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标准》_第1页
《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标准》_第2页
《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标准》_第3页
《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标准》_第4页
《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苏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设置标准设置标准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苏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 南京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二一四年九九月月 1 组织单位 苏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 编制单位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编 写人 员 钱林波 孙晓莉 顾 丰 姚连法 张 钧 陆龙根 宋汉荣 赵盛华 王朝阳 陈传君 刘洪旭 林原明 主要审 查人 员 唐琤琤 祖永昶 李麟俊 张 涛 李建平 II 目录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1 1.2 一般要求.1 1.3 术语和定义.2 2 道路交通标志. 4 2.1 一般要求.4 2.1.1 防止交通标志被遮挡的措施.4 2.1.2 交通标志的并设.5 2.2 标志设置.6 2.2.1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6 2.2.2 快速路指路标志.18 2.2.3 城市出入口指路标志.30 2.2.4 禁止掉头标志.32 2.2.5 限速标志.32 2.2.6 禁止鸣号标志.33 2.2.7 禁停标志和限速标志组合.33 2.2.8 禁止通行和限制性禁令标志的预告.34 2.2.9 靠路侧行驶标志车辆图案的结合.34 2.2.10 单行路标志.34 2.2.11 允许掉头标志.35 2.2.12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36 2.2.13 停车场标志.37 2.2.14 停车位标志.37 2.2.15 辅助标志.38 2.3 标志制作.38 2.3.1 使用寿命.38 2.3.2 构件制作.38 2.3.3 标志标记.41 2.4 标志安装.42 2.4.1 支撑方式.42 2.4.2 安装要求.45 2.4.3 标志基础.46 2.5 标志验收与维护.46 3 道路交通标线 47 3.1 一般要求.47 3.2 标线设置.48 3.2.1 停止线.48 3.2.2 导向箭头.48 3.2.3 禁止停车标线.49 3.2.4 网状线.50 3.2.5 路内停车位标线.50 3.2.6 公交车专用道标线.51 III 3.2.7 路边式停靠站标线.52 3.2.8 人行横道线.53 3.2.9 非机动车道路面标记.57 3.2.10 路面文字标记.58 3.2.11 标志标线配合.59 3.2.12 主要交通标线技术参数.60 3.3 标线施工.61 3.3.1 线条和字符标记.61 3.3.2 轮廓标和突起路标.62 3.4 标线验收与养护.62 4 交通隔离与防撞设施 63 4.1 一般要求.63 4.2 车行道隔离设施.63 4.3 机非隔离设施.64 4.3.1 设置条件.64 4.3.2 设施要求.64 4.4 人行道隔离设施.65 4.4.1 设置条件.65 4.4.2 设施要求.65 4.5 示警桩与阻车桩.66 4.5.1 示警桩设置要求.66 4.5.2 阻车桩设置要求.66 4.5.3 设施要求.66 4.6 防撞设施.67 5 道路交通信号灯 68 5.1 一般要求.68 5.2 信号灯设置.69 5.2.1 一般要求.69 5.2.2 机动车信号灯.69 5.2.3 公交专用信号灯.71 5.2.4 非机动车信号灯.72 5.2.5 人行横道信号灯.72 5.3 信号灯灯具.73 5.3.1 信号灯外观.73 5.3.2 信号灯单元.73 5.3.3 信号灯尺寸与角度.73 5.3.4 信号灯发光强度.74 5.3.5 信号灯外壳防护等级.74 5.3.6 信号灯运行.74 5.3.7 供电方式.74 5.3.8 维护性.74 5.3.9 电源模组.74 5.3.10 盲人语音提示响度.74 5.4 信号灯杆件.74 IV 5.4.1 信号灯灯杆.74 5.4.2 悬臂、支撑臂、拉杆及固定件.76 5.5 电缆线敷设.76 5.5.1 地下电缆线敷设.76 5.5.2 架空电缆线敷设.77 5.6 管井与管道.77 5.6.1 一般要求.77 5.6.2 管井施工.77 5.6.3 管道施工.78 5.7 信号灯验收与维护.78 6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 79 6.1 一般要求.79 6.2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80 6.2.1 作业区交通标志.80 6.2.2 渠化设施.82 6.2.3 路栏.83 6.2.4 警示灯.83 6.2.5 红蓝爆闪警示灯.84 6.3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设置.84 6.3.1 作业控制区分区.84 6.3.2 小型施工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示例.87 7 学校区交通管理设施 92 7.1 一般要求.92 7.2 学校区交通管理设施.92 7.2.1 学校区交通标志.92 7.2.2 学校区交通标线.93 7.2.3 学校区信号灯.95 7.2.4 学校区其它交通管理设施.96 7.3 设置示例.96 7.3.1 主干路.96 7.3.2 次干路.98 7.3.3 支路.100 8 医院区交通管理设施. 101 8.1 一般要求.101 8.2 设置示例.101 8.2.1 主干路.101 8.2.2 次干路.102 8.2.3 支路.103 9 住宅区和商业区交通管理设施. 104 9.1 一般要求.104 9.2 设置示例.105 9.2.1 区域禁令标志.105 9.2.2 注意老年人过街行人警告标志.105 9.2.3 平顶减速丘顶面设置人行横道线.106 V 9.2.4 小型标线环岛.107 10 穿越村镇公路的交通管理设施. 108 10.1 一般要求.108 10.2 设置示例.108 10.2.1 村镇道路限速.108 10.2.2 双路停车让行.109 10.2.3 四路停车让行.109 附录 A 交通标志常用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111 附录 B 一般城市指路标志示例 114 附录 C 指路标志大样图. 117 参考文献. 120 1 1 1 总则总则 1.11.1 适用适用范围范围 1.1.11.1.1 本标准适用于苏州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以及虽在单位管辖 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场所,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 的场所和各类道路上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隔离与防撞设施、交通信号灯 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设置、施工、验收、维护与更新管理。 1.1.21.1.2 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维护、更新时,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1.1.31.1.3 对具有城市道路功能的公路路段,如已移交城市建设、市容市政等部门 管养,其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设置、施工、验收与维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如 由公路部门管养,其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设置、施工、验收与维护除符合国家 标准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行业标准外,还应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建设、更新、改 造时应由公路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审查。 1.21.2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1.2.11.2.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时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 见,严格安全评价,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车运行。 1.2.21.2.2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定期开展排查发现 损毁、遗失、缺少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并及时修复和补充。 1.2.31.2.3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道路新建、改建和扩建时,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1.2.41.2.4 应在路网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道路、交通、气象和环境等因素,根 据各种交通管理设施的功能、 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交通管理需要进行一体化 设置,各类交通管理设施应相互配合,不得出现矛盾或歧义。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的设置原则、方法、形式应保持一致。分段建设、分期建设的道路,道路交通管 理设施的设置原则、方法、形式宜保持一致。 2 1.2.51.2.5 新建道路开放交通时,应设置有符合标准规范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 路施工或养护期间开放交通时,应根据有关标准规范设置临时道路交通管理设 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撤除不再发挥作用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管理设 施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或去除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 1.2.61.2.6 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中宜充分应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 方法,使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既能反映创新、节能、环保、安全,同时又节约建设 养护维修成本。 1.31.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快速路 Urban expressway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或以上的车行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 体交叉与控制出入的道路,包括设辅路或不设辅路的快速路、高架快速路、地下 隧道快速路等形式。 2. 公路 Highway 联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以及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 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维护和管理的道路。公路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 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 乡公路、村公路(简称为国、省、乡、村道)以及专用公路六个等级。一般把国 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 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 路权 Right of way 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 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 的权利。 4. 主动发光标志 Active luminous sign 通过电能或其他能源使其内部发光的标志。 5. 人行栏杆 Pedestrian guardrail 防止行人跌落或为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的设施。 6. 隔离设施 Separate facilities 3 道路范围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车辆和行人之间以及逆向交通之间, 为规范通行空间设置的构造物。例如:为防止行人、非机动车辆等进入快速路、 匝道或其他禁入区域而设置的隔离栏。 7. 绿化带 Green belt / 设施带 Public facility belt 绿化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例如:位于机动车道之间,分隔对向 或同向机动车的机动车隔离绿化带、 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机非隔离 绿化带、位于人行道与非车行道/机动车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化带,等 等。 设施带指位于机动车道之间、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人行道和非机动 车道/机动车道之间,为交通标志杆、灯杆、电杆、消火栓、护栏、邮筒、座椅、 自行车停车设施、公交站台、变电箱、书报亭、道路停车场计费表等公共服务设 施设置提供的条形场地。 8. 街道家具 Street furniture 泛指在街道、道路上为各种不同使用需求而设置的设备、物件。包括公共卫 生与休息服务、公共信息、公共交通与照明、街景与小品等功能类型的设施,例 如垃圾桶、公共座椅、地图牌、电话亭、邮筒、候车亭、街头花坛与雕塑等。 9. 交通稳静化措施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通过设置小型环岛、减速丘、车道缩窄等方式有效降低机动车车速,从而改 善道路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的工程和管理措施的 总称。 10. 学校区 School area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出入口上下游 500m 之内的区域。 11. 医院区 Hospital area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及门诊部出入口上下游 500m 之内的区域。 12. 行人密集区 Dense pedestrian area 存在大量人员流动的区域,包括居住小区、医院、厂区、商场等。 交通监控 Traffic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通过采集、处理和发布道路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者提供一种用于道路交通 运行和管理的技术措施。 4 13. 机动车信号灯 Motor vehicle signals 由红色、 黄色、 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无图案圆形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 指导机动车通行。 14. 非机动车信号灯 Non-motor vehicle signals 由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自行车图案的圆形单元组成的 一组信号灯,指导非机动车通行。 注 :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灯,由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自 行车和向左箭头图案的圆形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左转非机动车通行。 15. 人行横道信号灯 Crosswalk signals 由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红色行人站立图案的单元和内有绿色行人行走图案 的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行人通行。 16.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器 Road traffic counting down display unit 倒计时器是能够同步显示对应道路交通信号(包括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 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相位剩余时间的设备。 2 2 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 2.12.1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1. 交通标志立柱应设在在设施带或绿化带中,交通标志杆件和板面不得侵 入道路建筑界限。 2. 道路交通标志中出现的地名应以相关部门批准公布的标准地名为准,如 地名过长需采用缩写,则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3. 快速路路段的交通标志间距不宜小于 100m,其它道路在路段上的标志最 小间距不宜小于 30m。 如受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最小设置距离时, 应进行严格论证, 并应采用互不遮挡的支撑方式。 4. 不得利用交通标志设立商业性广告。 2.1.12.1.1 防防止止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被被遮挡遮挡的措施的措施 1. 新建道路标志应与道路建设方案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处理好与道路其 他物体及绿化植物的关系,避免交通标志被遮挡。 5 2. 新建道路的行道树种植位置应满足交叉口、路段、过街处以及其它关键 位置的视距要求,不得种植可能遮挡视线的乔木或大灌木。在标志杆前后 2m 范 围内不得种植大型乔木;悬臂式标志上沿 5俯角区间内的枝叶应及时剪除。 图1 标志前方枝叶剪除示意图 3. 新建道路的机动车分车带和机非分隔带内不宜种植树冠开展、枝叶茂密 的树种。种植灌木时,其高度应控制在不遮挡视线范围内。分隔带在被人行横 道线或路口断开处,应保证停车线 25m 范围内的灌木高度低于 1m。 4. 在已建道路上设置标志时,应充分保护已有树木。标志设置应避让现有 树木 2m 以上,或采用悬臂式及龙门架式的标志支撑杆件。 2.1.22.1.2 交通标志的并设交通标志的并设 1. 同一个支撑结构上标志不宜超过 3 个,不得超过 4 个。在快速路、隧道、 特大桥路段入口处,多个标志可套用在一个底板上,底板个数不得超过 4 个。 2. 标志板在一个支撑结构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 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 图2 交通标志的并设排列顺序 3. 多个禁令标志或指示标志套用于同一底板时,对必须遵守的标志,应采 用无边框的白色底板;当作为补充说明或预告方式时,应采用其它颜色底板, 并在必要位置设置相应的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和减速让行标志 不得套用于其它底板。 6 (a)表示必须遵守 (b)表示提醒或预告 图3 标志套用于同一底板 4. 以下禁令标志和警告标志应单独设置: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 车标志、路口优先通行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和 减速让行标志。如条件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一个支撑结构上不得超过两个标 志。 解除限制速度标志 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路口优先通行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 图4 应单独设置的标志 2.22.2 标志设置标志设置 2.2.12.2.1 一般城市道路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指路标志 1. 功能定位与一般要求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应以服务城市内部中、近程集散交通为主,以服务进 出城市等远程交通和过境交通需求为辅。 新建和改建的一般城市道路应考虑沿线交汇道路的交通信息变化,充分从设 计角度给予交通组织统筹规划。指路标志应布局合理,信息选取适当,满足视认 性的要求,兼顾中英文,使道路使用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指路标志系统应以指示道路名称为主, 指示地点名称为辅, 根据道路的等级、 在路网中的区位以及交通功能选取适当的信息。 指路标志系统传递信息所用路名、地名、区名及其他名称的全称或简称应保 持统一,并应与地理名称、国际国内惯例名称或地名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批准公 7 布的名称保持一致,具有通用性且是交通参与者通常认识或所理解的名称。 2.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主要包括交叉口预告标志、交叉口告知标志、确 认标志和地点方向标志。 3. 信息分级 指路标志中的指示信息主要为路线名称,还可包括地区名称、交通枢纽、文 体旅游、重要地物信息等。根据信息重要程度,可分为 A 层、B 层和 C 层,应 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道路的服务对象和功能进行选择。 表1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信息分层表 信息类型 A 层信息 B 层信息 C 层信息 路线名称信息 高速公路、国家公路、 快速路 省公路、城市主干路 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地区名称信息 周边地级市、本市行政 区、新城区、城市中心 区、重要休闲娱乐中心 区 大型文化广场等 一般生活居住区、重要 街道 交通枢纽信息 飞机场、特等或一等火 车站、重要长途汽车站 二等或三等火车站、 次级 长途汽车站、 大型环岛或 立交 重要路口 文体旅游信息 国家级旅游景区、自然 保护区、大型文体设施 省、市级旅游景点、自然 保护区、博物馆、文体场 馆 县(区)级旅游景点、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 中心 重要地物信息 国家级产业基地、大型 城市标志性建筑、国家 级物流基地 省市级产业基地、 省市级 物流基地 县(区)级产业基地、 县(区)级物流基地 4. 标志信息选取 (1) 一般城市道路相交形成的交叉口,路径指引标志信息要素应根据相 交道路等级、服务区域特点,在对交通流的流向和流量加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参照下表选取。 表2 一般城市道路路径指引标志信息选择参考表 相交道路等级 主线方向道路等 级 主线方向标 志信息层次 主、次干路及 快速路辅路 支路 国家公路以及具 有主干路功能的 省公路 省公路 主、次干路及快 速路辅路 (A) 、B、C (A) 、B、C (B) 、C A 、 (B) (A) 、B 支路 (B) 、C (A) 、B、C (B) 、C A 、 (B) (A) 、B 注:各表项中不带括号的信息为首选信息,括号内的信息在无首选信息时选用,或根据 8 需要作为第二个信息。 (2) 指路标志版面中各个方向目的地数量之和不宜超过 6 个, 不得超过 8 个。交叉口预告标志和交叉口告知标志版面中,同一方向指示的信息数量不宜超 过两个, 不得超过三个。 直行方向的多个信息应按由近至远的顺序, 左至右排列; 其它方向上的多个信息应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由上至下排列。如信息为高速公 路的入口方向,应标明高速编号。 (3) 在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入口周边 2km 范围内且不少于 2 个城市干路路 口,可根据交通管理需要指示前方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信息。 (4) 同方向有多个同层信息时的信息选取方法 有多个 A 层或 B 层同层信息时,城市主干路方向宜选取两个信息并采取 远近结合的方式,其中一个为前方即将到达的一个行政区划,另一个为最近的一 个 A 层或 B 层信息。次干路方向应首先选择其中距离最近的信息,当有多个信息 距离相同时,应综合考虑交通吸引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 信息。 有多个 C 层同层信息时,应综合考虑交通吸引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信息。 信息选取应因地制宜,如无法按表 2 的规定选取相应的信息,可降一层 选取信息,必要时也可升一层选取信息。 5. 路径指引标志设置 一般城市道路宜根据下表配置相应的路径指引标志。 表3 一般城市道路路径指引标志配置表 被交道路 主线道路 主、次干路及快速路辅路 支路 国家公路、省公路 主、 次干路及快速路辅路 (预) 、告、确 告、确 (预) 、告、确 支路 告、确 告、确 告、确 注: a)表中“预”代表交叉口预告标志、“告”代表交叉口告知标志、“确”代表确认标 志; b)不带括号的为首选标志,括号内为根据需要设置的标志。 6. 保持指路标志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1) 指路标志的信息应结合路网特点,构成完整的路径指引系统。交叉 口预告标志或地点距离标志中出现的地点信息应体现在后面相应的交叉口告知 9 标志、确认标志、地点方向标志、地点距离标志等路径指引标志中,并在到达该 地点之前的最后一个路口的指路标志中连续出现,不得中断。分叉处标志上指引 的信息应在其后道路上的交叉口指引标志中连续出现。 (2) 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应相互对应:交叉口预告标志中的信息都应体 现在交叉口后的地点距离标志中; 交叉口预告标志中的公路信息应与该道路上的 公路编号标志或道路名称标志相对应。 7. 版面信息含义 图5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版面 图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版面信息指示含义(1)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均为蓝底白字。标志版面左上角为地理方向信息,当 道路方向性较强时,应设置地理方向信息。版面中央六角形内为当前交叉口被交 道路的名称。如左、右被交道路的名称不同,可选择其中较为重要的道路名称, 也可在六角形中心以竖线分隔,在竖线的左、右侧分别标示被交道路的名称。 如某一方向需选择两条或以上信息时, 第一条信息应为前方通达的第一个干 10 路名或信号灯控制的支路名,第二条及以上信息应为控制性的重要路线、地区、 景区、 枢纽、 地物等名称。 直行方向的信息应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 左、右方向的信息应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由上至下排列,其中近点信息标在箭头 杆上方,远点信息标在箭头杆下方,如果是高速公路或国省干线入口方向,应标 明高速公路或国省干线编号。 指路标志版面中各个方向目的地数量之和不宜超过 6 个,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 8 个。 图7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版面信息指示含义(2) 如城市道路与国省干线重合,应将城市道路与国省干线编号同时标在六角形 框内。如横向相交道路与国省干线重合,左、右前方到达目的地信息除应指示下 一相交道路名称以外, 还应指示国省干线左、 右方向通达的控制性远地点信息 (如 城市名称) 。如主线道路与国省干线重合,前方到达目的地信息除应指示下一相 交道路名称以外,还应指示国省干线前方通达的控制性远地点信息(如城市名 称) 。如多条国省干线重合,版面上不再标示国省干线道路编号,而应单独设置 道路编号(名称)指引标志,列出重合路段各条道路的编号(名称) 。 (a)被交道路为国省干线 11 (b)被交道路的一侧方向为国省干线 (c)主线和被交道路为国省干线 图8 国省干线同时为城市道路时的指路标志 8. 交叉口预告标志 交叉口预告标志可预告前方交叉口的形状(十字交叉、T 形交叉等) ,各交叉 道路所能通达的道路、 地点信息, 到前方交叉口的距离 (km) 以及地理方向信息。 交叉口预告标志应设在距交叉口告知标志前 150500m 处。 如交叉口间距小 于 800m,可不设交叉路口预告标志。 图9 交叉口预告标志 9. 交叉口告知标志 交叉口告知标志用以告知前方交叉口形式、交叉道路编号或名称、通往方向 的地点信息、地理方向信息。在主、次干路上,交叉口告知标志一般设在渠化渐 变段前约 30 处,如无渠化段,设在距交叉口前约 80m 处;在支路上,交叉口告 12 知标志一般设在距交叉口前约 30m 处。 (1) 版面形式 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告知标志版面分为 I 类、II 类和 III 类三种形式,如下 图。 I类版面:告知前方二个目的地名称 II 类版面:告知前方一个目的地名称 III类版面:仅指示前方相交道路名称 图10 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告知标志版面示例 各级道路交叉口告知标志版面类型,宜按照下表选用。 表4 交叉口告知标志版面类型选用 支路 被交道路 主线道路 主干路 次干路 信号灯控制 无信号灯控制 主干路 I、 (II) (I) 、II (I) 、II III 次干路 (I) 、II (I) 、II (I) 、II III 支路 III III III III 注: “ () ”表示适用于条件限制或特殊需求情况下选择的版面类型。 对于环形、 “T” 、 “Y”形交叉口,宜采用图形化指路标志。对复杂的畸形交 叉口, 应在设置图形化指路标志的同时, 增设地点方向标志, 示例见附录图 B-6。 13 图11 特殊形状交叉口指路标志示例 10. 确认标志 一般城市道路上确认标志主要是街道名称标志,应设置在交叉口后适当位 置,当两交叉口间距较大时,可重复设置。也可根据交通管理需要增加设置地点 距离标志。 (1) 街道名称标志 街道名称标志指示当前主线道路名称,应设在交叉口出口道后 100m 范围内, 标志板面正对行车方向。街道名称标志可单独设置,或附着于信号灯杆件等其它 杆件上并对杆件和基础重新进行力学核算设计。对有绿化隔离带或设施带的道 路, 应设置在隔离带或设施带中。 对无隔离带或设施带的道路, 如已设有路名牌, 可不设街道名称标志。 图12 街道名称标志示例 (2) 地点距离标志 当根据交通管理需要需指示前方重要的地名、道路名称或编号时,可设置地 点距离标志。 应设在交叉口出口道后 300400m 处; 两交叉口间距大于 10km 时 可重复设置。 14 图13 地点距离标志示例 地点信息应按由近至远、由上至下的顺序排列,信息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地点距离标志中的信息应与交叉口预告标志、交叉口告知标志中的 信息对应。 (2) 城市主、次干路上,地点距离标志中的信息不宜超过三行。第一行 的地点为近目的地,宜选择沿线可到达的 A 层、B 层或 C 层信息中距当前所在地 最近的信息,第三行的地点为远程目的地,一般为交叉口预告标志和告知标志中 所选用的基准信息并在一定距离内保持相对固定, 当临近这一地点时才选取下一 个 A 层信息要素作为新的基准信息; 第二行的地点为位于第一行与第三行指示地 点之间的 A 层或 B 层信息。 (3) 城市支路上的地点距离标志,可根据需要采用两行或三行地点距离 信息。第一行选取沿线最近的 A 层、B 层或 C 层信息。最下一行一般为交叉口预 告标志和告知标志中选取的基准信息,并相对固定。 11. 地点方向标志 在设有主、辅路断面的城市道路,当主线与辅路前方通达不同的地点时,应 设置地点方向标志,告知道路使用者应选择的行驶路线。地点方向标志应设置在 道路通达方向分岔起始点的主辅路分隔带中,板面正对来车方向。 图14 地点方向标志示例 15 12. 板面与文字规格 (1) 板面尺寸 各类指路标志板面尺寸如下表: 表5 各类指路标志板面尺寸 标志所 在道路 主线道路 标志种类 板面规格 (cm) 预告标志、 告知标志 500300 预告标志、 告知标志 450300 告知标志 400250 告知标志 260110 主次干 路 告知标志 260210 告知标志 20080 告知标志 200150 支路 200210 16 标志所 在道路 主线道路 标志种类 板面规格 (cm) 主次支 路 确认标志 根据字数 确定 (2) 版面文字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使用的汉字、拼音字母、拉丁字母、数字等应采用交 通部发布的道路交通标志字体。 指路标志中,一个地名不得写成两行或两列,并应采用英文对照,汉字排在 英文字母上方。英文对照中,地名的专名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按词连拼,第一个字 母大写,其余小写;地名的通名采用英文意译,板面不足时,应采用规范的英文 缩写,英文缩写后不应加“.”。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板面规格与主要文字(见下图中红色圈内标示内 容) 字高要求应符合表 6 要求。 如因板面严重不足等原因, 必需改变文字宽高比、 行距、间隔等时,应参照本标准规定步骤进行。 图15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中的主要文字 表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主要文字最小字高 主线道路 字高(cm) 汉字 3540 拼音字母、拉丁字母 20 干路 阿拉伯数字 40 汉字 25 拼音字母、拉丁字母 12.5 支路 阿拉伯数字 25 17 指路标志的次要文字 (见下图中绿色圈内标示内容) 与字高应符合表 7 要求。 图1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中的次要文字 表7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次要文字最小字高(单位:cm) 横向道路名称、辅助信息汉字和数字 汉字 30 汉字 30 数字 30 距离 单位“m” 15 地理方向标志 汉字 20 指路标志的文字间隔与行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8 文字的间隔与行距 文字设置 与汉字高度(h)关系 文字最小间隔 0.1h 文字最小行距 0.1h 文字距标志边缘最小距离 0.2h (3) 指路标志中的高速公路与国省干线编号或名称 国省干线编号套用于不同底色板面时,可不加边框;套用于同底色板面时, 应加边框。高速公路名称或编号套用于不同底色板面时,应采用白色衬边。高速 公路与国省干线编号(名称)套用于指路标志时,其规格不得小于下表规定。 表9 高速公路编号套用于指路标志中的最小字高和尺寸 主线道路 最小字高(cm) 最小尺寸(cm) 快速路 汉字 40 字母和数字 35 18 主线道路 最小字高(cm) 最小尺寸(cm) 主干路、次干路 汉字 35、 板面受限 时 30 字母和数字 30、 板 面受限时 20 注:当国省干线编号标在箭头杆上时,编号字母和数字高度可采用 25cm 或 20cm。 (4) 板面不足时可采取的措施 当宽度方向板面不足时,应按以下优先顺序采取文字编排措施,当第一项措 施仍使板面不足时,在第一项措施基础上采用第二项措施,以此类推。 表10 板面不足时可采取的措施 步骤 汉字 字母和数字 1 缩小字间距, 最低间距0.1h 英文缩写; 2 缩小字宽,最小字宽0.7。 缩小字宽,最小字宽0.5。 3 缩小字高,缩小后字高0.7 (同步缩小字间距及字宽) ; 缩小字高,缩小后的字高不低于汉字字高的 0.4 倍 (同步缩小字间距及字宽) ; 2.2.22.2.2 快速路快速路指路标志指路标志 1. 功能定位 快速路指路标志系统应以服务城市内部中长距离和对外交通需求为主,以服 务过境远途交通为辅。 2. 版面、颜色、文字 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为绿色, 设置白色边框, 并在白色边框外设绿色衬边。 标志边框与衬边宽度均为 5 cm。 快速路指路标志中的地名汉字和阿拉伯数字高度为 50cm, 汉字和数字间隔不 小于 5cm;英文字母高度为 25cm;汉字与英文之间的行距不小于 5cm。 版面文字、箭头及图形等排列规格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 规定。 3.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19 快速路路径指引标志包括:入口指引标志、行车确认标志和出口指引标志。 表11 快速路指路标志构成 分类 标志名称 入口指引标志 入口预告标志、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行车确认标志 路名标志、地点距离标志 路径指引标志 出口指引标志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出口预告标志、出口标志、出 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4. 信息选取 应考虑快速路沿线交汇道路及周边 5km 范围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区名称等 信息变化,充分从设计角度给予交通组织统筹规划。快速路不同层次、种类的信 息应遵循下表的规定出现在相应的指路标志中。 表12 苏州市快速路指路标志信息分配表 被交道路 主线道路 高速公路、快速路、国家公路、省公路 主干路 次干路 快速路 A 层、 (B 层) (A 层)、B 层 (B 层) 、 C 层 5. 路径指引标志设置 (1) 快速路入口指引标志设置顺序:入口预告标志入口处地点方向标 志路名标志地点距离标志。 图17 快速路入口指引标志示意图 (2) 快速路出口指引标志设置顺序:出口预告标志出口标志和下一出 口预告标志(如匝道有二级分流,在匝道二级分岔处设置地点方向标志) 。 20 图18 快速路出口指引标志示意图 6. 保持指路标志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1) 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系统性要求:快速路路径指引应结合路网特点 构成完整的指引系统, 应兼顾苏州市内的集散交通以及通过该快速路进入跨境高 速公路的过境交通。 (2) 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连续性要求: 快速路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应连续。地点方向标志中所指示的信息,应在 到达相应行政区划或出口前保持连续,不得中断、缺失; 快速路指路标志系统的信息应前后对应: 入口预告标志中的信息应全部体 现在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中;出口预告标志中的信息应体现在相应的出口标志、 出口处地点方向标志中;地点距离标志上的第一行信息应体现在出口预告标志、 出口标志以及驶出快速路后相衔接的一般道路平面交叉口路径指引标志中。 7. 快速路基准点及距离数值的确定 (1) 快速路指路标志所预告距离数值为标志设置点与前方相关信息基准 点的间距。 当存在多条路径时, 以习惯路径计算距离, 所选取的习惯路径应统一; (2) 当按规定设置的指路标志所在位置受到影响无法设置时,指路标志 可适当移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指路标志与前基准点间距小于或等于 3km 时,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的允许偏 差宜为50m; 指路标志与前基准点间距大于 3km 时,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的允许偏差宜为 250m。 (3) 快速路出口预告标志及出口标志中指示的距离,应以快速路出口减 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作为前基准点,见下图示例。 21 a)单车道出口 b)双车道出口 图19 前基准点示例 (4) 在快速路主线上,应选择入口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或入口辅助车道 渐变段终点作为后基准点。 图20 后基准点示例一 (5) 设置在一般城市道路上的快速路入口预告标志中指示的距离,以快 速路连接线辅路上的快速路入口作为后基准点,见下图示例。 22 图21 后基准点示例二 8. 入口预告标志 按预告距离由远及近,邻近城市道路上的入口预告标志依次分别为:邻近路 网交叉口预告、500m 入口预告和连接线交叉口预告。也可根据交通管理需要和 特点,采用入口预告实际距离的入口预告标志。 (1) 邻近路网交叉口预告标志 在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入口周边 2km 范围内的干路交叉口,且不少于 2 个主 要交叉口处, 应结合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入口指引标志或单独设置入口预 告标志。 图22 结合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高速公路、快速路入口预告标志示例 (a)有编号高速公路 (b)无编号高速公路或快速路 图23 单独设置的高速公路、快速路入口预告标志示例 23 在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周边 25km 范围内的主干路上,可根据路网交通特点 和交通组织管理需要设置入口指引标志。 入口预告标志的信息不宜超过 4 条,不得超过 6 条(包括快速路名称信息、 距离信息、地理方向信息、目的地信息等)。 (2) 500m 入口预告标志 在距离快速路入口连接线交叉口 500m 处,应设置 500m 入口预告标志。 (a)有编号高速公路 (b)无编号高速公路或快速路 图24 高速公路、快速路的 500m 和 200m 入口预告标志示例 (3) 连接线交叉口预告 设在快速路入口连接线交叉口停车线前 3080m 适当位置。 (a)有编号高速公路 (b)无编号高速公路或快速路 图25 高速公路或快速路连接线交叉口处入口预告标志示例 9. 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 设在互通立交式立体交叉的快速路入口匝道分岔点处,指明快速路 行驶方向。 (2) 应标明快速路路名并指示每个方向所能通达的地点信息,所指示的 信息应与入口预告标志中的信息一致。 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一个方向上指示的信 息数量不宜超过 2 个,不得超过 3 个。当路线的行驶方向比较明确时,应同时标 明地理方向。 24 图26 快速路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示例 10. 路名标志 用于指示快速路的名称,设在快速路立交桥式立体交叉加速车道的渐变段终 点后适当位置,也可在主线适当距离重复设置,分别作为入口标志以及行车确认 标志。可结合方向标志、限速标志或辅助标志一并设置。 图27 快速路路名标志示例 11. 地点距离标志 立交桥式立体交叉加速车道的渐变段终点后适当位置应设置地点距离标志, 条件限制时,可结合出口预告标志或出口标志的支撑结构设置地点距离标志。入 口预告标志中相应方向上指示的信息应全部反映在该方向的地点距离标志中。 地点距离标志不得超过三行,按照由近至远、由上至下的顺序排列,信息选 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行的地点为近程目的地,应选用下一个出口标志中所指示的信息; 第二行的地点为中间远程目的地,应与入口预告标志中所选用的基准信息以 外的信息相一致。接近基准地区时,则选用基准地区作为第二行的地点; 25 第三行的地点为远程目的地,应与入口预告标志中的基准信息一致。 图28 地点距离标志示例 12. 出口预告标志 对快速路出口宜进行 4 级预告,在距离快速路减速车道的渐变段起点(前基 准点)2km、1km、500m 和 0m 处分别设置 2km、1km、500m、0m 出口预告标志。 快速路出口间距过近时,应至少进行 3 级预告,宜结合前一出口预告标志和出口 标志,同时对下一出口进行预告,预告距离采用实际值。 出口预告标志应指示出口直接相接的道路信息以及可到达的地点信息,应选 取 14 条信息。 图29 快速路出口预告标志示例 13. 出口标志 出口标志应设置在快速路驶出匝道的三角带端部。如快速路有出口编号,应 同时附着出口编号标志。出口标志可与匝道限速标志整合。 图30 出口标志与匝道限速标志整合示例 14.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 在快速路驶出匝道的三角带端部,应结合当前出口标志设置下一出口预告标 26 志。如快速路有出口编号,应同时附着出口编号标志。 图31 快速路下一出口预告标志(与出口标志结合示例) 15. 出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口匝道有二级分流,需要向驾驶人预告或指示出口匝道 二级分流的两个不同行驶方向的相关信息时, 应在匝道二级分流分岔口设出口处 地点方向标志。如快速路有出口编号,应同时附着出口编号标志。 图32 匝道二级分流点的地点方向标志示例 16. 快速路出口间距在 1km2km 时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方法 取消 2km 出口预告标志,在上游立交出口的前基准点(0m)出口预告标志 和出口标志处同时设置下一出口的预告标志,预告距离采用实际值。 27 图33 进出口间距在 1km2km 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示例 28 17. 快速路出口间距在 0.5km1km 时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方法 取消 1km 和 2km 出口预告标志, 在上游立交出口的前基准点 (0m) 和 500m 出口预告标志、 出口标志处同时设置下一出口的预告标志, 预告距离采用实际值。 图34 进出口间距在 0.5km1km 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示例 29 18. 快速路出口间距在 0.5km1km 时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方法 将前后两个出口合并为同一出口进行指引。 出口预告标志应同时预告前后两 个出口,并在上游出口分岔点,按照出口地点方向标志方式指引下一出口。 图35 进出口间距小于 0.5km 的出口指引标志设置示例 30 2.2.32.2.3 城市出入口指路标志城市出入口指路标志 1. 一般要求 (1) 进、出城指路信息系统由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系统、快速路指路标志 系统、国省干线指路标志系统、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共同组成; (2) 进、出城指路信息系统的功能为指引机动车驾驶人由苏州市以外公 路顺利进入苏州市并到达苏州市内某一地点或逆向过程; (3) 进、出城指路信息系统应对应、连续,不得中断、跳跃; (4) 进、出城指路信息系统应根据道路功能、交通量组成,以及指路标 志信息选取规定等,选取相应的信息,除应满足相关指路标志信息选取规定外, 还应实现其进出城指引功能。 2. 放射线方向进出城指路标志 对于进、出城放射线方向的城市道路,在主要交通集散点后,设置地点距离 标志, 系统性地对前方快速路 (高速公路) 环线、 行政区划名称和距离进行预告。 在进城指路系统中,进入苏州市边界后指路标志应对苏州市内的行政区和苏 州主城(内环快速路以内范围)进行连续指引;进入行政区或苏州主城后,指路 标志应指引相交的主要道路和地点。不同行政区划间应通过分界标志隔开。 在出城指路系统中,由苏州市内某一地点应指引机动车驾驶人顺利驶上最近 的城市主干路;进入城市主干路后指引机动车驾驶人顺利驶上快速路或高速公 路;进入快速路或高速公路后应指引机动车驾驶人顺利到达苏州市周边地级市、 直辖市或驶上国家高速公路或省级高速公路。 地点距离标志指示信息不超过 3 条。 3. 环线方向指路标志 对于环线方向的快速路,应在每两个出口中间适当位置设置地点距离标志, 显示前方连续 3 个出口信息,同时配合出口预告和出口指示标志。 31 图36 环线方向快速路指路方法示例(图中省略 200m、500m、1km 和 2km 出口预告标志) 32 2.2.42.2.4 禁止掉头标志禁止掉头标志 在交通流量较大、 掉头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等需禁止车辆掉头的路 口或路段,应设置禁止掉头标记,并在路面施划禁止掉头标记。在无法设置禁止 掉头标志的地点,可仅在路面施划禁止掉头标记。禁止掉头标记颜色为黄色,规 格应符合 GB5768 要求。 图37 禁止掉头标记 2.2.52.2.5 限速标志限速标志 1. 限制速度值的确定 限制速度值应根据道路功能、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道路环境、历史事故等 因素综合论证确定,具体确定时应同时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 道路的最高限制速度值不宜高于设计速度,如高于设计速度,应进 行严格论证。 (2) 当因交通管理、施工等原因需采用道路运行速度作为最高限制速度 值时,应对限速区内部分代表断面的现场速度进行观测,确定运行速度(V85) 。 以运行速度(V85)值为基础,取其上下 5-10km/h 范围内的值。选取代表断面 时要避免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的影响; (3) 若根据设计速度值和运行速度(V85)值确定的最高限制速度值的差 值超过 20km/h 时,则需进一步分析、观测、调整; (4) 限制速度值应是 10 km/h 的整数倍; (5) 可变限速标志显示的数值宜低于固定的限速标志的限速值,可变限 速标志显示时以可变限速标志为准; (6) 当相关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宜对限制速度值进行评估,根据需要 对限制速度值进行调整。 2. 限速标志设置地点 (1) 高速公路、快速路主线;公路和城市道路交叉口出口道; 33 (2) 道路条件变化的路段:出入口匝道、立交转向匝道起点处,出入口 加减速车道起点,较长的桥梁、隧道入口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临崖临水 路段; (3) 特殊路段:幼儿园、学校、少年宫、医院、养老院、旅游景点等行 人较多的路段,因车速较快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路段; (4) 其他因交通管理或环境保护要求,对车辆行驶最高速度需要进行控 制的路段; (5) 在限制速度路段的终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