弹为深 穿透 1 2 7射孔弹 , 射孔前将孔 密已加密至 2 0孔 m, 在未能压开地层的情况下 , 调整 为水力喷射射孔加 砂 , 整个水力喷射施工过程顺利 , 1 0段累计完成加砂 2 5 m , 压后第一次探砂面位置在 1 9 5 5 8 7 m, 井筒沉 砂 6 0 m , 近 1 9 m。 支撑剂进入地层 , 实现了造缝和 改造 目的。正常的循环顶替工艺程序在地热井改造 过程 中未能进行 , 砂岩热储显示 了其异于常规油气 藏的施工特性。改造后 的持续返吐支撑剂及地层出 砂, 捞砂遇到支撑剂与地层出砂混合胶结导致无进 尺 , 循环冲砂因大量漏失无法建立流程 , 砂岩地热储 层的改造尝试显示了其特有 的技术难点。 6 改造后注水效果 水力喷射改造后 , 形成了有效的高导流通道 , 提 高了地层的回灌能力, 由原来的 2 0 m h迅速灌满 井筒变得基本灌不满井筒。将裂缝参数输入到原地 质模型中, 重新评价其地层 回灌能力, 模拟结果表 明, 改造后回灌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回灌速度4 0 m h 下平均回灌压力降低 4 5 ( 见图4 ) , 即回灌能力 约提高 1 倍, 且回灌速度越高, 回灌能力增加幅度越 大 ( 见图 5 ) 。 回灌速度 ( h ) 图 4 改造前后回灌压力对比 8 探矿工程 ( 岩土钻掘工程 ) 2 0 1 4年第 4 1卷第 7期 图 5 回灌压力模 拟图 喷射改造措施后 , 对 WH1井进行排液作业 , 排 量 5 0 0 L ra in , 折 算排 量 3 0 m h , 累计 排 液 时 间 1 3 9 5 h , 排 出液量 4 1 8 5 m。 , 排 液初期 液体 比较浑 浊 , 后期变得清澈 , 排液结束 1 0 ra in内测排液管内液 面高度 2 0 7 m, 排液前测液面 1 3 0 m。 为进行井筒 冲砂 , 采用 8 0 m h左右排量灌水 可暂时将液面恢复至井口, 但稍做停泵液面就会迅 速下降, 需灌水 0 5 2 h才能再次灌满井筒。采用 5 0 m。 h左右排量可持续灌入 , 液面始终不能恢复至 井 口, 累计灌入 7 0 9 8 m 无返出。考虑到地层 的强 吸水能力, 采用水泥车正冲砂疏松胶结, 用排量 4 0 0 1 0 0 0 L m i n的排量进行正冲, 冲砂至1 8 8 5 m, 累计 1 h始终无返出。 WH 1井第二次灌水累计灌水 9 4 8 6 3 m , 液 面 在 2 2 41 3 5 m, 井 口始终未返水 , 停灌后液面迅速 回落。供暖期后进行的第三次灌水历时 2 1 0 5 h , 排 量 3 1 16 8 2 m h , 平 均 5 4 9 7 m h , 累计 灌 人 2 4 9 6 1 m , 液面 1 3 8 1 3 5 m, 未灌满井口, 改造后 3次回灌 , 累计回灌量达到 4 1 5 4 4 4 m , 见 图6 、 图7 。 7 O 60 5 0 4 0 磷 3 0 2 O 1 0 删 划 叮 删 蟮 0 0 0 0 9 0 0 0 8 o 0 0 7 0 0 0 6 0 0 0 5 0 0 0 4 0 0 0 30 00 2 0 0 0 1 0 0 0 7结论与认识 砂岩地层地热井的尾水回灌持续利用是个世界性 2 0 0 0 0 1 50 00 删 器 l 0 0 【】(】 5 00 0 0 第三次 第二次 第一次 图 7 回灌水量柱状图 难题 , 成阳 WH1 井的实施在汾渭盆地砂岩地层进行 了首次尝试 , 取得了一定 的认识 , 积累了施工经验 和 数据 , 首次录取了大量施工及回灌数据 , 对进一步探 索砂岩回灌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际施工中部 分过程虽未能按原计划进行 , 但为将来施工积累了 经验教训。 ( 1 ) 首次在汾渭盆地砂岩地层进行了地热储层 的增产增注改造措施 , 将 油气层储层改造技术应用 于地热资源开发领域 , 积累了相关施工经验和数据。 钻井技术应用于地热资源开发领域 , 积累了相关施 工经验和数据 。 ( 2 ) 地热井的出砂 问题在本次施工 中尤其是 改 造后显现尤为突出 , 极大地干扰 了后期施工 , 延误了 施工进程 , 影响了施工效果 , 地热井出砂问题值得 以 后关注和重点研究。 ( 3 ) 砂岩热储层的首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肿瘤内科肿瘤综合治疗方案设计与执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合同示范文本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建筑项目担保合同
- 2025年保健医学营养配餐设计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核医学药物治疗原则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脏病学临床鉴别诊断技能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合同审核与审批表(适用于非经济合同的其他合同类型)
- 2025设备租赁合同分享
- 2025年普外科病例分析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萤石产业市场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80周年爱国教育主题班会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桡动脉穿刺技术
- 学校食品供货协议书范本
- 《信号与系统》全套教学课件
- 《通信原理》课件第1讲通信概述
- 2025-2026学年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私车出差管理办法
- 村民饮水协议书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