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测试(二)班级: 姓名: 座号:一、(2015中考广东深圳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策之不以其道 ( ) 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执策而临之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现。3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观的认识。(4分)二、(2015中考广西百色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溯迎而上 B则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C绝巘多生怪柏 群响毕绝 D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 熟视之,自以为不如B或王命急宣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故渔者歌曰 既克,公问其故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写山,突出了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的特点。B第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C第段引用渔歌,突出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D第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来源: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5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东:向东流。迳:通“径”,经过。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国王,据说派人凿通巫峡。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三、(2015中考广西南宁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益清 自己以为大有所益C隋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3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四、(2015中考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复前行,欲穷其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C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得其船,便扶向路/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所看到的桃花林美景感到很是惊奇。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有个村民邀请渔人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回到郡城之后,渔人去拜见太守,建议太守派人跟他去寻找这个奇异的地方。来源:Z+xx+k.Com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就再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前行,遇见一个美丽的桃花林。水穷林尽,从一个仅容一人的下厂洞口过一山,发现一个环境优美的村落。B.渔人与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在先秦时躲避战乱来到此地生息,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外面,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知道外面是何朝何代了。C在这个封闭的村子里,土地平阔,良田肥沃,屋舍整齐,竹翠池美,鸡鸣狗叫,一派宁静、和谐景象;村民自耕自足自乐,淳朴热情好客,对这里的生活很是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向往。D细心的渔人虽然作了标记,但当他回去后带着人再次去寻访桃花源时,却迷失了路,再也找不见了。以后也曾有人去寻找,还是图劳无果。在作者看来,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自己和刘子骥等高尚的人的理想之中,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五、(2015中考贵州贵阳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又何间焉:(2)必以分人:(3)小惠未徧:(4)牺牲玉帛:2翻译句子。(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 BC D4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4分)六、(2015年中考湖北咸宁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3分)来源:.Com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凉)B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以为乐)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住)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可知其源 其真无马邪?B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心乐之 小大之狱3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C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4翻译下面句子。(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七、(2015年中考江苏镇江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共13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公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易从,无窒碍难行者。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曰:“我所不及。”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公曰:“此赀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 【注释】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窒碍:阻碍。赀:通“资”。没(m)世:死。1解释下列句中,点的词语。(4分)(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随命仆市棉花斤余: (3)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 (4)是不能改矣: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句子的意思。(4分)(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2) 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3分)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无论为君还是为官都应做到_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甲】文还委婉批评后主有“ ”(用文中一词)的行为错误。(2分)八、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B A 夫大国,难测也 齐师败绩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D C 战于长勺 惧有伏焉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九、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0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注】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趣(q):奔赴。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A公将鼓之 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B公将驰之 若往击之C彼竭我盈 则彼见吾众寡矣D惧有伏焉 彼设栅自固,惧我也2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 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3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国开自考考试题目及答案
- 历年社工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管理学 自考试题及答案
- 乐途考试题及答案
- 兰溪党员考试题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有色矿石磨细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丙烯酰胺装置操作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警用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石膏空心墙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 2024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2025年湖南韶山红旅教育培训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件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 社区用房使用协议书
-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
- 2025-2030中国茶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博士组合物80问
- 调课申请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