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照楼诗词稿讲解 -叶嘉莹汪精卫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一般说起来,向来很少人讲到汪精卫,即便是讲到他也是从政治、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很少人从诗词这方而来着手。而我讲他的诗词中的精卫情结,这个题目的选择呢,其实也是有相当的偶然性。我最初认识汪精卫这个名字,是在他建立南京政府以后。一九三七年发生了芦沟桥事变,当时我是初中二年级。七七事变发生在暑假,等到九月开学,我们学校的所有旧的校长、旧的老师都不见了,换了新的校长、新的老师。我们事先得到通知,说开学第一天,每个人要带墨盒、砚台、毛笔,上了课老师就说,翻开第几页,把第几行第几行涂去,或者翻开第几页,把这整页都撕掉,当时我就想到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之后到了一九四年,怱然有一天,广播上说是有汪精卫的讲演,我记得那天我伯父啊、母亲啊很多人就在收音机那里听讲演,那就是汪精卫回到南京建立我们所谓的伪政府之后发表的第一次谈话。我那时当然很年轻,听到长辈们的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完全是在日本的控制之下,那就没有人替自己的国家人民讲几句话,所以现在有一个人过去,总算是个代表中国的人,至少可以缓和一下局势,那时他们是有这样一种心态。可是那时候我对汪精卫并没有兴趣,我只知道这么个人他组织了南京的伪政府,可是没有特别注意;然而这个不注意,后来却造成了我非常大的一个遗憾。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有一次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在座的有一位年老的妇女,差不多八十岁左右,听完我的讲演,她就约我到她家里吃茶,吃点心。那个人是谁?是方君璧,也就是曾仲鸣的夫人。曾仲鸣跟汪精卫关系最密切,后来在河内被蒋介石的人暗杀了。他们本来是要暗杀汪精卫,但那天恰巧方君璧来看望曾仲鸣,汪精卫就把自己那个宽大的卧室让给他们夫妇,结果曾仲鸣就替他死了。我现在真是觉得遗憾,因为我这个人对政治没有兴趣,所以尽管我知道她是曾仲鸣夫人,也知道他们跟汪精卫是很亲密的朋友,可是我那天没有兴趣去追问那些事情。曾仲鸣跟方君璧也都写诗词,方君璧的画也画得很好,所以那天我只是欣赏他们的诗词跟画。直到事情过去了很久,我在UBC大学的亚洲图书馆偶然读到汪精卫的双照楼诗词稿,才对汪精卫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是这时方君璧女士已经去世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向她请教关于汪精卫的事情,这真是非常遗慽。方君璧家真是一个革命的家庭,方声涛、方声洞就是她哥哥。方君璧还有个姊姊叫方君瑛,他们兄妹都跟汪精卫非常熟悉,方君瑛跟汪精卫也是很早就认识,传说两人还有一段浪漫的感情。而方君瑛后来自杀了,有人就以为说是汪精卫原来跟方君瑛的感情很好,可是后来汪精卫跟陈璧君结婚了,而陈璧君是脾气很暴躁的一个人,可能对方君瑛做了一些没有礼貌的行为跟讲话,所以方君瑛自杀了,这个传闻我以为是不可靠的。一般人们常说男女之间,如果年岁比较接近或怎么样,就很容易陷入爱情,而不能保持真正的那种纯洁的友情。而我以为这种感情是可以有的,当然一定要两个人都有很高的境界才可以,而就算两个人都有这个境界,也往往不是世俗所能接受和相信的,因为一般人没有这种境界,就以为别人也没有这种境界。所以我认为汪精卫跟方君瑛两个人,应该是彼此欣赏的,但是也绝没有世俗所猜测的那种感情。而且汪精卫有很多首写给他妻子陈璧君的诗词,写得真是非常好,那真是同志的、很深密的感情。我现在要讲汪精卫。汪精卫本来是广东人,从小就很有才华,凡是看过他的文章、教过他书的人,都认为他是很不平凡的。而他父亲对他督促很严格,让他去读的最重要的书,就是王阳明的传习录,这是讲做人而且是关怀国家的;然后叫他读两家诗,一是陶渊明一是陆放翁;一个是隐退的,一个是奋发的。中国传统儒家的修养,总是你达就要兼善天下,你穷还能够独善其身。你要有兼善天下的理想,而当你不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当你穷困、不得意的时候,你还有一种独善其身的修养。汪精卫小时候还在满清时代,他也参加了那种乡学、县学的考试,成绩都是非常优秀的。他曾经考中广州府试第一名,还做过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的教师。可是后来他听到革命的言论,看到了满清的腐败,看到国家的危亡,就有了革命的倾向。当时满清正在选送人才到外国去留学,他就参加了广东举行的官费留学的考试,以很高的成绩得到了官费留日的资格。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就认识了孙中山先生,从此就一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成立同盟会并任评议部部长,是同盟会的最初骨干成员之一。因为他的文笔很好,不但当时很多单命的档案由他起草,而且孙中山先生最后那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定稿也是汪精卫写的。当时汪精卫追随孙中山,向各地华侨宣传革命,他从东京来到南洋,就在南洋宣扬革命时遇到了陈璧君,那时她不过十七岁左右,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而且我以为陈璧君读书应该也读得很好,因为陈璧君也写诗词,而且她的字应该也写得不错,因为汪精卫有一首诗,说冰如(陈璧君字冰如)抄写了王阳明传习录的一段,遗有汪精卫述怀诗中的一段,合写成一个长卷。所以这陈璧君也不是一个寻常的女子,她可以把王阳明的传习录跟汪精卫的述怀诗写成一个长卷。陈璧君也是热心于参加革命的,她听了当时汪精卫在南洋的讲演,看了他办一些革命的刊物上的文章,而且汪精卫还是个翩翩美男子,所以陈璧君当时就对汪精卫非常倾慕。其实陈璧君生长于南洋的旧家庭,年轻时候也订过亲的后来解除了婚约。然后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形势一度非常不利,很多次起义都失败了,所以很多革命党人就非常灰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汪精卫说,在大家都消沉的时候,要做一两件事情振奋民心。那做什么事情?他就想去刺杀摄政王。做这种工作当然就要掩人耳目,所以陈璧君就和汪精卫两个人假扮成夫妻,到北京执行暗杀的任务。汪精卫觉得,万一我被捉住而牺牲了,而她是以这样的身分过来的,一定会连累到她,我不能不给她一个名义啊!所以汪精卫就以私人感情跟陈璧君有了这种约言,说愿意跟她结婚。后来汪精卫他们在后海的那个银锭桥底下埋炸弹,结果被发现了,暗杀任务失败,汪精卫就被捕了。那时陈璧君正在南方筹款,听说汪精卫被捕,立刻就赶回来,在他被关押的监狱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给他送一些东西,尽量的照顾他。汪精卫被捕以后,本来应该立即处死的,然而因为当时那个主审的人看了汪精卫写的文章和供词,非常欣赏,所以就没有把他处死,而是把他关在监狱里边。这时当然还是满清的统治,可是人心已经思汉了,革命的风潮已经起来了,所以很多人同情革命。有一天晚上,监管汪精卫的狱卒就带进来一小团揉得很烂的纸给了他,他打开一看,是陈璧君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嘱托他忍耐,说一定要设法救他。汪精卫看了非常感动,而且那个狱卒说,这个写信的人希望他能够回信写几个字。汪精卫就想回信写什么?如果实话实说,被人家搜到了,那不是连累陈璧君了吗?所以汪精卫写了什么呢?他想到了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所写的一首词金缕曲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哪堪回首。于是汪精卫把这首词改了几句,交给了这个狱卒,让他带出去给陈璧君。那陈壁君给他写的这封信怎么办呢?他说我既不忍心把它舍弃,又不能够把它保存。他就把陈璧君写的信放在嘴巴里嚼一嚼吞下去了。所以汪精卫实在是很重视感情的一个人。被逮口占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奼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刚才讲的是汪精卫早期的经历,现在我们就来看他最有名的几首诗, 被逮口占四首。我的题目是汪精卫诗词中的精卫情结,一个人有时候内心之中有一种complex。就是一种情意结,就是你执着要追求的东西。大凡真正伟大的作家,在内心之中都有一个真正追求和执着的理念。论语也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多人只向往文采风流,但那一定是第二等,就是文采再美妙。再风流,也是第二等。凡是第一等的作家,都有一个最高的理念的层次。我曾经写过辛稼轩词的评论,我说它一本万殊,稼轩写了好几百首词,每一首词都有不同的感情、不同的风格,但是它有一个中心所执着的东西。杜甫也同样是如此,他那么多长短的、古近体的诗篇,也有一个他所执着的理念在那里。汪精卫的诗,还有他的词,合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到,就是他有一个理念,有一个执着,而他理念所执着的,就是一个愿意牺牲自己去完成一个什么东西。要追求一个不可能的事件。李商隐说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什么时候你能够把天下的情势改变,你能够把东流的逝水都挽回来,你能够做到吗?而这个汪精卫就读了陶渊明诗和陆游诗,那陶渊明虽然是消极,但是他有一个理念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他说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我有我所执着的、我所守住的一点;这个陆放翁临死还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以伟大的诗人,都有他一个理念、一个执着,不是随波漂摇的,不是见风说风、见月说月的人。汪精卫的诗词之所以让我感动,就因为我居然发现,在他的诗词里边,从他最早的诗到最后的诗,都一直贯串着他的一个理念。所以你看他被逮口占就说:衔石成痢绝,衔石指的就是填海的精卫鸟。就如李商隐说的,何日桑田惧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你能够让沧海变成桑田吗?所以汪精卫说衔石成痴绝,你能够挽回这个东流的逝水吗?你这个精卫的小鸟,想衔着一个一个小石头去填那个沧海,你填得了吗?然而填得了填不了是一回事情,我有这种理念又是一回事。所以衔石成痴绝,那真是痴啊!有这种理念的人当然是傻瓜了,你抱着一个你自己要追求的理念,而你能不能成功是渺不可知的。你要填的是沧波万里的大海,所以沧波万里愁。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你们大家都不肯做那个傻瓜的精卫,你们大家都不肯衔那个石头去填海,所以我是孤独的,可是我终不倦,我不懈怠、不停止,羞逐海鸥浮,海鸥怎么样?海鸥到处追逐食物,船上有食物,牠就站在船上的桅杆上;海边上有食物,牠就落在海边上。而我精卫是耻于这么做的,所以弧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第二首,奼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奼紫嫣红的这么美丽的颜色,你是用什么颜料把它染出来的?他说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将来有一天那么美丽的红花开出来,那是多少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染成的。第三首是最有名的一一首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伙,不负少年头。少年人都容易感激奋发、激昂慷慨,所以慷慨歌燕币,从容作楚囚,我现在被捕了,但我不畏惧,我会从容赴死,为我的理想付出生命;引刀成一快,斩首对我来说是一种痛快,因为这是在成全我、完成我的理念,所以,不负少年头,我为了理想、为了革命、为了国家而牺牲,我觉得这是值得的。第四首: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我虽然死了,但是我的心魂还在,我的身体就变成劫后的寒灰,我的骨头的那个磷火不会消灭,每夜都要照在当时的燕京。我还要补充一点材料。汪精卫要去行刺摄政工的时候,曾经给他的朋友胡汉民写过五封信,他对这些革命的同志说,现在我们多次起义都失败了,很多人对革命不再存有热情和信仰了,我们要牺牲一两个人,做出一些事情来,重新唤起大家的革命热情,所以他准备去暗杀摄政王。胡汉民劝他不要做,说人才难得,不应该去牺牲,机会还不到。他就给胡汉民写了一封血书,说人才是为了有用的,得到人才却不用他,又何必求这些人才呢?如果说现在:不是可死的时候,而我汪精卫不是可以赴死的人,那么我请问,谁应该去牺牲?他又打了比方说牺牲的道路有两条:一曰恒,二日烈,譬如我们煮饭,是有一个锅来盛这个米,然后底下要架上柴火来烧。这个锅得要长久忍受烈火、滚水的烧灼煎熬,这是恒的美德。而那个被烧的柴,把它自己完全烧毁,饭就是因为有这个热力才蒸熟的,这是烈的美德。他说在革命的事业上,要有人做那个百折不挠、耐得住苦难的锅,也还要有人能够有牺牲的勇气、能够做那个被烧的柴火。他于是对胡汉民说:我今为薪,兄当为釜我现在就要做那个被烧的柴,我希望你能够做那个煮饭的锅。所以这个汪精卫是从很早就有这样的理念。那汪精卫后来不是跟日本人合作成立了南京的伪政府吗?当他死了以后,就有一些人写了诗词来悼念他,我现在念几首别人悼念他的诗。我现在先引胡适之先生的一段话。当汪精卫的死讯传来,胡适在日记里说: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士出身,故终身不免行有烈士的complex,他是抱定牺牲自己的志意的。这是胡适说汪精卫有烈士的情结。我今天讲汪精卫的精卫情结,精卫情结也就是一个烈士的情结,所以我的题目其实跟胡适先生是相同的意思。人各有所求,史记)里说贪夫殉财,烈士殉名,文天祥殉节死难了,他说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虽然死了,但是我的姓名、忠义的名声永远留在历史上了。所以烈士殉的是名,一般所说的烈士,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名声,就是所谓千秋万世名,可是汪精卫不是一般的烈士,他所作的是更大的牺牲。他少年时候也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我牺牲了生命,但我可以永远得到丹心照汗青的令名,可是最后汪精卫跟日本人合作,是连这个身后的名都牺牲了,他从此被人骂成汉奸。而我之所以读了汪精卫的诗词很受感动,就因为他不是一首诗,不是一首词,他是从开始到结尾,终身所贯注的,还不止是一个烈士的情结,因为他不是殉名的烈士,他是连名都要牺牲的,所以我说他是一种精卫的情结。现在我们再来看他的另一首诗, 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 。说的是看到有人把车轮拆下来,劈成柴去烧火做饭了,而写了这首诗。车轮是负重致远啊!它曾经负载过多少重量、运输过多少货物?到它衰朽了不能用了,人们就把它拆下来烧火,所以它最后把自己也牺牲了。这种把车轮子卸下来劈成的薪柴在中国传统上有一个名字,叫做劳薪,因为它做了一生劳苦的工作、最后连自己都赔上去了。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汪精卫有了这个complex,所以看到有人劈车轮为柴火,就引起了他的感慨,写了这首歌:见人析车轮为薪为作此歌年年颠蹶南山路,不向崎岖叹劳苦。只今困顿尘埃间,倔强依然耐刀斧。轮兮轮兮生非徂徕新甫之良材,莫辞一旦为寒灰。君看掷向红炉中,火光如血摇熊熊。待得蒸腾荐新稻,要使苍生同一饱。这就是他刚才的理论,我要把我烧了,蒸出一锅饭来给大家吃。我们现在都讲的是他的烈士的情结。病中读陶诗摊书枕畔送黄昏,泪湿行问旧墨痕。种豆岂宜杂荒秽,植桑曾未择高原。孤云叆叆诚何托,新月依依欲有言。山泽川涂同一例,人生何处不笼樊。病怀听尽雨飕飕,斜日柴门得小休。抱节孤松如有傲,含熏幽蕙本无求。闲居始识禽鱼乐,广土终悬霜霰忧。暂屏酒尊亲药裹,感因苦口致深尤。我们再看他的病中读陶诗两首。陶渊明这个人很奇怪,很多忠义奋发的人都被他的诗所戚动,像稼轩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陶渊明有他凛然生气的那一面,而他不志的时候,也能够躬耕归隐。所以陶渊明的诗富于人生的经验,可以让出来不少的心得,共鸣。汪精卫的诗说:摊书枕畔送黄昏,泪湿行间旧墨痕,这是他生病的时候,整天躺在床上,就读陶渊明的诗。他从小读陶诗,旁边或有他自己或者他父亲的评点,所以是行间旧墨痕;种豆岂宜杂荒秽,他桑曾未择高原。这是化用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有一首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种豆在南山之下,可是草太茂盛了,豆苗长不好,所以,一大早起来我就去锄草,月亮都上来了,我才背着锄头回来。田间的小路很窄,旁边的杂草很多,我衣服都打湿了,但是只要我种的豆子长好了,我付上这点代价算什么!所以汪精卫说种豆岂宜杂荒秽,说种豆一定要除去那些杂草。你要追求你的品格、你的精神,你追求自己的那个不是外表能够看见的东西,你就要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除掉。植桑曾未择高原,陶渊明拟古说的,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他说在水边种上了桑树,三年后想可以采桑了,忽然一阵大水来了,桑树枝叶都随波漂流了。可这是你最初选择的不对啊,你为什么不种在高地呢?所以今天被冲毁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种豆岂宜杂荒秽,植桑曾未择高原,因而人生,你说一句话、你做一件事情,就是你不说话你不做事你一动心动念之间,你都种了些什么东西啊?孤云叆叆诚何托,新月依依欲有言,陶渊明饮酒诗里边说了,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世界上一切万物都有一个托身之所,惟独天上那一片云,四无依傍,这真是孤独。所以陶渊明又说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你看那一朵云,慢慢的缥缈之间就消逝了,你什么时候再见到那朵云的光影的闪动?明天也许有云,但绝不是这一朵云了。还不像今年花落明年又开在这里,那云永远不见了。现在汪精卫用了陶渊明诗中的形象,孤云叆叆诚何托,诚,果然,人生果然就是如此孤独的,你汪精卫被人说成汉奸了,你当时的那一份用心,连你死后的声名都牺牲掉的那一份用心,谁真的认识?谁真的理解?孤云叆叆诚何托,新月依依欲有言,这是一钩新月,你看它那么多情的样子,我觉得那月亮就要跟我说话。这么光明、这么新鲜的感觉,你真是觉得有生命在的,写得真是好。山泽川涂同一例,人生何处不笼樊,你说人生哪里不孤独?人生到处都孤独。你说人生哪里不受拘限?人生到处都是拘限。所以不管是山、不管是水,山泽川涂同一例,人生何处不笼樊。第二首,病怀听尽雨飕飕,斜日柴门得小休。抱节孤松如有傲,含熏幽蕙本无求这个汪精卫真是写得好,尽管他外表上做了大家以为是汉奸做的事情,但从他的内心看他绝不是一个汉奸。抱节孤松如有傲,这也是陶渊明说的,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松是坚贞的、岁寒不凋零的,所以它抱节;含熏幽蕙本无求,这是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感遇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我不是为你们才香的,我是本来就是如此的。本能求,这是张九龄说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兰蕙之芳香是它本质如此,它不是送出香气叫你来采折。所以是抱节孤松如有傲,含熏幽葱本无求。闲居始识禽鱼乐,广土终悬霜霰忧,陶渊明不是归国田了吗?他说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你看空中的鸟、水中的鱼是多么自由,所以陶渊明就脱出了世俗官场的约束隐居了。这是闲居始识禽鱼乐,可是呢,下一句就是汪精卫,不是陶渊明,汪精卫是广土终悬霜霰忧,广土,我们国家的这一片土地,就是在霜霰之中,在风雪侵凌、在列强的窥伺之下,汪精卫为此而深深担忧。论语上记载,孔子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有一次经过一个地方,看到长沮、桀溺两个人在那里种田,孔子就让子路去问路。子路就过去了,长沮、桀溺就对子路说,你的老师带着你们东跑西跑,今天到这个国家、明天到那个国家,跟个丧家之犬一样,你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仁哉?子路回去对孔子说了,孔子就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不是你的同类,你不能真的就在山林之中与鸟兽住在一起,我们是人类,我们不关怀人类、不为人类做事情,我们跟谁在一起呢?所以广土终悬霜霰忧,这就是汪精卫跟陶渊明的不同了。你关心追求自己的自由,可是你怎么忍心看到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你怎么能够忍心看到你的国家被灭亡呢?所以他暂屏酒尊亲药裹,感因苦口致深尤,我暂时抛开我喜欢的酒,我就来吃药,良药苦口利于病嘛,我怎么能因为吃起来苦就抱怨呢!所以你要耐得住一切的苦恼。那汪精卫跟陶渊明果然是有不同的,你要知道,天下的事情,你没有走出这一步以前,你是站在这里的,但是你只要一步走出去,你不站在那里了。所以陶渊明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他是接受新朝还是不接受新朝?陶渊明就说,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他说有人劝我出去,我已经走到门口了,迈一步就出去了,可是我又转回头坐下了,我自己想一想,万一我一步迈出门,如果遇到不能够让我满意的事情,那就千年万世永远要被人讥笑了,这就是陶渊明。而汪精卫这个人就跟陶渊明不同,汪精卫是我宁可牺牲自己,我要为国家人民做一些事情,而陶渊明说我还是退回来吧!所以汪精卫当时在中国最危亡的时候,还希望能够保有半壁江山,能够由他把沦陷区的人民、土地保全一部分,他是有这样的理想。可是你毕竟迈出去这样一步了,当你没有迈出去的时候。日本人跟你谈的条件说的都很好,可是你一旦真的脱离了国民政府,真的坐着船到了上海、到了南京,日本人马上条件都变了,你回不去了。就是万一不合意,永为耻笑嗤,这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我们再来看汪精卫的一首词。他有一首咏落叶的词,牌调名是忆旧游 ,写得很不错。我们知道,词的内容跟牌调其实是不必然有关系的,但是很多作者,在他选择词的牌调的时候,他是有心的。汪精卫为什么选择了忆旧游?因为里边有他对自己平生的回忆。还不只是汪精卫,晚清的文廷式也写过一首忆旧游,那时庚子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从京城逃走,把珍妃投到井里去了。而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师,跟珍妃的哥哥也是非常亲密的好朋友,所以文廷式写了 忆旧游 ,真是回想当年,戚慨万千。现在汪精卫也写忆旧游 ,本来牌调与内容不必然有关系,可是文廷式、汪精卫选择了这个忆旧游的牌调,还是有一份深意的。这是牌调,再说题目。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没有题目,而这首词的题目叫做落叶,说明这是一首咏物的词。咏物词是怎么样?周济说:咏物最争托意。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咏物的词,最重要的就是里边一定要有寄托的意思。不然咏物只是咏物,那还有什么意思?汪精卫的这首咏落叶的词写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忆旧游 落叶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无限留连意,奈惊飙不管,催化青萍。己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经。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天心正摇落,算菊芳兰秀,不是春荣。摵摵萧萧里,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尽岁暮天寒,冰霜追逐千万程。这是一首咏物词,题目是落叶,咏物词一定要扣紧这个物来写。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你要知道,树的叶子不是有叶绿素吗?它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可以给树提供养料,科学上这么讲。所以叶子的心是要保护树木的,可是现在这叶子落了,它要保护树林的用心就完全都落空了,现在就落得个一片凄凉。无限留连意,奈惊飙不管,催化青萍,他说这个叶子难道就心甘情愿落下来吗?叶子还有多少留连的意思?它愿意留在树上,愿意贡献自己维护树木的一份心意跟力量。可是秋天那种强大的风,它不管落叶的悲哀,不管这个落叶的用心,惊飙不管,催化青萍,就把一切植物都摧毁了。词的妙处在于它有一种语码(code)的作用,有一种言外的可能性。青萍是植物,当然一切植物到了秋天都零落了:但青萍同时是一把宝剑的名字,所以表面上说的是植物,秋天把一切植物都摧毁了,同时也是把一个志士、一个烈士的一切当年的壮心给摧毁了。己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经。这里分是名词,就是本分,就是你所应得的。己分,我已经知道我的本分,我所能做的,己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经,潮,向前的叫澜,回来的叫汐;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一个是去的,一个是回来。他说我已经知道我过去的那一切,没想到我晚年还要经受又一次的考验。我当年是曾经参加国民革命,曾经去暗杀摄政王,那现在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应该做什么呢?我现在还要回来,还要牺牲我自己做一些事情吗?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我现在再回来,作为一棵树,而这棵树是飘摇在风雨之中的树,树根都暴露在外面了。我是作为树枝上的叶子,希望还为这棵树尽一点力量,可是树的那些曲折的、向空腾拏的树枝已经都衰老了,不知哪天就会要倒。我这树叶能为这样的树做什么呢?我这叶子是飘零的,而这树的根和枝又何尝不是飘零的呢?所以是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寒冷的根、老去的枝,跟我这叶子一同诉说飘零。下阕。天心正摇落,算菊芳兰秀,不是春荣,他写的是自己所处的真实环境。因为当时满清的革命,国家总体还是没有很大的危险;可是现在这个抗战的政府在后方真是出水根寒,拏空枝老,整个国家的存在都是危险的、不可知的,所以他说现在是天心正摇落,天心,这是命运,天心注定现在就是摇落的日子,就是衰败的日子,就是这株大树枯干要跌倒的日子。算菊芳阑秀,不是春荣,就像我现在要想做一些事情,我回到南京,那里已经是沦陷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一个政府,表面上做的也像有那么回事的样子,好像菊芳兰秀,可是毕竟是在日本的控制之下,所以不是春荣,那不是真的春天。摵摵萧萧里,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摵揻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瑟瑟,风吹枯干的树叶的声音。揻摵萧萧里,到处都是凄凉摇落一片萧瑟的声音。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什么时候萧瑟的声音才能停止?要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要整个的世界都换了,这种摇落的声音才能停止。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落红是什么?这首词不是写落叶吗?大家要记得,我在前面讲过汪精卫的一首诗,说奼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落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知道我要流走,但是我要用我的鲜血染红花瓣,我最后愿付上我的代价,用我的生命来证明我的持守、我的志意。所以我希望有一个飘落的红色的花瓣陪伴我。一起流走,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如果我能够在最后离去的时候,不止是一个枯干的叶子,还伴随有一片飘零的落花,那个时候就算我凋零随流水流走了,那流水还留下一点点香气,余馨也就是他原来的志意和理念。尽岁暮天寒,冰霜追逐千万程,落叶是现在,那未来呢?秋天以后就是寒冬,所以我的未来,落叶的未来,是冰箱追逐千万程,我知道我将来要走的路,一路上都是冰霜的追逐,是更寒冷的冰雪的挫折。这就是当时汪精卫离开重庆、到南京组织了伪政权的时候写的一首词,里面仍然体现着他的牺牲的志意。那这个汪精卫后来就当然是汉奸了,他死后本来是葬在中山陵附近的梅花山上,因为那个时候南京政府还存在,日本还没有投降。可是转眼之间日本投降了,蒋介石要从后方重庆回到南京的的时候,就指示要炸毁汪精卫的坟墓。他们两个人斗争了一辈子,所以一定要炸毁汪精卫的坟墓。而汪精卫死的时候,已经是日本投降以前一年不到的时间了。当时有人劝陈璧君退出,说你就不要再在政府里边工作了。陈璧君就说,我跟汪精卫从开始革命跟随他一生,我不能到最后放弃这件事情,我宁可为这件事情而牺牲。所以陈璧君在战后就以汉奸罪被审判。有记载说当时很多人来旁听,陈璧君就在法庭上说,你们说汪精卫卖国,说汪精卫是汉奸,中国哪一寸土地是汪精卫卖的?哪一寸土地是汪精卫丢掉的?他是在这些地方沦陷以后,才来挽救这里的。据说当时很轰动。而由于战后蒋介石的接收弄得民怨沸腾,当时报纸甚至还说人心思汉,人心思汉本来是说人想念自己的祖国,但是这里的人心思汉,是暗指人心思汉奸。这个我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妆品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 2026届新疆乌鲁木齐市70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普通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大纲
- 家用电器维修技术操作手册
- 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商业计划书
- 2026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二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建筑行业安全培训及防护措施手册
- 创意罐头工作室新游戏机提案简报
- 建筑工程物料资源配备计划
- 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策略
- 2025年茯苓市场调查报告
- 2024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ECMO培训计划方案
- 物业管理中的控烟规章制度
-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课件
- 空调工人安装合同模板
- Unit 8 Lets celebrat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国际商务课件全套教程
- 文言合集(1):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教师版+学生版)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