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价值内涵探究 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价值内涵探究 吉林师范大学 四平职业大学 侯 莹 【摘要】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艺术之美的感知与经验的建构。艺术是审美的教育,综合的艺术教育特别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理性认识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价值将有助于该课程被认同与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课程;价值内涵 当今社会,艺术已不仅仅表现为绘画、唱歌、舞蹈、雕塑等传统形式,而是以更多、更新颖的艺术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 媒体和现实生活呈现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向着务实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综合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新课程 艺术课程也应运而生。艺术课程不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与贯通,以艺术的形式将知识渗透其中,在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以多元的艺术视角去拓展学生对于艺术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 / 9 力,提升审美情趣。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式,艺术课程如何能被广泛认知和认同是该课程被更广泛接受的关键。在此,笔 者切入艺术课程潜藏的价值内核,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所在,着眼于为艺术课程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艺术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历程 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触碰艺术,感知艺术是艺术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一门优越的课程就应该饱含艺术之美,艺术课程的主旨就是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文化与艺术等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去体验美,感知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不是简单的艺术学科的叠加过程,而是多元艺术特质的展现,培 养的是学生的综合性艺术鉴赏能力,还会让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得到拓展和强化,实现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懂得欣赏“美”,当直面具有艺术之美的事物时,会用艺术的鉴赏力去评价与“咀嚼”艺术的本质是健全的人格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因此,外在的感官探索和自身体验与学生个人情感世界的连接是艺术课程所最为注重的,它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去触发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学生的艺术认知创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意识转化的视角来审视艺术所呈现的美感,和学生3 / 9 对于美的认知建构来讲,艺术课程最能体现美感体 验与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因此,艺术课程恰恰可以成为教育想象与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而且艺术课程内容的架构也体现了将教育实践的视角放在当人们邂逅艺术或进行艺术创造时,那潜藏其中的独特的审美经验所蕴含的深意与承载的教育价值,在这里,艺术课程着力强调的就是当学生与艺术邂逅时可能引发的审美认知转化以及动态经验重构的独特过程。融合多元的艺术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学生所接触和经历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本身所提供的社会文化相交互,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认识与体验美感的艺术素养,这一过程其实就 是在实现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建构。 艺术课程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艺术的通感,认知美,理解美,感受美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艺术课程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通在一起,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去体验艺术美感,并逐步建构对于美的认知。艺术课程从设计、实施再到内容都体现了把美感经验的建构理念融入其中,将学生看做主动接近艺术和积极寻求身心全面发展的主体,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内在的满足,在宽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艺术课程最终将变成充满想象、惊奇、体验、觉察和创造的一种美感旅程 ,也是学生生成对于艺术和审美知觉的动态旅程。4 / 9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于发现未知事物和积极参与活动,因此,以艺术为介质的课程形式有益于学生的心智成长,特别是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并有意义的创作意象,最终获得对于艺术与美感的新体验,而这也正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过程。 二、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是多元认知的知识观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典型特征,即是用多元的视角给予学生认知的冲击,使学生从全方位的立体形式中接受知识与认知艺术,这就要求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能够更透彻地把握艺术课程 “综合”的实质是什么。一直以来,教学效果评价过于倚重于对于分数的量化表达,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倚重科学知识以及与之形成的知识观,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艺术课程的知识观就是注重艺术与美感体验在学校教育和儿童的心智成长中所扮演的关键性作用,着重体现的是课程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特质,强调的是学生的感官互动、多元认知、想象力、情感成长与创造性心智等,这正是脱离“科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知识观的典型范例,艺术课程的习得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以及美学实践的多重经验过程 ,将学生视为能多元认知的自发学习者。 艺术课程不是简单的各个艺术门类的叠加与拼凑,而5 / 9 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相互连接与融通。艺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场域与情境,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感官系统与周遭环境产生互动、进而获取经验、形成认知并逐步酝酿情感,最终激发学生的想象,随之学生会产生将之外化为多元的符号表象,并能在具有创造性的美感旅程中去认知 隐含其中的文化意义。人是透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来建构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与理解在形式上是多元的,表现的形式与内容各异。因此,艺术课程所倡导的实质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感触艺术美感,形成对于艺术、美感以及知识的多元认知,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空间。 以往艺术类课程分科教学中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发展。艺术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范式,并不仅仅以技能的掌握作为学习水平的衡量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以多元的视角去审视艺术和对于知识的把握。艺术课程正是用融合的艺术元素去吸引学生,注重学习 过程中学生感官体验与多元认知的结合,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寻求对于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生成为充满学习动力的个体,这正是符合多元认知的知识观与课程理念。 三、艺术课程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发现艺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艺术共性串联融通是艺术教师在艺术课程实施中所要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引导下才能品鉴艺术的魅力,才能建构6 / 9 起对于艺术的通感,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欣赏和咀嚼潜藏在艺术背后的深刻艺术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实现了动态的艺术审美体验之旅,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将努力的付出变成了切实的回报,因为它实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艺术课程开启了艺术美感的融合之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艺术类学科孤木难支无法实现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缺欠,将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与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发展的需要融于一体,如此艰巨的艺术课程实践需要教师有艺术家一样的才智素养才可以将艺术课程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教学即艺术,而教师就是这一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家,作为别样的艺术家,教师能够将个人的艺术品质与价值理念经由某些技巧表现为“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艺术家不同的是,教 师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实物作品,而是学生所得到的并没有及时外显的动态经验和对于艺术的认知。在这一艺术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好比艺术创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黏土,而教师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雕塑家,教师发挥个人艺术造诣,创造艺术作品。教师把文化的内涵与艺术品质的理念镌刻在如黏土般的学生身上,通过接受教育的过程,学生们被塑造成对于艺术有相当理解力的人,在这种动态经验与艺术认知的创造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与艺术品质是成功的关7 / 9 键。 教师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而这前提条件的前提就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 自我价值的达成,也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艺术课程有别于其他纯知识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审美情趣,在学生进行知识与认知建构的同时,教师也实现了自我满足,教师的职业生命在这一刻得到充实和认同,因此,教师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卓越,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当以追求卓越为目的时候,教学就是完成自我的“演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去循规蹈矩,会兴致使然,以超然的态度去挥洒艺术家的技巧与造诣,因为它不仅仅是在教学而是在实现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联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引导者”,艺术课程是艺术之美的动态体现,艺术课程让教师将自己的学识及艺术品质与他人分享,共享自己的成果是一种美感的体验,这种美感享受来自于学生徜徉于“艺术空间”的美好体验,这正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收获到的惊喜。当教师发现自己可以创造与众不同,可以改变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这种满足与安慰也会超越了职业本身的枯燥而最终得到升华,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艺术课程对学生的生活、文化素养、情感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主动探究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基8 / 9 本艺术素养的 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审视艺术课程,倡导该课程正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价值实现去探究其中的意义,而最终实现艺术陶冶学生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2Eisner,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M.Yale college:Philip Hamilton Mcmillan,2002:231. 3Eisner,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New Jersey:Merill Prentice Hall,1994:154-155. 4Eisner, mod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24. 5惠传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美术分册 M.郑州:郑州大 学出版社, 2016. 6马菁汝。艾斯纳将 DBAE 课程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古老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首师大版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员工住房租赁协议
- 第一单元第6课 图像效果的处理-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 2025【合同范本】融资租赁合同协议
-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4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1说课稿 鲁教版必修3
-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说课稿1 (新版)鲁教版
- 印刷厂员工退休补贴管理规定
- 第7节 动画综合设计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 2025授权合同 房地产评估咨询委托合同书
- 4.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2)说课稿2024-2025 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GB/T 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 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 12YJ6 外装修标准图集
- GB/T 27664.3-201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3部分:组合设备
- 阅读与思考(选学)为什么要证明课件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中医诊断学望诊
- DN1000顶管施工方案
- 《外科学》第七节 直肠癌
- DB32∕T 2975-2016 水运工程建设管理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