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823-2005是一项关于热喷涂工程零件涂层应用的国家标准,它详细规定了在工程零件表面进行热喷涂处理以形成涂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这项标准旨在确保热喷涂涂层的质量与性能,适用于多种材料的零部件,包括金属、陶瓷以及其他复合材料,以增强其耐磨性、耐腐蚀性或进行表面修复。

标准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工程零件类型及热喷涂技术覆盖的范围,强调了涂层应用于提高零件使用性能的目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文件,这些文件提供了执行具体操作时必要的技术细节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对热喷涂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热源、喷料、涂层厚度等,有助于统一理解和执行标准。

  4. 基本要求:概述了进行热喷涂前,工程零件表面的预处理要求,包括清洁度、粗糙度以及必要的机械加工,以确保涂层与基体的良好结合。

  5. 热喷涂材料选择:指导如何根据零件的工作环境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热喷涂材料,包括粉末或线材的种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能要求。

  6. 热喷涂工艺:详细描述了热喷涂的操作步骤,包括热源的选择与调节、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喷涂角度、喷涂速度及层数控制等,确保涂层均匀且满足性能指标。

  7. 质量控制:提出了在热喷涂过程中及涂层完成后应进行的质量检验项目和方法,如涂层厚度测量、结合强度测试、外观检查等,以验证涂层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8. 安全与环保要求:强调了在热喷涂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9. 标记、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完成热喷涂处理的工程零件在后续处理、包装、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的要求,以保护涂层不受损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9823-2020
  • 2005-06-23 颁布
  • 200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9823-2005 热喷涂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pdf_第1页
GB-T 19823-2005 热喷涂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pdf_第2页
GB-T 19823-2005 热喷涂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pdf_第3页
GB-T 19823-2005 热喷涂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9823-2005 热喷涂 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2 5 . 2 2 0 . 2 0A 29药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1 S 0 1 4 9 2 1 : 2 0 0 1热喷涂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 T h e r ma l s p r a y i n g p r o c e d u r e s f o r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r ma l l y s p r a y e d c o a t i n g f o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o n e n t s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 I DT)2 0 0 5 - 0 6 - 2 3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 共 和国 国 家 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 总 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I I i 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o l1胃本标准等同采用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热喷涂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翻译起草, 本标准对应 I S O 1 4 9 2 1 作如下修改 :取消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增加了我国国家标准前言 ;为便于使用 ,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本标准中附录 A、 附录 B 、 附录 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钢铁研究总院、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子健 、 伍建华、 张虎寅、 堵新心。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热喷涂工程零件热喷涂涂层的应用步骤1 范围 本标准与G B / T 1 8 7 1 9 中定义热喷涂涂层应用的通用方法有关。这些涂层用于尺寸超差和磨损零件的再生, 或者用于增强特殊用途零件的表面性能。 例如: 提供耐磨、 低摩擦系数、 导电导热、 绝缘和热障以及耐腐蚀等性能。 本标准不准备为具体工作规定明确的方法, 但应注意正确选择工艺、 材料和G B / T 1 9 8 2 4 中所规定的热喷涂工作人员的技能。 此外, 本标准既不包括G B / T 9 7 9 3中钢结构保护的要求, 也不包括G B / T 1 6 7 4 4 喷涂重熔自熔性合金涂层的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9 7 9 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 铝及其合金( e q v I S O 2 0 6 3 ) G B / T 1 1 3 7 3 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 G B / T 1 6 7 4 4 热喷涂自熔合金的喷涂及重熔( I S O 1 4 9 2 0 , MO D ) G B / T 1 8 7 1 9 热喷涂术语、 分类( I S O 1 4 9 1 7 , MO D ) G B / T 1 9 8 2 4 热喷涂热喷涂工作人员的资格考试( I S O 1 4 9 1 9 , MO D )3 零件和涂层设计根据3 . 1 零件和涂层设计根据应考虑的因素以附录A所示流程说明。如果下列任何条件不能满足, 则不能进行热喷涂施工。3 . 1 . 1 预检 任何热喷涂工序进行前必须检查零件, 确定是否适宜喷涂。应注意: 对旋转或往复运动零件 , 应检查其同心度 , 必要时进行校正 ; 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性能的裂纹或损伤, 如果有不能消除的任何缺陷, 则不能进行喷涂 施 工 ; 确定喷涂区域和范围; 确定是否存在残留涂层的痕迹 。3 . 1 . 2 零件基体 热喷涂涂层能否适应预期用途, 应考虑下列因素: 需要特别检查基体材料; 喷涂涂层不会明显增加零件的强度, 应考虑原零件尺寸的减少对强度影响; 一 一 疲劳强度可能受到表面处理方法及涂层材料的影响; 特定表面硬化处理工艺例如渗氮处理残留的气体可能对涂层的结合强度和孔隙率产生影响; 当硬化层妨碍正常的表面处理时, 必须充分考虑它对涂层系统应用的限制和对其后所得到的 涂层性能的影响; 待喷涂表面必须便于满足合适的预处理及喷涂工艺。标准下载网()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1 S 0 1 4 9 2 1 : 2 0 0 13 . 1 . 3 涂层 G B / T 1 8 7 1 9 定义的, 不同的喷涂工艺和不同的喷涂材料将导致涂层性能的不同。为了确定最适合的涂层系统,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结合强度要求; 厚度要求 ; 表面要求 ; 表面载荷 , 热喷涂涂层不适宜用于对点载荷敏感的零件; 最终涂层性能要求, 例如耐不同类型机械磨损、 腐蚀、 化学侵蚀、 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的性能; 当涂层孔隙率不符合要求时, 应使用适当的封闭剂进行封闭处理; 氧含量 , 必要时可通过工艺参数和材料选择来控制。 附录 B详细规定了实现预期用途最适合的涂层系统所需的检查项 目。4 预加 工 除去所有残留涂层, 应考虑已进行的预处理对特殊要求涂层影响的可能性 , 例如疲劳强度。 进行预切削加工, 切除磨损轮廓并确保最终涂层厚度均匀。新零件喷涂时待喷涂区域应进行下切处理, 下切量为涂层厚度, 涂层应尽可能嵌人基体 , 经处理后的区域形态或边缘应符合喷涂工艺。 对于轴类零件 , 确保被加工表面与相关轴线的同心度 , 使涂层厚度均匀是十分重要的。应尽可能除去尖锐的边缘。 预加工应尽可能在不使用润滑剂条件下进行 。特别是多孔基体材料尤为重要。务必确保预加工期间基体不产生加工应力, 加工应力可能对喷涂零件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注意, 加工后零件进行脱脂处理是十分必要的。5 遮 蔽 不需喷涂的表面用适当的材料遮蔽 。理想的材料是既能抗喷砂又能防喷涂的材料。否则在喷砂和喷涂时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分别进行遮蔽操作。 任何时候都应采取措施确保遮蔽材料不会污染待喷涂表面。6 表面预处理方法 在第 4 章条件下发现残 留的污染时, 在表面预处理前必须直接清洁表面清除污染。 良好的表面活化处理可实现涂层与金属基体最大的结合强度。喷砂是实现该 目的常用的方法。其他表面预处理方法都应得到缔约各方的同意。 表面预处理应按照G B / T 1 1 3 7 3 进行。7 喷涂 在表面预处理后 , 应尽快采用热喷涂工艺规程提供的参数进行喷涂。附录 C给出了一个实例。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喷砂后与喷涂前之间产生污染。 喷涂前适当地直接预热待喷涂表面, 应避免经预处理表面的污染或局部过热。 喷涂前和喷涂期间, 表面应充分加热以防止潮气凝结。预热将除去待喷涂表面凝结的所有潮气。 喷涂期间, 控制涂层的温度以避免过大的残余应力是十分必要的, 残余应力能决定涂层的性能。 涂层中粉尘夹杂应减至最小。 所有设备都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操作。8 喷涂后检验 喷涂涂层冷却至室温后通过以下方法对涂层进行检验: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1 S 0 1 4 9 2 1 : 2 0 0 1 目测检查外观缺陷; 测量验证涂层已达到要求的尺寸。若发现如结合不良、 裂纹或其他不合格的任何缺陷, 涂层都 应除去并重新进行预处理及喷涂。9 封闭 必要时对热喷涂涂层可作封闭处理, 封闭应在喷涂后尽快进行。如果封闭剂含有某种溶剂, 则封闭应在涂层冷却至室温后进行 。 材料范围和工艺应适当。1 0 精加工 涂层精加工可采用切削或磨削加工技术。但是, 由于热喷涂涂层的特性, 为达到涂层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具和精加工参数。1 1 最终检验 涂层检验项目 如下: 尺寸精度在规定公差范围内; 达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 ; 涂层无缺陷 , 例如空洞、 划痕、 裂纹或涂层起皮; 清除所有喷溅 ; 清洁, 尤其是油路; 其他规定的要求。标准下载网()G B / T 1 9 8 2 3 - 2 0 0 5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评定热喷涂适应性的流程图仁 GB / T 1 9 8 2 3 -2 0 0 5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确定最佳涂层体 系预期 目 标检查表应确定下列资料 :1 零件名称2 . 零件功能概述3 待喷涂区域4 需遮蔽区域5 在喷涂或操作期间采取的特殊措施6 涂层的功能 : 是旋转面吗? , 是 否 如果是, 磨擦副是什么? 有润滑吗? , 有 无 如 果无, 经受磨损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 否 如果是, 叙述介质7 经受化学药品侵蚀吗? , , 是 否 如果是, 叙述化学药品及浓度8 在室温下工作吗? , , 。 , , , , , , , 一 是 否 如果否, 叙述温度9 存在热震吗? , 。 , 。 是 否 如果是 , 详细说明1 0 是否 存在腐蚀气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 否 如果是 , 详细说明 “ 1 1 如果是修复零件, 说明厚度要求 , 1 2 涂 层 需 精加 工吗 ? 是 否1 3 表面粗糙度要求?1 4 如果有 , 说明精加工尺寸及公差 1 5 叙述应用的同心度要求1 6 说明以上未涉及的特殊要求G B / T 1 9 8 2 3 -2 0 0 5 / I S O 1 4 9 2 1 ; 2 0 0 1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热喷涂工艺规程实例记录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