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1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2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3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4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郑先猛 习作教学是个硬馍馍,牙齿好的人啃得喷喷香,既顶饱又绿色健康;牙齿不好的啃不动伤了牙不说,还落得贻笑大方。在阅读教学风靡的时代,搞习作教学是一种挑战,需要勇气。习作教学的作用毋庸多言,在很多的教育新作中有关于“习作本位论”“表达本位论”的诠释,不管哪种理论,我想只要是着眼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是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熏陶,竭力寻求突破 ,寻找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在平时的习作专项教学中,让我们研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念新一些,关注多一些,改变多一些,我想收获也就能多一些。下面我结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1 谈谈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研析教材,重实重透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学2 / 6 首当其冲的是研析教材,挖掘出教材的厚实与凝重,吃得透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1 是关于“节日”话题的作文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篇“设立自 己心中节日”的作文。数遍研读教材,笔者认为,本次习作编者的设计理念无外乎这么几点: 1.通过习作让孩子们了解一些节日,了解节日的由来和过节的情景; 2.知道节日的设定并非随意而为之,里面包含着一定的典故,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愿望; 3.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设立的节日,说明白设定这个节日的缘由,写出过节时的情景。在研读教材后,会衍生出一些疑惑和偏差: 1.“节日”的定义是否需要讲透彻,“节”和“日”是一回事吗? 2.每一种节日传递的都是喜庆和温馨吗? 3.自己心中的节日设定是否随意确定日期? 4.一直固有的“范文引路”模式,怎么 突然没了,学生该如何寻得写作的抓手? 四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习作训练,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但是远没有达到能随心所欲地说、信手拈来地写的程度,因此对本次教学的编辑意图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必须综合考虑,结合年段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习作能力,量体裁衣,量力而为。反之,如果一味求高、求大,则会适得其反。在分析本班的教学现状后,我把侧重点放在了“为何设立此节”“如何过节的情景描写”和“如何确立节日的日期”3 / 6 三大板块。 “为何设立此节”是本次习作的精髓所在,是习作的情感目标。无论是阅读还是习 作,总是要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文章本是有情物,无情莫动笔。”没有情感因子的文章缺少生命的灵气,更不会撼动人心、敲击心灵。 (语文教学论文 )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会设定自己心中的节日,但是这个节日是否饱含了美好的情感和愿望,是习作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过节的情景描写”是写作基本功最直接的体现,“描写”是习作的重武器,没有描写就不会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没有描写就不会有鸟语花香,美轮美奂的景,不 会有如临其境的氛围没了描写,世界少了活力、没了颜色、失却声音,作文又何来精彩? “如何确立节日的日期”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备课之初,我广读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案例,但是都没发现涉及此话题的文本。设定日期究竟有没有讲究和学问?在教学时是否有必要将此作为习作的次重点?煞是费了 _一番苦心。是教材的编者有意的忽视?还是本来就是思维的真空地带?在查阅、研读相关资料后我渐渐明白,每一个节日的4 / 6 日期设定总是有着自己的理由和依据的。 譬如:国际节日“三八节”: 1909 年 3 月 8 日,美国芝加哥 女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 8 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结果得到了美国和世界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因此将节日的日期设定在 3 月 8 日。 西方节日“圣诞节”( 1 2 月 25 日):圣诞节相当于我国的春节,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一般认为:选择这一天为圣诞节,是为了和世俗的农神节一致(农神节也是在 12月 25 日),从这天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的与传统的农神节一致。 再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日期的确定也有着历史渊源和依据。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同时使用公历和夏历两种历法,“行夏历为顺应农时,从西历为方便统计”。当时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把阳历 1月 1 日定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政治协商会议更明确地制定了“公元纪5 / 6 年法”,并把阳历 1 月 1 日的新年改为元旦,保留春节的叫法不变。 由上述三个代表性的节日日期的设定来看,每一个节日的日期设定在哪一天,都不是随意而为之,总是有着一定的学问和依 据。因此在设计时我把“如何确定节日的日期”纳入到了习作指导的重点。吃透教材为教学之根本,科学恰当地制订出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师对教材的研析高度制约着课堂的高度,更影响着学生的高度。 二、研究设计,求新求异 在把教材研析透彻的基础上,理清楚自己的教学思绪,设定好课堂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也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生习作的质量,设计需与众不同、异于同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