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生不必读》看中学生读书现状_第1页
从《中学生不必读》看中学生读书现状_第2页
从《中学生不必读》看中学生读书现状_第3页
从《中学生不必读》看中学生读书现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从中学生不必读看中学生读书现状 日前,开明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为中学生不必读的选本。按照出版方对不必读所作的解释,即不在必读之列,但也值得一读,只不过它是众多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中比较特殊的一份。其中罗列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如你别无选择、顽主、黄金时代等;一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变形记、鼠疫等;一是当下的流行读物,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此间的少年等。这 42 本书都称得上是眼下最受关注的畅销书。 中学生 不必读最大的特点正在于此。如果说其他的必读书目选择的是正统权威经典,这本书选择的则是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热门。这些作品不但更具时代感,而且也的确更能令中学生感兴趣。笔者就此事采访了 21 位中学生,其中只有一位没有看过中学生不必读中的任何一部作品。其余 20 人中, 8 位看过 5 至10 本, 10 位看过 10 本以上,还有两位看过 20 本以上。而且,大部分人认为这些作品不错,好看,很喜欢。但是,认同这些作品并不代表他们认同中学生不必读。 笔者认为,此书目对作品的选择虽然有独特之处,却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 先,这些畅销读物在中学生不必读以前就已被中学生熟知, 21 个中学生中有 15 个认为,2 / 4 在他们对读物的选择上,这个书目并没有启发作用。 其次,这个书目对同一作家的作品所做的选择缺乏解释。按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鸣老师的话,比如为何是射雕英雄传而不是笑傲江湖或别的,似乎就没有什么理由。如果在一个作家的名下列出几部代表作,留下选择的余地,也许更能获得中学生的好感。 第三,这 42 本书并不都是中学生所感兴趣的。从 21 个中学生列出的数目来看,他们看过的作品非常集中,小王子、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挪威的森林 、三重门等书几乎人人看过,看过悟空传、蛋白质女孩、告别薇安、射雕英雄传、变形记的人也超过了半数。但其他书则读者寥寥。出版社说,这些作品是通过北大、清华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的推荐选择出来的。这正是问题所在。大学生虽然是与中学生距离最近的人群,但毕竟有几岁的差距,而且,在大学的几年中,一个人的价值观会产生变化并最终定型。按照现在两三年就是一代人的说法,大学生和中学生之间,同样有代沟。大学生喜欢的书,中学生未必感兴趣。比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但接受采访的中学生中只有 一个读过它。 中学生不必读最大的败笔则在于不必读这个噱头。如果说,出版社想借此激起中学生的好奇和逆反心理,那么无疑达到了目的,因为大部分中学生没有看出出版方的欲擒故纵。但同时,这个书目也非常不幸地引起了学生3 / 4 的反感。首先是对含糊其辞的名称的反感,广西南宁高二学生小胜对不必读表示不理解。是大纲不要求,还是被认为不应该看?还是看也行不看也行?更严重的是对必读、不必读这个类型的出版物的抵触。 21 个学生 中除了一人认为它对学生选择课外书是有参考意义的,但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以外,都认为这种书目毫无意义。延边大学大一新生吕洋认为,这本中学生不必读就是出版社想赚钱了或者哪个有背景的人想出名想写本书,好的书又写不出来,就写这样的充数,并且说,不是偏激,真是最最看不起这样自以为很权威或很热心的人。北京十五中的高三学生刘硕说:一般标明中学生必读或不必读的教辅书,我是不碰的,迫于篇幅的限制,收录的文章往往有较大的删节甚至是变动,有时让人不能够体会出原著的意境,所以我宁愿去买原著来拜读。这也代表了 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而且,学生们对中学生不必读的反应,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对一般必读书目的反感。在讨论中,愤怒的言辞比比皆是,接受采访的学生也有不少说出必看不必看的标准很白痴之类相当不客气的话。 其实,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经不能被当作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看待,他们完全具有独立选择课外书(这是被一些学生强烈鄙视的称呼)的能力。上海松江二中高三学生亦色将这 42 本书分成 5 类:纯粹消磨时间,调剂沉闷学生生活的4 / 4 搞笑风格;在空闲时值得一看的作品;看了浪费时间的作品;比较深奥,更适合日后看的好 书以及各个年龄都应该读,必须要读的经典。从他们的选择和评价来看,这些中学生的头脑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知道什么书适合他们。事实上,现在的老师们通常不干涉中学生的阅读。一位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拒绝了笔者的采访,她的理由是:现在学生看什么书,我们哪儿管得了啊?张鸣老师则说:我向来不大相信所谓权威人士推荐的书单,我的学生们大概都知道我的这一点毛病。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况,所有的中学生课外都按照某一个推荐书目去读书,就算这个书目如何精如何好,那结果会如何?所有人都被同一批书所修理,大家在思想方式情感类型知识结构上全成 一个相近的模式,黄茅白苇弥望,那会多么单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