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4机械振动基础课后答案.pdf_第1页
理论力学4机械振动基础课后答案.pdf_第2页
理论力学4机械振动基础课后答案.pdf_第3页
理论力学4机械振动基础课后答案.pdf_第4页
理论力学4机械振动基础课后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6 第 4 章 机械振动基础 第 4 章 机械振动基础 4-1 如图 4-1 所示 2 个弹簧的刚度系数分别为 k1 = 5 kN/m,k2 = 3 kN/m。物块质量 m = 4 kg。求物体自由振动的周期。 (a) (b) (c) (d) 图 4-1 解解 根据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公式 m k = 0 周期 0 2 =T (1) 图 4-1a 为 2 弹簧串联,其等效刚度 21 21 eq kk kk k + = )( 21 21 0 kkm kk + = 21 21 0 )( 2 2 kk kkm T + = 代入数据得 s 290. 0 00030005 000)3000(54 2= + =T (2) 图 4-1b 为 2 弹簧串联(情况同图 a) ,故 T = 0.290 s (3) 图 4-1c 为 2 弹簧并联。其等效刚度 keq = k1 + k2 m kk 21 0 + = 210 2 2 kk m T + = 代入数据得 T = 0.140 s (4) 图 d 为 2 弹簧并联(情况实质上同图 4-1c) ,所以 T = 0.140 s 4-2 1 盘悬挂在弹簧上,如图 4-2 所示。当盘上放质量为 m1的物体时,作微幅振动, 267 测得的周期为 T1;如盘上换 1 质量为 m2的物体时,测得振动周期为 T2。求弹簧的刚度系数 k。 解解 盘质量未知,设为 m3,根据单自由度自由振动周期公式 k m T2= 则放置 m1物体时,周期为 k mm T 31 1 2 + = (1) 放置 m2物体时,周期为 k mm T 32 2 2 + = (2) 式(1) , (2)联立,解得 )( )(4 2 2 2 1 21 2 TT mm k = 4-3 如图 4-3 所示,质量 m = 200 kg 的重物在吊索上以等速度 v = 5 m/s 下降。当下降 时,由于吊索嵌入滑轮的夹子内,吊索的上端突然被夹住,吊索的刚度系数 k = 400 kN/m。 如不计吊索的重量,求此后重物振动时吊索中的最大张力。 解解 依题意,吊索夹住后,重物作单自由度自由振动,设振幅为 A,刚夹住时,吊索处 于平衡位置,以平衡位置为零势能点,当重物达到最低点时其速度 v = 0 根据机械能守恒,系统在平衡位置的动能与最低点的势能相等, 即 Tmax = Vmax 其中 2 max 2 v m T= , 2 max 2 1 kAV= v k m A= 吊索中的最大张力 mkvmgkAmgF+=+= max 代入数据得 kN 7 .461040020058 . 9200 3 max =+=F 4-4 如图 4-4 所示,质量为 m 的重物,初速为零,自高度 h = 1 m 处落下,打在水平梁 的中部后与梁不再分离。 梁的两端固定, 在此重物静力的作用下, 该梁中点的静止挠度 0 等 于 5 mm。如以重物在梁上的静止平衡位置 O 为原点,作出铅直向下的轴 y,梁的重量不计。 写出重物的运动方程。 解解 梁在载荷作用下中点静止挠度为 mm 5 0 = 梁的刚度系数 0 mg k = 重物在梁上振动时受重力和弹性力,梁的运动微分方程 )( d d 0 2 2 ykmg t y m+= mgk= 0 图 4-2 图 4-3 图 4-4 268 ky t y m= 2 2 d d 即 0 d d 2 2 =+y m k t y (1) 令 2 0 = m k ,由于 0 mg k = 故 rad/s 3 .44 5 8009 0 0 = g 设微分方程(1)的解为 tCtCy 0201 cossin+= (C1,C2为待定常数) 重物自高度 h 落下至静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可由动能定理确定 2 00 2 2 1 )( 2 1 khmgym+=& 即 m/s 43. 4) 2 005. 0 0 . 1 (8 . 92) 2 (2 0 =+=+= hgy& 由初始条件: t = 0 时, y = - 5 (mm) ,m/s 43. 42=ghy& 可以确定 C1 = 100 mm, C2 = - 5 mm 故得重物的运动方程 y =(100sin 44.3t - 5cos 44.3t)mm 4-5 质量为 m 的小车在斜面上自高度 h 处滑下,而与缓冲器相碰,如图 4-5a 所示。缓 冲弹簧的刚度系数为 k,斜面倾角为。求小车碰着缓冲器后自由振动的周期与振幅。 m O x h k 0 k F N F gm x x O (a) (b) (c) 图 4-5 解解 取小车为研究对象,假设斜面光滑,选静平衡位置为原点,沿斜面向下为轴 x 的正 向。当弹簧压缩量为 x 时,小车受恢复力 )( 0 +=xkF 0 为弹簧的静压缩量,显然 k mg sin 0 =(受力如图 4-5c 所示) 小车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sin 0 +=xkmgx m& & 即 0=+x m k x & & (1) 令 m k = 2 0 269 周期 k m T 2 2 0 = 设微分方程(1)的解为 )cos(+=t m k Ax 当 t = 0 时, 00 =x,ghx2 0 =& 解得 振幅 k mgh A 2 2 0 +=)2 sin ( 2 h k mg k mg += 4-6 如图 4-6a 所示,1 小球的质量为 m,紧系在完全弹性的线 AB 的中部,线长 2l。 设线完全拉紧时张力的大小为 F,当球作水平运动时,张力不变。重力忽略不计。证明小球 在水平线上的微幅振动为谐振动,并求其周期。 A B O x F m F (a) (b) 图 4-6 解解 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平向右的轴 Ox,坐标原点 O 取在小球的平衡位置,小 球受力如图 4-6b 所示,根据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在轴 x 方向的投影有 sin2Fxm=& & 当球作微振动时角很小,有 l x =tansin 原方程改写成 0 2 =+x ml F x& & 令 ml F2 2 0 =,则 0 2 0 =+xx& & 可见球的侧向运动为谐振动,周期 F ml T 2 2 2 0 = 4-7 质量为 m 的杆水平地放在 2 个半径相同的轮上,2 轮的中心在同 1 水平线上,距离 为 2a。2 轮以等值而反向的角速度各绕其中心轴转动,如图 4-7a 所示。杆 AB 借助与轮接触 点的摩擦力的牵带而运动,此摩擦力与杆对滑轮的压力成正比,摩擦因数为 f。如将杆的质 心 C 推离其对称位置点 O,然后释放。 (1)证明质心 C 的运动为谐振动,并求周期 T; (2) 若 a = 250 mm,T = 2 s 时,求摩擦因数 f。 270 1 F 2 F x x OC aa 1N F 2N F B (a) (b) 图 4-7 解解 取杆 A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 4-7b 所示。以杆 AB 质心在静平衡位置(即对称 位置 O)为坐标轴的原点 O。 (1) 杆作水平方向(轴 x 方向)平移,所以 0, 0= C y & & 根据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有 xmFF& &= 21 (1) 0 21 =+mgFF (2) 0)()( 12 =+xaFxaF (3) 式中 2211 ,FfFFfF= 由式(2) , (3)解得 mg a xa F 2 1 =,mg a xa F 2 2 + = 把 1 F 及 2 F 值代入式(1) ,得 x a fmg xm=& & 即 0=+x a fg x& & 令 a fg = 2 0 ,则上式可写为 0 2 0 =+xx& & 因此,证明了杆 AB 的质心 C 作谐振动,其周期 fg a T 2 2 0 = (2) fg a T2= gT a f 2 2 4 = 把有关数据代入,得滑动摩擦因数 25 . 0 8 . 92 25. 04 2 2 = =f 4-8 图 4-8a 所示均质杆 AB,质量为 m1,长为 3l,B 端刚性连接 1 质量为 m2的物体, 其大小不计。杆 AB 在 O 处为铰支,两弹簧刚度系数均为 k,约束如图。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解 取杆 AB 与物体 B 为研究对象。设杆在水平位置时为其静平衡位置,两弹簧静变形 均为 st ,当杆偏离静平衡位置 1 微小角度时,其受力如图 4-8b。图中 )( st1 +=lkF,)( st2 +=lkF 由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有 271 )(2 2 1 2 st12 +=lklglmglmJO & & (1) 2 F B A g 1 m g 2 m 1 F Oy F Ox F C O (a) (b) 图 4-8 系统在静平衡位置时有 02 2 1 2 st12 =+klglmglm (2) 式(2)代入式(1) ,得 02 2 =+klJO & & 0 2 2 =+ O J kl & & (3) 2 21 2 2 2 1 2 1 )4()2() 2 ()3( 12 1 lmmlm l mlmJO+=+= 式(3)可改写为 0 4 2 21 = + + mm k & & 系统的固有频率 21 0 4 2 mm k + = 从题 4-4,4-5 及本题解中可看出,系统若在弹性力和某种不变力(如重力)作用下自 由振动时,如取系统在两种力作用下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运动微分方程为 0=+kxxm& & 这时,不变力已与弹簧的静变形弹力抵消,不再写入方程,使方程成为齐次方程。可简化计 算。 4-9 均质杆 AB = l,质量 m,其两端销子可分别在水平槽、铅垂槽中滑动,0=为静 平衡位置。不计销子质量和摩擦,如水平槽内 2 弹簧刚度系数皆为 k,求系统微幅振动的固 有频率。又问,弹簧刚度为多大,振动才可能发生。 A B & O C x x y P C v (a) (b) 图 4-9 解解 见图 4-9b sinlx = 272 & 2 l vC= 22222 612 1 2 1 ) 2 ( 2 1 & l m ml l mT=+= 以 y = 0 位置的重力势能为 0,则 2 )sin( 2 2cos 2 l k mg l V+= sin 2 cossin2 3 )( d d 2 2 mg l kl V l mT t = = & & & 代入拉氏方程,得 0sin) 2 cos2( 3 22 =+mg l kll m & & 0sin) 2 3 cos 6 (=+ l g m k & & 微振动时, 4-10 如图 4-10a 所示,均质细杆 AB 长为 l,质量为 m,在点 D 挂有倾斜弹簧,弹簧 的刚度系数为 k。杆的尺寸如图 4-10a 所示。求杆处于水平和铅直位置两种情况下微幅振动 的固有频率。 (a) (b) A B A E C D 1 D D F 45 A A E F D B 1 D D C 45 (a1) (b1) 图 4-10 273 解解 (a)设杆 AB 在水平时为其静平衡位置,杆运动时偏离水平的角为。杆作自由 振动时,设其转角变化规律为 )sin( 0 +=t 其最大角速度 0max =& 最大动能 2 maxmax 2 1 & E JT= 2 2 0 2 1 E J= 选水平位置为其零势能位置。弹簧 FD 在=时变形量 DD1为最大,且 DD1 =45cos 2 l 如图 a1 所示。最大势能 222 max 16 1 )45cos 2 ( 2 kl lk V=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axmax VT= 即 222 2 0 16 1 2 1 klJE= (1) 222 48 7 ) 4 ( 12 1 l ml mmlJE=+= (2) 式(1)化为 222 2 0 2 1696 7 l k ml= m k 7 6 0 = (b)设杆 AB 在铅直位置附近振动,运动规律为 )sin( 0 +=t 最大动能 2 2 0max 2 1 E JT= (3) 以杆在铅直位置为零势能位置。 当杆转过时, 由图 4-10b1, 弹簧 FD 的变形量 DD1为最大, 且 DD1=45cos 2 l 此时系统的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均达最大,它们分别为 222 max2 22 max1 16 1 )45cos 2 ( 2 1 8 1 ) 2 (sin 2 1 )cos1 ( 4 kl l kV mgl mgl l mgV = = 总势能 222 max2max1max 16 1 8 1 klmglVVV+=+= (4) 由机械能守恒 maxmax VT= (5) 由式(2) , (3) , (4) , (5)得 274 22222 2 0 2 16896 7 l k gl m ml+= ) 2 ( 7 6 0 l g m k += 4-11 如图 4-11a 所示,已知均质杆 AB 长 2l,质量为 2m,在中点 O 与杆 CD 相铰接, 杆 CD 的角速度为,质量不计,CD = 2h,盘簧刚度系数为 k,当0 0 =时,盘簧无变形。 求: (1)当0=时杆 AB 微振动的固有频率; (2)当 = 常数时,与 0 的关系; (3) 当 = 常数时,C,D 处的约束力; (4)在 = 常数时,杆 AB 微振动的频率。 I FDx F Cx F k gm2 O 0 C D Cy F I F Dx F Cx F k gm2 O 0 C D Cy F I F I F (a) (b) (c) 图 4-11 解解 (1)以杆 AB 为研究对象。若 0= 则杆 AB 绕轴 O 转动微分方程为 kJO=& & (1) 3 2 )2( 12 2 2 2 ml l m JO= 代入式(1)得 0 2 3 2 =+ ml k & & 2 0 2 3 ml k = (2) (2)以杆 AB 为研究对象,若 = 常数 杆 AB 的惯性力矩 0 22 00 2 I 2sin 3 cossind 0 2 ml rrr l m l M= (3) 由动静法,得杆 AB 的平衡条件 0I kM = (4) 由式(3) , (4)得 0 2 0 2sin 3 ml k = (5) (3)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如图 4-11b 所示,由动静法得系统的平衡方程 0, 0 02, 0 0, 0 RI R =+= = = hFFMM mgFF FFF CxDO Cyy DCxx 275 解得 h k h M FD 22 0I =(与原设反向) h k FCx 2 0 = (与原设反向) mgFCy2= (4)设杆 AB 偏离动平衡位置微小角度,如图 4-11c 所示。杆 AB 在图示位置时的运 动微分方程 )( 0I +=kMJO& & (6) 其中 MI可参照第 2)部分推导方法得到 )2sin2cos2cos2(sin 3 )(2sin 3 00 22 0 22 I +=+= mlml M 因角微小,1cos,22sin 于是得 2cos22(sin 3 00 22 I += ml M (7) 式(7)代入式(6)得 )()2cos22(sin 33 2 000 222 +=k mlml & & 式(5)代入上式,得 0 0 2 0 00 22 2sin 3 )2cos22(sin 33 2 kk ml kmlml +=& & 即 )2cot21 ( 3 2 00 2 =k ml & & 0 2 )2cot21 (3 2 00 = + ml k & & )2cot21 ( 2 3 00 2 0 = ml k 4-12 质量为 m 的物体悬挂如图 4-12a 所示。如杆 AB 的质量不计,两弹簧的刚度系数 分别为 k1和 k2,又 AC = a,AB = b;求物体自由振动的频率。 b 1 k 2 k B B x O m m A x (a) (b) 图 4-12 解解 为了便于表述和计算,选杆 AB 在水平位置时为系统静平衡位置,重物 m 静平衡位 置为轴 x 原点,如图 4-12b 所示,并设系统静平衡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当重物 m 作微振动, 其坐标为 x 时,杆 AB 转过角,弹簧 1 相对静平衡位置伸长 ax = 1 弹簧力增加 ()axkF= 11 (1) 弹簧 2 相对静平衡位置伸长 276 b= 2 弹簧力增加 bkF 22 = (2) 由 0= A M,coscos 21 bFaF= (3) 由式(1) , (2) , (3)得 2 2 2 1 1 bkak axk + = (4) 重物 m 的运动微分方程 1 Fxm=& & 即 )( 1 axkxm=& & 式(4)代入上式,得 0 )( 2 2 2 1 2 21 = + +x bkakm bkk x& & )( 2 2 2 1 2 21 0 bkakm bkk + = 4-13 大皮带轮半径为 R,质量为 m,回转半径为,由刚度系数为 k 的弹性绳与半径 为 r 的小轮连在一起。设小轮受外力作用作受迫摆动,摆动的规律为tsin 0 =,且无论 小轮如何运动都不会使弹性绳松驰或打滑。求大轮稳态振动的振幅。 k k 1 O 1 F 2 F xO1 F yO1 F gm (a) (b) (c) 图 4-13 解解 如图 4-13b 所示,设弹簧原来处于静平衡,当小轮转角,大轮转角时,上边弹 性绳缩短: = 1 rR,)( 1 rRkF= 下边弹性绳伸长: = 2 rR,)( 2 rRkF= 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krRRm)(2 2 =& & 即 tRrkkRmsin22 0 22 =+& & t m Rrk m kR sin 22 2 0 2 2 =+& & 得 m kR m kR22 2 2 0 =, 2 0 2 m Rrk h = (1) 稳态振幅 2 2 2 0 2 2 2 2 2 2 0 22 0 m 2 2 2 2 = = = m kR R r m kR m kR m Rrk h 277 即 )(1 )(1 2 0 0 2 0 0 m = = R r R r (2) 4-14 位于铅垂面内的行星机构中, 小轮A是质量为m, 半径为r的均质圆盘,2/Rr=。 小轮沿大轮只滚不滑,且由螺线弹簧与系杆 OA 相连。不计 OA 的质量和各处摩擦,当小轮 位于图 4-14a 所示的最高位置时, 弹簧无变形。 求: (1) 为保持小轮在图示位置的稳定平衡, 螺线弹簧刚度系数 k0最小为多大?(2)若令 k = 10k0,该系统在图示位置作微幅振动的固 有频率为多大? 1 O gm A (a) (b) 图 4-14 解解 设轮 A 转角,杆 OA 转角,则 )(rRr+=,3= + = r Rr , & &3= 轮对于杆的相对转角 3 2 2 = (1) 求稳定平衡所需刚度的最小值 0 k 以 O 为零势能位置,杆转角时,重力势能 cos3rmgVG= 弹性势能 22 2)( 2 k k Vk= 总势能 2 2cos3kmgrV+= 临界平衡条件 (1)0= V ,04sin3=+kmgr 微振动时 ,sin,得 043=+kmgr rmgk 4 3 = (1) (2)04cos3 2 2 += kmgr V 1cos, 1 (2) 考虑式(1) , (2)得 k 的最小值 278 mgrk 4 3 0 = (2)rmgkk 2 15 10 0 =时,求微振频率 0 势能 2 0 20cos3kmgrV+= 动能 222 2 1 2 1 )3( 2 1 & & +=mrrmT 2222 9 42 9 & +=r m mr 22 4 27 &mr= T + V = 常数 222 2 15 2cos3 4 27 rmgmgrmrx+ & =常数 上式对时间求导,得 03sin3 4 27 22 =+ & & & rmgmgrmr 即 030sin3 2 27 2 =+rmgmgrmr & & 微振时,sin,得 027 2 27 2 =+rmgmr & & 0 2 =+ r g & & r g2 0 = 4-15 如图 4-15a 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柱体,在水平面上只滚动不滑动,已知该柱体 对通过质心 C 且平行于半圆柱母线的轴的回转半径为,又 OC = a。求半圆柱体作微小摆 动的频率。 O r A Ca gm (a) (b) 图 4-15 解解 设半圆柱微摆动规律为 )sin( 0 +=t 其最大角速度为 0max =& 半圆柱纯滚,点 A 为半圆柱的速度瞬心(见图 4-15b) ,半圆柱最大动能 2 0 2222 2 0 2 2 2 2 maxmax )cos2( 2 1 )( 2 1 2 1 raarmm ACmmJT A += +=& 因在 max &=时,直径弦呈水平,0=,故 2 0 222 max )( 2 1 armT+= 以半圆柱静平衡位置为其零势能位置,则半圆柱的最大势能 279 2 sin2)cos1 ( 2 max mgamgaV= 因很微小, 22 sin 则 2 max 2 1 mgaV= 机械能守恒 maxmax VT= 得 22 0 )(ar ag + = 摆动频率 22 0 )(2 1 2ar ag f + = 4-16 如图 4-16a 所示,均质滚子质量 m = 10 kg,半径 r = 0.25 m,能在斜面上保持纯滚 动,弹簧刚度系数 k = 20 N/m,阻尼器阻尼系数 c = 10 N s/m。求: (1)无阻尼的固有频率; (2)阻尼比; (3)有阻尼的固有频率; (4)此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的周期。 r P O C F k F & & & (a) (b) 图 4-16 解解 见图 4-16b,设从静平衡位置()0=开始计算,则重力影响抵消。 krFk=, &crFc= 用对瞬心 P 的动量矩定理,有 PP MJ=& &,rrcrrkmr=& & 2 2 3 即 0 2 3 =+kcm& &,0 3 2 3 2 =+ m k m c & & 阻尼系数 m c 3 2 2=, 3 1 3 = m c , rad/s 3 2 3 2 0 = m k rad/s 51.105 9 11 93 2 2 2 22 0d = m c m k Hz 184. 0 2 0 0 = f, 289. 0 0 = Hz 176. 0 2 d d = f, s 677. 5 1 d d = f T 280 4-17 用下法测定流体的阻尼系数:在弹簧上悬 1 薄板 A,如图 4-17a 所示。测定它在 空气中的自由振动周期 T1,然后将薄板放在欲测阻尼系数的液体中,令其振动,测定周期 T2。 液体与薄板间的阻力等于 2scv, 其中 2s 是薄板的表面积, v 为其速度, 而 c 为阻尼系数。 如薄板质量为 m,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 T1与 T2,求阻尼系数 c。薄板与空气间的阻力略去 不计。 x & x kx C F Ax O (a) (b) 图 4-17 解解 薄板为研究对象,取薄板 A 上 1 点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轴 Ox 的原点,如图 4-17b 所示。列出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xsckxxm& &2= 即 0 2 =+x m k x m sc x& & 令 m sc =,则阻尼比 1 1 0 2 2 T m sc T m sc = (1) 2 1 2 1 = T T 2 2 1 2 1 = T T 式(1)代入上式,得 2 1 2 2 21 2 TT TsT m c= 4-18 汽车的质量为 m = 2 450 kg,压在 4 个车轮的弹簧上,可使每个弹簧的压缩量为 mm 150 st =,为了减少振动,每个弹簧都装 1 个减振器,结果使汽车上、下振动迅速减 小,经 2 次振动后,振幅减到 0.1 倍,即 3 1 A A =10。求: (1)振幅减缩率和对数减缩率; (2) m c 2 =和衰减振动周期 Td; (3)如果要求汽车不振动,即要求减振器有临界阻尼, 求临界阻尼系数 ccr。 解解 (1)求振幅减缩率及对数减缩率 已知 3 1 A A =10,可改成 3 2 2 1 A A A A =10 两边取对数 O x c4 k4 k F C F gm 图 4-18 281 10lnlnln 3 2 2 1 =+ A A A A 因 3 2 2 1 A A A A = 得 10lnln2 2 1 = A A 对数减缩率 151. 110ln 2 1 ln 2 1 = A A 振幅减缩率 10ln 2 1 1 ee = + i i A A 16. 310 =2 (2)求及衰减振动周期 由题意得系统固有频率 rad/s 08. 8 150 8009 st 0 = g 2 2 0 d d 22 =T (1) d T= (2) 式(1) , (2)联立,解得 22 2 2 0 4 + =, = d T 代入数据得 = 1.457 1/s,Td = 0.790 s (3)求临界阻尼 当 0 =时,临界阻尼 stst cr 222 g m mg mmkc= 代入数据得 s/mkN 60039 150 8009 45022 cr =c 4-19 车厢载有货物,其车架弹簧的静压缩为 st =50 mm,每根铁轨的长度l = 12 m, 每当车轮行驶到轨道接头处都受到冲击, 因而当车厢速度达到某1数值时, 将发生激烈颠簸, 这1速度称为临界速度。求此临界速度。 解解 车厢作受迫振动,干扰力是轨道接头对车轮的冲击力,车厢固有频率 st 0 g = 冲击力圆频率 l v 2= 282 当 st 0 g =时发生共振,车厢激烈颠簸,此时速度为临界速度 st 2 gl v = 将l = 12 m, st = 0.05 m代入,得车厢临界速度 v = 26.7 m/s 4-20 车轮上装置1质量为m的物块B,于某瞬时(t = 0)车轮由水平路面进入曲线路 面, 并继续以等速 v 行驶, 该曲线路面按y1= 1 sinx l d的规律起伏, 坐标原点和坐标系O1x1y1 的位置如图4-20a所示。设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求: (1)物块B的受迫运动方程; (2)轮 A的临界速度。 解解 物块B为研究对象,取B在水平路面上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随车轮一起 前进的铅垂方向的轴Oy,如图4-20b所示,则物块B沿铅垂方向的运动微分方程 )( 1 yykym=& & O x B y y )k(y-y1 (a) (b) 图 4-20 把y1代入上述微分方程得 vt l d m k y m k y sin=+& & 其稳态解(即受迫振动部分)为 2 ) (v lm k d m k y = vt lmvkl kdl y sin 222 2 = 系统发生共振时= 0 ,考虑到 m k = 0 ,v l = 故有 v lm k = 解得轮A临界速度 m kl v = 4-21 电动机质量m1 = 250 kg,由4个刚度系数k = 30 kN/m的弹簧支持,如图4-21a所 示。在电动机转子上装有1质量m2 = 0.2 kg的物体,距转轴e = 10 mm。已知电动机被限制 在铅直方向运动,求: (1)发生共振时的转速; (2)当转速为1 000 r/min时,稳定振动的 283 振幅。 O 2 m 2 2 em x m & & 1 x & & x )(4 0 +=xkF (a) (b) 图 4-21 解解 用动静法解,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取静平衡位置为轴x原点,受力与运动分析如 图4-21b所示,则电机在轴x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0sin)(4 2 2011 =+temxkgmxm& & (1) 系统静平衡时 gmk 10 4= 式(1)改写成 te m m x m k xsin 4 2 1 2 1 =+& & 故系统的固有频率 1 0 4 m k = (1)系统共振转速 因 = 0 故 rad/s 9 .21 250 103044 3 1 = = m k 转速 minr/ 209 30 = n (2)强迫振动的振幅 根据强迫振动振幅公式有 22 0 2 1 2 22 0 = = e m m h b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得 mm4008. 0 30 0001 9 .21 30 0001 250 102 . 0 2 2 2 = =b 4-22 物体M悬挂在弹簧AB上,如图4-22a所示。弹簧的上端A作铅垂直线谐振动, 其振幅为b, 圆频率为, 即O1C = bsint mm。 已知物体M的质量为0.4 kg, 弹簧在0.4 N 力作用下伸长10 mm,b = 20 mm,= 7 rad/s。求受迫振动的规律。 284 x x M B A C 1 O gm M F (a) (b) (c) 图 4-22 解解 物体M作受迫振动,建立铅垂向下的轴Ox,原点O取在物体M静平衡时所在位 置,受力如图4-22b所示,因重力与弹性力在静平衡时抵消,故物块M在x方向的运动微 分方程为 )sin(tbxkxm=& & 即 t m kb x m k xsin=+& & 设物块M的受迫振动规律为 tbxsin 1 = 因 2 22 0 1 = = m k m kb h b 故 t m k m kb x sin 2 = 将m = 0.4 kg,k = 0.04 N/mm,b = 20 mm,= 7 rad/s代入上式,得 mm 7sin2 .39tx = 4-23 如图4-23a所示,弹簧的刚度系数k = 20 N/m,其上悬一质量m = 0.1 kg的磁棒。 磁棒下端穿过1线圈,线圈内通过i = 20sin8t的电流。式中i以A(安培)计。电流自时 间t = 0开始流通,并吸引磁棒;在此以前,磁棒在弹簧上保持不动。已知磁棒和线圈间的 吸引力为F = 160i,式中F以10-6N计。求磁棒的受迫振动。 x x F kx O (a) (b) 图 4-23 解解 磁棒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23b所示,磁棒悬挂的静平衡位置为原点,设轴x向 下,得磁棒运动微分方程 Fkxxm+=& & 把有关数据代入,得 tkxxm+= 8sin2010160 6 & & 整理得 285 t m x m k x =+ 8sin 102003 6 & & 设其解 x = bsin8t 其中 22 0 = h b 由于 2 -6 6 m/s 032. 0 1 . 0 102003 10 2003 = = = m h rad/s 200 1 . 0 20 2 0 = m k 则 mm0.233m233000. 0 )8(200 032. 0 22 0 = = = h b 故磁棒受迫振动规律为 x = 0.233 sin8t mm 4-24 如图4-24a所示,2个振动系统,其质量为m,弹簧刚度为k,阻力系数为c。设 干扰位移x1 = a sint,推导它们的受迫振动公式。 解解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4-24a1、图4-24b1所示,设轴x向下,原点在物块 的静平衡位置。 (a) 由图4-24a1,列出物块运动微分方程 gm x& &x& k F C F m gm x & x & & C F k F (a) (b) (c) (d) 图 4-24 xcxxkxm& &=)( 1 即 t m ka x m k x m c xsin=+& & 令 m ka h m C m k =, 2 , 2 0 则上述方程化为 thxxxsin2 2 0 =+& & 该方程的稳态解为 )sin(=tbx 代入上面微分方程,得 22222 0 4)(+ = h b, 22 0 2 tan = 已知 aa m k h 2 0 = 上2式中,把分子、分母各除以 2 0 ,并令 = 0 , = 0 ,化简,得 286 2222 4)1 (+ = a b, 2 1 2 tan = 故物块受迫振动方程为 )sin( 4)1 ( 2222 + =t a x (b)由图4-24b1,列出物块运动微分方程 )( 1 xxckxxm& &= 把taxsin 1= 代入上式,得 t m ca x m k x m c x cos=+& & 令 m ca h m c m k =, 2 , 2 0 则上述方程化为 thxxxcos2 2 0 =+& & (1) 设该方程的稳态解 )cos(=tbx 上式代入式(1) ,得 22222 0 4)(+ = h b 将h化为 k ca k ca m k m ca h 2 0 = 再把上2式中分子、分母各除以 2 0 ,得 2222 4)1 ( + = k ac b 222 0 1 22 tan = = 故物块受迫振动方程 )cos( 4)1 ( 2222 + =t k ac x 4-25 机器上1零件在粘滞油液中振动,施加1个幅值N55=H,周期s2 . 0=T的 干扰力,可使零件发生共振,设此时共振振幅为15 mm,该零件的质量为kg08. 4=m,求 阻力系数c。 解解 共振时: 22 0 2 2= (1) ()() 22 0 2 2 2 max 2 = h b (2) 式(1)代入式(2) ,得 0 2 2 max 224 = + b h 287 += 2 max 422 2 1 b h 式中 10=, 08. 4 55 = m H h,m015. 0 max =b 代入上式,得 188.13= s-1, s/mN62.107kg08. 4s188.1322 -1 =mc 4-26 精密仪器使用时,要避免地面振动的干扰,为了隔离,如图4-26a所示,A、B两 端下边安装8个弹簧(每边4个并联而成) 。A、B两点到质心C的距离相等,已知地面振 动规律为y1 = sin10t mm,仪器质量为800 kg,容许振动的振幅为0.1 mm。求每根弹簧应 有的刚性系数。 y 1 y BA C gm O (a) (b) 图 4-26 解解 以静平衡位置为原点,坐标Oy向下,微分方程 )8( )( 11 kkyykym=& & 即 t m k y m k y10sin=+& & 令 mm , 2 0 m k h m k = 则受迫振幅 2 22 0 )10( = = m k m k h b 隔振需要 0 2 所以 mm1 . 0 )10( 2 = m k m k b N/mm 78.71 1 . 1 1008001 . 0 1 . 1 )10(1 . 0 22 = = m k 每根弹簧的刚度系数 N/mm 97. 8 8 1 = k k 4-27 如图4-27a所示,加速度计安装在蒸汽机的十字头上,十字头沿铅直方向作谐振 动。记录在卷筒上的振幅等于7 mm。设弹簧刚度系数k = 1.2 kN/m,其上悬挂的重物质量 m = 0.1 kg。求十字头的加速度。 (提示: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 0 通常都远远大于被测物体 振动频率,即1 0 ) m k = 2 0 作用于地基的最大干扰力 maxN F= kb k为总弹簧刚度系数 k = nk1(设共n根弹簧) )()( 22 0 2 2 0 2 Nmax N m k k m k m m kH H F F = = 由题意 10 Nmax N = F F ,101 2 = k m , 2 11mk = 弹簧总刚度系数 kN/m323N/m 020323)5 .188( 11 100 11 22 = m k 4-29 已知图4-29a所示结构, 其杠杆可绕点O转动, 重量忽略不计。 质点A质量为m, 在杠杆的点C加1弹簧CD垂直于OC,刚度系数为k。在点D加1铅直方向干扰位移y = bsint。求结构的受迫振动规律。 290 C C k F A A l O gm d (a) (b) 图 4-29 解解 设OA位于铅直位置时为系统静平衡位置,又系统自静平衡位置转过微小角度, 如图4-29b。此时弹簧力 kdF= 由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OO MJ=& & 得 lmgdkdml+=& & 2 t ml kdb l g ml kd sin 22 2 = +& & 2 2 2 2 0 ml mglkd l g ml kd = 设结构的受迫振动方程为 tbsin 1 = 由于 )( 22 0 222 0 1 = = ml bdkh b 故 t ml bdk sin )( 22 0 2 = 式中 l g ml kd = 2 2 2 0 4-30 圆盘质量为m,固结在铅直轴的中点,圆盘绕此轴以角速度转动,如图4-30a 所示。轴的刚度系数为k,圆盘的中心对轴的偏心距为e。求轴的挠度。 O C I F y x k F A e (a) (b) 图 4-30 解解 图4-30b为图4-30a的俯视图, 点A转轴与圆盘交点, 点C为圆盘质心。 由题意知: 作用于系统的干扰力为圆盘离心惯性力 291 FI = m 2 )(e+ 轴的弹性恢复力 Fk = k 当 FI与 Fk平衡时,转轴处于稳定的弓形状态,使系统绕图4-30a所示铅直轴旋转,由 FI =Fk 得 kem=+ 2 )( 2 2 mk me = 4-31 机械系统与无阻尼动力减振器连接,其简化模型如图4-31a所示。已知主体质量 为 1 m, 主 弹 簧 刚 度 系 数 为 1 k; 减 振 器 的 质 量 为 2 m, 弹 簧 刚 度 系 数 为 2 k, 5 1 , 5 1 1 2 1 2 = k k m m 。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1 k 2 k 2 m 1 m1 x O 2 x O 1 m 1 F 2 F 2 F 2 m O 1 A 111 AB= O 2 A 222 AB= (a) (b) (c) (d) 图4-31 解解 选2物块的静平衡位置O1,O2为坐标原点, 两物块的位移分别为x1,x2, 如图4-31b 所示;受力如图4-31c所示,分别建立2物块的运动微分方程: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