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pdf_第1页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pdf_第2页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pdf_第3页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pdf_第4页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6年 3月 Ma r ch 2 0 1 6 岩矿测试 R0C K AND MI NE RAL AN AI J YS I S V o l _ 3 5N o 2 1 2 71 3 3 文章编号 : 0 2 5 45 3 5 7 ( 2 0 1 6 ) 0 20 1 2 7 0 7 D O I : 1 0 1 5 8 9 8 j cn k i 1 1 2 1 3 1 t d 2 0 1 6 0 2 0 0 3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 唐索寒, 朱祥坤, 李 津,闫 斌 , 李世珍 , 李志红, 王跃 , 孙剑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 0 0 0 3 7 ) 摘要 : 近十来年铁铜锌 同位素研究 已经成为热 门研究领域 , 铁铜锌 同位素分析方法 日趋成熟 , 但 是铁铜锌 同 位素标准物质却十分匮乏。 目前欧盟参考物质及测量研 究所( I R MM) 有 1个铁 同位素标准物质和 1个锌同 位素标准物质, 前者售罄, 后者价格昂贵; 美国国家标准局( N I S T ) 有 1个铜同位素标准物质。为了适应我国 铁铜锌同位素研 究的发展 , 本文使用铁铜锌元素浓度标准溶液作为备选标准溶液研 制 了铁铜锌 三个 同位素 标准溶液( C A G SF e 、 C A G SC u和 C A G SZ n ) 。三个备选标准溶液经过 F检验均 匀性 良好 ; 在 3 8个月 内 F e 、 F e 、 6 C u 、 z n和 Z n值没有显著性变化 , 具有 良好 的稳定性; 主要特性值的推荐值及 9 5 置信 水平的不确定度 为: C A G SF e , 。 F e I R M M 0 1 4 ( D )=0 8 00 0 5 , F e IR M M 0 l 4 ( 。 )=1 2 0 0 1 0 ; C A G SC u , C u I R M M 9 7 6 ( D )= 0 5 70 0 6 ; C A G SZ n , 8 6 6 Z n I R M M 3 7 0 2 ( 。 )=一 0 7 70 1 0 , 6 b Z n I R M M 3 7 o 2 ( )=一1 5 5 4 - 0 1 3 。本文研制的标准溶液可用 于多接收器等 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铁铜锌同位素时的仪器校正和质谱分析过 程监控 , 对于不 同实验 室的测试数据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铁铜锌 同位素 ; 标准溶液;特性值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 : 0 6 2 8 ;0 6 5 7 6 3 文献标识码 : A 铁、 铜、 锌 同属于过渡族元素 , 随着多接收器 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M C I C P M S ) 技术的发展, 铁 、 铜、 锌同位素正在逐渐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地球 科学的各个领域, 其中包括地质成矿过程、 壳幔物质 循环 、 古环境研究 、 生物圈对岩石 圈的作用等 , 取得 了很多突出的研究成果 , 成为备受关 注的同位素地 球化学研究方向 。 铁 、 铜 、 锌同位素研 究 , 依赖 于同位素组成的高 精准 的分析方法 , 而方法 的建立和校准则要 以标准 物质为基础。国际标准物质是稳定同位素测定的基 准点。目 前, 国际上使用的铁、 锌同位素标准物质是 由欧 盟参 考 物 质 及 测 量 研 究 所 ( I R M M) 研 制 的 I R MM一0 1 4和 I R MM一3 7 0 2, 分别是纯铁丝和硝酸 锌溶液 ; 铜 同位 素标 准物 质是 由美 国 国家标 准 局 ( N I S T ) 研制 的 S R M 9 7 6 , 是纯铜块。这些标 准物质 价格昂贵, 比较稀缺, 甚至铁同位素的国际标准物质 I R MM一0 1 4已经售罄 , 因此使 用 时慎之 又慎。另 外 , 测定铁 、 铜、 锌同位素组成时仅有一种 国际标准 物质是不够 的。通常 , 在进行仪器 和流程校正时至 少还需要另外一种标准物质 ( 通常称为实验室标准 物质) , 这个标 准物质与 国际标准物质之 间的差 异 作 为 一 把 简 易 的尺 子 来 衡 量 仪 器 状 态 是 否 正 常 I 6 j 。实验室标准物质还可以直接作为样 品分析 时的基点 , 分析测试完成后根据实验室标准物质 和 国际标准物质的同位素差异 , 再将样 品同位素组成 数据换算至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的同位素结果。 近年来, 国际上的铁铜锌同位素研究取得了巨 大的发展 , 我 国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而实验 室标准物质的研究仍然很欠缺, 相关实验室的实验 室标准物质的研究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国土资源 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最早开展铁 、 铜 、 锌同位素研 究 的实验 室 , 遵循 G B T 1 5 0 0 0系列导 则, 按照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 J J G 1 0 0 6 1 9 9 4 ) 和 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 ( J J F 1 3 4 3 -2 0 1 2 ) 规范【 , 研制了铁、 铜 、 锌三种同位 素标准溶液, 确定了它们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的同 收稿日期: 2 0 1 51 1- 0 9 ; 修回日期: 2 0 1 6一o 3一 o 2 ; 接受日期: 2 0 1 6一o 3一o 5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4 1 4 3 0 1 0 4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4 1 4 7 3 0 0 5 ) ; 国土资源公益行业专项 ( 2 0 1 5 1 1 0 6 4 ) 作者简介: 唐索寒 ,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地球化学。E m a il : t a n g s u o h a n 1 6 3 co m。 一 1 2 7 第 2期 岩矿测试 h t t p f f y k cs a c cn 位素差异 。这三种标准溶液可以作为样品测定 的参 比标准, 实现量值的传递与测试仪器的校准、 分析质 量的监控和分析方法的评定 。 1 铁铜锌同位素分析方法 1 1 铁铜锌同位素组成的表示 铁、 铜、 锌同位素组成通常用 6 值表示, 6 ( 。 ) = ( 样 品 R 标 准一1 )X 1 0 0 0 。式 中: 为样 品中同位 素比值相对 于 国际标 准 同位 素 比值 的千分 差值 , R 样 品 为样品中的同位素比值, 标 准 为国际标准中的 同位素 比值。铁 、 铜 、 锌同位素组成表示如下 : F e F e ( 。 )= -1 l 。 。 。 ( = 5 6, 5 7 ) C u C u ( 。 ): 一 1 xl 0 0 0 乙u u,标准 6 z n “ Z n ( 。 )= 一1 1 0 0 0 ( =6 6 , 6 8 ) 利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N u P l a s m a H R ( 英国N u I n s t r u m e n t ) 测定 , 样品通过自动 进样器和 D S N一1 0 0膜去溶装置进入等离子体, 仪 器 的 质 量 歧 视 校 正 采 用 标 准 样 品 标 准 方 法 ( S t a n d a r dS a m p l e B r a ck e t in g , S S B) 。铁 同位素 在 高分辨条件下测定 , 铜 、 锌 同位 素在低分辨条 件 下测定 。 1 2 铁铜锌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储备液制备方法 铁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储备液 : 准确称取一定 质量的 I R MM一 0 1 4 ( 铁丝) , 加人硝 酸加 热溶解 , 再 以水稀释 , 配制 成含 F e的 4 0 0 t g m L标准储备 溶 液 , 使用时逐级稀释至 2 5 g m L 。 铜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储备液 : 取适量 S R M一 9 7 6 ( 铜块 ) 称重 , 加硝酸溶解 , 待完全溶解后蒸干 , 转化为盐酸介质, 配制成含 cu的 2 0 0 g m L标准 储备溶液 。使用时逐级稀释至 0 2 g m L 。 锌同位素国际标准物质储备液 : 将 I R MM一 3 7 0 2 ( z n的浓度是 3 0 7 4 t x mo l g , 1 m o l L硝 酸介 质) 蒸 干, 转化为盐酸介质, 配制成含 z n的2 0 g m L 标准 储备溶液。使用时逐级稀释至0 2 g m L 。 2 铁铜锌标准溶液的制备 2 1 标准溶液的选取 按照 G B T 1 5 0 0 0 5 1 9 9 4标准样 品工作导 则 - - - 1 28 、 中物料选取的原则 , 同时考虑 同位素标准溶液 的特 性, 备选同位素标准溶液需要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 求: 标准溶液纯度要高, 避免其他杂质元素同位素 的信号干扰被测元素同位素的信号; 实验室标准 与国际标准的同位素组成要有一定差异 , 在仪器测 试时 , 首先要判断仪器的工作状态, 先通过多次测试 工作标准的同位素比值, 观察仪器的内精度。如果 内精度达到要求, 再把实验室标准作为样品, 测定实 验室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 同位素差异 ( 值 ) , 将结 果与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 并判断各组同位素比值 是否符合质量分馏 ( 比如 F e与 F e是否是 2 3 关系) 。如果 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一致 , 并且符 合质 量分馏 , 说明仪器状态满足要求 , 可以进行样 品的分 析。但是, 当工作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同位素组成基 本一致, 即6 值为“ 0 ” 时, 就不利于识别判断仪器的 工作状态, 因此需要实验室标准与 国际标准之间 的 同位素有一定差异。由于不同生产机构购买的单元 素浓度标准溶 液的纯度不尽相 同, 而且在提 纯铁 、 铜、 锌单质元素时, 不同的制备工艺会导致铁 、 铜 、 锌 的同位素组成有所差异 , 例如纯的铁丝和铁粉 , 由于 提纯制作工艺不同, 它们的铁同位素组成就各不相 同。国际上通用的铁同位素国际标准 I R M M一 0 1 4 是纯的铁丝 , 测试发现 , 其他 由铁丝制成 的 F e元素 浓度标准溶液 的 F e同位素组成与 I R MM一 0 1 4基本 一 致 , 即 6值为“ 0 ” 。经过实验 , 本文选择北京有色 金属研究总院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 中 心生产的铁铜锌单元素浓度标准溶液, 作为铁铜锌 同位素的备选标准溶液, 进行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 液的研制。 2 2 标准溶液的制备和分装 研制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所用的试剂包括: Mil l i Q水( 电阻率 1 8 2 Mf t cm) , 高纯盐酸和硝 酸( 国产 优级纯盐 酸和 硝酸经 过二次亚 沸蒸馏 纯 化) 。标准溶液瓶采用进 口 1 5 mL高密度聚乙烯小 瓶 , 使用纯硝酸和 Mil l iQ水反复加热洗净后烘干 备用。 铁同位素备选标准溶液: 将铁元素浓度标准溶液 2 0 0 0 m L , 放人高密度聚乙烯瓶中, 充分混匀后分装至 1 5 mL小瓶中, 每瓶 1 0 m L , F e的浓度为 1 0 0 0 g m L , 介质为 1 m o l L 硝酸。瓶口密封, 再装入盒中避光静 置保存。此溶液暂命名为 C A G SF e 。 铜同位素备选标准溶液: 将同一批号 2 O瓶( 5 0 mL 瓶) 铜元素浓度标准溶液倒入 1 0 0 0 m L高密度 聚乙烯瓶 中, 充分混匀后从 中取 出 1 2 0 mL , 加热蒸 第 2期 唐索寒, 等 :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 第 3 5卷 干 , 转 移成 盐 酸 介 质 , 配制 成 C u的浓 度 为 1 0 0 0 g m L, 介质为 5 盐酸 , 静置充分混匀 。取此溶液 1 m L, 装至 1 5 mL小瓶中, 加 Mil l iQ水 9 mL , 配得 C u的浓度为 1 0 0 I g mL , 介质为 0 5 盐酸 , 共 1 2 0 瓶。瓶口密封, 再装入盒中避光静置保存。此溶液 暂命名为 cA G Scu 。 锌同位素备选标准溶液: 将同一批号2 O瓶( 5 0 mL 瓶) 锌元素浓度标准溶液倒 入 1 0 0 0 mL高密度 聚乙烯瓶 中, 充分混匀后从 中取出 1 2 0 mL , 加热蒸 干, 转移成盐酸介质, 配制成 z n的浓度为 1 0 0 0 I x g m L, 介质为 5 盐酸 , 静置充分混匀 。取此溶液 1 m L , 装至 1 5 mL小瓶 中, 加 M il l iQ水 9 m L , 配得 Z n的浓度为 1 0 0 t x g m L, 介质为 0 5 盐酸 , 共 1 2 0 瓶。瓶 口密封 , 再装入盒 中避光静置保存 。此溶液 暂命名为 C A G S Z n 。 上述溶液稀释后 , 利用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 M CI C P M S ) 仪器对干扰元素的谱峰 进行扫描 , 虽然有少量杂质元素 , 但经过检验不会对 铁铜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产生影响。 表 1 均匀性检验分析结果 T a b l e 1 A n a l y t ica 1 r e s u l t s o f h o mo g e n e it y t e s t 3 铁铜锌标准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3 1 均匀性检验 铁铜锌同位素备选标准溶液都是浓度标准溶 液, 虽然它们各自的元素浓度是均匀的, 但是铁铜锌 同位素特性值的均匀性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检验。 按照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 J J F 1 0 0 6 - - 9 4 ) , 铁 铜锌标准溶液各 随机抽 取 1 5个 样品 , 每个样 品取 2份 , C A G SF e 标准溶液以 0 1 m o l L硝酸逐级稀 释至含 F e为 2 5 g m L的溶 液 , 测 定 F e和 F e 。C A G SC u和 C A G SZ n标 准溶液 , 逐级稀 释至含 C u 、 Z n各为 0 2 Ix g mL的溶 液, 测定 cu 和 z n 、 z n 。均匀性 检验 采用 G B T 1 5 0 0 0 3 2 0 0 8 I S O G u i d e 3 5 : 2 0 0 6推荐的方差分析法 , 铁铜锌 备选标准溶液各 特性量值 的方差 、 自由度 、 均 方MS 、 统计量 F和临界值 F ( , : ) 汇于表 1 中。 经计算得到的 F F ( , ) , 可认为数据组间 无明显差异, 铁铜锌备选标准溶液的均匀性检验合 格。根据均匀性检验方法和结果 , 确定标准样品最 小取样量为 2 L 。 6 F e 5 F e F e F e C u C u Z n Z n 6 6 8 Z n 6 4 Z n 项 目 组间 组 内 组 间 组 内 组间 组 内 组间 组 内 组间 组内 S S O O 6 6 2 0 0 5 9 6 0 1 3 8 0 0 8 6 0 0 0 3 71 0 01 6 8 0 0 8 4 2 0 O 4 3 3 0 1 7 6 0 1 1 6 1 4 l 5 1 4 1 5 1 4 1 5 1 4 1 5 1 4 1 5 MS O o o 4 7 3 O 0 o 3 9 7 0 o o 9 8 6 0 0 05 7 4 0 0 0 2 6 5 0 0 01 1 2 O O 4 3 3 0 0 O 2 8 8 0 1 l 6 0 0 0 7 7 6 F 1 1 9 1 7 2 2 3 7 2 0 9 1 6 2 ( 】 , ) 2 4 2 b 0 01 9 5 0 0 4 5 4 0 0 2 8 0 04 0 0 04 9 3 2 稳定性检验 对铁铜锌同位素备选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检验 , 包括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检验。短期稳定性检 测 了备选标准溶液在经过夏冬两季 、 05 和 5 0 分别恒温 8 h 、 搬运( 飞机、 火车运输) 前后, 它们的 特性值没有变化, 均在测量误差范围内。长期稳定 性通过在 3 8个 月期 间不定期 ( 先短后 长) 测定 , 将 多次特性值测量数据统计 , 采用 t检验法检验稳定 性 。测试的实验方法与定值分析相 同, 不 同时 间间 隔各标准溶液中铁铜锌同位素组成 的累计测试数据 和统 计 分 析 结 果 见 表 2 。按 照 G B T 1 5 0 0 0 3 2 0 0 8 I S O G u id e 3 5 : 2 0 0 6推荐 的一元线性拟合模 型 对稳 定 性 进 行 评 价 并计 算 不 确 定 度 , 当 l b l t 。 一: S ( b ) , 表明斜率是不显著 的 , 样品的稳 定 性良好, 符合国家标准物质制备要求。 表 2 标准溶液稳定性分析结果 T a b l e 2 An a l y t ica l r e s u l t s o f l o n g - t e r m s t a b il it y t e s t 项目 时间( 月) 6 5 6 F e F e 6 5 7 F e F e C u C u Z n “ Z n 6 6 8 Z n Z n 统 b l O 0 o o 1 4 6 0 0 0 0 0 2 1 3一 O 0 0 0 1 5 5 0 0 0 0 4 7 9 0 0 0 1 3 0 计 b 0 1 5 5 1 5 5 3 0 7 7 0 1 1 9 5 6 分 S ( b 1 ) 0 0 0 0 1 6 5 0 0 0 0 2 1 5 0 0 0 0 1 2 1 0 0 0 0 5 7 4 0 0 0 0 8 6 6 9 5 ,4 s ( 6 1 ) o 0 0 0 4 5 8 0 0 0 0 5 9 9 0 0 0 0 3 3 6 0 0 0 1 6 0 o 0 0 2 4 1 桌 U lt s 0 0 0 6 3 0 0 0 8 2 0 0 O 4 6 o 0 2 2 0 0 3 3 一 l 2 9 第 2期 岩矿测试 h t t p WWW y k cs a c ci1 2 01 6 仨 4 铁铜锌标准溶液的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 4 1 定值分析方法 由于我 国开展铁铜锌 同位 素研究 的实验室较 少 , 本研究采用独家定值 。由实验室具有 同位素分 析工作经验的分析人员 , 各 自独立按照铁铜锌同位 素分析方法进行 分析 , 铁 、 铜和锌 同位素分别得 到 1 0 、 7和 6组数据 , 每组数据各有 6个测试数据。按 照计量技术规范 J J F 1 3 4 3 -2 0 1 2中标准物质定值的 通用原则 及统计 学原 理 , 所有数 据利 用格 拉布 斯 ( G r u b b s ) 检验法 , 对组内可疑值进行了检验 , 未发现 可疑值。采用科科伦法 ( C o ch r a n ) 对组间数据的标 准偏差进行了等精度检验, 各数据组没有显著性差 异。当各组数据等精度时, 用格拉布斯( G r u b b s ) 法 对各组数据平均值进行检验, 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 异, 而后合并所有数据, 检验数据分布的正态性, 铁 同位素是用达戈斯提诺法 ( D A g o s t o o n ) 检验 , 铜和 锌同位素是 以夏皮罗 一威 尔克法 ( S h a p ir oWi l k ) 检验 , 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 全部可 以参加定值 统计。 4 2 定值分析结果 铁铜锌 同位素标准溶液 , 分别 由 l 0、 7和 6组测 量结果计算 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 S D) , 其结果列于 表 3 , 将 平 均 值 作 为 最 终 定 值 结 果。按 照 标 准 G B T 1 5 0 0 0 3 _2 O 0 8 I S O G u id e 3 5: 2 0 0 6原则 , 计算 出定值 的不确定度 。 4 3 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评估 本研究采用 J J F 1 3 4 3 -2 0 1 2 推荐的标准值的不 确定度评定方法 , 对铁铜锌 同位素标准溶液特性值 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主要考虑定值测定的不确定 度分量( u ) 、 批 内瓶 间差异引起的不均匀性不确 定度分量( ) 和实验室保存引起的长期不稳定性 不确定度分量 ( ) 。标准 溶液 不确定 度 ( ) 采用下式进行合成 : U = h a r + b + U =kU cR M ( 取 = 2 ) 式中: 定值测定的不确定度分量 ( U , 见表 3 ) 由定 值测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 瓶间不均匀性不确定度 分量( , 见表 1 ) 和长期不稳定性不确定度分量 ( 见表 2 ) 分别通过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 的 实验数据进行估 算。总不确定度 ( ) 为扩展不确 定度 , 包含因子( ) 等于 2 。标准值和不确定度列于 表 4 表 3 标准溶液定值分析结果 T a b l e 3 An a l y t ica l r e s u l t s o f C AGS F e , C AGS C u a n d C AGS Z n s t a n d a r d s o l u t io n s 实验组 6 5 6 F e F e 8 5 7 F e “ F e 6 6 5 C u 。 C u 6 6 n Z n 6 6 S Z n “ Z n 1 O 8 2 1 2 0 0 6 01 2 O 8 2 1 2 1 0 5 6 5 3 O 7 9 1 1 9 0 5 6 8 4 0 8 l 1 2 1 0 5 8 6 5 O 8 2 1 2 4 0 5 5 4 6 0 7 9 1 1 9 0 5 6 2 7 0 8 0 1 1 7 0 5 6 2 8 O 8 0 1 2 1 9 0 8 1 1 2 0 1 O O 7 7 1 1 3 一 总均值0 8 0 1 2 0 0 5 7 1 标准偏差( S D ) 0 0 1 4 0 0 2 8 0 0 1 7 U 0 O l 0 O l 0 0 0 7 1 6 o 一 1 5 2 1 4 9 一 1 5 8 一 1 5 0 1 5 9 一 一 一 一 一 1 5 5 0 0 5 0 0 0 2 表 4 均匀性、 稳定性及定值不确定度比较 T a b l e 4 C o mp a r is o n o f h o mo g e n e it y ,s t a b il it y a n d u n ce r t a in t y 项 目 6 5 6 F e F e 6 s 7 F e F e 6 C u 。 C u 6 6 6 Z n Z n 8 6 s Z n “ Z n 标准值 U b b Ult s U h UcR M c 0 8 0 0 0 2 0 0 0 0 6 3 0 0 1 0 0 2 3 O O 5 1 2 O 0 0 4 6 0 0 0 8 2 0 0 l 0 o 4 8 O 1 O O 5 7 0 0 2 8 O o o 4 6 0 0 0 7 0 0 2 9 O 0 6 一 O 7 7 0 0 4 0 0 0 2 2 0 0 1 0 04 7 O 1 O 1 5 5 0 04 9 0 o 3 3 0 0 2 0 0 6 3 O 1 3 4 4 其他实验室测定铁铜锌标准溶液的结果验证 由于在 铁、 铜、 锌 同位素标 准溶 液研 制 阶段 , 我国开展铁、 铜、 锌同位素研究的实验室很少, 有两 个国内实验室和一个国外实验室对铁、 铜、 锌同位素 标准溶液进行 了测定 , 提供了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测试中心和 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对 C A G S F e 、 C A G S cu和 C A G SZ n同位 素标 准 溶 液进 行 了测 定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对 C A G S F e和 C A G SC u进行 了分析, 没有提供 C A G S Z n 测试数据。其中第和第家实验室所 用仪器与本研究相同, 第家实验室所用仪器为 T h e r m o F in n ig a n的 N e p t u n e型高分辨多接收器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表 5列出了各实验室的铁铜 锌同位素的测量值、 测量次数 n 和测量误差( 2 S D ) 。 这三家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与本研究分析结果在误差 范围内是一致的, 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对于标准溶 液 C A G S F e 、 C A G S C u和 C A G S Z n 定值结果的 准确性。 “ “M n 一 一 一 一 第 2期 唐索寒, 等 :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的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研制 第 3 5卷 表 5 不同实验室分析结果比对 T a b l e 5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a n a l y t ica l r e s u l t s f o r co l l a b o r a t i n g l a b o r a t o ri e s 实验室 n F e 2 S D n F e 2 S D , l C u 2 S D n Z n 2 S D n 6 0 Z n 2 S D 本研究 6 O O 8 O 0 O 8 6 O 1 2 0 O 1 3 4 2 0 5 7 0 O 6 3 6 一 O 7 7 O O 9 3 6 一1 5 5 O 1 6 实验室 5 O 8 3 0 0 9 5 1 1 O 0 1 2 5 0 5 4 0 0 4 5 0 7 5 0 O 6 5 1 5 2 0 1 0 实验室 1 O O 7 8 O O 8 1 O 1 1 8 O 1 1 8 0 5 8 O O 5 6 一 O 7 6 0 0 5 6 一 1 5 6 O 1 3 实验室 8 0 8 1 O 1 O 8 1 1 9 0 1 8 9 0 5 5 O 0 5 5 结论 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是国内首次研制, 其均 匀性、 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求。目前 还存在定值数据不充分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可以作为仪器校准、 分析方 法评价和监控铁铜锌同位素分析质量的测量标准。 同时可以作为实验室标准 , 即当此标准溶液相对于 国际标准的 测量值与参考值一致时, 可以在分析 样品时 , 测得样 品相对于此实验室标准溶液 的同位 素组成, 然后换算成相对于国际标准的同位素组 成 引, 这样可以减少 国际标准 的使用量。另 外 , 由 于国际上铁同位素标准物质 I R MM0 1 4已经售罄 , 因 为有了铁同位素标准溶液相对于 I R M M 0 1 4的准确 定值, 所以利用所研制的标准溶液可以方便地追溯 到 I R M M 0 1 4 。 国 际 上 锌 同 位 素 标 准 物 质 I R M M 3 7 0 2 , 价格昂贵, 以锌同位素标准溶液作为实 验室测定锌同位素的标准: 测定结果换算成相对于 I R MM 3 7 0 2的锌 同位 素 结果 , 可 以 大 大 降低 测 试 成本。 铁铜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正在成为热门 研究领域, 研制铁铜锌同位素标准溶液, 对铁铜锌同 位素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质量控制和不同实验室数 据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促进铁铜锌同位素体 系的研究有所助益。事实上 , 标准溶液 C A G SF e 、 C A G SC u和 C A G SZ n , 已经应用于铁铜锌 同位 素方法 的深 入研 究u 和 同位素 应 用 的广泛 研 究 。 致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环境测试 中 心刘季花研究员和张俊助理研究员 , 英 国牛津大学 地球科学系 N ick S B e l s h h a w博士 ,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侯可军副研究员对样 品试用分析测试给予了大力协助, 特致谢忱1 6 参考文献 1 朱祥坤, 王跃 , 李津, 等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的创建 与发展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化学通报 , 2 0 1 3 , 3 2 ( 6 ) : 6 5 1 6 8 8 Z h u X K, Wang Y, L i J , e t a1D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N o n t y a d it io n al S t abl e I s o t o p e G e o ch e n is t r y J B u l l e t i n o f Mi n e r al o g y and G e o ch e mi s t r y , 2 0 1 3 , 3 2 ( 6 ) : 6 5 1 6 8 8 2 C o n w a y T M, J o h n S G Q u a n t i fica t i o n o f D i s s o l v e d I r o n S o u r ce s t o t l e N o r t h A t l a n t i c O ce an J , N a t u r e , 2 0 1 4 , 511: 21 221 5 3 T a k a n o S , T a n i m iz u M, H ir a t a T , e t a1 I s o t o p i c C o n s t r a in t s o n B io g e o ch e mical C y cl in g o f C o p p e r in t h e O ce a n J N a t u r e C o m mu n ica t i o n s ,D O I : 1 0 1 0 3 8 n co mms 6 6 6 3 4 P o n s M L , F u j i i T , R o s in g M, e t a 1 A Z n I s o t o p e P e r s p - e ct i v e o n t h e R i s e o f C o n t in e n t s J G e o b i o l o g y , 2 0 1 3 , 1 1: 2 0121 4 5 丁悌平 国际同位素参考物质的定值和原子量标定 J 地球学报 , 2 0 0 4, 2 5 ( 2 ) : 1 0 31 0 8 D in g T P C e r t ifi ca t io n o f I n t e r n a t io n al I s o t o p e Re f e r e n ce M a t e rial s a n d D e t e r m in a t io n o f A t o mi c We i g h t s J A ct a Geo s e ie n t ie a S in ica , 2 0 0 4, 2 5 ( 2 ) : 1 0 31 0 8 6 唐索寒 , 朱祥坤, 李津, 等 地质样品铜、 铁、 锌同位素 标准物质的研制 J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 0 0 8 , 2 7 ( 4 ) : 2 7928 4 T a n g S H, Z h u X K, L i J , e t a1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Re f e r e n ce Ma t e r ial for Cu ,F e an d Z n I s o t o p e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G e o l o g ica l S a m p l e s J A ct a P e t r o l o g i ca e t Min e r al o gi ca , 2 0 0 8 , 2 7 ( 4 ) : 2 7 9 2 8 4 7 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编著 标准物质定值原则和 统计学原理 M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 , 2 0 1 1 Na t io n a l Ad min is t r a ct iv e C o mmit t e e for C e rt ifi e d Re f e r e n ce Ma t e r ia1 Re f e r e n ce Ma t e r ial Ge n e r a l a n d S t a t is t i cal P r i n ci p l e s for C e r t ifica t i o n M B e r in g : C h i n a Z h i j ian P u b l is h in g Ho u s e , 2 0 1 1 8 朱祥坤, 李志红, 赵新苗 , 等 铁同位素的 MCI C P MS测定方法与地质标准物质的铁同位素组成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 0 0 8 , 2 7 ( 4 ) : 2 6 3 2 7 2 Z h u X K,L i Z H,Z h a o X M, e t a1Hi s h - p r e ci s io n M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F e I s o t o p e s U s in g MC - I C P-MS a n d F e I sot o p e C o m p o s it i o n s o f G e o l o gical R e f e r e n ce M a t e rial s J A ct a P e t r o l o gi ca e t Mi n e r a l o gi ca , 2 0 O 8 , 2 7 ( 4 ) : 2 6 3 2 7 2 9 蔡俊军, 朱祥坤, 唐索寒 , 等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 C u同位素测定中的干扰评估 J 高校地质 一 l 3 1 第 2期 岩矿测试 h t t p : w y k cs a c ca 2 0 1 6正 1 O 1 1 1 2 1 3 学报 , 2 0 0 6 , 1 2 ( 3 ) : 3 9 2 3 9 7 Ca i J J , Z h u X K,T a n g S H, e t a 1 As s e s s me n t o f I n t e r f e r e n ce s in C u I s o t o p e Ra t io Me a s u r e me n t s Us in g Mu l t ip l e - co l l e ct o r I n d u ct iv e l y Co u p l e d P l a s ma S o u r ce Ma s s S p e ct r o m e t r y J G e o l o g i c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t i e s , 2 0 0 6 , 1 2 ( 3 ) : 3 9 2 3 9 7 李世珍, 朱祥坤 , 唐索寒 , 等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法 z n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测定 J 岩石矿物学杂 志, 2 0 0 8 , 2 7 ( 4 ) : 2 7 3 2 7 8 L i S Z, Z h u X K , T a n g S H , e t a1 T h e Ap p l ica t io n o f MC I C P MS t o Hig h p r e cis io n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Z n I s o t o p e R a t i o s J A ct a P e t r o l o g i ca e t Mi n e r al o g ica , 2 0 0 8 , 2 7 ( 4 ) : 2 7 32 7 8 李津, 朱祥坤, 唐索寒 酸度对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 谱法 cu 、 z n同位素测定的影响 J 分析化学 , 2 0 0 8 , 3 6 ( 9 ) : 1 1 9 71 2 0 0 L i J , Z h u X K, T a n g S H T h e E f f e ct s o fAci d i t i e s o n C u a n d Z n I s o t o p e Me a s u r e m e n t s b y MC - I C P - MS J C h in e s e J o u rna l o f A n a l y t ica l C h e m is t ry, 2 0 0 8 , 3 6( 9 ) : l 1 9 7一l 2 0 O 唐索寒 , 闫斌, 朱祥坤, 等 玄武岩标准样品铁铜锌同 位素组成 J 岩矿测试 , 2 0 1 2 , 3 1 ( 2 ) : 2 1 8 2 2 4 T a n g S H, Ya n B, Z h u X K, e t a 1 I r o n, C o p p e r a n d Z i n c I s o t o p ic C o mp o s it io n s o f B a s a l t ic S t a n d a r d Re f e r e n ce M a t e r i al s J R o ck a n d M i n e r al A n al y s i s , 2 0 1 2 , 3 1 ( 2 ) : 2 1 82 2 4 闫斌 , 朱祥坤, 陈岳龙 样品量的大小对铜锌 同位素 测定 值 的 影 响 J 岩 矿 测 试 , 2 0 1 1 , 3 0( 4) : 1 3 2 40 040 5 Ya n B, Z h uX K, C h e nY L E f f e ct s o f S a mp l e S iz e o nC u a n d Z n I s o t o p e R a t io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J R o ck and Mi n e r a l A n a l y s i s , 2 0 1 1 , 3 0 ( 4 ) : 4 0 0 4 0 5 1 4 侯可军, 秦燕 , 李延河F e同位素的 MCI C PMS 测试方法 J 。 地球学报, 2 0 1 2 , 3 3 ( 6 ) : 8 8 5 8 9 2 H o u K J , Q in Y, L i Y H Hi g h p r e cis io n Me a s u r e m e n t s 0 f F e I s o t o p e s U s i n g MC I C P - MS J A ct a G e o s cie n t i ca S in i ca 。 2 0 1 2 , 3 3 ( 6 ) : 8 8 58 9 2 1 5 侯可军 , 李延河, 田有荣, 等 M C I C PM S高精度 cu 、 z n同位素测试技术 J 矿床地质, 2 0 0 8 , 2 7 ( 6 ) : 77 4781 Ho u K J , L i Y H, T i a n Y R, e t a1 Hi g h P r e cis i o n C u, Z n I s o t o p e Me a s u r e m e n t s b y Mu h i co l l e ct o r I C P - MS J Mi n e r al D e p o s i t s , 2 0 0 8 , 2 7 ( 6 ) : 7 7 4 7 8 1 1 6 S u n J , Z h u X K, C h e n Y L , e t a 1 I r o n I s o t o p i c C o n s t r a in t s o n t h e Ge n e s is o f B a y a n Ob o Or e D e p o s it , I n n e r Mo n g o l ia ,C h in a J P r e ca m b r i a n R e s e a r ch , 2 01 3, 2 3 5: 8 81 0 6 1 7 S u n J , Z h u X K , T a n g S H, e t a 1 I n v e s t ig a t i o n o f M a t rix E f f e ct s in t h e MC I C P - MS I n d u ce d b y Nb , W , a n d C u: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